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送式水稻侧深精准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7
1
作者 左兴健 武广伟 +3 位作者 付卫强 李立伟 魏学礼 赵春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共8页
针对中国水稻施肥机械化程度低,传统撒施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大的现状,结合侧深施肥农艺特点,对风送式排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制了风送式水稻侧深精准施肥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与乘坐式插秧机配套使用,采用电机驱动排肥、风... 针对中国水稻施肥机械化程度低,传统撒施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大的现状,结合侧深施肥农艺特点,对风送式排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制了风送式水稻侧深精准施肥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与乘坐式插秧机配套使用,采用电机驱动排肥、风送肥料、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测速的工作原理,侧位深施化肥的施肥方式,采用车辆行驶速度与排肥驱动电机转速实时匹配的精准施肥控制方法。设备在黑龙江七星农场开展了田间实际作业试验。试验表明,该装置与插秧机配合使用时能一次性完成插秧与侧深精准施肥作业,当预置施肥量为300 kg/hm2,车辆稳定行驶速度为1 m/s时,施肥量偏差控制在5.82%以内,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该研究为开展水稻变量施肥控制技术研究和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农作物 风送式 精准施肥 施肥
下载PDF
侧深施氮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7
2
作者 朱从桦 张玉屏 +5 位作者 向镜 张义凯 武辉 王亚梁 朱德峰 陈惠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228-4239,共12页
【目的】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深入探究不同类型氮肥机械侧深施用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为机插水稻节本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和2018年开展大... 【目的】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深入探究不同类型氮肥机械侧深施用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为机插水稻节本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和2018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施氮处理,即不施氮肥(N0)、尿素撒施(CUB)、尿素机械侧深施(CUM)、控释尿素撒施(CRUB)和控释尿素机械侧深施(CRUM),测定水稻物质生产特性、氮素积累分配、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2年各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利用的影响基本一致。与尿素相比,控释尿素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以及稻谷产量;2017年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肥农学效率(NAE)和稻谷产量分别增加3.22%、17.50%、46.00%、17.79%和3.72%,2018年相应增幅分别为8.77%、13.27%、32.07%、12.74%和3.32%。与人工撒施相比,机械侧深施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2017年NRE和NAE分别增加17.91%-43.14%和19.61%-37.39%;2018年NRE和NAE分别增加53.80%-54.10%和21.11%-35.11%。与人工撒施相比,机械侧深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4.46%-6.95%(2017年)、5.55%-8.11%(2018年);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更多有效穗数和颖花总量。齐穗至成熟期,CRUM处理茎叶鞘氮素积累量和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TNT)均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此外,在穗分化期和齐穗期,相比其他施氮处理,CRUM处理的氮素积累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结论】控释尿素机械侧深施(CRUM)是一种能提高机插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有效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释尿素 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缓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48
3
作者 侯朋福 薛利祥 +3 位作者 俞映倞 薛利红 范立慧 杨林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26-5332,共7页
以减少氨挥发损失为目的,以无机化肥分次施用为对照,选用树脂包膜尿素(RCU)、硫包衣尿素(SCU)和掺混控释肥(RBB)3种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采用一次性施肥(B)和一基一穗(BF)2种施肥方式,研究了插秧施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类型缓控释肥侧深施... 以减少氨挥发损失为目的,以无机化肥分次施用为对照,选用树脂包膜尿素(RCU)、硫包衣尿素(SCU)和掺混控释肥(RBB)3种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采用一次性施肥(B)和一基一穗(BF)2种施肥方式,研究了插秧施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类型缓控释肥侧深施及施用方式对稻田田面水氮浓度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除SCU处理基肥期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质量浓度均高于常规分次施肥处理CN,RCU和RBB处理均低于CN处理.不同缓控释肥料稻田氨挥发损失差异较大,损失量占施肥量的3.84%~28.17%.与CN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均有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的效应,处理间氨挥发损失量表现为:CN、B-SCU>BF-SCU、BF-RBB、BF-RCU、B-RBB、B-RCU.一次性基施下,B-SCU处理的氨挥发总量显著高于B-RCU和B-RBB处理,一基一穗下3种处理间氨挥发总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肥料在2种施肥方式下氨挥发损失量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不一致.BF-SCU处理的氨挥发损失量低于B-SCU处理,BF-RCU和BF-RBB处理的氨挥发损失量分别高于B-RCU和B-RBB处理.阶段氨挥发损失来看,施用SCU处理的基肥-蘖肥(7.54%)和蘖肥-穗肥阶段(16.04%)的损失较高,RBB处理的基肥-蘖肥阶段氨挥发损失(2.91%)明显增加,而RCU处理的穗肥后阶段(2.75%)是氨挥发损失的集中时期.追施穗肥尿素增加了穗肥后阶段的氨挥发排放损失,穗肥后阶段氨挥发量与田面水铵态氮质量浓度在不同类型肥料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施肥 缓控释肥 氨挥发 田面水
原文传递
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的研发与示范 被引量:46
4
作者 丁艳锋 李刚华 +7 位作者 李伟玮 高深 汪瑜辉 刘正辉 陈琳 丁承强 唐设 江瑜 《中国稻米》 2020年第5期11-15,共5页
针对机插水稻凸显的氮肥施用量大、施肥次数多、稻田氮肥损失严重等问题,根据高产水稻氮肥阶段吸肥规律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原理,将不同释放速率的缓控释肥进行科学混合组配,使得混配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优质高产水稻二次吸肥高峰同步... 针对机插水稻凸显的氮肥施用量大、施肥次数多、稻田氮肥损失严重等问题,根据高产水稻氮肥阶段吸肥规律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原理,将不同释放速率的缓控释肥进行科学混合组配,使得混配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优质高产水稻二次吸肥高峰同步,创新了一次施肥满足水稻一生优质高产所需的"缓混肥";将缓混肥与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相结合,构建了"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机插水稻"一次施肥、一生供肥"的效果。多年多点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减少机插水稻施氮量20%左右、增产6%以上、节省施肥用工3~4次、稻米食味值增加5%以上,并能有效减少氨挥发和径流氮排放,氮肥利用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5%~60%,是一项经济、环保、高效可行的先进实用技术,适合有机插条件的水稻产区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一次性施肥 缓混肥 施肥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分析及试验 被引量:43
5
作者 位国建 荐世春 +1 位作者 崔荣江 李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0-194,共5页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伴随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传统水稻种植及施肥方式正在向机械化、轻简化方向转移。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指配合农业机械化解决肥料深施,使插秧与施肥相结合,一次性完成。在种植时将肥料...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伴随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传统水稻种植及施肥方式正在向机械化、轻简化方向转移。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指配合农业机械化解决肥料深施,使插秧与施肥相结合,一次性完成。在种植时将肥料深施,既能减少农民工作量,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很好地保证水稻插秧时施肥定位、定量、均匀;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早成熟,且株距整齐,色调一致;能够均匀、稳定地为秧苗提供养分,实现稳产、高产;既能减少养分损失,又能增强土壤对氨态氮的吸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减轻了环境污染,是缓解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 施肥 环境 水稻
下载PDF
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养分累积及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钟雪梅 黄铁平 +8 位作者 彭建伟 卢文璐 康兴蓉 孙梦飞 宋思明 唐启源 陈裕新 湛冬至 周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6-446,共11页
【目的】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养分利用特征,为机插双季稻的氮(N)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2017-2018年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 【目的】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养分利用特征,为机插双季稻的氮(N)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2017-2018年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机插同步一次性减N10%~30%处理早稻N、P、K累积量分别提高7.9%~11.7%、9.4%~25.9%和2.0%~6.5%(2017),8.2%~15.0%、9.0%~12.1%和14.0%~18.1%(2018);晚稻分别提高-0.6%~5.7%、9.1%~14.4%和3.7%~19.6%(2017),6.1%~8.5%、9.4%~19.3%和18.7%~22.2%(2018);早稻N肥吸收利用率(NRE)、N肥农学利用率(NAE)、N肥偏生产力(NPFP)分别提高38.6%~92.7%、49.9%~103.6%和29.5%~71.7%(2017),35.4%~71.4%、46.0%~98.4%和20.7%~75.4%(2018);晚稻分别提高20.8%~43.1%、31.3%~64.2%和18.3%~48.5%(2017),26.8%~99.1%、60.0%~82.9%和26.6%~60.5%(2018)。其中,早晚稻以减N20%~30%处理效果较好。水稻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随着施N量的降低,双季稻NRE先增加后降低,NHI、NAE和NPFP呈上升趋势,而土壤碱解氮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施肥技术和机插模式的集成与优化,能有效减少稻田N肥施入,利于N、P、K吸收积累,同步提高双季稻的产量和N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稻 施肥 养分累积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浅谈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被引量:35
7
作者 毕春辉 陈长海 +2 位作者 李明金 吴家安 张宝库 《农业装备技术》 2011年第6期24-25,共2页
介绍我国水稻种植的基本情况和现阶段最常采用的施肥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水稻侧施肥技术的发展分析,重点阐述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原理、作用和经济效益,为水稻的增产和推广侧深施肥技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增产 技术
下载PDF
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白雪 郑桂萍 +3 位作者 王宏宇 潘世驹 蔡永胜 王安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实现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目的,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水稻侧深施肥的效果及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深施肥能够促进水稻生育进程,通过增加平米穗数以增加产量,降低蛋白质含量... 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实现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目的,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水稻侧深施肥的效果及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深施肥能够促进水稻生育进程,通过增加平米穗数以增加产量,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品质。最佳的侧深施肥方法为:秧苗右侧3cm,深5cm,基肥总量减少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季雅岚 吴文革 +5 位作者 孙雪原 许有尊 周永进 习敏 何超波 蔡海涛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以N两优1998和中籼优质杂交稻万象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茎蘖数,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机插秧在减基蘖肥20%内配合侧深施肥的处... 以N两优1998和中籼优质杂交稻万象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茎蘖数,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机插秧在减基蘖肥20%内配合侧深施肥的处理效果较好。与风送方式相比,螺旋式侧深施肥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施肥
下载PDF
侧深施肥技术对寒地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赵红玉 徐寿军 +1 位作者 杨成林 王丽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47-352,共6页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已经在寒地水稻上大面积示范应用,并作为重点新技术进行推广.本试验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用量侧深专用肥对寒地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产量处理由于有效穗数较多,...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已经在寒地水稻上大面积示范应用,并作为重点新技术进行推广.本试验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用量侧深专用肥对寒地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产量处理由于有效穗数较多,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所以产量高达9.97 t/hm^2,比常规施肥产量高出10.2%;减量5%~10%和常规施肥相比,产量增加4.1%~7.2%,但是增产率下降;当减量到20%后,此肥效水平不能满足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产量降低明显.但是由于国家大力实施的"减量不减效"的"三减"行动,所以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提倡应用减量5%~10%的侧深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施肥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不同侧深施肥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杨成林 王丽妍 《中国稻米》 2018年第2期96-99,共4页
为了保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发挥最佳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侧深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4种施肥方式均有利于水稻分蘖早生快发,单株分... 为了保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发挥最佳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侧深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4种施肥方式均有利于水稻分蘖早生快发,单株分蘖数较对照增多,分蘖成穗率高,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基蘖肥侧深同施处理的分蘖数及成穗率最高,产量高达9.97 t/hm2;肥料利用率则表现为,基蘖肥侧深同施方式有利于水稻氮素的吸收与积累,且氮素农学利用率高达55.3%,氮素偏生产力高达105.5 kg/kg,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说明基蘖肥侧深同施方式同时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是一种有效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施肥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氮肥减施效应 被引量:32
12
作者 怀燕 陈照明 +3 位作者 张耿苗 姜铭北 许剑锋 王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4,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及氨挥发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N0)、常规施肥(CF)、复合肥侧深施(90%CFD)、缓释肥撒施(80%CRF)和缓释肥侧深施(80%CRFD)。结果表明:与CF相比,90%CFD、80%CRF与80%C...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及氨挥发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N0)、常规施肥(CF)、复合肥侧深施(90%CFD)、缓释肥撒施(80%CRF)和缓释肥侧深施(80%CRFD)。结果表明:与CF相比,90%CFD、80%CRF与80%CRFD处理水稻氮素投入虽然分别减少10%和20%,但早稻和单季晚稻产量差异都不显著;80%CRFD处理相较于80%CRF处理显著提高了单季晚稻产量。3个处理(90%CFD、80%CRF和80%CRFD)的早稻和单季晚稻生长期间稻田氨挥发总量分别在12.45~18.50 kg/hm^2和18.75~26.23kg/hm^2之间,都显著低于CF处理;氨挥发率分别为9.3%~12.6%和10.4%~12.9%,比CF处理分别降低了2.0~5.3和2.4~4.9百分点。80%CRFD处理在早稻和单季晚稻上的氨挥发损失都显著低于80%CRF处理。早稻试验中3个处理(90%CFD、80%CRF和80%CRFD)的氮素表观利用率为35.6%~46.9%,比CF处理增加了4.0~15.3百分点;90%CFD和80%CRFD处理的单季晚稻氮肥表观利用率也显著高于CF处理,但80%CRF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与C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早稻生产中复合肥减量10%侧深施、缓释肥减量20%侧深施或撒施,都能实现氮肥减施稳产的目标,单季晚稻生产中则适宜采用复合肥减量10%侧深施或缓释肥减量20%侧深施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释肥 施肥 氮肥减施
下载PDF
侧深施氮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恒 姜恒鑫 +10 位作者 刘光明 袁嘉琦 汪源 赵灿 王维领 霍中洋 许轲 戴其根 张洪程 李德剑 刘国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32-2249,共18页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是一种高效、优质、安全的栽培技术。深入研究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有利于完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体系。本研究以江苏优质食味水稻代表性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设置4种不...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是一种高效、优质、安全的栽培技术。深入研究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有利于完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体系。本研究以江苏优质食味水稻代表性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侧深施施肥方式,分别为:100%基肥侧深施FM1(fertilization method 1)、70%基肥侧深施+30%分蘖肥FM2(fertilization method 2)、70%基肥侧深施+30%穗肥FM3(fertilization method 3)、35%基肥侧深施+35%分蘖肥+30%穗肥FM4(fertilization method 4),并设置常规施肥对照CFM(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method)和不施氮处理0N(no nitrogen)。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群体生长率、氮素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FM3和FM4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群体颖花量和千粒重,经济产量最高。FM3生育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尤其是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拔节后的氮素积累量和全生育期总吸氮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也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FM3比CFM及FM4减少施肥次数1~2次,节省了用工及成本,利于规模化生产,是一种兼具高产、轻简与高效的水稻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粳稻 施肥方式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侧深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杨成林 王丽妍 赵红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61-65,共5页
为了确保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种植过程中发挥最佳的节肥节本增效效果,试验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侧深施肥不用施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减量20%外,侧深施肥方式均提... 为了确保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种植过程中发挥最佳的节肥节本增效效果,试验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侧深施肥不用施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减量20%外,侧深施肥方式均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侧深施肥常量处理由于有效穗数较多,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产量高达9.97 t/hm^2。肥料利用率则表现为,减量后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的偏生产力有所提高,而且氮素农学利用率在减量5%后达到最大。说明减量5%~10%不仅减少了肥料的投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达到了最佳的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施肥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缓释肥侧位深施及用量对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吕伟生 肖小军 +5 位作者 肖国滨 黄天宝 肖富良 李亚贞 韩德鹏 郑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29,共11页
为明确红壤稻田直播油菜缓释肥(N-P2O5-K2O:25-7-8)侧位深施效果及适宜用量,该研究连续2a在两熟制和三熟制2种种植模式下开展缓释肥侧位深施效果对比试验(设置不施肥、土表撒施和侧位深施3个施肥方式)和施用量试验(设置0、300、450、600... 为明确红壤稻田直播油菜缓释肥(N-P2O5-K2O:25-7-8)侧位深施效果及适宜用量,该研究连续2a在两熟制和三熟制2种种植模式下开展缓释肥侧位深施效果对比试验(设置不施肥、土表撒施和侧位深施3个施肥方式)和施用量试验(设置0、300、450、600、750和900 kg/hm2共6个施肥水平),研究缓释肥侧位深施及不同用量对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对红壤稻田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对两熟制油菜影响更为显著。相比传统土表撒施,侧位深施显著促进了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提高(P<0.05)。缓释肥侧位深施明显提高了各时期油菜干物质量,尤其是显著增加了初花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P<0.05),促进了花后根部与地上部干物质同步增长;促进了根系对N、P、K的吸收,提高了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菜籽产量与缓释肥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适宜施肥量可保证较大的收获密度,并协同产生较多的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从而提高籽粒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两熟制和三熟制油菜缓释肥侧位深施的适宜用量分别为715.39和586.39 kg/hm^2,产量潜力可分别达2438.94和1708.22 kg/hm^2。研究表明,侧位深施适量缓释肥可显著提高红壤稻田直播油菜生产力,建议结合机械化种植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作物 产量 缓释肥 施肥 直播油菜 肥料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水稻直播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5
16
作者 梁宝忠 赵永亮 +1 位作者 赵金英 朱孔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3-66,共4页
设计了水稻直播机,可一次完成整平、播种、施肥和覆盖等工序。采用外槽轮式排种器和全液压驱动调节排种量的方式实现了水稻直播的均匀排种;采用双向整平螺旋实现播种田块的平整;采用船形托板可抹平田面,实现基肥、种沟的全面覆盖。性能... 设计了水稻直播机,可一次完成整平、播种、施肥和覆盖等工序。采用外槽轮式排种器和全液压驱动调节排种量的方式实现了水稻直播的均匀排种;采用双向整平螺旋实现播种田块的平整;采用船形托板可抹平田面,实现基肥、种沟的全面覆盖。性能试验表明,该机的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24.5%,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3.2%,种子破损率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直播 施肥 覆盖 试验
下载PDF
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金峰 高观保 +3 位作者 翁武雄 王金武 闫东伟 陈博闻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104,共13页
针对水田侧深施肥装置施肥均匀性低、作业性能不稳定、输肥管路堵塞等问题,结合水田侧深施肥的农艺特点,对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排肥器和气力输送系统进行设计与分析,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方法得出排肥轮转速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施肥... 针对水田侧深施肥装置施肥均匀性低、作业性能不稳定、输肥管路堵塞等问题,结合水田侧深施肥的农艺特点,对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排肥器和气力输送系统进行设计与分析,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方法得出排肥轮转速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施肥均匀性,计算得出排肥轮转速的最大理论值为150 r/min,并设计了适宜输送颗粒肥的气力输送系统。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以排肥轮转速、插秧机前进速度、风机风速为影响因素,以施肥均匀性施肥量均值和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响应指标,利用JPS-12型排种器检测试验台对施肥装置的排肥性能进行台架试验,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得到影响因素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排肥轮转速21.96 r/min、前进速度0.93 m/s、风机风速22.93 m/s条件下,施肥装置的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8.25%,且满足黑龙江省寒地稻作区侧深施肥最小施肥量150 kg/hm2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施肥 排肥器 气力输送系统 试验
下载PDF
关于推进江苏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思考 被引量:23
18
作者 颜士敏 刘林旺 +1 位作者 仇美华 梁永红 《中国稻米》 2019年第1期26-28,共3页
阐述了江苏省水稻施肥现状,分析了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技术要点和优越性,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苏水稻生产绿色发展和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化肥减量增效
下载PDF
侧深施肥插秧机施肥量对水稻栽培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立军 颜珊珊 +4 位作者 王宇杰 张志鹏 张玉鑫 陈昌峰 许春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2-197,共6页
为生产满足人们对稻米的需求,应合理使用化肥,归还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的作用,因此试验研究了侧深施肥插秧机的施肥量对水稻栽培的影响。试验于2016年在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阿城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以龙粳46为试验品种,试验处理共分... 为生产满足人们对稻米的需求,应合理使用化肥,归还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的作用,因此试验研究了侧深施肥插秧机的施肥量对水稻栽培的影响。试验于2016年在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阿城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以龙粳46为试验品种,试验处理共分为常量侧深施肥、减10%侧深施肥、减20%侧深施肥、减30%侧深施肥和全量侧深施肥5个水平,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进行试验,探讨了水稻侧深平衡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特性、光合作用、产量和水稻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水稻合理施肥、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的安全生产及节本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插秧机 施肥 栽培
下载PDF
侧深施氮对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从桦 李旭毅 +5 位作者 陈惠哲 武辉 欧阳裕元 余俊奇 黄豹明 罗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51-2058,共8页
为探究侧深施肥对川西平原区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籼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施氮肥(N0)、尿素2次撒施(TF)、尿素1次撒施(UB)、尿素侧深施(UM)、尿素和缓释尿素混合侧深施(S... 为探究侧深施肥对川西平原区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籼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施氮肥(N0)、尿素2次撒施(TF)、尿素1次撒施(UB)、尿素侧深施(UM)、尿素和缓释尿素混合侧深施(SRUM)对机械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分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总量、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产量均表现为SRUM>UM>TF>UB>N0。SRUM和UM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茎叶转移的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RUM茎叶干物质转运量显著高于UB和UM,增幅分别为28.97%和4.17%。SRUM和UM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产量分别较UB增长8.00%和12.95%。与TF相比,UM、SRUM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1.35%、46.94%,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7.22%、25.88%。相比其他施氮处理,SRUM能够显著提高直播水稻的有效穗数、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总量、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和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同步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可见,SRUM既能减少机械直播水稻的施肥次数,又能增产增效,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为川西平原直播稻的轻简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直播水稻 施肥 缓释尿素 产量 氮肥吸收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