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宣德款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纹胡人耳熏炉
- 1
-
-
-
出处
《紫禁城》
2024年第4期10-11,共2页
-
文摘
掐丝珐琅,元代称为“大食窑”或“鬼国窑”,大多数学者认为掐丝珐琅工艺是在十三至十四世纪从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的。《格古要论》记载“大食窑”之工艺特点,主要品种、使用对象、制作地点等,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合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
-
关键词
掐丝珐琅
熏炉
《格古要论》
大食窑
佛郎嵌
阿拉伯地区
士大夫
五色花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大食瓷和景泰兰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钱伯泉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4期41-42,共2页
-
文摘
景泰蓝是首都北京特有的美术工艺品,从名称上看,很容易使人以为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和发明,产生于明代的景泰年间。实际上,景泰蓝渊源于阿拉伯,也并非明代景泰年间才传入我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月氏人和波斯人即善于制造陶器,他们已经发明釉彩。
-
关键词
釉彩
南北朝时期
佛郎嵌
波斯人
国瓷
景德镇陶录
大月氏
古里国
掐丝
铜胎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仿明風格的掐丝琺瑯梅瓶
- 3
-
-
作者
張榮
-
机构
故宮博物院
-
出处
《紫禁城》
1994年第3期29-29+49+26,49+26,共3页
-
文摘
掐絲琺瑯工藝,是約於公元十三世紀末,經阿拉伯傳入中國,與中國原有的金屬燒製技術相結合,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在中國悠久燦爛的工藝美術史上是新興的工藝品種。掐絲琺瑯,今人通稱為“景泰藍”,它是以紅銅製胎(極少數以黃金製胎),用細而窄的銅絲掐成花紋輪廓綫,焊接在胎體上,再填以各色琺瑯釉,入爐燒煉,經磨光、鍍金。
-
关键词
梅瓶
掐丝
鍍金
佛郎嵌
入中
香筒
明初
五色花
榔梅
清高宗
-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清宫珐琅家具
- 4
-
-
作者
周京南
-
出处
《中华文化画报》
2011年第8期96-101,共6页
-
文摘
在我国传统的工艺史上,珐琅工艺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珐琅是一种粉状的玻璃质,以石英、长石、硼砂、纯碱为原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粉碎、熔融后而成。
-
关键词
珐琅器
掐丝珐琅
佛郎嵌
金属氧化物
乾隆时期
流金溢彩
格古要论
大食窑
人物图
造办处
-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