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四川地区开展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完成的97例DCD肾移植的供者及受者资料。供者53例,其中男40例,女13例;年龄7个月...目的探讨四川地区开展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完成的97例DCD肾移植的供者及受者资料。供者53例,其中男40例,女13例;年龄7个月~54岁(中位年龄28岁,下、上四分位数分别为15、45岁);死亡原因:颅脑外伤21例,颅脑肿瘤12例,脑血管意外1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4例,脑积水1例。受者97例,其中男71例,女26例;年龄18~66(中位年龄39岁,下、上四分位数分别为30、44岁)。根据供者捐献类型将受者分为C-Ⅰ类(36例)和C-Ⅲ类(61例)2组,分别分析供受者基线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受者术后肾功能、感染发生、人肾存活等。结果无原发性肾无功能发生,26例受者发生延迟肾功能恢复。C-Ⅰ类和C-Ⅲ类患者术后1周[(226.71±187.46)、(249.94±249.84)μmol/L,P=0.636]、1个月[(136.32±63.34)、(157.37±147.83)μmol/L,P=0.428]、3个月[(110.51±25.26)、(115.02±36.60)μmol/L,P=0.527]及12个月[(103.42±21.57)、(104.18±39.36)μmol/L,P=0.911]时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Ⅰ类和C-Ⅲ类患者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3.9%、19.7%,P=0.469)及并发症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C-Ⅰ类和C-Ⅲ受者人存活率(91.7%、93.4%)和移植肾存活率(100.0%、9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DCD肾脏移植术后延迟肾功能恢复发生率偏高,但总体效果良好,是扩大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四川地区开展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完成的97例DCD肾移植的供者及受者资料。供者53例,其中男40例,女13例;年龄7个月~54岁(中位年龄28岁,下、上四分位数分别为15、45岁);死亡原因:颅脑外伤21例,颅脑肿瘤12例,脑血管意外1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4例,脑积水1例。受者97例,其中男71例,女26例;年龄18~66(中位年龄39岁,下、上四分位数分别为30、44岁)。根据供者捐献类型将受者分为C-Ⅰ类(36例)和C-Ⅲ类(61例)2组,分别分析供受者基线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受者术后肾功能、感染发生、人肾存活等。结果无原发性肾无功能发生,26例受者发生延迟肾功能恢复。C-Ⅰ类和C-Ⅲ类患者术后1周[(226.71±187.46)、(249.94±249.84)μmol/L,P=0.636]、1个月[(136.32±63.34)、(157.37±147.83)μmol/L,P=0.428]、3个月[(110.51±25.26)、(115.02±36.60)μmol/L,P=0.527]及12个月[(103.42±21.57)、(104.18±39.36)μmol/L,P=0.911]时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Ⅰ类和C-Ⅲ类患者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3.9%、19.7%,P=0.469)及并发症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C-Ⅰ类和C-Ⅲ受者人存活率(91.7%、93.4%)和移植肾存活率(100.0%、9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DCD肾脏移植术后延迟肾功能恢复发生率偏高,但总体效果良好,是扩大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