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代佛幡图案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建军
崔岩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共15页
幡是佛教供养佛、菩萨的供养具。现在所见佛幡实物多来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出土发现和日本寺院的传世品,此外敦煌莫高窟壁画和藏经洞绢画中描绘了佛幡的形制、颜色和功用等。依据这些具体的实物与图像,参考文字记载,可以对唐代佛幡的...
幡是佛教供养佛、菩萨的供养具。现在所见佛幡实物多来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出土发现和日本寺院的传世品,此外敦煌莫高窟壁画和藏经洞绢画中描绘了佛幡的形制、颜色和功用等。依据这些具体的实物与图像,参考文字记载,可以对唐代佛幡的来源、形制、图案和工艺进行探讨,以认识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综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佛
幡
敦煌壁画
藏经洞
图案
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傣族故事佛幡和故事布画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兆麟
《装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云南傣族的佛寺中,都能见到悬挂于殿堂梁柱的工艺美术品——佛幡。临沧傣语称佛幡为“董”,与西双版纳傣语同音同义;德宏傣语称之为“幌”。这一宗教祭祀用品被解释为: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多赕多得福,少赕少得福。佛幡有好几种,...
云南傣族的佛寺中,都能见到悬挂于殿堂梁柱的工艺美术品——佛幡。临沧傣语称佛幡为“董”,与西双版纳傣语同音同义;德宏傣语称之为“幌”。这一宗教祭祀用品被解释为: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多赕多得福,少赕少得福。佛幡有好几种,按工艺制作手段可分为绘画、剪纸(剪布)、刺绣、纺织、编织等五类。从题材内容看,故事布画和绘画刺绣佛幡多半喜用佛经故事作为题材;其它几类多为:佛陀跌座、舍利宝塔、亭台楼阁、驮花神象等吉祥图案。几个傣族聚居区各俱特色:西双版纳以纺织佛幡领先,风格质朴秀美;德宏以剪纸、编织两种佛幡称雄,风格天真深厚。临沧以刺绣佛幡见长,风格艳丽热烈。绘画佛幡和傣语称为“赕听”的故事布画各地都有,由于创作时无拘无束,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呈现出千姿百态。每逢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宗教节日,或嫁娶喜事、超度亡灵、乔迁新居,送孩童出家到佛寺当和尚,小和尚晋升为佛爷的庆典;家境富裕出资赕佛、宴请村人等活动,都得将佛幡赕进佛寺作装饰。一两年后稍有陈旧,即取下焚毁,更换新的。这些民俗活动常年不断,造就了大批的民间艺人,每村都能找出几名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画
民间工艺品
傣族故事
佛
幡
原文传递
傣锦佛幡的图案纹样及其文化内涵浅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骆鋆墁
王羿
《山东纺织经济》
2013年第12期62-63,67,共3页
傣锦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织锦之一,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图案纹饰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到今,傣锦与宗教形影不离,在傣族的宗教文化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传承和符号表征作用。通过对傣锦佛幡中的图案纹样进行分析,揭示傣...
傣锦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织锦之一,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图案纹饰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到今,傣锦与宗教形影不离,在傣族的宗教文化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传承和符号表征作用。通过对傣锦佛幡中的图案纹样进行分析,揭示傣锦佛幡图案所体现的宗教精神,只有真正地理解和发掘内在的精神内涵才能够传承其文化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锦
佛
幡
图案
宗教
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发现的新罗佛幡石刻和丝绸之路
4
作者
朴大在
《西部考古》
2013年第1期312-320,共9页
2011年5月,作为新罗古都的庆尙北道庆州市东川洞57-7号瓢岩垂直石面发现了线刻画和铭文。一般推测瓢岩刻石的铭文内容与天宝二年(743年)的新罗景德王的后妃满月夫人干子(祈子)仪式有关。瓢岩刻石是现在实际遗物中未能留下的新罗佛幡样...
2011年5月,作为新罗古都的庆尙北道庆州市东川洞57-7号瓢岩垂直石面发现了线刻画和铭文。一般推测瓢岩刻石的铭文内容与天宝二年(743年)的新罗景德王的后妃满月夫人干子(祈子)仪式有关。瓢岩刻石是现在实际遗物中未能留下的新罗佛幡样态石刻的唯一资料,亦能启发理解日本正仓院收藏的絣制幡之性质。敦煌莫高第61窟的五台山图还提供了有关吐鲁番、敦煌等丝绸之路地区的佛幡传入新罗之途径的重要资料。吐鲁番、敦煌等丝绸之路地区的佛幡文化似乎是从长安经过五台山,经由登州-黄海-唐恩浦后,通过尚州传至新罗金城(庆州)。之后新罗的佛幡再次东流,传入日本奈良正仓院留传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罗
佛
幡
丝绸之路
正仓院
敦煌
吐鲁番
原文传递
傣族的宗教剪纸
被引量:
2
5
作者
沐正戈
《民族艺术研究》
1989年第2期49-83,共3页
在我国西南边疆,云南与缅甸接壤的傣族地区,人人笃信佛教,寨寨建有奘房(竹楼形式,木板建筑的佛堂),每逢赕佛、“出凹”、泼水节、吊亡灵的重大节日之隙,傣民总是凭籍着灵巧的双手和对传统信仰的虔诚,用民间工艺形式把奘房打扮得五彩缤...
在我国西南边疆,云南与缅甸接壤的傣族地区,人人笃信佛教,寨寨建有奘房(竹楼形式,木板建筑的佛堂),每逢赕佛、“出凹”、泼水节、吊亡灵的重大节日之隙,傣民总是凭籍着灵巧的双手和对传统信仰的虔诚,用民间工艺形式把奘房打扮得五彩缤纷。在众多的“托情”供品中,剪纸最为出众,它们粗犷有力,格律有序,技法毫不矫揉造作,母题形象紧密联系教义,这是一组民间剪纸的荟萃记录,未加斧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奘房
传统信仰
西南边疆
佛
幡
母题
吉语
傣语
彩色插页
泼水
双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傣族佛幡的材料和工艺形态研究
6
作者
果霖
苟双晓
+2 位作者
施杰
张天会
徐人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4-29,共6页
使用彩纸、土布、织锦、丝线等多种材料的傣族佛幡,在发挥这些材料元素各自性能的基础上,以不同形态造就了佛幡造型的丰富质感。文章在讨论生动、美观的剪纸佛幡、艳丽夺目的刺绣佛幡、精美高雅的织锦佛幡和千姿百态的布画佛幡的材料和...
使用彩纸、土布、织锦、丝线等多种材料的傣族佛幡,在发挥这些材料元素各自性能的基础上,以不同形态造就了佛幡造型的丰富质感。文章在讨论生动、美观的剪纸佛幡、艳丽夺目的刺绣佛幡、精美高雅的织锦佛幡和千姿百态的布画佛幡的材料和工艺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傣族佛幡独具匠心的材料运用和富有特色的加工工艺,并探讨材料和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对现代艺术品设计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佛
幡
材料
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洲故园
7
作者
张素芳
《天津政协公报》
2007年第10期43-48,共6页
山川翠绿,古树参天,阡陌农田相连成片,川中河流逶迤蜿蜒,峰峦深壑,磬锤擎天,湖水如镜,房舍栉比,宫殿成群,庙宇成林,此处既有执黄教佛幡之喇嘛寺,又有修禅定之和尚庙。此乃仙境一般的地方就是我的故园——承德。惊蛰过后,温暖的风从南岭...
山川翠绿,古树参天,阡陌农田相连成片,川中河流逶迤蜿蜒,峰峦深壑,磬锤擎天,湖水如镜,房舍栉比,宫殿成群,庙宇成林,此处既有执黄教佛幡之喇嘛寺,又有修禅定之和尚庙。此乃仙境一般的地方就是我的故园——承德。惊蛰过后,温暖的风从南岭那边徐徐刮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参天
乾隆皇帝
佛
幡
春洲
强白嘉措
外八庙
禅定
康熙皇帝
格桑嘉措
玄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宏傣族金袈裟节佛事用品中的图形图案
8
作者
唐雅青
赵杰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0年第6期91-93,共3页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以及文献综述法,旨在分析德宏傣族金袈裟节中传统图形图案的分类及其在佛事用品中的应用。金袈裟节节庆期间使用到的佛幡、佛伞、董、扎、象脚鼓和铓锣等赕佛用品,均饰有傣族传统的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建筑纹、...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以及文献综述法,旨在分析德宏傣族金袈裟节中传统图形图案的分类及其在佛事用品中的应用。金袈裟节节庆期间使用到的佛幡、佛伞、董、扎、象脚鼓和铓锣等赕佛用品,均饰有傣族传统的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建筑纹、人物纹及综合纹样等图形图案,傣族传统图形图案的应用贯彻在金袈裟节及各个民族节日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傣族
金袈裟节
图形图案
傣族剪纸
佛
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五代时期敦煌佛幡用色研究——以20世纪初流散境外收藏品及文书为中心
9
作者
杨燕
高明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4,共11页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宗教活动中使用的佛幡散布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包括数件完整的佛幡和数量众多的幡残片,敦煌文书中也记载了很多有关佛幡的详细信息,其中对色彩的描述可以与实物作对照研究。丝织、印染及彩绘类佛幡因其...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宗教活动中使用的佛幡散布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包括数件完整的佛幡和数量众多的幡残片,敦煌文书中也记载了很多有关佛幡的详细信息,其中对色彩的描述可以与实物作对照研究。丝织、印染及彩绘类佛幡因其织物原料的色彩属性及绘制颜料的差异,使得敦煌佛幡被称为“彩幡”。不论是“五色幡”“错彩幡”还是“银泥幡”都可能存在背后的宗教内涵和理解,本文拟从佛教色彩审美观所呈现的象征性、表现性及模拟性特征与佛幡用色的关系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敦煌
佛
幡
幡
色
佛
教色彩观
原文传递
日本正仓院藏上代染织佛幡研究
10
作者
范亚秋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日本正仓院藏上代染织佛幡及残片数量众多且保存良好,为研究日本飞鸟奈良时期染织品以及中国唐朝时期佛幡的形制、图案、工艺和用途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实物证据。通过对正仓院佛幡和法隆寺佛幡的对比,并结合隋唐时期佛幡的特点可知,法隆...
日本正仓院藏上代染织佛幡及残片数量众多且保存良好,为研究日本飞鸟奈良时期染织品以及中国唐朝时期佛幡的形制、图案、工艺和用途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实物证据。通过对正仓院佛幡和法隆寺佛幡的对比,并结合隋唐时期佛幡的特点可知,法隆寺佛幡制式向正仓院佛幡制式的过渡,正是受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佛幡的影响,表明唐朝时期佛教文化的鼎盛和东渐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飞鸟奈良文化的形成和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仓院
上代
染织
幡
法隆寺
敦煌
佛
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傣族佛幡艺术符号类型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果霖
苟双晓
+2 位作者
张雪萍
张天会
徐人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03-108,共6页
傣族原始宗教化、原始宗教佛教化、佛教傣族全民化,三位一体,深深地贯穿于傣族的历史和文化生活中,而傣族佛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鲜活地呈现了这一文化交融的现象。从符号指称对象的角度,即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进行...
傣族原始宗教化、原始宗教佛教化、佛教傣族全民化,三位一体,深深地贯穿于傣族的历史和文化生活中,而傣族佛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鲜活地呈现了这一文化交融的现象。从符号指称对象的角度,即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绚丽而神秘的傣族佛幡艺术符号。傣族佛幡艺术作为一种图像符号,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大自然,以客观自然物的生态形状为原型进行仿生、演变等,具有仿生性;又由于织锦佛幡编织工艺按纵横(斜)向的数学规律整合处理,并对图像进行适形简化抽象,傣族佛幡在形态上多为几何形。傣族佛幡艺术作为一种指示符号,传达、展现和宣扬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义精髓和佛教思想,具有指示教育性;根据材质和工艺,可以区别不同地区的佛幡,具有指示区分性。傣族佛幡艺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佛幡上有佛塔、殿堂和亭阁等建筑物图案,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具有宗教的神圣性,是一种神圣的象征符号;其用鲜活的生活与景物阐释宗教内涵,充满世俗味和人间情,是一种世俗的象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佛
幡
艺术符号
仿生性
几何性
图像符号
指示符号
象征符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札达县洛当寺新现元代内地佛幡——兼论元代阿里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被引量:
2
12
作者
熊文彬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2,F0002,共10页
西藏阿里札达县洛当寺新发现一件佛幡残片。文章通过与敦煌出土佛幡的尺寸、质地、制作技术、装饰和功能等各方面的比较,同时结合愿文内容得知,该幡是阿里当地人敬献的一件源自元代内地的愿文幡。该幡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元代一统阿...
西藏阿里札达县洛当寺新发现一件佛幡残片。文章通过与敦煌出土佛幡的尺寸、质地、制作技术、装饰和功能等各方面的比较,同时结合愿文内容得知,该幡是阿里当地人敬献的一件源自元代内地的愿文幡。该幡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元代一统阿里之后,阿里与内地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交融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
佛
幡
阿里札达县
洛当寺
元代
交流交融
原文传递
傣族佛幡造型艺术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果霖
苟双晓
+2 位作者
顾丽春
张天会
徐人平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傣族佛幡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有的地域性色彩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章从丰富的图案纹饰、多元的造型方式、独特的色彩语言3个方面探讨了傣族佛幡的造型艺术。
关键词
傣族
佛
幡
造型艺术
图案
纹饰
色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融汇宗教与艺术的傣族佛幡
被引量:
2
14
作者
桂莉梅
《今日民族》
2002年第3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傣族
佛
幡
宗教习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佛幡图案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建军
崔岩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文物系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共15页
文摘
幡是佛教供养佛、菩萨的供养具。现在所见佛幡实物多来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出土发现和日本寺院的传世品,此外敦煌莫高窟壁画和藏经洞绢画中描绘了佛幡的形制、颜色和功用等。依据这些具体的实物与图像,参考文字记载,可以对唐代佛幡的来源、形制、图案和工艺进行探讨,以认识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综合特点。
关键词
唐代
佛
幡
敦煌壁画
藏经洞
图案
工艺
Keywords
Tang dynasty
Buddhist banner
Dunhuang mural
Library Cave
Pattern
Technique
分类号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傣族故事佛幡和故事布画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兆麟
机构
傣族
出处
《装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文摘
云南傣族的佛寺中,都能见到悬挂于殿堂梁柱的工艺美术品——佛幡。临沧傣语称佛幡为“董”,与西双版纳傣语同音同义;德宏傣语称之为“幌”。这一宗教祭祀用品被解释为: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多赕多得福,少赕少得福。佛幡有好几种,按工艺制作手段可分为绘画、剪纸(剪布)、刺绣、纺织、编织等五类。从题材内容看,故事布画和绘画刺绣佛幡多半喜用佛经故事作为题材;其它几类多为:佛陀跌座、舍利宝塔、亭台楼阁、驮花神象等吉祥图案。几个傣族聚居区各俱特色:西双版纳以纺织佛幡领先,风格质朴秀美;德宏以剪纸、编织两种佛幡称雄,风格天真深厚。临沧以刺绣佛幡见长,风格艳丽热烈。绘画佛幡和傣语称为“赕听”的故事布画各地都有,由于创作时无拘无束,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呈现出千姿百态。每逢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宗教节日,或嫁娶喜事、超度亡灵、乔迁新居,送孩童出家到佛寺当和尚,小和尚晋升为佛爷的庆典;家境富裕出资赕佛、宴请村人等活动,都得将佛幡赕进佛寺作装饰。一两年后稍有陈旧,即取下焚毁,更换新的。这些民俗活动常年不断,造就了大批的民间艺人,每村都能找出几名高手。
关键词
布画
民间工艺品
傣族故事
佛
幡
分类号
TS939 [轻工技术与工程]
J529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傣锦佛幡的图案纹样及其文化内涵浅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骆鋆墁
王羿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
出处
《山东纺织经济》
2013年第12期62-63,67,共3页
文摘
傣锦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织锦之一,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图案纹饰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到今,傣锦与宗教形影不离,在傣族的宗教文化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传承和符号表征作用。通过对傣锦佛幡中的图案纹样进行分析,揭示傣锦佛幡图案所体现的宗教精神,只有真正地理解和发掘内在的精神内涵才能够传承其文化精髓。
关键词
傣锦
佛
幡
图案
宗教
文化
分类号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发现的新罗佛幡石刻和丝绸之路
4
作者
朴大在
机构
韩国高丽大学
出处
《西部考古》
2013年第1期312-320,共9页
文摘
2011年5月,作为新罗古都的庆尙北道庆州市东川洞57-7号瓢岩垂直石面发现了线刻画和铭文。一般推测瓢岩刻石的铭文内容与天宝二年(743年)的新罗景德王的后妃满月夫人干子(祈子)仪式有关。瓢岩刻石是现在实际遗物中未能留下的新罗佛幡样态石刻的唯一资料,亦能启发理解日本正仓院收藏的絣制幡之性质。敦煌莫高第61窟的五台山图还提供了有关吐鲁番、敦煌等丝绸之路地区的佛幡传入新罗之途径的重要资料。吐鲁番、敦煌等丝绸之路地区的佛幡文化似乎是从长安经过五台山,经由登州-黄海-唐恩浦后,通过尚州传至新罗金城(庆州)。之后新罗的佛幡再次东流,传入日本奈良正仓院留传至今。
关键词
新罗
佛
幡
丝绸之路
正仓院
敦煌
吐鲁番
Keywords
Silla
Bulbun(
佛
幡
)
the Silk Road
Shosoin
Dunhuang
Turfan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傣族的宗教剪纸
被引量:
2
5
作者
沐正戈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89年第2期49-83,共3页
文摘
在我国西南边疆,云南与缅甸接壤的傣族地区,人人笃信佛教,寨寨建有奘房(竹楼形式,木板建筑的佛堂),每逢赕佛、“出凹”、泼水节、吊亡灵的重大节日之隙,傣民总是凭籍着灵巧的双手和对传统信仰的虔诚,用民间工艺形式把奘房打扮得五彩缤纷。在众多的“托情”供品中,剪纸最为出众,它们粗犷有力,格律有序,技法毫不矫揉造作,母题形象紧密联系教义,这是一组民间剪纸的荟萃记录,未加斧删,以飨读者。
关键词
奘房
传统信仰
西南边疆
佛
幡
母题
吉语
傣语
彩色插页
泼水
双鱼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傣族佛幡的材料和工艺形态研究
6
作者
果霖
苟双晓
施杰
张天会
徐人平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4-29,共6页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傣族佛幡造型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QN201408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傣族织锦艺术符号与傣锦中的和谐文化思想研究"(13YJC720049)
文摘
使用彩纸、土布、织锦、丝线等多种材料的傣族佛幡,在发挥这些材料元素各自性能的基础上,以不同形态造就了佛幡造型的丰富质感。文章在讨论生动、美观的剪纸佛幡、艳丽夺目的刺绣佛幡、精美高雅的织锦佛幡和千姿百态的布画佛幡的材料和工艺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傣族佛幡独具匠心的材料运用和富有特色的加工工艺,并探讨材料和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对现代艺术品设计有所启示。
关键词
傣族
佛
幡
材料
工艺
Keywords
Dai ethnic group
Buddhist banner
material
technique
分类号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洲故园
7
作者
张素芳
出处
《天津政协公报》
2007年第10期43-48,共6页
文摘
山川翠绿,古树参天,阡陌农田相连成片,川中河流逶迤蜿蜒,峰峦深壑,磬锤擎天,湖水如镜,房舍栉比,宫殿成群,庙宇成林,此处既有执黄教佛幡之喇嘛寺,又有修禅定之和尚庙。此乃仙境一般的地方就是我的故园——承德。惊蛰过后,温暖的风从南岭那边徐徐刮来,
关键词
古树参天
乾隆皇帝
佛
幡
春洲
强白嘉措
外八庙
禅定
康熙皇帝
格桑嘉措
玄烨
分类号
K928.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宏傣族金袈裟节佛事用品中的图形图案
8
作者
唐雅青
赵杰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0年第6期91-93,共3页
文摘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以及文献综述法,旨在分析德宏傣族金袈裟节中传统图形图案的分类及其在佛事用品中的应用。金袈裟节节庆期间使用到的佛幡、佛伞、董、扎、象脚鼓和铓锣等赕佛用品,均饰有傣族传统的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建筑纹、人物纹及综合纹样等图形图案,傣族传统图形图案的应用贯彻在金袈裟节及各个民族节日的始终。
关键词
德宏傣族
金袈裟节
图形图案
傣族剪纸
佛
幡
分类号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五代时期敦煌佛幡用色研究——以20世纪初流散境外收藏品及文书为中心
9
作者
杨燕
高明
机构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中国与东南亚美术交流史研究”[编号:23EF222]成果
2021年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专项科研项目“长安与丝路文化的图像传播研究”[项目编号:YZJDA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宗教活动中使用的佛幡散布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包括数件完整的佛幡和数量众多的幡残片,敦煌文书中也记载了很多有关佛幡的详细信息,其中对色彩的描述可以与实物作对照研究。丝织、印染及彩绘类佛幡因其织物原料的色彩属性及绘制颜料的差异,使得敦煌佛幡被称为“彩幡”。不论是“五色幡”“错彩幡”还是“银泥幡”都可能存在背后的宗教内涵和理解,本文拟从佛教色彩审美观所呈现的象征性、表现性及模拟性特征与佛幡用色的关系来探讨。
关键词
唐五代敦煌
佛
幡
幡
色
佛
教色彩观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正仓院藏上代染织佛幡研究
10
作者
范亚秋
机构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敦煌写本时日宜忌文研究”(2020jbkyzy02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敦煌通史”(2022021sk0087)。
文摘
日本正仓院藏上代染织佛幡及残片数量众多且保存良好,为研究日本飞鸟奈良时期染织品以及中国唐朝时期佛幡的形制、图案、工艺和用途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实物证据。通过对正仓院佛幡和法隆寺佛幡的对比,并结合隋唐时期佛幡的特点可知,法隆寺佛幡制式向正仓院佛幡制式的过渡,正是受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佛幡的影响,表明唐朝时期佛教文化的鼎盛和东渐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飞鸟奈良文化的形成和迅速发展。
关键词
正仓院
上代
染织
幡
法隆寺
敦煌
佛
幡
分类号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傣族佛幡艺术符号类型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果霖
苟双晓
张雪萍
张天会
徐人平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03-108,共6页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N201408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C720049)
文摘
傣族原始宗教化、原始宗教佛教化、佛教傣族全民化,三位一体,深深地贯穿于傣族的历史和文化生活中,而傣族佛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鲜活地呈现了这一文化交融的现象。从符号指称对象的角度,即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绚丽而神秘的傣族佛幡艺术符号。傣族佛幡艺术作为一种图像符号,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大自然,以客观自然物的生态形状为原型进行仿生、演变等,具有仿生性;又由于织锦佛幡编织工艺按纵横(斜)向的数学规律整合处理,并对图像进行适形简化抽象,傣族佛幡在形态上多为几何形。傣族佛幡艺术作为一种指示符号,传达、展现和宣扬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义精髓和佛教思想,具有指示教育性;根据材质和工艺,可以区别不同地区的佛幡,具有指示区分性。傣族佛幡艺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佛幡上有佛塔、殿堂和亭阁等建筑物图案,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具有宗教的神圣性,是一种神圣的象征符号;其用鲜活的生活与景物阐释宗教内涵,充满世俗味和人间情,是一种世俗的象征符号。
关键词
傣族
佛
幡
艺术符号
仿生性
几何性
图像符号
指示符号
象征符号
分类号
J528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札达县洛当寺新现元代内地佛幡——兼论元代阿里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被引量:
2
12
作者
熊文彬
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2,F0002,共10页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藏阿里后弘期初的佛教遗存与多民族交融研究(19ZDA177)”阶段性成果。
文摘
西藏阿里札达县洛当寺新发现一件佛幡残片。文章通过与敦煌出土佛幡的尺寸、质地、制作技术、装饰和功能等各方面的比较,同时结合愿文内容得知,该幡是阿里当地人敬献的一件源自元代内地的愿文幡。该幡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元代一统阿里之后,阿里与内地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交融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内地
佛
幡
阿里札达县
洛当寺
元代
交流交融
分类号
K8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傣族佛幡造型艺术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果霖
苟双晓
顾丽春
张天会
徐人平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傣族佛幡造型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编号:QN201408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傣族织锦艺术符号与傣锦中的和谐文化思想研究"[编号:13YJC720049]
文摘
傣族佛幡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有的地域性色彩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章从丰富的图案纹饰、多元的造型方式、独特的色彩语言3个方面探讨了傣族佛幡的造型艺术。
关键词
傣族
佛
幡
造型艺术
图案
纹饰
色彩
Keywords
Dai Buddhist banners
fine arts
pattern
decoration
color
分类号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汇宗教与艺术的傣族佛幡
被引量:
2
14
作者
桂莉梅
出处
《今日民族》
2002年第3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傣族
佛
幡
宗教习俗
分类号
K892.24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代佛幡图案与工艺研究
杨建军
崔岩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傣族故事佛幡和故事布画
杨兆麟
《装饰》
北大核心
1998
3
原文传递
3
傣锦佛幡的图案纹样及其文化内涵浅析
骆鋆墁
王羿
《山东纺织经济》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发现的新罗佛幡石刻和丝绸之路
朴大在
《西部考古》
2013
0
原文传递
5
傣族的宗教剪纸
沐正戈
《民族艺术研究》
198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傣族佛幡的材料和工艺形态研究
果霖
苟双晓
施杰
张天会
徐人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春洲故园
张素芳
《天津政协公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德宏傣族金袈裟节佛事用品中的图形图案
唐雅青
赵杰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唐五代时期敦煌佛幡用色研究——以20世纪初流散境外收藏品及文书为中心
杨燕
高明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0
日本正仓院藏上代染织佛幡研究
范亚秋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傣族佛幡艺术符号类型研究
果霖
苟双晓
张雪萍
张天会
徐人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西藏札达县洛当寺新现元代内地佛幡——兼论元代阿里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熊文彬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13
傣族佛幡造型艺术研究
果霖
苟双晓
顾丽春
张天会
徐人平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融汇宗教与艺术的傣族佛幡
桂莉梅
《今日民族》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