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苹果主要病害研究进展与病害防治中的问题 被引量:124
1
作者 李保华 王彩霞 董向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4,共9页
苹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2012年中国的栽培面积已超过200万hm2。在苹果的高产优质栽培中,病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子。腐烂病仍是苹果树上的第一大病害,目前正面临第5次大流行的威胁;苹果实施套袋栽培措施后,枝干轮纹病逐年加重,在... 苹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2012年中国的栽培面积已超过200万hm2。在苹果的高产优质栽培中,病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子。腐烂病仍是苹果树上的第一大病害,目前正面临第5次大流行的威胁;苹果实施套袋栽培措施后,枝干轮纹病逐年加重,在环渤海湾和黄河故道苹果产区部分果园的危害已超过腐烂病;褐斑病在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每年都造成严重落叶;随着城市和道路的绿化,苹果锈病的危害逐年加重,成为部分果园每年必防的病害;病毒病有进一步扩展蔓延的趋势,正严重威胁着新建果园;"黑点病"是自苹果套袋后新出现的一种病害,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5%~30%;炭疽叶枯病是2011年在我国新发现病害,正威胁着‘嘎啦’、‘金冠’、‘秦冠’等品种的栽培;苹果疫腐病、炭疽病、霉心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腐病等病害偶有暴发,生产中不可忽视。本文从病害管理角度出发,回顾了近年来,尤其是成立农业产业体系以后,苹果病害研究方面的进展,分析了病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苹果病害管理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病害 病原 侵染 流行 病害预测 病害管理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和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3
2
作者 罗自生 秦雨 +3 位作者 徐艳群 徐庭巧 魏云潇 何良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7,共8页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是最近关注的热点,这些毒素侵染农产品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黄曲霉毒素有非常高的肝毒性、肝致肿瘤性、致畸和致突变性,可在采前、采中和采后的各种环境下侵染多种重要农产品,例如花生、玉米、水稻和棉籽。自然界...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是最近关注的热点,这些毒素侵染农产品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黄曲霉毒素有非常高的肝毒性、肝致肿瘤性、致畸和致突变性,可在采前、采中和采后的各种环境下侵染多种重要农产品,例如花生、玉米、水稻和棉籽。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碳、氮、温度、水分活度、pH值、发育阶段、氧化胁迫、植物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可引起多种疾病,但是可以通过阻断和干扰吸收及干扰代谢酶来调节体内的黄曲霉毒素。本文概述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侵染、运输、代谢和毒性。研究它的生物合成、毒性机制、结构与功能关系和代谢运输途径,为制定有效控制黄曲霉毒素的措施提供更加深入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生物合成 侵染 毒性 突变
下载PDF
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8
3
作者 姚领爱 胡之璧 +2 位作者 王莉莉 周吉燕 黎万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50-1754,共5页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指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又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类群,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其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在目前研究过的所有植物中均发现有内生菌,它们可存...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指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又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类群,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其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在目前研究过的所有植物中均发现有内生菌,它们可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各个部位。研究发现内生菌除了随植物遗传进行传播外,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宿主植物进行侵染,比如可以以内生菌体或孢子形式通过变形、吸器、或渗透等途径侵染植物,也可以通过分解植物表皮细胞壁或通过各种自然开口(包括侧根发生处,气孔,水孔等)或伤口(包括土壤对根的磨损,病虫对植物的损害及收割多年生植物造成的伤口等)等传播途经进入植物。内生菌由于与宿主植物长期共处,进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特殊的关系。它们有的是互利共生关系,而有的是无害或微害寄生关系。两种关系可随多种因素变化而相互转化。本文主要从内生菌在宿主植物中的分布特点、侵染特性及与宿主植物共处方式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植物内生菌资源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宿主 分布 侵染 共生 寄生
下载PDF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4
作者 李黎 钟彩虹 +2 位作者 李大卫 张胜菊 黄宏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新西兰和意大利等猕猴桃出口大国爆发,并有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散之势,给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笔者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报道,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新西兰和意大利等猕猴桃出口大国爆发,并有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散之势,给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笔者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报道,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病症状、病原鉴定、快速检测方法、致病力差异、病原菌侵染机理、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细菌性溃疡病 检测 侵染 防治
下载PDF
侵染观赏南瓜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65
5
作者 秦碧霞 蔡健和 +3 位作者 刘志明 陈永惠 朱桂宁 黄福新 《植物检疫》 2005年第4期198-200,共3页
从广西某农业展示中心观赏南瓜上分离到一种直杆状病毒,长约300nm,该病毒分离物P3(NN)在测试的葫芦科作物上表现为系统花叶、褪绿斑及明脉症状,在曼陀罗上为局部褪绿斑,在测试的其它茄科作物及豆科和藜科作物上无任何症状反应。其致死... 从广西某农业展示中心观赏南瓜上分离到一种直杆状病毒,长约300nm,该病毒分离物P3(NN)在测试的葫芦科作物上表现为系统花叶、褪绿斑及明脉症状,在曼陀罗上为局部褪绿斑,在测试的其它茄科作物及豆科和藜科作物上无任何症状反应。其致死温度为95~100℃。经DACELISA测定,P3(NN)与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根据以上结果,初步鉴定P3(NN)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的一个分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南瓜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病毒鉴定 花叶病毒 初步鉴定 黄瓜 葫芦科作物 侵染 分离物 杆状病毒
下载PDF
我国发现由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协生共侵染引起的甘薯病毒病害 被引量:61
6
作者 张振臣 乔奇 +2 位作者 秦艳红 张德胜 田雨婷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甘薯病毒病害(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是由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和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 甘薯病毒病害(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是由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和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协生共侵染甘薯引起的病毒病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病毒病害 矮化病毒 侵染 virus 马铃薯Y病毒属
原文传递
植物挥发性物质与植物抗病防御反应 被引量:41
7
作者 何培青 柳春燕 +2 位作者 郝林华 陈靠山 李光友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许多组分具有抗菌活性,这可能是其抵御植物病原菌侵染的化学防卫因素;其中一些组分为防卫基因表达的高效调节子,是病原菌侵染植物过程中,植株自身或相邻植株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该文就植物挥发性物质的主要类群、生...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许多组分具有抗菌活性,这可能是其抵御植物病原菌侵染的化学防卫因素;其中一些组分为防卫基因表达的高效调节子,是病原菌侵染植物过程中,植株自身或相邻植株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该文就植物挥发性物质的主要类群、生理作用、病原菌侵染和其他因子诱导对其影响及其在植物抗病防御反应中的作用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病 侵染 植物挥发性物质 植株 防御反应 植物病原菌 类群 防卫 信号分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春娟 单世华 +1 位作者 许婷婷 宫清轩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5期502-505,共4页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是重要的水解酶,实践证明,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植物能比较有效地抵抗真菌侵染。本文综述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结构分类、抗真菌机理,及其近年来在抗黄曲霉病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并对今后的...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是重要的水解酶,实践证明,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植物能比较有效地抵抗真菌侵染。本文综述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结构分类、抗真菌机理,及其近年来在抗黄曲霉病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Β-1 3-葡聚糖酶基因 黄曲霉病 侵染 水解酶 植物 抗真菌 研究进展 综述 抵抗
下载PDF
丛枝菌根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9
作者 田蜜 陈应龙 +1 位作者 李敏 刘润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69-2376,共8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互惠共生体之一,对提高植物抗逆性、修复污染生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与可持续生产力的作用显著.AM结构特征是判断菌根形成的主要指标,与其功能密切相关.本文总...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互惠共生体之一,对提高植物抗逆性、修复污染生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与可持续生产力的作用显著.AM结构特征是判断菌根形成的主要指标,与其功能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AM丛枝结构、泡囊结构、菌丝结构和侵入点结构等发育特征;分析了A型丛枝结构、P型丛枝结构、泡囊结构和根外菌丝结构与促进寄主植物养分吸收和生长、提高植物抗旱性、耐涝性、耐盐性、抗高温、拮抗病原物、提高植物抗病性、抗重金属毒性、分解有毒有机物、修复污染与退化土壤等功能的关系,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影响AM结构与功能的因子,以及基于AM不同结构所发挥功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系统研究AM真菌发育特征、AM真菌效能机制,以及评价和筛选AM真菌高效菌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丛枝菌根真菌 侵染 寄主植物
原文传递
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indica LN2品系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孙瑞红 李爱华 +2 位作者 韩日畴 曹莉 刘秀玲 《昆虫天敌》 CSCD 2004年第4期150-155,共6页
在室内采用培养皿滤纸测定法和小杯土壤测定法测定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和线虫剂量对异小杆属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indicaLN2侵染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 iphaga幼虫 (韭蛆 )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测定土壤中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与LN... 在室内采用培养皿滤纸测定法和小杯土壤测定法测定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和线虫剂量对异小杆属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indicaLN2侵染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 iphaga幼虫 (韭蛆 )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测定土壤中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与LN2线虫比分别为 1∶2 0 0和 1∶40 0时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 85 4%和 88 2 %。LN2线虫侵染韭蛆的适宜温度为 2 5℃~ 30℃、适宜土壤含水量为 1 0 %~ 1 5 %。LN2线虫与常见化学农药的相容性测定结果显示 ,测定的化学农药中 ,安打、齐螨素、卡死克对LN2线虫的存活率影响显著 ,乐斯本和辛硫磷对LN2线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韭蛆 韭菜迟眼蕈蚊 土壤含水量 侵染 品系 化学农药 LN 存活率 常见
下载PDF
芜菁夜蛾线虫对小木蠹蛾侵染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杨怀文 张刚应 +1 位作者 张善稿 简恒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89年第3期97-100,共4页
1988年室内试验结果证明:芜菁夜蛾线虫的5个品系Agriotos、All、Mexican、NC 116、Florida对蛀干害虫小木蠹蛾幼虫有很高的侵染力;但不侵染蛹。用Agriotos品系作试验,剂量和温度影响小木蠹蛾的死亡率和致死速度。当剂量大于25条线虫/木... 1988年室内试验结果证明:芜菁夜蛾线虫的5个品系Agriotos、All、Mexican、NC 116、Florida对蛀干害虫小木蠹蛾幼虫有很高的侵染力;但不侵染蛹。用Agriotos品系作试验,剂量和温度影响小木蠹蛾的死亡率和致死速度。当剂量大于25条线虫/木蠹蛾幼虫时,死亡率可达92%以上,同一剂量对一年、二年生幼虫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在15-30℃的范围内,线虫均能侵染和杀死寄主,但30℃不能在寄主尸体内繁殖。25℃为线虫浸染的最适宜温度,寄主死亡率最高,死亡速度也最快。一头5龄和7龄木蠹蛾幼虫能繁殖侵染期线虫16万和48万头。在10℃低温中,线虫不能侵染寄主,但并不死亡,当移入适宜的温度后,能迅速恢复活动。在35℃高温中,线虫则很快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夜蛾线虫 线虫 小木蠹蛾 侵染
下载PDF
植物内生固氮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2
作者 覃丽萍 黄思良 李杨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2期150-152,159,共4页
植物内生固氮菌是指定殖于植物体内与宿主植物进行联合固氮的一类微生物,不但具有固氮作用,还有生物防治、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对植物内生固氮菌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已从甘蔗、水稻等多种作物中分离到多种内生固氮菌。综述... 植物内生固氮菌是指定殖于植物体内与宿主植物进行联合固氮的一类微生物,不但具有固氮作用,还有生物防治、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对植物内生固氮菌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已从甘蔗、水稻等多种作物中分离到多种内生固氮菌。综述了10多年来内生固氮菌的研究进展,对固氮醋酸杆菌(Acetobaterdiazotrophicus)等几种内生固氮菌的生理、生物学特性及其侵染方式、传播途径和固氮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并对应用内生固氮菌的可能性和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 作物 甘蔗 宿主植物 侵染 水稻 定殖 固氮机理 植物体 联合固氮
下载PDF
花生种皮蜡质和角质层与黄曲霉侵染和产毒的关系 被引量:33
13
作者 梁炫强 周桂元 潘瑞炽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4,T001,共5页
黄曲霉侵染花生的研究表明,种皮破损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高于种皮完整的,种皮对黄曲霉侵染和产毒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采用氯仿去除种皮蜡质,用KOH或角质酶去除种皮角质层后,种子黄曲霉感染率和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提高。种皮蜡质和角... 黄曲霉侵染花生的研究表明,种皮破损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高于种皮完整的,种皮对黄曲霉侵染和产毒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采用氯仿去除种皮蜡质,用KOH或角质酶去除种皮角质层后,种子黄曲霉感染率和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提高。种皮蜡质和角质层同时去除的与种皮破损的黄曲霉感染率和毒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种皮的抗性成份主要是蜡质和角质层。种皮蜡质含量测定和种皮表面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蜡质的含量和角质层的厚度与品种的抗性有关。抗性品种种皮蜡质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种皮蜡质提取物在体外抑菌效果不显著,说明蜡质的抗性作用主要是物理性阻止黄曲霉菌的穿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毒素 种皮 蜡质 角质层 侵染 产毒
下载PDF
中国姜瘟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铭 张敏 +4 位作者 戢俊臣 尹福强 张宇 涂勇 叶亚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6期337-340,357,共5页
姜瘟病是中国生姜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此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4个科300多种植物。菌体短杆状,在TZC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出现白边较宽和白边较窄的两种菌落。菌系划分为5个生... 姜瘟病是中国生姜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此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4个科300多种植物。菌体短杆状,在TZC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出现白边较宽和白边较窄的两种菌落。菌系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和5个生化型,中国的姜瘟菌主要属生理小种1号,生物型属II、III、IV。此病害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高温、高湿、雨水多、氮肥过量的情况下发生较为严重。中国植病工作者对此病害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姜瘟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及防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姜瘟病 中国 选择性培养基 生理小种 寄主范围 土传病害 研究工作 发病规律 病原菌 生化型 生物型 工作者 防治 生姜 青枯 侵染 菌系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产生的降解酶及其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蕾 张天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3,共5页
综述了植物病原微生物产生的降解酶的种类、作用方式、在致病中的地位及研究进展,阐明了细胞壁降解酶的双重作用:即作为病原物侵染的致病因子及作为植物防卫反应的激发子,为寄主一病原物分子互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植物病原菌 细菌壁降解酶 侵染 激发子
下载PDF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测GFP标记的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oxytoca SA2侵染水稻根 被引量:23
16
作者 安千里 杨学健 +3 位作者 董越梅 冯丽洁 匡柏健 李久蒂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6期558-564,共7页
用高效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突变体EGFPmut2的基因标记内生固氮菌———产酸克雷伯氏菌 (Klebsiellaoxytoca (Fl櫣gge)Lautrop)SA2 ,用标记菌接种限菌培养条件下生长的水稻 (OryzasativaL .)幼苗 ,在接种后 1... 用高效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突变体EGFPmut2的基因标记内生固氮菌———产酸克雷伯氏菌 (Klebsiellaoxytoca (Fl櫣gge)Lautrop)SA2 ,用标记菌接种限菌培养条件下生长的水稻 (OryzasativaL .)幼苗 ,在接种后 1、2、4、8、12、16和 2 1d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水稻鲜根进行光学切片 ,显示了标记菌从水稻根成熟区表面向根内入侵的过程。定殖在根表面的标记菌主要从侧根伸出的位置侵入侧根皮层 ,从邻近发生侧根的位置进入内皮层和维管柱。SA2还能从初生根成熟区无侧根伸出的位置侵入皮层向维管柱迁移。SA2入侵水稻根引发了水稻根局部的过敏反应以阻滞细菌进一步入侵 ,表现为侵入根内的细菌周围的根细胞细胞壁变厚 ,在蓝光下发出很强的黄绿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固氨菌 侵染 绿色荧光蛋白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水稻根 植物
下载PDF
三种除草剂对VA菌根真菌的侵染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林先贵 郝文英 施亚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用不灭菌的壤质黄潮土,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三种除草剂对VA菌根侵染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绿麦隆>二甲四氯>氟乐灵;对菌根侵染的影响只出现在植物生长早期。接种VA菌根后,菌根侵染率、植物生长量... 用不灭菌的壤质黄潮土,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三种除草剂对VA菌根侵染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绿麦隆>二甲四氯>氟乐灵;对菌根侵染的影响只出现在植物生长早期。接种VA菌根后,菌根侵染率、植物生长量、氮磷吸收量都显著大于不接种的对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菌根 除草剂 植物生长 侵染
下载PDF
马铃薯干腐病菌侵染过程中切片组织细胞壁降解酶的变化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杨志敏 毕阳 +5 位作者 李永才 寇宗红 包改红 刘成琨 王毅 王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目的】探讨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 Schlechlendahl)侵染过程中马铃薯切片组织主要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CWDEs)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组织切片接种F.sulphureum后,不同培养天数取样... 【目的】探讨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 Schlechlendahl)侵染过程中马铃薯切片组织主要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CWDEs)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组织切片接种F.sulphureum后,不同培养天数取样测定并比较分析主要CWDEs活性变化。【结果】F.sulphureum侵染的组织均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果胶甲基酯酶(PME)、果胶裂解酶(PML),但PG、PMG、Cx、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酶。在侵染前期(1—3 d)PMG和Cx出现高峰,PG在后期(4—6 d)活性增高,而β-葡萄糖苷酶在整个侵染过程中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结论】CWDEs是F.sulphureum侵染和扩展过程中主要的致病因子,且各种CWDEs在致病中发挥作用的时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FUSARIUM sulphureum 细胞壁降解酶 侵染
下载PDF
红壤坡地杂草群落VA菌根真菌的宿主物种调查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欣 方治国 唐建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本研究调查了红壤坡地幼龄果园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以及主要物种被VA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 ,分析了VA菌根真菌侵染与根际土壤磷素水平的关系。研究区域幼龄果园杂草群落共有杂草 96种 ,分属 2 7科。对 17个科的 39个物种的调查发... 本研究调查了红壤坡地幼龄果园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以及主要物种被VA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 ,分析了VA菌根真菌侵染与根际土壤磷素水平的关系。研究区域幼龄果园杂草群落共有杂草 96种 ,分属 2 7科。对 17个科的 39个物种的调查发现 ,所调查的物种均不同程度上被VA真菌所侵染 ,但科与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同一科的不同种之间也差异明显。相关分析表明 ,VA菌根真菌对不同杂草种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与土壤磷素水平关系不甚密切 ,VA菌根真菌侵染强度可能主要决定于宿主植物特性和VA菌根真菌的选择。因此 ,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多样性 VA菌根 侵染 宿主 红壤坡地 杂草群落
下载PDF
立枯丝核菌侵染玉米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陶家凤 谭方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用获自水稻及玉米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AG-11A接种玉米发生典型纹枯症状,其致病力显著强于AG-4。玉米拔节期,上位叶鞘抗性较强,抽雄及抽丝期抗性减弱,下位叶鞘无论在拔节期或抽雄、抽丝期,均较上位叶鞘感病。接种玉米后... 用获自水稻及玉米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AG-11A接种玉米发生典型纹枯症状,其致病力显著强于AG-4。玉米拔节期,上位叶鞘抗性较强,抽雄及抽丝期抗性减弱,下位叶鞘无论在拔节期或抽雄、抽丝期,均较上位叶鞘感病。接种玉米后8小时,形成侵染垫及附着胞,从这些结构上形成侵入钉侵入,AG-4侵染上位叶鞘时,常以菌丝直接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在去掉菌体的叶鞘表面,发现有周边光滑或稍破损的侵入孔。接种后12小时,在叶鞘细胞中发现菌丝,它们在穿过细胞壁进入邻近细胞时,明显变细。接种后16小时,新生出的菌丝从气孔成丛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玉米 侵染 致病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