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体定教:文本变体可能与教学应变策略
1
作者 袁海锋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4年第2期29-32,47,共5页
“依体定教”的“体”并不能简单定性为文本体式或文类体式,而应以教材选文为参照点,基于教学需要,从文本体式或文类体式中择“优”而选。区分变体文本的创造性体式突变、跨文类渗透迁变、教材体制影响增变三种类型,并从中梳理教学内容... “依体定教”的“体”并不能简单定性为文本体式或文类体式,而应以教材选文为参照点,基于教学需要,从文本体式或文类体式中择“优”而选。区分变体文本的创造性体式突变、跨文类渗透迁变、教材体制影响增变三种类型,并从中梳理教学内容确定深化、教学方向调整转化、教学价值挖掘优化的“依体定教”的策略可能,无疑是有意义的。由此,“依体定教”的教学精华才能得以释放于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文本
下载PDF
依体定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手记
2
作者 陈婷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以依体定教为理论基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来展开教学思路,通过《怜悯是人的本性》的驳论文文体,到重构“驳论逻辑学习任务群”,再到落实单元学习任务的驳论文写作,从“读透”一篇文到“读透”一类文再到“会写”一类文,... 以依体定教为理论基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来展开教学思路,通过《怜悯是人的本性》的驳论文文体,到重构“驳论逻辑学习任务群”,再到落实单元学习任务的驳论文写作,从“读透”一篇文到“读透”一类文再到“会写”一类文,从而真正地做到“能教”“会教”到“能写”“会写”,不仅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写作能力,更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运用能力,做到真正把教学任务与学习任务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驳论逻辑 思维 思维品质
下载PDF
依据文体施教 发掘篇性特征——以《琵琶行·并序》教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童志国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9年第10期10-14,共5页
在教学白居易经典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过程中,不少教者往往会走入三个误区,比如将诗歌当成文言文教学、将琵琶女如何演奏的描写当作主要教学内容、只关注琵琶女的悲剧人生却忽视了对白居易寄寓在诗作中情感的追问。而规避这三大教学... 在教学白居易经典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过程中,不少教者往往会走入三个误区,比如将诗歌当成文言文教学、将琵琶女如何演奏的描写当作主要教学内容、只关注琵琶女的悲剧人生却忽视了对白居易寄寓在诗作中情感的追问。而规避这三大教学误区的有效路径是在备教中树立两大意识:依体定教和以学定教。“依体定教”可以确保教学的语文性,而“以学定教”则可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由注重“教师的教”(知识输灌)向“学生的学”(知识建构)的转型。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依体定教”和“以学定教”,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常态语文课堂教学之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学误区 以学 学简案
下载PDF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依体定教及实施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微微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6期89-91,共3页
语文教材选文的文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因此,依照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很有必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表现出了对依体定教应有的重视,基本上能够引导教师从选文的文体特征出发进行教学,偶有对选文的文体类型判断失误,... 语文教材选文的文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因此,依照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很有必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表现出了对依体定教应有的重视,基本上能够引导教师从选文的文体特征出发进行教学,偶有对选文的文体类型判断失误,以及对选文的文体特征关注不够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强化文体意识,掌握文体知识,准确鉴别选文的文体类型,进而确定好合适的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初中语文 语文学内容
下载PDF
阅读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方式辨析——以《藤野先生》教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跃辉 《中学语文》 2021年第1期16-18,共3页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教什么"的把握各有侧重。教师多采用"课文分析式""习题串珠式""依体定教式"等思路和方法,来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这些思路和方法各有利弊,而用&qu...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教什么"的把握各有侧重。教师多采用"课文分析式""习题串珠式""依体定教式"等思路和方法,来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这些思路和方法各有利弊,而用"整合聚焦式"的思维,可以通览教材文本与教材助学系统,并将教学内容进行聚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内容 课文分析 习题串珠 整合聚焦
下载PDF
依体定教:演讲词教学的逻辑起点——以《最后一次讲演》一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韦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9年第12期39-42,共4页
“依体定教”是演讲词教学的总路径,“辨体”“定性”“选点”“操作”是演讲词教学内容确定与呈现的分路径.《最后一次讲演》一课教学,通过辨识文体,塑造“这一类”的体形;通过锁定个性,咂摸“这一篇”的味道;通过精选教点,明确“这一... “依体定教”是演讲词教学的总路径,“辨体”“定性”“选点”“操作”是演讲词教学内容确定与呈现的分路径.《最后一次讲演》一课教学,通过辨识文体,塑造“这一类”的体形;通过锁定个性,咂摸“这一篇”的味道;通过精选教点,明确“这一篇”的抉择;通过操作突围,呈现“这一篇”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讲词 《最后一次讲演》
下载PDF
禇斌杰古代文体分类与文言文依体定教 被引量:1
7
作者 毋小利 《中学语文》 2021年第2期6-9,共4页
明确的文体意识、精准的文体判断和有效的文体知识,是语文教师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禇斌杰教授的中国古代文体理论有着充足的学理依据,首先是从"杂文学"的文章理论和写作实践传统出发进行宏观的文体分类,然后能够超... 明确的文体意识、精准的文体判断和有效的文体知识,是语文教师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禇斌杰教授的中国古代文体理论有着充足的学理依据,首先是从"杂文学"的文章理论和写作实践传统出发进行宏观的文体分类,然后能够超越文本表象,深入本质,对具体文本所属的文体进行微观的精准判断。对此理论认真研读,继而做到依体定教,有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禇斌杰 古代文分类 文言文
下载PDF
依据文体施教发掘语篇特征——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8
作者 张博慧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5-98,共4页
教材中的课文,不仅是显现客观世界的“镜”,而且是表现主观情感的“灯”,作者借助作品传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价值理念与情感态度。对于《秋天的怀念》一文,教师应依据文体特征,探寻回忆性散文中的双重主体,引导学生梳理“现在的我”... 教材中的课文,不仅是显现客观世界的“镜”,而且是表现主观情感的“灯”,作者借助作品传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价值理念与情感态度。对于《秋天的怀念》一文,教师应依据文体特征,探寻回忆性散文中的双重主体,引导学生梳理“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的两种情感,重点落于对“现在的我”的情感的把握,进而深入了解作者独特的二重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忆性散文 双重主 二重情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