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2013 M_S7.0芦山地震余震序列 被引量:6
1
作者 米琦 申文豪 史保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19-1930,共12页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3 MS7.0芦山地震余震数据我们首先确定了余震空间分布范围并根据G-R关系计算了主震后半小时内的完备震级Mc=3.5,并且得到了ML≥3.5和ML≥3.0的地震在2001年至芦山地震前的背景场地震发生率.通过Omori-Ustu经验...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3 MS7.0芦山地震余震数据我们首先确定了余震空间分布范围并根据G-R关系计算了主震后半小时内的完备震级Mc=3.5,并且得到了ML≥3.5和ML≥3.0的地震在2001年至芦山地震前的背景场地震发生率.通过Omori-Ustu经验定律和两种Dieterich模型对芦山地震余震发生率的拟合,我们发现阶梯型Dieterich模型只能模拟p=1的情况,从而造成了模拟曲线与观测数据的差别;前人研究表明震后滑移同样是产生余震的原因,如果假设余震序列由主震静态剪应力Δτ和震后滑移共同作用所产生,我们数值模拟得到的对数型Dieterich模型能够较好地推断余震发生率R随时间t增加而衰减的趋势,能够从物理机制上解释MS7.0芦山地震余震序列衰减指数大于1这一现象.通过对数型Dieterich模型的拟合并结合Andrews的方法,我们还得到MS7.0芦山地震Aσ约为0.155 MPa,ta约为8.4年,这一值与前人研究结果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衰减 芦山地震 Dieterich模型 震后滑移
下载PDF
滇西地区中强地震的余震衰减 被引量:3
2
作者 钱晓东 秦嘉政 刘祖荫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研究了滇西地区 8次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衰减特征 ,得出了余震序列频度衰减符合修正的大森定律 :n(t) =k/ (t+c) p 关系 ;余震衰减的快慢与大地热流值成正相关关系 ;强余震前中、小余震活动会出现平静或增强现象 ,即频度残差小于 (平静 ... 研究了滇西地区 8次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衰减特征 ,得出了余震序列频度衰减符合修正的大森定律 :n(t) =k/ (t+c) p 关系 ;余震衰减的快慢与大地热流值成正相关关系 ;强余震前中、小余震活动会出现平静或增强现象 ,即频度残差小于 (平静 )或大于 (增强 )其二倍方差 ,且持续一段时间 ,其后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衰减 大森定律 非线性时间 滇西地区 中强地震 余震序列
下载PDF
有关余震衰减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松浦律子 罗岚 罗荣祥 《国际地震动态》 1997年第6期28-34,共7页
引言自日本地震学先驱大森房吉先生1984年首次用大森公式表述余震频度的时间变化以来,整整100年过去了。1957年宇津德治先生对该公式进行了改进,现今,改进后的大森公式被广泛应用着,这一公式在地震学领域屈指可数的经验公式中,也可以说... 引言自日本地震学先驱大森房吉先生1984年首次用大森公式表述余震频度的时间变化以来,整整100年过去了。1957年宇津德治先生对该公式进行了改进,现今,改进后的大森公式被广泛应用着,这一公式在地震学领域屈指可数的经验公式中,也可以说是最为通用的。在大森公式问世百周年之际,我们对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余震时间序列研究的成果作一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余震衰减 地震活动 余震频度 日本
下载PDF
基于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维西—乔后断裂带地震危险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光明 彭关灵 +1 位作者 赵小艳 付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7-379,共13页
2013年以来,维西—乔后断裂带进入中强地震活跃期,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发生前,已有3组M_(S)≥5.0地震连续发生,表明该断裂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3年以来发生在维西—乔后断裂带周边的4组地震序列进行重定... 2013年以来,维西—乔后断裂带进入中强地震活跃期,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发生前,已有3组M_(S)≥5.0地震连续发生,表明该断裂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3年以来发生在维西—乔后断裂带周边的4组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并使用ZMAP软件包计算序列的b值和p值。结果显示,维西—乔后断裂带周边地震序列呈现出两组明显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余震序列优势分布方向为NW向的3组地震序列衰减较快,序列b值相对较低,序列震中分布长宽比较大;2016年云龙M_(S)5.0地震序列优势分布方向为NE向,序列震中分布长宽比较小,衰减较慢,序列b值相对较高。基于序列类比结果和b值时间变化曲线分析认为,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序列后续发生较大破坏性余震的可能性较小。综合2013年以来维西—乔后断裂带中强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分析认为,未来该地区M_(S)≥5.0地震存在向东南或向北迁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西—乔后断裂 漾濞M_(S)6.4地震 地震重定位 余震衰减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2015年云南沧源5.5级地震震例分析研究
5
作者 徐嘉谦 杨晓琳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8期78-79,共2页
1地震序列情况 2015年3月1日18时24分,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23.5°N,98.9°E)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1km.最大余震为3月3日发生的Ms4.6,余震衰减大致可分为早期应力快速下降段、起伏衰减段和晚期余震活动段.地震序列... 1地震序列情况 2015年3月1日18时24分,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23.5°N,98.9°E)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1km.最大余震为3月3日发生的Ms4.6,余震衰减大致可分为早期应力快速下降段、起伏衰减段和晚期余震活动段.地震序列:5.0-5.9级1次、4.0-4.9级2次、3.0-3.9级1次,2.0?2.9级39次,余震整体偏少,且衰减过程存在空段和震级起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云南省 震例分析 余震衰减 震源深度 余震活动 衰减过程 临沧市
下载PDF
黏弹应力松弛及余滑作用下余震衰减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曲均浩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7期41-42,共2页
震后趋势判定和强余震预测是震后抢险救灾、次生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其科学基础是对地震序列统计特征及余震活动机理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本论文考虑主震破裂面不均匀性、应力加载及余震间应力相... 震后趋势判定和强余震预测是震后抢险救灾、次生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其科学基础是对地震序列统计特征及余震活动机理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本论文考虑主震破裂面不均匀性、应力加载及余震间应力相互作用,构建表征余震活动过程的物理概念模型,进而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复杂的余震活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衰减 余震活动持续时间 主震破裂面 残余凹凸体 应力松弛 震后余滑 黏滞系数 区域断层滑动速率 震源断层模型分形维数
下载PDF
东地中海地区最近3次强震的余震衰减 被引量:1
7
作者 N.Rabinowitz D.M.Steinberg 易桂喜 《世界地震译丛》 1999年第4期10-17,共8页
对东地中海地区最近3次强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研究。这3次强震分别是:1995年11月22日M_W=7.1地震、1993年8月3日M_L=5.8地震和1996年10月9日M_W=6.8地震。前两次地震发生在亚喀巴湾,最后一次发生在塞浦路斯西南海岸的近海。修正的大森公... 对东地中海地区最近3次强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研究。这3次强震分别是:1995年11月22日M_W=7.1地震、1993年8月3日M_L=5.8地震和1996年10月9日M_W=6.8地震。前两次地震发生在亚喀巴湾,最后一次发生在塞浦路斯西南海岸的近海。修正的大森公式对所有事件余震活动的衰减都给出了很好的拟合。亚喀巴湾两个序列的p值相对较低(1993年,p=0.90;1995年,p=0.75),这反映了余震活动的缓慢衰减。这可能是由于接近震中的热流较低。塞浦路斯序列的p=1.09,这与全球其他许多序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强震 余震衰减 地中海地区 地震活动
下载PDF
Seismic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ch 21,2008,M_S 7. 4 Yutian,Xinjiang Earthquake and Seismological Anomalies before the Earthquake
8
作者 Nie Xiaohong Li Yingzhe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2年第3期377-390,共14页
The parameters, stress field background, geological tectonics and seismic sequence of the March 21, 2008, Ms7.4 Yutian, Xinjiang earthquak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e... The parameters, stress field background, geological tectonics and seismic sequence of the March 21, 2008, Ms7.4 Yutian, Xinjiang earthquak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epicenter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before the earthquake are analyzed; and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Ms7.4 Yutian earthquake sequence,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the Wuqia Ms6.9 earthquake sequence. The results show the Ms7.4 Yutian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junction between the Aityn Tagh fault and the western Kunlun fault, resulting perhaps from the tensile fracture of the branch fault located southwest of the Ashikule basin due to left-lateral dislocation of the Aityn Tagh fault; the seismic sequence is of main shock-aftershock type, the strongest aftershock being Ms5.8. The aftershocks attenuated quickly, and occurred in groups;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nd epicenter distribution have revealed a unilateral rupture source of this earthquake. Seismic activity shows that there was medium and medium-short term abnormity before the earthquake, but there was not short-imminent abnormity. Seismic activity of this earthquake sequence enhanced before the Ms8. 0 Wenchuan and the Ms6. 9 Wuqia earthquakes, showing the window effect to some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7.4 Yutian earthquake Sequence characteristic Seismic activitycharacteristics Window effect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统计学研究方法的若干进展与讨论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时军 马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42,共11页
对统计学方法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部分重要成果、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地回顾。重点介绍了余震衰减关系和震级。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统计学方法 发展趋势 余震衰减关系 频度 震级
下载PDF
断层复杂性对地震余震衰减的影响——以2024年乌什M_(S)7.1地震为例
10
作者 尹欣欣 王树旺 +1 位作者 梁潇南 马关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5-972,991,共9页
地震余震活动及其衰减过程与区域构造环境密切相关。以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县M_(S)7.1地震为例,基于精定位结果,采用断层网络重构(FNR)方法探究该区域复杂断层构造对余震序列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乌什地震主震区存在错综复杂的断层系... 地震余震活动及其衰减过程与区域构造环境密切相关。以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县M_(S)7.1地震为例,基于精定位结果,采用断层网络重构(FNR)方法探究该区域复杂断层构造对余震序列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乌什地震主震区存在错综复杂的断层系统,除SN向主断层带外,还伴生多条次级断层分支,形成网状断裂结构。余震沿主断层西南段呈线性展布,同时次级断裂带上也分布有大量散射态余震簇。这种复杂的几何形态和多向滑移行为,使得地震应力在各断层面间有效传递,导致余震活动持续发育。利用贝叶斯框架下的Omori模型,对余震序列进行参数反演。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的p值高达0.74,K值为599.73,表征其衰减极为缓慢、持续时间长、活跃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地震 地震精定位 大森定律 断层重构 余震序列衰减
下载PDF
2008年M_(W)7.9汶川地震早期余震频度衰减速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1
作者 侯金欣 王宝善 +1 位作者 彭志刚 袁松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17-3031,共15页
深入认识余震频度衰减及其影响因素对理解余震触发机理和震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强震后余震数量庞大,波形相互叠加导致了目录中余震缺失,进而影响了余震频度衰减速率的估计.本研究采用模板匹配技术对2008年M_(W)7.9汶川地... 深入认识余震频度衰减及其影响因素对理解余震触发机理和震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强震后余震数量庞大,波形相互叠加导致了目录中余震缺失,进而影响了余震频度衰减速率的估计.本研究采用模板匹配技术对2008年M_(W)7.9汶川地震后约50天内连续数据进行扫描,检测余震数量约为模板地震数量的5倍,完备震级由M3.0降低到M2.3.根据余震沿映秀—北川断裂走向优势深度分布的变化,以映秀、汶川、茂县、北川、南坝为界,余震活动大致可分为6个区域.本研究利用最大似然法分别计算了各个区域的余震频度衰减速率,结果显示:以茂县、青川为界,余震频度衰减速率表现出映秀—北川断裂西南段较快、中间段居中、东北段较慢的特征.将余震频度衰减速率和余震空间分布、断裂类型、震后形变、同震形变等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余震频度衰减速率分区与断裂类型分区吻合.其中,映秀—北川断裂西南段余震频度较快衰减速率区域断裂以逆冲为主,中间段为经过各种震源机制类型交替出现的过渡带,映秀—北川断裂东北段余震频度较慢衰减速率区域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2、余震频度衰减速率西南段较快、东北段较慢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震后形变特征相一致;3、余震频度衰减速率与同震形变相关性不强.结合本研究观测到的同震滑移量较大区域余震分布较少、部分区域余震数目和震后形变空间分布一致性等特征,我们推测汶川地震早期余震可能主要与震后余滑相关,余震频度衰减速率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与不同类型断裂震间滑移速率不同相关,震间滑移速率较快的区域余震频度衰减速率较快及震后形变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模板匹配 早期余震频度衰减 断裂类型 震后形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