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佛教 |
黄崑威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2
|
庐山慧远与《丧服经》考论 |
黄崑威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3
|
试论“中国”称谓在早期汉译佛经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
黄崑威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4
|
“本际”考论 |
黄崑威
|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5
|
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 |
孙修身
孙晓岗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2
|
|
6
|
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 |
赵克尧
|
《东南文化》
CSSCI
|
1990 |
9
|
|
7
|
巴蜀地区摩崖佛寺的流变 |
郭璇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8
|
以佛解易 佛易一家──读智旭《周易禅解》 |
陈坚
|
《周易研究》
|
1998 |
4
|
|
9
|
岭南佛教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播 |
黄栢权
|
《肇庆学院学报》
|
1998 |
3
|
|
10
|
文化回馈:人类文明交流的新境界--以“佛教中国化”为例 |
张志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1
|
激发禹域——丝绸之路所见“大乘称号”的周流 |
湛如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2024 |
0 |
|
12
|
论山西唐代佛教造像的艺术性 |
郭志诚
高生记
|
《沧桑》
|
2002 |
2
|
|
13
|
佛教的中国化初探 |
龙达瑞
|
《宗教学研究》
CSSCI
|
1989 |
2
|
|
14
|
汉魏佛教的区域性特色及其人文地理学分析 |
李尚全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5
|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光明──《佛门大师评传丛书》之缘起 |
方立天
|
《佛教文化》
|
1996 |
0 |
|
16
|
从历史演进论佛教中国化 |
尹德蓉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1998 |
1
|
|
17
|
从佛教建筑中国化反思当代中国建筑文化 |
郭芳
|
《华中建筑》
|
2007 |
1
|
|
18
|
我们为何来此听讲座 |
单岚
|
《佛教文化》
|
1996 |
0 |
|
19
|
浙江佛教第一人──智顗 |
张云发
吴巨慧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20
|
华严宗发心思想与佛教的中国化 |
释德安
|
《法音》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