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沙蜥松果眼和侧眼的比较
1
作者 王典群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47-349,共3页
荒漠沙蜥松果眼和侧眼的基本结构相似,均由角膜、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组成。但松果眼的结构较侧眼简单,处于种系发生的低级阶段,只能感光,不能视物。
关键词 松果 形态结构 荒漠沙蜥
下载PDF
单侧单睑重睑术186例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全宝 王公望 +3 位作者 廖尚贵 王军 李洁 陈绍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392-1393,共2页
我国汉族人群中,一侧眼为单睑,另一侧眼为重睑的发生率约为6.52%。本文就生理性单眼单睑的分型及重睑术进行探讨,而烧伤、外伤或感染等外来因素所致的病理性单眼单睑较少见,在此不予讨论。
关键词 重睑术 单睑 汉族人群 发生率 生理性 病理性
下载PDF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有关问题
3
作者 张孝凯 《现代医药卫生》 1996年第2期17-18,共2页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时期较常见而多发性疾病之一。由于辐辏功能不稳定或融合力低下不协调所造成其斜视角经常变化不定,在临床上往往易发生误诊或漏诊而错过治疗的良机,导致视觉抑制而丧失双眼单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例,均取得了较满...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时期较常见而多发性疾病之一。由于辐辏功能不稳定或融合力低下不协调所造成其斜视角经常变化不定,在临床上往往易发生误诊或漏诊而错过治疗的良机,导致视觉抑制而丧失双眼单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例,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有关问题 手术治疗 斜视角 共同性外斜视 显性斜视 手术量 视觉抑制
下载PDF
化石争夺战
4
作者 朱笑恬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19世纪后期,结束了混乱南北战争的新兴国家——美国,如加满燃科的火车般飞速发展。所有事物都铆足了劲向前冲,经济就不用多说了,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也都逐渐成形。还有,不得不提的古生物学在这个年代也开... 19世纪后期,结束了混乱南北战争的新兴国家——美国,如加满燃科的火车般飞速发展。所有事物都铆足了劲向前冲,经济就不用多说了,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也都逐渐成形。还有,不得不提的古生物学在这个年代也开始大放异彩。确切地说,这场灿烂的古生物学大爆发——化石大战,开始于185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夺战 化石 水田 半律 比照 吸振 留用 雨害
原文传递
一段隐不去的记忆
5
作者 何炯玫 《童话世界(趣味故事与日记)》 2011年第10期57-58,共2页
正老编醋诬:人与人之间多一份信任就能多一份温暖、多一份感动,让我们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有些人,有些事,像风一样。经历过了,掀起一些尘土;随着时光流逝,又重新沉淀下来。可有一个人,如风吹过,虽然已离我远去,... 正老编醋诬:人与人之间多一份信任就能多一份温暖、多一份感动,让我们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有些人,有些事,像风一样。经历过了,掀起一些尘土;随着时光流逝,又重新沉淀下来。可有一个人,如风吹过,虽然已离我远去,但却在我的心中永远留下了一些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后见 三农 人像 破碎 年轮 乳白 尘土 言语
原文传递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类型
6
作者 朱盛兰 谢三星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4年第2期43-44,共2页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禽业的加速发展,鸡大肠杆菌病在各地的爆发流行愈趋严重,常招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流行的致病性鸡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主要为O<sub>78</sub>、O<sub>2</sub>、O<sub>1</sub>,占...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禽业的加速发展,鸡大肠杆菌病在各地的爆发流行愈趋严重,常招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流行的致病性鸡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主要为O<sub>78</sub>、O<sub>2</sub>、O<sub>1</sub>,占定型菌株的54.45%。视血清型及菌株的毒力,无并发或继发病,采取措施是否有效,其发病率从11%至89%,死亡率从3.8%至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病 临床类型 病鸡 特征性病变 渗出物 蛋黄 安徽农业大学 肝脏肿大 前房积液
下载PDF
单侧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对侧眼的长期随诊
7
作者 张四力 张承芬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老年黄斑变性是与年龄相关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临床上分为干性与湿性两型,病程发展均可严重影响视力.其中湿性型发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合并出血,渗出,视力预后更差.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也就十分棘手.在临床发病以前,... 老年黄斑变性是与年龄相关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临床上分为干性与湿性两型,病程发展均可严重影响视力.其中湿性型发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合并出血,渗出,视力预后更差.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也就十分棘手.在临床发病以前,严密地观察其早期改变,以期有利于积极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湿性 黄斑变性
下载PDF
旅客运输
8
《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2012年第8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旅客运输 长数据 直接比较 数据计算 修订后 经济景气 同比 累计 月报
原文传递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钟毅敏 刘杏 +1 位作者 蔡小于 陈秀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8,115,共4页
【目的】研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特征,从而对其发病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方法】收集22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在炎症活动期作双眼UBM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前房、房角、后房、睫状体、玻璃体基底部,并将... 【目的】研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特征,从而对其发病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方法】收集22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在炎症活动期作双眼UBM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前房、房角、后房、睫状体、玻璃体基底部,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相联系。【结果】22例患者发病时眼压[平均(40.6±13.3)mmHg],24~62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均可见角膜背羊脂状沉着物,4眼(18.2%)有房水混浊。除1例对侧眼UBM表现正常外,21例双眼UBM图像均显示为轻重不等的前部及中间葡萄膜炎的表现,而眼压升高眼炎症渗出往往较对侧眼多,房水混浊和睫状体水肿多见于眼压升高眼。【结论】UBM可以显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中睫状体炎症的情况,大部分单眼眼压升高者对侧眼也有睫状体炎改变,表明青光眼鄄睫状体炎综合征可能是双眼前部和中间葡萄膜炎性疾病,炎症较重眼可以引起小梁网炎症或房水分泌增多从而导致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睫状体炎综合征 压升高 炎症 UBM 房水 超声生物显微镜 表现 情况 联系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静 许迅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ousretinaldetachment,RRD)患者的对侧眼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方法对975例RRD连续病例散瞳常规检查对侧眼的眼底情况。结果双眼RRD的发生率为14.7%,对侧眼有严重视网膜变性的发生率44.8%,发现裂孔有4... 目的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ousretinaldetachment,RRD)患者的对侧眼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方法对975例RRD连续病例散瞳常规检查对侧眼的眼底情况。结果双眼RRD的发生率为14.7%,对侧眼有严重视网膜变性的发生率44.8%,发现裂孔有42眼占4.3%。结论对每一位RRD患者对侧眼仔细检查,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治疗,这是减少RRD发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常规检查 预防性治疗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的预防性治疗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毅 李敏 +1 位作者 赵昕 吴学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用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对917例无症状视网膜裂孔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记录其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晶状体的状...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用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对917例无症状视网膜裂孔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记录其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晶状体的状态、对侧眼玻璃体状态、裂孔的类型和位置、预防性治疗的方法;术后随诊时间6mo~5a;记录术后视网膜和玻璃体的情况,视网膜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的例数,形成的时间和新裂孔发生时玻璃体的状态、新发生裂孔的类型和位置、治疗的方法。结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裂孔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性别、近视、部分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高度相关,裂孔以变性萎缩孔多见,马蹄孔次之;裂孔常发生的位置依次是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象限。术后发现对侧眼视网膜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共21例(2.3%),形成的时间平均为21.6mo(7d~3a),平均年龄41.3岁,15例(71.4%)为男性,全部为近视眼,其中16例(76.2%)高度近视(大于6.00D),全部为有透明晶状体眼,病变类型:15例(71.4%)为变性萎缩孔,6例(28.6%)为马蹄孔伴随广泛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变性区大于6个钟点),术前部分PVD2例(9.5%),无明显的色素颗粒。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后,部分PVD伴色素颗粒18例(85.7%),全部均为马蹄形裂孔,马蹄孔伴后缘卷边2例(9.5%),9例(42.9%)新裂孔形成的位置位于激光光凝区的边缘,12例(57.1%)位于正常或未治疗的视网膜上,发展为视网膜脱离18例(85.7%),累及黄斑6例(28.6%),16例行视网膜裂孔冷凝联合巩膜环扎和外加压术,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单纯视网膜裂孔3例(14.3%),再次行氩激光光凝术,术后平均随访6mo。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疗效好;中青年高度近视不伴随PVD是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视网膜裂孔 预防性激光治疗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易发作的解剖因素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睿 李倩 +1 位作者 崔红平 孙兴怀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AACG)对侧眼易发作的解剖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就诊的55例原发性AACG患者,另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35例(35眼)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AACG)对侧眼易发作的解剖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就诊的55例原发性AACG患者,另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35例(35眼)作为对照组。采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分别测量AACG对侧眼、发作眼及正常对照组眼前节参数,并分析各参数的异同。结果AACG对侧眼和发作眼之间的房角开放距离500、房角隐窝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者之间的房角开放距离750、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宽度、前房面积和前房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侧眼和正常眼之间的房角开放距离500、房角开放距离750、房角隐窝面积、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宽度、前房面积和前房体积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 AACG对侧眼和发作眼的前房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房角局部,两者的前房整体结构并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浅前房、较小的前房宽度、面积和体积。对侧眼房角相对较宽但前房整体狭小,这构成了其暂时未发作而一定时期易发作的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 前节参数
下载PDF
改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勇 孙艳芳 杨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 观察改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2 6例眼内容剜除后患者一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 ,义眼座置于四条眼外肌之间肌锥内 ,前有双层巩膜壳包裹。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随诊 6个月~ 2年 ,术后上眶区均饱满 ,与对侧眼... 目的 观察改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2 6例眼内容剜除后患者一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 ,义眼座置于四条眼外肌之间肌锥内 ,前有双层巩膜壳包裹。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随诊 6个月~ 2年 ,术后上眶区均饱满 ,与对侧眼相比外观无明显差异 ,切口一期愈合 ,义眼活动良好 ,矫正外形满意 ,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改良式羟基磷灰义眼座植入术并发症少 ,疗效满意 ,是较为理想的眼眶美容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 并发症 羟基磷灰石义座植入 术后 临床观察 随诊 外肌 巩膜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手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面积和密度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晓蕾 郝玉华 +1 位作者 周娜磊 丁恩亮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面积(CBFA)、血流密度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连续单眼IMH患者30例60只眼(病例组)纳入研究。将病例组...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面积(CBFA)、血流密度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连续单眼IMH患者30例60只眼(病例组)纳入研究。将病例组患者的患眼、对侧健康眼分别设为患眼组、对侧眼组,均为30只眼。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30名3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病例组30只眼中,Ⅱ、Ⅲ、Ⅳ期裂孔分别为5、14、11只眼。再依据患眼裂孔直径大小,将患眼组分为裂孔直径≤500μm组、>500μm组,分别为11、19只眼。患眼组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频域OCT观察患眼组患眼PPV后黄斑裂孔闭合情况;OCTA测量患眼组、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PPV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黄斑区CBFA、血流密度。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t检验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患眼组、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黄斑区CBFA分别为(2.84±0.35)、(3.19±0.23)、(3.26±0.24)mm2;血流密度分别为(20.74±8.26)、(35.18±5.20)、(35.20±6.49)%。患眼组黄斑区CBFA(F=19.768,P=0.000)、血流密度(F=45.583,P=0.000)较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黄斑区CBFA、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768、45.583,P=0.332、0.994)。裂孔直径≤500μm组患眼黄斑区CBFA、血流密度高于裂孔直径>500μ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0、2.202,P=0.034、0.036)。黄斑裂孔直径大小与CBFA、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377、-0.477,P=0.044、0.009)。手术后3个月,患眼组所有患眼黄斑裂孔均闭合;黄斑区CBFA、血流密度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6、-4.912,P=0.000、0.000)。结论IMH黄斑区CBFA、血流密度降低;PPV治疗后CBFA、血流密度可一定程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毛细血管 黄斑裂孔 黄斑区 手术前后 玻璃体切割手术 科检查 频域OCT
原文传递
老年性眼病研究项目中与病情严重的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第19号AREDS报道 被引量:5
15
作者 Milton R.C. Clemons T.E. +1 位作者 Klien R. 张鹏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11期40-41,共2页
Purpose: To describe the association of demographic, behavioral, medical, and nonretinal ocular factors with the incidence of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and central geographic atrophy (CGA) in ... Purpose: To describe the association of demographic, behavioral, medical, and nonretinal ocular factors with the incidence of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and central geographic atrophy (CGA) in the 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 (AREDS), a randomized trial of antioxidants and zinc supplementat ion prophylaxis for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AMD. Design: Clinic-based prospecti ve cohort study. Participants: Of individuals with early or intermediate AMD at baseline with a median follow-up of 6.3 years, 788 were at risk of developing a dvanced AMD in one eye (the fellow eye had advanced AMD), and 2506 were at risk in both eyes. Methods: The incidence of neovascular AMD and CGA was assessed fro m stereoscopic color fundus photographs taken at baseline and at annual visits b eginning at year 2. Main Outcome Measures: Neovascular AMD was defined as photoc oagulation for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or photographic documentation at th e reading center of any of the following: nondrusenoi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 l detachment, serous or hemorrhagic retinal detachment, hemorrhage under the ret ina or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and subretinal fibrosis. Central geograph ic atrophy was defined as geographic atrophy involving the center of the macula. Results: In multivariable models, in persons at risk of advanced AMD in both ey es, while controlling for age, gender, and AREDS treatment group,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neov ascularAMD: race (odds ratio [OR], white vs. black, 6.77; 95%confidence inter va l [CI], 1.24-36.9) and larger amount smoked (OR, >10 vs. ≤10 pack-years [a pa ck-year is an average of 1 pack of cigarette smoked per day for a year], 1.55; 95%CI, 1.15-2.09). The following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 ith the incidence of CGA: less education (OR, high school graduate or less vs. c ollege graduate, 1.75; 95%CI, 1.10-2.78), greater body mass index (BMI) (OR, o bese vs. nonobese, 1.93; 95%CI, 1.25-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AREDS 研究项目 脉络膜新生血管 玻璃膜疣 补锌 抗炎药物 纤维变性 光凝
下载PDF
1004例视网膜脱离对侧眼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红 张皙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单侧急性发作对侧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随访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海涛 杨华 徐英英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1-655,共5页
背景对于有房角关闭高危因素的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行LPI术后2年内仍有28%发生房角关闭,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LPI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急性发... 背景对于有房角关闭高危因素的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行LPI术后2年内仍有28%发生房角关闭,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LPI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急性发作眼的对侧眼行LPI后眼压及房角变化情况,分析与手术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急性发作史的PACG患者(≥40岁)87例87眼,其对侧眼接受LPI,于术后1周,3、6、9、12个月随访眼压,并在裂隙灯下使用压陷式Goldmann单面房角镜观察LPI后颞、鼻、上、下各象限房角开放情况并按Shaffer房角分级标准记录,同时观察周边同位性房角关闭(AAC)范围以及周边房角黏连范围,与术前值进行比较。手术成功标准为:术后眼压在未使用药物情况下保持在6~21mmHg;并未出现青光眼特征性视神经病变及相应的视野缺损;无需任何抗青光眼药物或手术治疗。对影响LPI成功率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共完成随访并纳入分析79例79眼,其中男33例(41.8%),女46例(58.2%),年龄(61.4±0.4)岁。手术前后6个组眼压差异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6,P〈0.01),LPI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角除下方之外各象限及平均Shaffer级别有所增加,LPI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3个月AAC范围较术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9、12个月的AAC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LPI成功者61例(77.2%),术前眼压、房角各象限及平均Shaffer级别、AAC范围在LPI手术成功与失败病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逐步回归分析发现,AAC范围与LPI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对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 房角 同位性房角关闭
下载PDF
双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辛宝莉 刘苏冰 +3 位作者 聂晓丽 唐秀侠 王江澜 侯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 观察双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R)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方法 将 2 45例患者进行视力、外眼常规、FFA检查。结果 在 2 45例CSR中 ,有 5 4例主诉眼与对侧无症状眼都患CSR ,双眼发病率占 2 2 .0 4% ,病理改... 目的 观察双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R)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方法 将 2 45例患者进行视力、外眼常规、FFA检查。结果 在 2 45例CSR中 ,有 5 4例主诉眼与对侧无症状眼都患CSR ,双眼发病率占 2 2 .0 4% ,病理改变在黄斑及黄斑周围出现不同形态的渗漏斑点。结论 CSR患者 ,在进行主诉眼检查的同时也应仔细检查对侧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底血管造影
下载PDF
基于OCTA技术的单侧RVO患者健侧眼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贝贝 谢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观察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健侧眼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方法单侧RVO患者38例共76只眼,其中患眼38只记为患侧眼组,健侧眼38只记为健侧眼组。另选取同期体...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观察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健侧眼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方法单侧RVO患者38例共76只眼,其中患眼38只记为患侧眼组,健侧眼38只记为健侧眼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5例的25只正常眼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光视公司RTVue XR 10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测量,包括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全层、上半侧、下半侧、中心凹、旁中心凹、旁中心凹上半侧、旁中心凹下半侧、旁中心凹颞侧、旁中心凹上方、旁中心凹鼻侧、旁中心凹下方的血流密度(VD),深层毛细血管丛(DCP)全层、上半侧、下半侧、中心凹、旁中心凹、旁中心凹上半侧、旁中心凹下半侧、旁中心凹颞侧、旁中心凹上方、旁中心凹鼻侧、旁中心凹下方的V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周长、非圆度指数(AI),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周围300µm区域的视网膜(FD300)的VD,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结果与对照组组相比,健侧眼组SCP上半侧VD、SCP旁中心凹上半侧VD、DCP旁中心凹VD、DCP旁中心凹上方VD均降低(P均<0.05);与患侧眼组相比,健侧眼组SCP全层VD、SCP上半侧VD、SCP下半侧VD、SCP旁中心凹VD、SCP旁中心凹上半侧VD、SCP旁中心凹下半侧VD、SCP旁中心凹颞侧VD、SCP旁中心凹上方VD、SCP旁中心凹鼻侧VD、SCP旁中心凹下方VD、DCP全层VD、DCP上半侧VD、DCP下半侧VD、DCP旁中心凹VD、DCP旁中心凹上半侧VD、DCP旁中心凹下半侧VD、DCP旁中心凹颞侧VD、DCP旁中心凹上方VD、DCP旁中心凹鼻侧VD、DCP旁中心凹下方VD均升高,SCP中心凹VD、DCP中心凹VD、AI、CMT均降低(P均<0.05)。结论基于OCTA技术观察到单侧RVO患者的健侧眼黄斑区部分微血管血流密度已发生下降,但降低程度不及患侧眼,且健侧眼视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区 微血管血流密度 视网膜 脉络膜
下载PDF
25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对侧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倩 李东 王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6期2493-2494,共2页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观察 致盲性 视网膜病变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