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应链政策与供应链效率——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谷城 徐杰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33-48,共16页
提升供应链效率是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亦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借助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试点政策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提升供应链效率是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亦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借助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试点政策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效率、优化内部控制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供应链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国有企业、供应链关系紧密程度低、知识产权保护强地区以及所处试点城市的企业,试点政策对供应链效率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拓展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存在行业溢出效应和经济后果,试点政策对同行业非试点企业供应链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试点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供应链效率促进企业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政策 供应链效率 创新效率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下载PDF
供应链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政府认定供应链创新试点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沈丽琼 黄光于 叶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7-110,共14页
利用2018年9月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启动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场景,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探究供应链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试点项目实施后的第二年,试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 利用2018年9月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启动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场景,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探究供应链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试点项目实施后的第二年,试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冗余资源较多以及供应链集中度高的企业,这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此外,采用事件研究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资本市场反应的视角证实供应链创新试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制,且这种信号的有效性受企业生命周期和供应链集中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政策 企业技术创新 信号传递 资本市场反应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会加剧企业影子银行化吗?——基于上市非金融企业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曹慧平 马云飞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3-19,共17页
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选取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助推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张,加剧了影... 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选取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助推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张,加剧了影子银行化现象,且这一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强度的上升以及地区信贷约束的缓解有助于抑制数字化转型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负面影响。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剧影子银行化现象,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此结论有助于全面认识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并为企业规范数字化发展、加强金融风险管控以及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政策 供应链效率 创新效率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供应链政策评价研究
4
作者 陈黎彦 《中国市场》 2022年第11期161-163,共3页
文章应用文本挖掘和PMC指数模型,从2015—2021年间14项国家供应链政策样本中确立评价指标,计算各项政策PMC指数得分并绘制成曲面图,对政策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供应链政策的完整性和优劣性,并在此基础上为政府引导供应链发展提供建议,同... 文章应用文本挖掘和PMC指数模型,从2015—2021年间14项国家供应链政策样本中确立评价指标,计算各项政策PMC指数得分并绘制成曲面图,对政策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供应链政策的完整性和优劣性,并在此基础上为政府引导供应链发展提供建议,同时为供应链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政策 PMC指数模型 政策评价
下载PDF
供应链数字化能促进链上企业间的融通创新吗——基于智慧供应链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4
5
作者 黄宏斌 张玥杨 许晨辉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145,共12页
融通创新是新形势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实体企业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创新方式。当前,融通创新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将2018年商务部等八部门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 融通创新是新形势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实体企业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创新方式。当前,融通创新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将2018年商务部等八部门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PSM-DID方法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对链上企业间融通创新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可降低协作成本和强化知识流动而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融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紧密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力度越大,供应链数字化对链上企业间融通创新的促进越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大,供应链数字化对链上企业间融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因此,要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企业应加强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集成应用,以更好地提升供应链上企业间的融通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融通创新 智慧供应链政策 协作成本 知识流动
原文传递
供应链数字化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机制与经验研究
6
作者 戴昊天 高巧依 《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背景下,供应链数字化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广受关注。以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为基础,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了供应链数字化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可...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背景下,供应链数字化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广受关注。以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为基础,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了供应链数字化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可以增强企业环境意识与责任、加强企业绿色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异质性检验表明,供应链集中度和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供应链数字化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提升就越明显。因此,企业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长期合作框架合同、制定清晰的数字化战略并加大数字化设备投入,辅之以政府绿色政策的支持,更好地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 绿色创新 企业环境意识与责任 绿色供应链政策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与地方政府支持政策下的效应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玉臣 朱铭祺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数字技术创新是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强度越大,则越有助于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活动的水平... 数字技术创新是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强度越大,则越有助于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活动的水平;供应链金融能够对处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的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数字技术行业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活动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强风险平滑的能力并校正投融资行为,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增长;在具有较强政府供应链金融政策支持的企业中,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数字技术创新 供应链金融政策 企业创新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政策出台对其相关概念股股价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罗冬一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第18期168-169,共2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供应链融资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基于近两年供应链金融政策的出台,运用事件研究法来检验供应链金融政策对其概念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并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出相关建议。实证结果表明,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供应链融资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基于近两年供应链金融政策的出台,运用事件研究法来检验供应链金融政策对其概念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并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出相关建议。实证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概念股股价对于相关政策的颁布反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政策 概念股股价 事件研究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