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印度的佛教外交:动因、态势与前景
被引量:
3
1
作者
邹应猛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4,共8页
在全球兴起的信仰外交中,印度的佛教外交尤为突出。印度推行的佛教外交,既不同于早期官方主导的佛教外传,也有别于民间自发的佛教交流,其受到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明等多个因素驱动。在地理上,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等佛教传统领地,...
在全球兴起的信仰外交中,印度的佛教外交尤为突出。印度推行的佛教外交,既不同于早期官方主导的佛教外传,也有别于民间自发的佛教交流,其受到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明等多个因素驱动。在地理上,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等佛教传统领地,是印度佛教外交关注的重点地区。在平台上,涵盖了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和国内等不同层次。印度推行佛教外交,拥有地缘文化和历史资源等优势,也面临国内外诸多制约因素,成效有待时间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外交
印度
外交
原文传递
南北朝隋唐时代东亚的“佛教外交”
被引量:
4
2
作者
韩昇
《佛学研究》
1999年第0期300-305,共6页
“佛教外交”是日本对隋外交的新形式,它早就存在于东亚国家之间。其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早期佛教传播中的现实政治利用。东亚佛教外交的盛行,表明该地区国家间关系秩序正在形成。在此形势下,佛教外交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交往...
“佛教外交”是日本对隋外交的新形式,它早就存在于东亚国家之间。其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早期佛教传播中的现实政治利用。东亚佛教外交的盛行,表明该地区国家间关系秩序正在形成。在此形势下,佛教外交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交往和利益妥协。隋日间的佛教交往,实际上是两国重建国家间关系的政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外交
南北朝
隋唐
日本
朝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本圣德太子写经与东亚的“佛教外交”
被引量:
4
3
作者
韩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5-60,共6页
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一件日本古代著名的圣德太子的写经,从文书的印章题记和笔迹等方面判断,大概不是圣德太子的真迹。然而,圣德太子名义的写经流传到中国,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在6、7世纪之交,隋朝与日本恢复邦交,隋朝力图重建...
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一件日本古代著名的圣德太子的写经,从文书的印章题记和笔迹等方面判断,大概不是圣德太子的真迹。然而,圣德太子名义的写经流传到中国,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在6、7世纪之交,隋朝与日本恢复邦交,隋朝力图重建东亚国际关系新秩序,而日本则想改变汉魏六朝接受中国册封的传统,双方既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日本派遣僧人入隋,名义上是前来学习,实际上是利用佛教的形式展开外交活动,故可称之为“佛教外交”。这种形式在东亚国家间亦有所见,可以追溯其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书
圣德太子
写经
东亚
佛教
外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使遍光高与东亚佛教外交
被引量:
3
4
作者
葛继勇
郑屹
《海交史研究》
2002年第2期30-36,共7页
一、隋使使日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自古中日两国的通交也是你来我往,十分频繁.史载第一个赴日的外交使团为<魏志·倭人传>所载曹魏派遣的张政一行.该次遣使是在邪马台国多次遣使之后所派出的,当时曹魏与邪...
一、隋使使日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自古中日两国的通交也是你来我往,十分频繁.史载第一个赴日的外交使团为<魏志·倭人传>所载曹魏派遣的张政一行.该次遣使是在邪马台国多次遣使之后所派出的,当时曹魏与邪马台国的交往频繁,十分友好,可以说是中日两国通交的第一个高潮.至隋时,随着两国交往的深入和"国书问题"的发生,中央政府派出的裴世清一行12人的访日使团是中国古代第二个代表中央政府正式访问日本的外交使团.[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部郎中
僧侣
祠部郎
裴世清
百济
推古天皇
佛教
外交
新罗
高句丽
日本书纪
小野妹子
飞鸟
外交
使团
主客郎中
主客郎
礼部尚书
祠部司
东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时期太虚僧团在东南亚的“佛教外交”活动
被引量:
2
5
作者
沈庭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5,共8页
民国时期太虚法师及其弟子法舫、白慧、达居等师徒两代人曾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从事佛教外交活动,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一是抗战时期,主要目的是保障滇缅公路畅通,联络东南亚及南亚各国加入抗战事业;二是抗战胜利之后,主要任务更...
民国时期太虚法师及其弟子法舫、白慧、达居等师徒两代人曾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从事佛教外交活动,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一是抗战时期,主要目的是保障滇缅公路畅通,联络东南亚及南亚各国加入抗战事业;二是抗战胜利之后,主要任务更多地偏向于研究南传佛教、印度梵文佛教及南亚、东南亚的宗教和哲学等,试图以“人间佛教”理念沟通大小二乘佛学、汉传和南传、印度佛学,这构成了太虚“世界佛学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两个任务是贯穿始终的,只是不同时期策略有所偏重。太虚僧团的这些努力对当今展开“一带一路”建设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南亚
民国
佛教
太虚
佛教
外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炀帝的佛教政策与文化经略
6
作者
王璐
《唐都学刊》
2022年第4期19-24,共6页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所推行的佛教政策,蕴含着其施政理念与政策走向。东都慧日、法云二道场的营建反映出杨广对自身出镇江都时佛教经营的肯定和延续,表现出此期宗教与王权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公开化、密切化;天台宗智[岂页]和三论宗吉藏被...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所推行的佛教政策,蕴含着其施政理念与政策走向。东都慧日、法云二道场的营建反映出杨广对自身出镇江都时佛教经营的肯定和延续,表现出此期宗教与王权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公开化、密切化;天台宗智[岂页]和三论宗吉藏被隋炀帝尊奉,为南方佛教的北传、发扬,以及南北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起到促进作用;大业年间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杨广积极的东亚外交政策中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炀帝
佛教
政策
文化经略
佛教
外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教外交——印度对西藏政策的组成部分
被引量:
1
7
作者
范名兴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3年第2期81-86,6,共6页
新世纪里,印度把宗教作为外交手段,改善形象,扩大影响,以求提高其软实力。除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大力推进佛教外交外,又在"喜马拉雅带"开展藏传佛教外交,目的是巩固对其西北部、东北部边境地区及其藏传佛教教徒以及居住在这一...
新世纪里,印度把宗教作为外交手段,改善形象,扩大影响,以求提高其软实力。除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大力推进佛教外交外,又在"喜马拉雅带"开展藏传佛教外交,目的是巩固对其西北部、东北部边境地区及其藏传佛教教徒以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流亡藏胞的控制,进而扩大对我西藏地区和不丹等邻国的影响。但是,印度要达到目的还需解决诸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西藏政策
佛教
外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喜饶嘉措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佛教外交
8
作者
尕藏扎西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41,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下,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策略,鼓励和支持爱国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到对外关系事业中。中国佛教协会在喜饶嘉措的倡导和带领下,对日本、缅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下,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策略,鼓励和支持爱国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到对外关系事业中。中国佛教协会在喜饶嘉措的倡导和带领下,对日本、缅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苏联和瑞典等国家开展了佛教外交。此时的佛教外交主要有三大路径:一是积极参加国外举办的各种佛教大会,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推广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主张;二是护送中国的佛牙舍利到周边国家,开展短期巡行和瞻仰活动;三是迎请来华访问的佛教国家领导人到北京名刹广济寺参拜佛牙舍利,并进行文化对话和交流。通过喜饶嘉措和中国佛教界的努力,中国佛教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世界佛教界的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饶嘉措
佛牙舍利
佛教
外交
中国
佛教
协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印佛教文化交流及展望——基于中印佛教外交背景的思考
9
作者
陈兰馨
郭丹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161,共9页
中印两国是当今佛教文化圈中的重要国家,两国在历史上佛教文化交流关系深厚,留下了许多佳话。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印两国都有意将佛教作为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佛教文化交流成为两国沟通的重要方式和交流渠道。四川是拥有...
中印两国是当今佛教文化圈中的重要国家,两国在历史上佛教文化交流关系深厚,留下了许多佳话。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印两国都有意将佛教作为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佛教文化交流成为两国沟通的重要方式和交流渠道。四川是拥有丰富佛教资源的大省,具备丰厚的佛教文化积淀,在中印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势必在中印两国的佛教外交背景下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外交
中印关系
川印关系
原文传递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的对华佛教外交
10
作者
李勤合
赵伟
《公共外交季刊》
2018年第4期92-98,127,共8页
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即位以来,积极奉行独立、和平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西哈莫尼在对华外交活动中充分利用佛教元素,较好地塑造了柬埔寨的和平形象和他个人的和善、仁爱形象,增强了中国人民对柬埔寨的...
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即位以来,积极奉行独立、和平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西哈莫尼在对华外交活动中充分利用佛教元素,较好地塑造了柬埔寨的和平形象和他个人的和善、仁爱形象,增强了中国人民对柬埔寨的好感。我们应该积极回应西哈莫尼的佛教外交,充分发挥佛教在公共外交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外交
柬埔寨王国
柬埔寨
中国
佛教
原文传递
鉴真精神:当代中日友好交流的黄金纽带
11
作者
李尚全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鉴真精神在2 000年的中日友好交流史上,传播的是和平、友好、合作、交流的文化符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鉴真扮演了中日民间外交友好大使的角色;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鉴真精神成为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不断增进中日两国之间的相...
鉴真精神在2 000年的中日友好交流史上,传播的是和平、友好、合作、交流的文化符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鉴真扮演了中日民间外交友好大使的角色;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鉴真精神成为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不断增进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赖,建立起更加牢靠持久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为亚洲及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黄金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真精神
民间
外交
佛教
外交
中日关系
黄金纽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倭关系新考——以《异国牒状记》的记载为中心
12
作者
葛继勇
《唐都学刊》
2008年第4期39-42,共4页
《异国牒状记》是围绕古代外国使节来朝奉呈国书时,是否返牒答礼而调查并列举先例旧惯而作成的,是一份尤为重要的外交资料。其中有关隋唐时代中日往来的记载,与国内和日本的史料可以对应,所载内容基本可信。隋倭通交路经朝鲜半岛,较为...
《异国牒状记》是围绕古代外国使节来朝奉呈国书时,是否返牒答礼而调查并列举先例旧惯而作成的,是一份尤为重要的外交资料。其中有关隋唐时代中日往来的记载,与国内和日本的史料可以对应,所载内容基本可信。隋倭通交路经朝鲜半岛,较为便利。594年隋朝牒状至日之事,当与佛教在日本的日渐兴起有关,隋倭通交采取的形式是"佛教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国牒状记
隋倭关系
推古天皇二年
佛教
外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的佛教外交:动因、态势与前景
被引量:
3
1
作者
邹应猛
机构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4,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布局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JZD033)阶段成果
文摘
在全球兴起的信仰外交中,印度的佛教外交尤为突出。印度推行的佛教外交,既不同于早期官方主导的佛教外传,也有别于民间自发的佛教交流,其受到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明等多个因素驱动。在地理上,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等佛教传统领地,是印度佛教外交关注的重点地区。在平台上,涵盖了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和国内等不同层次。印度推行佛教外交,拥有地缘文化和历史资源等优势,也面临国内外诸多制约因素,成效有待时间检验。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外交
印度
外交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北朝隋唐时代东亚的“佛教外交”
被引量:
4
2
作者
韩昇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系
出处
《佛学研究》
1999年第0期300-305,共6页
文摘
“佛教外交”是日本对隋外交的新形式,它早就存在于东亚国家之间。其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早期佛教传播中的现实政治利用。东亚佛教外交的盛行,表明该地区国家间关系秩序正在形成。在此形势下,佛教外交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交往和利益妥协。隋日间的佛教交往,实际上是两国重建国家间关系的政治活动。
关键词
佛教
外交
南北朝
隋唐
日本
朝鲜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本圣德太子写经与东亚的“佛教外交”
被引量:
4
3
作者
韩昇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5-60,共6页
文摘
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一件日本古代著名的圣德太子的写经,从文书的印章题记和笔迹等方面判断,大概不是圣德太子的真迹。然而,圣德太子名义的写经流传到中国,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在6、7世纪之交,隋朝与日本恢复邦交,隋朝力图重建东亚国际关系新秩序,而日本则想改变汉魏六朝接受中国册封的传统,双方既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日本派遣僧人入隋,名义上是前来学习,实际上是利用佛教的形式展开外交活动,故可称之为“佛教外交”。这种形式在东亚国家间亦有所见,可以追溯其渊源。
关键词
敦煌文书
圣德太子
写经
东亚
佛教
外交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使遍光高与东亚佛教外交
被引量:
3
4
作者
葛继勇
郑屹
机构
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出处
《海交史研究》
2002年第2期30-36,共7页
文摘
一、隋使使日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自古中日两国的通交也是你来我往,十分频繁.史载第一个赴日的外交使团为<魏志·倭人传>所载曹魏派遣的张政一行.该次遣使是在邪马台国多次遣使之后所派出的,当时曹魏与邪马台国的交往频繁,十分友好,可以说是中日两国通交的第一个高潮.至隋时,随着两国交往的深入和"国书问题"的发生,中央政府派出的裴世清一行12人的访日使团是中国古代第二个代表中央政府正式访问日本的外交使团.[1]
关键词
祠部郎中
僧侣
祠部郎
裴世清
百济
推古天皇
佛教
外交
新罗
高句丽
日本书纪
小野妹子
飞鸟
外交
使团
主客郎中
主客郎
礼部尚书
祠部司
东亚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B9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时期太虚僧团在东南亚的“佛教外交”活动
被引量:
2
5
作者
沈庭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5,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支那内学院与近代佛教知识的创生和发展研究”(20YJC730006)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4JZD034)阶段性成果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文摘
民国时期太虚法师及其弟子法舫、白慧、达居等师徒两代人曾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从事佛教外交活动,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一是抗战时期,主要目的是保障滇缅公路畅通,联络东南亚及南亚各国加入抗战事业;二是抗战胜利之后,主要任务更多地偏向于研究南传佛教、印度梵文佛教及南亚、东南亚的宗教和哲学等,试图以“人间佛教”理念沟通大小二乘佛学、汉传和南传、印度佛学,这构成了太虚“世界佛学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两个任务是贯穿始终的,只是不同时期策略有所偏重。太虚僧团的这些努力对当今展开“一带一路”建设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东南亚
南亚
民国
佛教
太虚
佛教
外交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炀帝的佛教政策与文化经略
6
作者
王璐
机构
西安博物院业务研究部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22年第4期19-24,共6页
文摘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所推行的佛教政策,蕴含着其施政理念与政策走向。东都慧日、法云二道场的营建反映出杨广对自身出镇江都时佛教经营的肯定和延续,表现出此期宗教与王权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公开化、密切化;天台宗智[岂页]和三论宗吉藏被隋炀帝尊奉,为南方佛教的北传、发扬,以及南北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起到促进作用;大业年间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杨广积极的东亚外交政策中的一环。
关键词
隋炀帝
佛教
政策
文化经略
佛教
外交
Keywords
Sui Yangdi
Buddhism policy
cultural strategy
Buddhist diplomacy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教外交——印度对西藏政策的组成部分
被引量:
1
7
作者
范名兴
机构
四川国际友好联络会南亚与东南亚研究中心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3年第2期81-86,6,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09JJD819911)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9JZH02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新世纪里,印度把宗教作为外交手段,改善形象,扩大影响,以求提高其软实力。除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大力推进佛教外交外,又在"喜马拉雅带"开展藏传佛教外交,目的是巩固对其西北部、东北部边境地区及其藏传佛教教徒以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流亡藏胞的控制,进而扩大对我西藏地区和不丹等邻国的影响。但是,印度要达到目的还需解决诸多难题。
关键词
印度
西藏政策
佛教
外交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喜饶嘉措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佛教外交
8
作者
尕藏扎西
机构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部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41,共7页
文摘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下,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策略,鼓励和支持爱国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到对外关系事业中。中国佛教协会在喜饶嘉措的倡导和带领下,对日本、缅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苏联和瑞典等国家开展了佛教外交。此时的佛教外交主要有三大路径:一是积极参加国外举办的各种佛教大会,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推广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主张;二是护送中国的佛牙舍利到周边国家,开展短期巡行和瞻仰活动;三是迎请来华访问的佛教国家领导人到北京名刹广济寺参拜佛牙舍利,并进行文化对话和交流。通过喜饶嘉措和中国佛教界的努力,中国佛教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世界佛教界的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
喜饶嘉措
佛牙舍利
佛教
外交
中国
佛教
协会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印佛教文化交流及展望——基于中印佛教外交背景的思考
9
作者
陈兰馨
郭丹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161,共9页
文摘
中印两国是当今佛教文化圈中的重要国家,两国在历史上佛教文化交流关系深厚,留下了许多佳话。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印两国都有意将佛教作为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佛教文化交流成为两国沟通的重要方式和交流渠道。四川是拥有丰富佛教资源的大省,具备丰厚的佛教文化积淀,在中印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势必在中印两国的佛教外交背景下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外交
中印关系
川印关系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的对华佛教外交
10
作者
李勤合
赵伟
机构
九江学院柬埔寨研究中心
出处
《公共外交季刊》
2018年第4期92-98,127,共8页
文摘
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即位以来,积极奉行独立、和平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西哈莫尼在对华外交活动中充分利用佛教元素,较好地塑造了柬埔寨的和平形象和他个人的和善、仁爱形象,增强了中国人民对柬埔寨的好感。我们应该积极回应西哈莫尼的佛教外交,充分发挥佛教在公共外交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佛教
外交
柬埔寨王国
柬埔寨
中国
佛教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D822.33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鉴真精神:当代中日友好交流的黄金纽带
11
作者
李尚全
机构
扬州大学淮扬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文摘
鉴真精神在2 000年的中日友好交流史上,传播的是和平、友好、合作、交流的文化符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鉴真扮演了中日民间外交友好大使的角色;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鉴真精神成为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不断增进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赖,建立起更加牢靠持久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为亚洲及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黄金纽带。
关键词
鉴真精神
民间
外交
佛教
外交
中日关系
黄金纽带
Keywords
Jianzhen spirit
folk diplomacy
Buddhist diplomacy
Sino-Japanese relationship
a strong tie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D82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倭关系新考——以《异国牒状记》的记载为中心
12
作者
葛继勇
机构
郑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唐都学刊》
2008年第4期39-42,共4页
文摘
《异国牒状记》是围绕古代外国使节来朝奉呈国书时,是否返牒答礼而调查并列举先例旧惯而作成的,是一份尤为重要的外交资料。其中有关隋唐时代中日往来的记载,与国内和日本的史料可以对应,所载内容基本可信。隋倭通交路经朝鲜半岛,较为便利。594年隋朝牒状至日之事,当与佛教在日本的日渐兴起有关,隋倭通交采取的形式是"佛教外交"。
关键词
异国牒状记
隋倭关系
推古天皇二年
佛教
外交
Keywords
Yi Guo Die Zhang Ji
Sui- wo relations
two yeurof suiko- tenno
Buddhist diplomacy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印度的佛教外交:动因、态势与前景
邹应猛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原文传递
2
南北朝隋唐时代东亚的“佛教外交”
韩昇
《佛学研究》
199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本圣德太子写经与东亚的“佛教外交”
韩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隋使遍光高与东亚佛教外交
葛继勇
郑屹
《海交史研究》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民国时期太虚僧团在东南亚的“佛教外交”活动
沈庭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隋炀帝的佛教政策与文化经略
王璐
《唐都学刊》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佛教外交——印度对西藏政策的组成部分
范名兴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喜饶嘉措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佛教外交
尕藏扎西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川印佛教文化交流及展望——基于中印佛教外交背景的思考
陈兰馨
郭丹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
0
原文传递
10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的对华佛教外交
李勤合
赵伟
《公共外交季刊》
2018
0
原文传递
11
鉴真精神:当代中日友好交流的黄金纽带
李尚全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隋倭关系新考——以《异国牒状记》的记载为中心
葛继勇
《唐都学刊》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