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作辕田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彭益林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132-160,共29页
春秋时期,秦晋韩原之战(秦穆公十五年,晋惠公六年,鲁僖公十五年,即公元前六四五年),晋惠公兵败囚秦,欲谋返国而有“作轅田”之举,(同时“作州兵”)。“作轅田”是郑重的事体,它不仅在当时具有收揽人心的作用,而且对日后晋国的恢复和发展... 春秋时期,秦晋韩原之战(秦穆公十五年,晋惠公六年,鲁僖公十五年,即公元前六四五年),晋惠公兵败囚秦,欲谋返国而有“作轅田”之举,(同时“作州兵”)。“作轅田”是郑重的事体,它不仅在当时具有收揽人心的作用,而且对日后晋国的恢复和发展,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此措施的内容和实质,虽因史文之简略,难以确知,但仍为历史学家所注目,从事研究探索者甚多。然而,自汉代以来众说纷纭,歧义丛生,于轅田一解,至今未取得一致的或余多数人满意的结论。我读《国语》、《左传》,分析诸家之说,似有一管之见,今记录下来,希望得到前辈和同志们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州兵 春秋左传 商鞅 国语 制辕 杨伯峻 春秋时期 群臣 土地买卖
下载PDF
晋作爰田考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林鹏 《晋阳学刊》 1982年第3期62-66,共5页
《春秋左传》载僖公十五年(公元前六四五年)晋惠公六年,晋国“作爰田”、“作州兵”。历史家们认为这是晋国在田税制度和军赋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然而,它是什么样的改革,具体内容如何,具有何种意义,等等问题,说法很多,出入很大,至今... 《春秋左传》载僖公十五年(公元前六四五年)晋惠公六年,晋国“作爰田”、“作州兵”。历史家们认为这是晋国在田税制度和军赋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然而,它是什么样的改革,具体内容如何,具有何种意义,等等问题,说法很多,出入很大,至今没有定论。本文拟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州兵 税制度 春秋左传 变法 一夫百亩 军赋 历史家 晋国
下载PDF
对《晋作爰田考略》的异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孟存 常金仓 《晋阳学刊》 1982年第5期99-102,共4页
《晋阳学刊》(1982年第3期)刊载林鹏同志的《晋作爰田考略》一文认为,晋国作爰田是“取消公田”而赏给了国人,因此使晋国的土地制度由原来的“八夫一井变为九夫一井”;使晋国的削剥方式“由古助法(籍)变成了新助法,即由在公田中服劳役... 《晋阳学刊》(1982年第3期)刊载林鹏同志的《晋作爰田考略》一文认为,晋国作爰田是“取消公田”而赏给了国人,因此使晋国的土地制度由原来的“八夫一井变为九夫一井”;使晋国的削剥方式“由古助法(籍)变成了新助法,即由在公田中服劳役变成交纳谷物,名曰什一之税。”从而在奴隶组织,行政区划,百官食禄、以及在晋国的对外政策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所以,晋作爰田“这件事情是一个大界限,我们就把它叫做划时代的变革也不为过。”既然问题被提到这样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国史 土地制度 公元前 左传 标志性 考略 对外政策 行政区划 州兵
下载PDF
论“作爰田”与晋国的霸业
4
作者 吕全义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74-78,共5页
韩原之战后,晋国实行"作爰田"。赏田之多寡与国人能够提供战车的数量相结合。"作爰田"之"爰"与"马"有关。"爰田"与保障晋国戎马养殖所必需的谷物中的菽类种植有关。菽类种植非常耗... 韩原之战后,晋国实行"作爰田"。赏田之多寡与国人能够提供战车的数量相结合。"作爰田"之"爰"与"马"有关。"爰田"与保障晋国戎马养殖所必需的谷物中的菽类种植有关。菽类种植非常耗费地力,故需经常换田。古代经学家正是从这个角度将"爰"释为"变易"之"易"。"作爰田"属于晋国在韩原之战失败后为加强军事力量的配套改革措施。这项改革为春秋时期晋国的霸业奠定了必要的军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戎马 霸业
原文传递
论春秋早期晋国之“作爰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博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11,共7页
“作爰田”一词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五年》,是晋国在韩之战战败后为恢复国力而进行的一次变革。其最初在晋国实施的范围十分有限,主要是将韩之战中阵亡士兵原先拥有的土地重新分给其家属,以此获得“国人”的支持,进而使得夷吾(晋惠... “作爰田”一词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五年》,是晋国在韩之战战败后为恢复国力而进行的一次变革。其最初在晋国实施的范围十分有限,主要是将韩之战中阵亡士兵原先拥有的土地重新分给其家属,以此获得“国人”的支持,进而使得夷吾(晋惠公)一派势力在晋国能够继续执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早期 晋国 夷吾
下载PDF
井田制变革前农业耕作技术的缓慢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恒全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07,共7页
农业生产工具之外的生产知识、技术等农业耕作技术,是构成农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井田制瓦解和开始变革前,育种、灌溉、中耕除草、施肥、治虫、农时等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非常缓慢,并没有明显的进步,也没有出现引起生产力发生... 农业生产工具之外的生产知识、技术等农业耕作技术,是构成农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井田制瓦解和开始变革前,育种、灌溉、中耕除草、施肥、治虫、农时等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非常缓慢,并没有明显的进步,也没有出现引起生产力发生本质变化的新因素。农业耕作技术取得明显的进步是在井田制已经变革后的战国时期。因此,农业耕作技术与井田制变革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耕技术 战国时期 西周末期 相地而衰征
原文传递
爰田与井田——与林鹏同志再商榷
7
作者 李孟存 常金仓 《晋阳学刊》 1984年第4期108-110,107,共4页
去年,林鹏同志连续发表两篇文章,认为晋作爰田是“取消公田”、“改八夫一井为九夫一井”、“改在公田服劳役为征取什一之税”。这就是说“八夫一井”、“九夫一井”曾经是井田制递相发展的两个阶段,而晋作爰田就成为划分这两个阶段的... 去年,林鹏同志连续发表两篇文章,认为晋作爰田是“取消公田”、“改八夫一井为九夫一井”、“改在公田服劳役为征取什一之税”。这就是说“八夫一井”、“九夫一井”曾经是井田制递相发展的两个阶段,而晋作爰田就成为划分这两个阶段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晋国 十三年 实物地租 土地面积 左传 说文解字 改革
下载PDF
晋国“作爰田”与地方管理制度鼎革
8
作者 张磊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3,共8页
以“作爰田”为代表的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春秋时期晋国赖以强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东汉贾逵以来,历代学者关于“作爰田”的解读众多,意蕴外延不断扩大。“作爰田”的范围为晋邦之“国”,对象为以异姓卿大夫为主体的贵族,最终使得私有土地... 以“作爰田”为代表的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春秋时期晋国赖以强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东汉贾逵以来,历代学者关于“作爰田”的解读众多,意蕴外延不断扩大。“作爰田”的范围为晋邦之“国”,对象为以异姓卿大夫为主体的贵族,最终使得私有土地基本确立。“作爰田”增强了地方城邑的独立性,逐渐改变了先前“国野”二元的治理模式,促使晋国从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国 地方管理 城邑
下载PDF
春秋中期晋国田制变革中的“国人”问题新解
9
作者 李岩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共5页
春秋中期晋国因韩原之败对已有的井田制进行了变革,此即为"作爰田"。其主要内容是赏国人以田,改变田界,重新确定土地占有权。"国人"是此次赏田的对象,然而,对于受赏赐的"国人"范围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论,通... 春秋中期晋国因韩原之败对已有的井田制进行了变革,此即为"作爰田"。其主要内容是赏国人以田,改变田界,重新确定土地占有权。"国人"是此次赏田的对象,然而,对于受赏赐的"国人"范围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论,通过详细分析史料,笔者认为受赏赐的"国人"只包括卿大夫和士,而不包括国中的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国人
下载PDF
彻法、作爰田、“三农”新解
10
作者 项观奇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6-28,共3页
以历史典籍为根据,结合出土文献,对彻法、作爰田、"三农"等中国上古时期的农业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究。认为彻法是一种作田法,而非是赋税征收的一种方式;作爰田即把一亩地分成两块,轮流耕种;《周礼》中的"三农"不是指... 以历史典籍为根据,结合出土文献,对彻法、作爰田、"三农"等中国上古时期的农业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究。认为彻法是一种作田法,而非是赋税征收的一种方式;作爰田即把一亩地分成两块,轮流耕种;《周礼》中的"三农"不是指三种土地,而是指上、中、下三等人口多少不同、授田数量有异的农户,代指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彻法 “三农”
下载PDF
再论晋作爰田——答李孟存、常金仓二同志
11
作者 林鹏 《晋阳学刊》 1982年第6期102-104,共3页
李孟存、常金仓二同志在今年《晋阳学刊》第6期发表的《对〈晋作爰田考略〉的异议》对拙作《晋作爱田考略》(见《晋阳学刊》今年第3期)提出了不同看法.我看了很受鼓励.我认为对这一学术问题展开认真讨论,将会推进晋国史以及春秋战国史... 李孟存、常金仓二同志在今年《晋阳学刊》第6期发表的《对〈晋作爰田考略〉的异议》对拙作《晋作爱田考略》(见《晋阳学刊》今年第3期)提出了不同看法.我看了很受鼓励.我认为对这一学术问题展开认真讨论,将会推进晋国史以及春秋战国史的研究.两位作者认为我对晋作爰田一事评价太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变法 晋国史 春秋时期 战争 军赋 取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