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便携能谱仪方法对越窑青瓷的无损分析研究
1
作者
王轶凌
汤苏婴
+4 位作者
沈琼华
李合
纪东歌
王光尧
李涛
《东方博物》
201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为揭示历代越窑青瓷的制釉技术及发展规律、探讨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与传统越窑青瓷的差异,从而探讨以配釉技术为载体的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及传播线路,由浙江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采用便携式荧光能谱仪对越窑不同时...
为揭示历代越窑青瓷的制釉技术及发展规律、探讨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与传统越窑青瓷的差异,从而探讨以配釉技术为载体的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及传播线路,由浙江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采用便携式荧光能谱仪对越窑不同时期的青瓷标本和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标本的釉层元素组成进行了无损分析。结果表明从东汉、唐代、五代、北宋直至南宋不同时期的越窑青瓷釉的元素组成变化不大,即历代越窑青瓷釉为高钛、高铁的瓷石加草木灰的二元配方,并保持连续了近千年。相比之下,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的釉料配方中使用了一种钛、铁含量极低的原料,这表明南宋类官窑青瓷的制釉技术有别于传统越窑青瓷。本项研究还表明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可在无损的条件下分析研究古陶瓷的釉层元素组成,这对辅助揭示古陶瓷的釉料配方和发展规律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青瓷
类官窑
便携式
能谱仪
无损
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便携能谱仪方法对越窑青瓷的无损分析研究
1
作者
王轶凌
汤苏婴
沈琼华
李合
纪东歌
王光尧
李涛
机构
浙江省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北京嘉元文博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东方博物》
201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基金
浙江省博物馆承担的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的输出及影响》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编号:51402054)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课题《南宋官窑瓷器的科学分析:类群关系和产地的揭示》(No.20110218)的资助
文摘
为揭示历代越窑青瓷的制釉技术及发展规律、探讨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与传统越窑青瓷的差异,从而探讨以配釉技术为载体的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及传播线路,由浙江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采用便携式荧光能谱仪对越窑不同时期的青瓷标本和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标本的釉层元素组成进行了无损分析。结果表明从东汉、唐代、五代、北宋直至南宋不同时期的越窑青瓷釉的元素组成变化不大,即历代越窑青瓷釉为高钛、高铁的瓷石加草木灰的二元配方,并保持连续了近千年。相比之下,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的釉料配方中使用了一种钛、铁含量极低的原料,这表明南宋类官窑青瓷的制釉技术有别于传统越窑青瓷。本项研究还表明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可在无损的条件下分析研究古陶瓷的釉层元素组成,这对辅助揭示古陶瓷的釉料配方和发展规律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越窑青瓷
类官窑
便携式
能谱仪
无损
分析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便携能谱仪方法对越窑青瓷的无损分析研究
王轶凌
汤苏婴
沈琼华
李合
纪东歌
王光尧
李涛
《东方博物》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