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右侧胸骨旁第3肋间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行二尖瓣置换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阳 乔衍礼 +2 位作者 陈庆伟 陈国庆 颜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右侧第3肋间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统计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完成首次单纯二尖瓣置换术103例,其中微创右侧第3肋间小切口例(微创手术组)39例,...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右侧第3肋间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统计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完成首次单纯二尖瓣置换术103例,其中微创右侧第3肋间小切口例(微创手术组)39例,男10例、女29例,平均年龄59.51岁;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64例(常规手术组),男22例、女42例,平均年龄60.22岁。病变类型:二尖瓣狭窄65例,关闭不全22例,狭窄伴关闭不全16例。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置换二尖瓣机械瓣74例,生物瓣29例。微创手术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与常规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手术组。术后早期开胸探查二次止血3例,1例为微创手术组,其余2例为常规手术组。切口感染3例,均为常规手术组。全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均为常规手术组,2例为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为胸骨感染并发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结论右胸第3肋间二尖瓣置换在手术的安全性上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无明显差异,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其比传统正中开胸有手术创伤小、美观、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减少术后疼痛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正中
原文传递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三种术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唱宽 谷天祥 李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术式,探讨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发展趋势。方法回顾分析127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资料,采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68例(A1组),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39例(A2组),非体外循环彩超引导下封堵手术20例(B...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术式,探讨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发展趋势。方法回顾分析127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资料,采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68例(A1组),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39例(A2组),非体外循环彩超引导下封堵手术20例(B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ICU时间、切口长度等。结果 A1、A2组除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除在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A1及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间隔缺损治疗已由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发展为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现在非体外循环彩超引导下封堵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被越来越多心外科医生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体外循环 小切口 封堵术
下载PDF
侧开胸术后疼痛的防治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力 谢宜旭 李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7期58-58,60,共2页
目的探讨侧开胸手术后疼痛防治的综合方法。方法选择83例侧开胸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综合方法减轻术后疼痛。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侧肢体活动情况、术后3d哌替啶用量、患者住院时间。结果术中应用综合方法,术后患者肺不张、肺感染发生... 目的探讨侧开胸手术后疼痛防治的综合方法。方法选择83例侧开胸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综合方法减轻术后疼痛。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侧肢体活动情况、术后3d哌替啶用量、患者住院时间。结果术中应用综合方法,术后患者肺不张、肺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住院时间缩短,无一例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3d哌替啶用量明显减少。结论侧开胸术中采用综合方法对预防术后严重胸痛效果明显且易于掌握,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 治疗
下载PDF
单阶段修复扩张性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弓优先处理技术及双前侧开胸体会
4
作者 Kouchoukos N.T. Mauney M.C. +2 位作者 Masetti P. Castner C.F. 高峰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54-55,共2页
Staged procedures for extensive aneurysmal disease of the thoracic aorta are a ssociated with a substantial cumulativemortality(20%) that includes hospitalmor tality for the 2 procedures and death(often from aortic ru... Staged procedures for extensive aneurysmal disease of the thoracic aorta are a ssociated with a substantial cumulativemortality(20%) that includes hospitalmor tality for the 2 procedures and death(often from aortic rupture)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2 procedures. We have used a single-stage technique for operative repair of most or all of the thoracic aorta. Forty-six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disease of the thoracic aorta were managed with a single-stage procedure by usi ng a bilateral anterior thoracotomy and transverse sternotomy, hypothermic circu latory arrest, and reperfusion of the aortic arch vessels first to minimize brai n ischemia. Thirty-one patients with chronic, expanding type A aortic dissectio ns had previous operations for acute type A dissection(n=22), aortic valve repai r or replacement (n=4),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n=4), or no previous ope ration(n=1). The remaining 15 patients had degenerative aneurysms(n=12) or chron ic type B dissections with proximal extension(n=3). The ascending aorta and aort ic arch were replaced in all patients combined with resection of various lengths of descending aorta(proximal one third[n=19], proximal two thirds to three quar ters [n=22], or all [n=5]).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valve replacement, or both were performed concomitantly in 19 patients. Hospital mortality was 6.5 %(3 patients). Morbidity included reoperation for bleeding(17%), mechanical ve ntilation for more than 72 hours(42%), temporary tracheostomy(13%), and tempor ary renal dialysis (9%). No patient sustained a stroke. There have been 5 late deaths(3, 18, 34, 51, and 79 months postoperatively) unrelated to the aortic dis ease. Four patients have undergone successful reoperation on the aorta(false ane urysm[n=1], endocarditis[n=1], and progression of disease [n=2]). Five-year sur vivalwas 75%. The single-stage, arch-first technique is a safe and suitable a lternative to the 2-stage procedure for repair of extensive thoracic aortic dis 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优先处理 单阶段 主动脉瓣置换术 晚期死亡 升主动脉 假性动脉瘤 降主动脉 心内膜炎
下载PDF
延长粘膜式食管胃吻合术
5
作者 杨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0年第2期22-23,共2页
我们设计在食管切断以前,将食管粘膜延长一段,使延长粘膜的长度,大约等于食管切断后粘膜缩回管腔的长度加胃粘膜外翻的长度。现将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食管、贲门癌患者270例,其中食管癌180例,贲门癌90例。男180例,女90... 我们设计在食管切断以前,将食管粘膜延长一段,使延长粘膜的长度,大约等于食管切断后粘膜缩回管腔的长度加胃粘膜外翻的长度。现将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食管、贲门癌患者270例,其中食管癌180例,贲门癌90例。男180例,女90例。年龄32~62岁,平均52岁。左侧开胸,游离食管,根据病变情况,确定切断食管部位,然后用剪刀一次将食管剪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吻合术 游离食管 贲门癌患者 食管粘膜 园规 膜式 病变情况 手木 肌层
下载PDF
侧开胸自体心包管道连接肝静脉-奇静脉行全腔手术一例
6
作者 施焘 高展 +3 位作者 滕晓 于冰 吕小东 花中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0-1132,共3页
1例诊断为“单心室,肺动脉闭锁,下腔静脉肝段缺如”的6岁患儿,在完成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及双侧双向Glenn手术后,通过侧开胸入路,采用自体心包管道连接肝静脉-奇静脉,完成全腔手术。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关键词 单心室 下腔静脉肝段缺如 自体心包管道 肝静脉-奇静脉连接
原文传递
右径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附19例报告)
7
作者 陈文辉 丛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1989年第2期43-45,共3页
本文总结了本院19例右径(经右房间沟)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其中5例为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12例伴有6个月~12年的心房纤颤。19例中1例扩张失败.1例术中出血死亡,17例成功,效果良好。本文讨论了右径扩张术的手术指征.切口选择及术中注意... 本文总结了本院19例右径(经右房间沟)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其中5例为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12例伴有6个月~12年的心房纤颤。19例中1例扩张失败.1例术中出血死亡,17例成功,效果良好。本文讨论了右径扩张术的手术指征.切口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术 房间沟 扩张术 心房纤颤 切口选择 荷包线 扩张器 二尖瓣闭式扩张 直视手术
下载PDF
右胸小切口外科治疗先天性房室缺21例
8
作者 刘治元 梁锦崧 +2 位作者 许伟 吴东信 欧斌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优缺点比较。方法:采用右胸小切口治疗先心病患者,其中房缺6例,室缺15例。结果: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对比,右胸小切口具有切口隐蔽美观、出血少、恢复快、费用少等特点。结论:有适应征患儿可以...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优缺点比较。方法:采用右胸小切口治疗先心病患者,其中房缺6例,室缺15例。结果: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对比,右胸小切口具有切口隐蔽美观、出血少、恢复快、费用少等特点。结论:有适应征患儿可以采用右胸小切口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房室缺 小切口
下载PDF
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芬兰 陈丽君 杜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开胸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实行双侧开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实施优质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开胸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实行双侧开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经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双侧胸痛明显缓解、胸廓稳定、畸形得到了有效纠正。结论应用双侧开胸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肯定,因一期手术治疗,不用进行分期手术,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节省了费用,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了护患关系,让患者在治疗中给予积极的配合,有效地提高了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内固定 优质护理服务
下载PDF
同期双侧开胸手术肺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敏 崔玉兰 李玉琢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1年第10期2778-2779,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期双侧开胸手术适应证增多,针对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水肿等,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可防范术后风险的产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我院2005年5月-2010年3月,实施同期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期双侧开胸手术适应证增多,针对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水肿等,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可防范术后风险的产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我院2005年5月-2010年3月,实施同期双侧开胸手术212例。现将预见性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手术 肺部并发症 同期双 手术适应证 现代医学 肺部感染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凤霞 王秀军 王雪冬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11期44-46,共3页
目的总结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11月本院2例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例和高血压1例。2例患者均于术后14... 目的总结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11月本院2例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例和高血压1例。2例患者均于术后14d康复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检查,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监护,严格的呼吸道管理及有效的镇痛治疗是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得以顺利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 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两种通气模式在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宏伟 丁丽景 李凤茹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观察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单肺两种通气模式应用时,病人的氧合、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效果和肺保护作用。方法 96例病人分为两类,第一类53例单肺通气后采用VCV模式通气,第二类43例单肺先采用VCV模式通气,在出现气道峰压持续升高(PPEA... 目的观察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单肺两种通气模式应用时,病人的氧合、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效果和肺保护作用。方法 96例病人分为两类,第一类53例单肺通气后采用VCV模式通气,第二类43例单肺先采用VCV模式通气,在出现气道峰压持续升高(PPEAK>40 cm H2O),改用PCV模式通气,观察病人的氧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第一类病人VCV模式通气时能保证基本组织氧合;第二类病人PCV模式与VCV模式通气时相比较,气道压明显降低,PH值增大(P<0.01),PaO2增高(P<0.01),PaCO2降低(P<0.05),SpO2升高,PETC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CVP、MAP略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生气压伤等机械通气并发症。结论同期双侧开胸微创手术中,灵活运用两种机械通气模式可较好的维持麻醉病人单肺通气时的呼吸循环管理,有效的避免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实施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模式 同期双 手术中 应用 血流动力学变化 肺保护作用 单肺通气 组织氧合
下载PDF
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玉兵 张京楠 孙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双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施行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内固定治疗,对于合并胸内损伤有剖胸探查指征者,先手术治疗损伤重的一侧;对于肋骨固定为主者,先手术治疗损伤...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双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施行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内固定治疗,对于合并胸内损伤有剖胸探查指征者,先手术治疗损伤重的一侧;对于肋骨固定为主者,先手术治疗损伤较轻的一侧。固定材料多采用钢丝,术前及术后部分患者可适当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全组22例患者均未发生死亡,术后双侧胸痛显著缓解,畸形纠正,胸廓稳定,缩短ICU治疗时间,患者治疗费用降低。结论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行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内固定为主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恢复胸廓的完整性和肋骨的连续性,减少并发症,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手术内固定
下载PDF
双侧开胸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景颐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89-390,共2页
对双侧肺部疾病手术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施行双侧分别开胸,一次完成手术7例均治愈。麻醉快速诱导插入Carlen’s导管。侧卧位手术,术后仰卧位15分钟,无异常情况再置对侧卧位行另一侧开胸手术,术中保证气道通畅,防止包虫... 对双侧肺部疾病手术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施行双侧分别开胸,一次完成手术7例均治愈。麻醉快速诱导插入Carlen’s导管。侧卧位手术,术后仰卧位15分钟,无异常情况再置对侧卧位行另一侧开胸手术,术中保证气道通畅,防止包虫破裂,维持适宜麻醉深度,缩短单肺通气时限,维持循环稳定等,并预防术后心肺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麻醉
原文传递
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不同通气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宏伟 丁丽景 +1 位作者 李凤茹 周艳杰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2期3134-3136,共3页
目的比较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通气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其肺保护作用。方法 212例同期双侧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采用三种不同通气模式即传统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1)、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2)... 目的比较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通气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其肺保护作用。方法 212例同期双侧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采用三种不同通气模式即传统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1)、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2)和"肺开放"策略的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观察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单肺通气时,VCV2与VCV1比较:PIP、Pplat、Raw明显降低、Cdyn增加(P<0.05);pH值降低,PaO2、PaCO2、SpO2升高(P<0.05);患者术中气压伤的发生、术后苏醒延迟和拔管困难的例数减少。PCV与VCV2比较,PIP、Pplat、Raw降低、Cdyn增加(P<0.05);pH值、PaO2、S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中无气压伤的发生;术后苏醒延迟和拔管困难的例数明显减少。结论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实施单肺通气呼吸管理时采用PCV和VCV2模式均可改善肺泡氧合,但PCV模式比VCV2更利于预防或减轻低氧高碳酸血症,减少气压伤,适用于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模式 同期双手术 肺保护
下载PDF
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开胸鼠低氧血症的影响
16
作者 潘芳 郭英 +1 位作者 王雨青 李文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双侧开胸所致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wistar大白鼠为研究对象,腹腔内注入戊巴比妥钠(35mg.kg-1)麻醉下经气管切开口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于腰3-4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留置导管。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双侧开胸所致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wistar大白鼠为研究对象,腹腔内注入戊巴比妥钠(35mg.kg-1)麻醉下经气管切开口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于腰3-4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留置导管。结果:所有动物的潮气量(VT)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于双侧开胸后均明显降低(P<0.01).且下降的PaO2不能通过增加潮气量而改善PaO2(P<0.05).结论:双侧开胸后潮气量及PaO2均明显下降。硬膜外腔注入利多卡因可明显改善由双侧开胸引起的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症 硬膜外阻滞 利多卡因
下载PDF
胸椎旁间隙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50例效果观察
17
作者 黄永军 黄永健 贾荣香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8期36-37,共2页
我院于2006年3月-2007年11月间对50例单侧开胸手术患者试行了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术后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Ⅱ~Ⅲ级择期单侧开胸手术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8~72岁(平均61.... 我院于2006年3月-2007年11月间对50例单侧开胸手术患者试行了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术后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Ⅱ~Ⅲ级择期单侧开胸手术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8~72岁(平均61.4岁),体重45~72kg,病种包括肺癌肺叶切除术21例、食道癌根治术25例、纵隔肿瘤切除术4例,均为单侧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间隙阻滞 手术 术后镇痛 肺叶切除术 肿瘤切除术 穿刺置管 癌根治术
下载PDF
西宁地区双侧同期开胸手术及其风险临床分析
18
作者 马胡赛 李晓良 《青海医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双侧同期开胸手术及风险。方法:分析我科行双侧同期开胸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3天,术后发生肺不张3例,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痊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双侧同期开胸手术及风险。方法:分析我科行双侧同期开胸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3天,术后发生肺不张3例,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痊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同期开胸是双侧胸腔病变患者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与非同期双侧开胸比较,避免了二次开胸的恐惧心理,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 手术风险
原文传递
双侧同时开胸治疗双肺包虫(附24例报告)
19
作者 宋斌 王博文 +2 位作者 韩平 柴继军 王浩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344-345,共2页
总结同时双侧开胸治疗双肺包虫的经验。回顾性分析同时双侧开胸治疗的 2 4例双肺包虫病。结果本组 2 4例 42侧行内囊摘除术 ,手术时间 2~ 3h ,平均 2 2h。 1例一侧行右肺下叶切除术 ,另 1例一侧行右肺上叶切除术 ,加做预防性气管切开... 总结同时双侧开胸治疗双肺包虫的经验。回顾性分析同时双侧开胸治疗的 2 4例双肺包虫病。结果本组 2 4例 42侧行内囊摘除术 ,手术时间 2~ 3h ,平均 2 2h。 1例一侧行右肺下叶切除术 ,另 1例一侧行右肺上叶切除术 ,加做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全组未出现手术并发症 ,无死亡 ,住院天数 12~ 18d ,平均 15d。随访 1~ 4年无复发者 ,病人均恢复了日常生活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以 肺包虫病 治疗
下载PDF
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24例报告
20
作者 杨树林 王作文 梁国安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89年第1期51-51,共1页
我院用国产外径28mm、GF—1型管状吻合器吻合手术患者24例。其中食管下段癌13例、贲门癌11例。术后早期并发脓胸2例、无吻合口瘘、无住院死亡,术后随访7例均无吻合口狭窄现象。吻合器使用方法左侧开胸,食管胃游离好,在肿瘤上方将食管前... 我院用国产外径28mm、GF—1型管状吻合器吻合手术患者24例。其中食管下段癌13例、贲门癌11例。术后早期并发脓胸2例、无吻合口瘘、无住院死亡,术后随访7例均无吻合口狭窄现象。吻合器使用方法左侧开胸,食管胃游离好,在肿瘤上方将食管前壁纵行切开3cm,经此孔插入已装好塑料刀座的抵钉座,向上推入。予切线距肿瘤不少于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吻合口瘘 吻合手术 抵钉座 贲门癌 线距 环形切除 荷包线 小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