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
肖明翰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90
|
|
2
|
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 |
丁永强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96
|
|
3
|
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 |
莫言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6
|
|
4
|
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 |
杨武能
|
《中国翻译》
|
1987 |
110
|
|
5
|
文学的减法——论余华 |
张清华
|
《南方文坛》
|
2002 |
95
|
|
6
|
写作的意义 |
池莉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00
|
|
7
|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
郜元宝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89
|
|
8
|
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 |
陈思和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5
|
|
9
|
语言的宿命 |
毕飞宇
汪政
|
《南方文坛》
|
2002 |
87
|
|
10
|
整体的故乡与故乡的具体 |
刘震云
|
《文艺争鸣》
CSSCI
|
1992 |
80
|
|
11
|
寻根:回到事物本身 |
李庆西
|
《文学评论》
|
1988 |
79
|
|
12
|
论阎连科的“世界” |
郜元宝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5
|
|
13
|
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 |
钱中文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6 |
76
|
|
14
|
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 |
周罡
刘震云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2 |
69
|
|
15
|
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 |
陈思和
|
《文学评论》
|
1986 |
68
|
|
16
|
论文学的主体性(续) |
刘再复
|
《文学评论》
|
1986 |
68
|
|
17
|
舍伍德·安德森研究综论 |
张强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63
|
|
18
|
另一扇开启的门 |
陈染
萧钢
|
《花城》
北大核心
|
1996 |
60
|
|
19
|
认识老舍(上) |
樊骏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5
|
|
20
|
我为什么写作——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讲演 |
阎连科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