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 被引量:118
1
作者 房立华 吴建平 +4 位作者 王未来 吕作勇 王长在 杨婷 蔡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901-1909,共9页
使用三维速度模型,测定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的主震位置.使用双差方法对芦山地震的主震和2464个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获得了2405个地震的重定位结果,平均定位误差在E-W,N-S,U-D方向分别为0.30,0.29和0.59km.主震位置为30... 使用三维速度模型,测定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的主震位置.使用双差方法对芦山地震的主震和2464个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获得了2405个地震的重定位结果,平均定位误差在E-W,N-S,U-D方向分别为0.30,0.29和0.59km.主震位置为30.291°N,102.983°E,震源深度为17.6km.余震展布长度约35km,宽度约16km,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范围在10~20km之间,浅部地震很少.震源深度剖面显示断层面向北西倾斜,浅部倾角较陡,深部略缓,表现为"铲形"逆冲断层的特征.尽管余震震中主要沿双石-大川断裂地表出露位置的两侧分布,但根据震源深度剖面推测的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其东侧的一条盲逆冲断层.重定位结果揭示,余震区存在一条向南东倾斜的余震带,它与发震断层相交成y字型,推测它是逆冲推覆构造中常见的反冲断层,芦山地震触发了这条反冲断层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余震序列 地震定位 双差 龙门山断裂带
原文传递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_s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106
2
作者 张广伟 雷建设 +1 位作者 梁姗姗 孙长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18-3027,共10页
本研究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8月3日至7日期间鲁甸Ms6.5级主震及647个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471个重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主震的震源深度为13.3 km,与破裂过程显示的初始破裂深度较为接近,余震序列呈现出近东西向-北西向的不对称共... 本研究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8月3日至7日期间鲁甸Ms6.5级主震及647个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471个重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主震的震源深度为13.3 km,与破裂过程显示的初始破裂深度较为接近,余震序列呈现出近东西向-北西向的不对称共轭状分布。近东西向长约17 km,而北西向长约22 km,小震优势分布深度为10 km以上,且由主震处沿共轭断层分别向东南向和近东西向逐渐往10 km深度以上的浅部迁移.小震分布还展示出发震断层高倾角分布,且与昭通-鲁甸断裂分支断裂包谷垴一小河断裂活动相关.由于主震破裂的质心深度可为深入认识本次地震灾害严重提供重要证据,为此我们采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包括主震在内共5个4.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主震质心深度仅约5.0 km,与已有破裂过程显示的较大滑移量处于2-8 km之间的深度一致.本次主震错断了互为共轭的两条断裂,这种共轭破裂模式与矩心深度较浅,可能为本次地震致灾严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余震序列 双差定位 震源机制 共轭破裂
下载PDF
云南鲁甸M_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 被引量:99
3
作者 房立华 吴建平 +4 位作者 王未来 吕作勇 王长在 杨婷 钟世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73-1185,共13页
整合了鲁甸震区周边的云南省地震台网、昭通市地震台网、巧家台阵,以及流动台站2个月的震相观测数据,对鲁甸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了1 750个地震的震源参数。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有2个优势分布方向,分别为SE向和SW向,具有不对称... 整合了鲁甸震区周边的云南省地震台网、昭通市地震台网、巧家台阵,以及流动台站2个月的震相观测数据,对鲁甸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了1 750个地震的震源参数。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有2个优势分布方向,分别为SE向和SW向,具有不对称的共轭分布特征。2个余震条带的展布长度相当,约为16km,夹角约100°。余震分布显示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高倾角的走滑断层。主震位于2个余震条带中间略偏西南的位置,早期余震主要沿NW-SE向垂直于昭通-鲁甸断裂分布,主震西南侧的余震可能为后期触发的。根据余震分布与周边断层的关系、主震震源机制、烈度分布的长轴方位,以及滑坡分布等资料,认为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包谷垴-小河断裂南北两侧无论是在地震活动、深部速度结构,还是块体运动方向和速率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断裂北侧的高速异常可能是阻止余震向北继续扩展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余震序列 地震定位 发震断层
下载PDF
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地震序列的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 被引量:90
4
作者 黄媛 杨建思 张天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169,共8页
将近台记录和区域台网数据联合用于双差地震定位算法,对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M56.8强震后404个ML≥3.5余震序列进行双差法重新精确定位,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精定位后定位结果与传统定位方法的原始定位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将近台记录和区域台网数据联合用于双差地震定位算法,对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M56.8强震后404个ML≥3.5余震序列进行双差法重新精确定位,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精定位后定位结果与传统定位方法的原始定位结果进行比较发现:(1)精定位后震中分布图像更加集中,与当地的烈度考察和震源机制解结果更加协调;(2)震源深度优势分布集中在15-25km以内,与当地存在深度为10km以上低速沉积层的地质构造情况相一致;(3)精定位后定位残差由原来的3.94s降为0.24s,水平向估算误差平均可控制在1.1km以内,垂直向估算误差平均可控制在2.4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序列 双差地震定位算法 近台影响分析 巴楚-伽师地震
下载PDF
Relocation of the mainshock and aftershock sequences of M_S7.0 Sichuan Lushan earthquake 被引量:85
5
作者 FANG LiHua WU JianPing +4 位作者 WANG WeiLai Lü ZuoYong WANG ChangZai YANG Ting CAI Y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8期3451-3459,共9页
The mainshock of April 20,2013 Sichuan Lushan MS7.0 earthquake was relocated using a 3-D velocity model.Double difference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relocate aftershock sequences of Lushan earthquake.The locations of 24... The mainshock of April 20,2013 Sichuan Lushan MS7.0 earthquake was relocated using a 3-D velocity model.Double difference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relocate aftershock sequences of Lushan earthquake.The locations of 2405 aftershocks were determined.The location errors in E-W,N-S and U-D direction were 0.30,0.29 and 0.59 km on average,respectively.The location of the mainshock is 102.983°E,30.291°N and the focal depth is 17.6 km.The relo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ftershocks spread approximately 35 km in length and 16 km in width.The dominant distribution of the focal depth ranges from 10 to 20 km.A few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shallow crust.Focal depth profiles show fault planes dip to the northwest,manifested itself as a listric thrust fault.The dip angle is steep in the shallow crust and gentle in the deep crust.Although the epicenters of aftershocks distributed mainly along both sides of the Shuangshi-Dachuan fault,the seismogenic fault may be a blind thrust fault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Shuangshi-Dachuan fault.Earthquake reloc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is a southeastward tilt aftershock belt intersecting with the seismogenic fault with y-shape.We speculate it is a back thrust fault that often appears in a thrust fault system.Lushan earthquake triggered the seismic activity of the back thrust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序列 地震发生 庐山 主震 四川 逆冲断层系统 显示故障 震源深度
原文传递
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主震及其余震序列精定位 被引量:78
6
作者 房立华 吴建平 +6 位作者 苏金蓉 王毛毛 蒋策 范莉苹 王未来 王长在 谭夏露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9-662,共14页
采用基于三维速度模型的定位方法,测定了九寨沟M_s7.0级地震的主震位置,震中为103.806°E,33.201°N,震源深度为20.4 km.使用最近一个强震台(51JZB)的S-P到时差,估算了主震初始破裂点的深度不浅于14.3 km.利用流动观测获得定位... 采用基于三维速度模型的定位方法,测定了九寨沟M_s7.0级地震的主震位置,震中为103.806°E,33.201°N,震源深度为20.4 km.使用最近一个强震台(51JZB)的S-P到时差,估算了主震初始破裂点的深度不浅于14.3 km.利用流动观测获得定位精度较高的余震,对早期余震位置进行校正,并采用双差方法对震后一个月的余震进行了重定位,获得了3030个地震的位置.余震呈北西西向的条带状分布,长约42 km,余震北临塔藏断裂,南接虎牙断裂北端.主震位于余震带的中央,其两侧各有长约20 km的余震带,西北侧有一长约5 km的余震稀疏段.西北段余震深度较浅,余震带宽度约6 km;东南段余震深度较深,余震带较窄,约4 km.余震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范围在4~20 km之间.发震断层倾角较陡,平均值约为84°.断层倾向和倾角沿走向方向有明显变化,断层在浅部向西南倾斜,深部略向北东倾斜.主震初始破裂点深度大于矩心深度和余震平均深度,地震破裂由深向浅传播.余震沿断层走向有明显的时空扩展特征,震源区可能存在余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余震序列 双差定位 震源深度 发震断层
原文传递
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序列精定位研究 被引量:72
7
作者 王未来 房立华 +4 位作者 吴建平 屠泓为 陈立艺 来贵娟 张龙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93-1202,共10页
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是近30年来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发生的又一次大地震,在空间上填补了该块体北边界东段的发震空白.文章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震后8天的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玛多地震余震序列总长度约170km,主震位于余... 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是近30年来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发生的又一次大地震,在空间上填补了该块体北边界东段的发震空白.文章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震后8天的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玛多地震余震序列总长度约170km,主震位于余震区中间,呈双侧破裂特征.余震主要呈北西西向的狭长条带状分布,整体走向为285°.震源深度剖面显示发震断层近垂直,在不同段落向西南和东北方向倾斜,表明发震断层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主震东南侧25km处存在余震稀疏段,长度约20km.在余震区东端出现马尾状分叉特征,展现了大型走滑断裂带的末梢效应.在西段北侧出现了NW向条带,可能是此次地震触发的分支断裂活动.本次余震序列的位置与昆仑山口-江错断裂东段距离最近,两者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一定的重合度,推测其为本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余震序列 双差定位 昆仑山口-江错断裂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地震各向异性 被引量:67
8
作者 石玉涛 高原 +3 位作者 赵翠萍 姚志祥 太龄雪 张永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8-407,共10页
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地震台站记录的余震序列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法,分析了汶川地震发震构造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特征,推断了地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致以安县... 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地震台站记录的余震序列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法,分析了汶川地震发震构造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特征,推断了地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致以安县为界,位于龙门山北东段的台站快剪切波的偏振方向为北东向,与断裂带走向一致;而位于龙门山西南段的台站快剪切波的偏振方向为北西向,与断裂带走向垂直;这个特征同样揭示出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逆冲、北东段带有明显走滑性质的特征.研究还显示,靠近龙门山与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交汇区附近的台站快剪切波的偏振方向表现比较离散,这可能是由震源区局部的复杂地质构造引起,与该地区复杂的主压应力方向特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剪切波分裂 地震各向异性 应力 余震序列
下载PDF
2011年云南盈江M_S5.8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 被引量:67
9
作者 房立华 吴建平 +3 位作者 张天中 黄静 王长在 杨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67,共6页
使用川滇地区三维走时表和三维速度模型,利用单纯形法对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震中位置为97.901°E,24.677°N;震源深度13.1km.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其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余震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 使用川滇地区三维走时表和三维速度模型,利用单纯形法对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震中位置为97.901°E,24.677°N;震源深度13.1km.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其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余震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余震主要分布在大盈江断裂的两侧及中段和北东段的转折处,余震带长度约12km;余震自西南沿大盈江断裂带北东段向北东方向移动,在大盈江断裂中段和北东段的交界处,余震逐渐向中段断裂移动;余震震源深度有向地表迁移的趋势,主震发生后10个小时内的余震最小深度接近2km,表明这次地震的破裂已接近地表.结合地震定位结果,作者认为这次地震震中位于盆地内部、深度浅、距县城近是导致本次地震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 大盈江断裂 余震序列 双差地震定位
下载PDF
四川芦山M_S7.0地震余震序列双差定位、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 被引量:62
10
作者 赵博 高原 +2 位作者 黄志斌 赵旭 李大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85-3395,共11页
2013年4月20日发生了四川芦山MS7.0地震,主震中位于青藏地块与华南地块结合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南端.本研究用双差定位法对芦山地震主震及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主震位置为(30.29°N,102.97°E,17.82km)及4100多次余震重新定... 2013年4月20日发生了四川芦山MS7.0地震,主震中位于青藏地块与华南地块结合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南端.本研究用双差定位法对芦山地震主震及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主震位置为(30.29°N,102.97°E,17.82km)及4100多次余震重新定位结果.利用GSN/IRIS台网和国家台网及四川省区域台网的波形数据对主震及部分余震进行了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表明,主震为一次逆冲地震,根据余震序列分布确定发震断层面走向为200°,震源机制解断层倾角为45°.基于震源断层面解和断层滑动方向,采用力轴张量计算法得到了研究区域的平均主压应力方向约为N11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余震序列 双差定位 震源机制 平均应力
下载PDF
2014年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序列重定位 被引量:52
11
作者 房立华 吴建平 +2 位作者 王未来 杨婷 王长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2-808,共7页
2014年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这一地区6年来连续发生2次强烈地震,震中相距不到110km.由于初始定位误差较大,于田地震的发震断层仍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地震精定位方法对于田地震序列及其背景地震活动进行重新定位,确定于田地... 2014年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这一地区6年来连续发生2次强烈地震,震中相距不到110km.由于初始定位误差较大,于田地震的发震断层仍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地震精定位方法对于田地震序列及其背景地震活动进行重新定位,确定于田地震的发震断层.本研究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于田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这一方法假设两个地震的震源距小于事件到台站的距离,两个事件到同一台站的走时差主要归因于其空间位置的偏移,因此可消除由于速度模型不准确引起的定位误差.重定位后得到了435个地震的位置参数.结果表明,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的西端,余震分布的优势方向为北东向,展布长度约33km,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4~12km,多数余震位于主震的西南侧.NS,EW和UD方向的定位误差分别为0.5km,1.1km和1.7km.于田地震余震序列总体衰减较慢.根据余震分布特征和震源机制解,认为此次地震的断层面为北东向的节面,阿尔金断裂的西南延伸分支断层是这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于田地震的发生与巴颜喀拉块体的东南向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余震序列 地震定位 阿尔金断裂 双差定位
下载PDF
2017年四川九寨沟M_S7.0强震的余震重定位及主震震源机制反演 被引量:44
12
作者 梁姗姗 雷建设 +4 位作者 徐志国 徐锡伟 邹立晔 刘敬光 陈宏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63-2175,共13页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7年8月8日至10月31日期间四川九寨沟MS7.0主震及5200个余震序列进行相对定位,得到4036个重定位地震事件.采用中国区域地震台网观测到的宽频带垂直分向波形数据和W震相反演方法,得到了主震震源机制解.重定位结果...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7年8月8日至10月31日期间四川九寨沟MS7.0主震及5200个余震序列进行相对定位,得到4036个重定位地震事件.采用中国区域地震台网观测到的宽频带垂直分向波形数据和W震相反演方法,得到了主震震源机制解.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分别沿NNW和SSE两个方向扩展,展布长度约58km,且这些余震主要集中在22km深度之上.余震分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分区特性,即在主震NNW方向约5km处存在明显的西北和东南两区余震活动分界线;西北区的余震由深至浅具有较好连续性,而东南区却在约10km深度处存在不连续性.余震分布的这种分区特征,说明九寨沟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结构存在强烈的不均匀性.余震分布与主震破裂特征的一致性,证实了我们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展示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46°/83.7°/-177°,而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155.7°/87.1°/-6.3°,最佳质心深度为15.5km,矩震级MW为6.5.根据余震分布较为垂直和主震震源机制解两节面的倾角均在80°以上,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推测此次九寨沟地震为与节面II参数相近的一次高角度的左旋走滑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余震序列 双差定位 W震相 震源机制
下载PDF
芦山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其构造应力场空间变化 被引量:43
13
作者 罗艳 赵里 +1 位作者 曾祥方 高原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8-550,共13页
利用近震波形拟合方法获得2013年芦山Ms7.0地震序列共37个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其深度(3.4≤Mw≤5.1).大部分地震震源机制以逆冲为主,有个别走滑型地震.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0-20 km范围.在稳定可靠的震源机制解基础上,用阻尼线性逆推法... 利用近震波形拟合方法获得2013年芦山Ms7.0地震序列共37个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其深度(3.4≤Mw≤5.1).大部分地震震源机制以逆冲为主,有个别走滑型地震.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0-20 km范围.在稳定可靠的震源机制解基础上,用阻尼线性逆推法,划分不同间距网格,分别计算研究区平均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芦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应力状态以挤压为主,应力性质主要为逆冲型,但局部地区出现走滑应力性质,最大主应力方向主体呈NW-SE,不同深度的构造应力性质和方向在局部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对比分析汶川地震震源区一带的构造应力场,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除北西向小鱼洞破裂带外(最大主压应力和最小主压应力近水平,应力性质以走滑为主),其应力状态基本一致,以挤压为主,应力性质主要是逆冲型,有少量走滑型,最大主应力方向与龙门山构造带近垂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余震序列
原文传递
Spatial se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 of focal mechanism of aftershock sequence of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21
14
作者 WANG QinCai CHEN ZhangLi ZHENG SiHu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3期2263-2270,共8页
Moment tensor solutions of 88 earthquake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broadband waveform data recorded in six stations within 450 km around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equence by means of the time domain moment tensor i... Moment tensor solutions of 88 earthquake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broadband waveform data recorded in six stations within 450 km around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equence by means of the time domain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method.It was found that the type of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is characteristic of obvious spatial segmentation.There are six segments along the main rupture zone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where initially the focal mechanism is of main thrust type,finally of main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type and between these two areas there is a transition zone characterized in multiple types of focal mechanisms appearing in turn.Earthquakes of left-lateral strike-slip type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rupture zone occurred near Xiaoyudong Town.The stress field of each segment is inversed by means of the FMSI program,and it was found that,along the main rupture zone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the direction of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is gradually changing from near EW to NW-SE,and finally changing back to near 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地震序列 空间分割 余震序列 汶川 反演方法 矩张量解 左旋走滑
原文传递
大陆内部长余震序列及其对地震风险评估的启示 被引量:19
15
作者 Seth Stein Mian Liu +1 位作者 刘杨(译) 朱守彪(校) 《国际地震动态》 2009年第12期7-12,共6页
板块构造学说的最有力的特征之一,是已知的板块运动让我们对板块边界未来大地震的发震位置和平均复发间隔有更清晰的认识。然而,板块构造学说却不能预测板块内的地震何时何地发生,因为理想的板块内部是不会变形的。因此,板块内部的地震... 板块构造学说的最有力的特征之一,是已知的板块运动让我们对板块边界未来大地震的发震位置和平均复发间隔有更清晰的认识。然而,板块构造学说却不能预测板块内的地震何时何地发生,因为理想的板块内部是不会变形的。因此,板块内部的地震风险评估过于依靠如下假设:从有限的历史记录中得到的小地震发震位置能够反映出连续变形的地区,而变形将诱发未来大地震[1]。然而,本文将要说明的是,最近许多这样的小地震很可能是几百年前发生过的大地震的余震。文中将给出一个简单的模型,并由此模型得出:余震序列的长度和断层加载速率呈反比关系。发生在缓慢变形的大陆内部的余震序列,其持续时间与在快速加载的板块边界所观测到的典型的10年尺度余震序列相比要长得多。因为这些预测与观测结果相符,所以将大陆内部地震看作稳态地震活动的一般做法高估了目前地震活跃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而低估了其他地区的地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序列 大陆内部 风险评估 大地震 板块构造学说 连续变形 部长 平均复发间隔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尺度相似地震快速识别方法及其在汶川地震东北端余震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伟涛 王宝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52-1962,共11页
相似地震是具有相似波形记录的一组地震,往往以地震丛集的方式发生.而重复地震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地震,一般具有相近的震源机制解和几乎重合的破裂面积.对相似地震特别是重复地震的研究是我们认识断层的结构和变化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 相似地震是具有相似波形记录的一组地震,往往以地震丛集的方式发生.而重复地震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地震,一般具有相近的震源机制解和几乎重合的破裂面积.对相似地震特别是重复地震的研究是我们认识断层的结构和变化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距离概念和聚类分析技术的相似地震识别方法,可以利用单个台站对其记录到的地震事件进行快速的相似地震和重复地震识别.我们将此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东北端的余震序列,获得了该地区相似地震的分布图像,并对其中存在的重复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了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相似性 余震序列 重复地震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新疆伽师强震区余震序列的地震台阵定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飙 刘启元 +1 位作者 陈九辉 李顺成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9-207,T001,共10页
1998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伽师强震群区布设了 30台流动宽频带地震台 ,记录到比纳木及龙口两个强震 (M≥ 6 0 )的主震及余震序列。我们利用Geiger法和JHD方法对这两个地震序列进行了台阵定位。结果表明 :1)利用地震台阵数据的JHD... 1998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伽师强震群区布设了 30台流动宽频带地震台 ,记录到比纳木及龙口两个强震 (M≥ 6 0 )的主震及余震序列。我们利用Geiger法和JHD方法对这两个地震序列进行了台阵定位。结果表明 :1)利用地震台阵数据的JHD定位结果可以较好地确定地震序列的相对空间位置 ,并且比Geiger法有更高的精度 ;2 )比纳木、龙口地震序列勾画出了两条不平行的SWW向断层 ,其走向及产状与相应主震的矩张量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此地震序列可作为确定伽师强震群震源断层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3)比纳木和龙口地震序列发生在壳幔界面的梯度带上及壳内高、低速介质交界部位 ,这表明地震的形成与地壳深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4 )伽师强震群具有张性破裂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伽师强震区 余震序列 地震台阵 震源联合定位
下载PDF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冯红武 张元生 +3 位作者 刘旭宙 陈继锋 姚海东 张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3-447,共5页
使用甘东南地区三维速度模型,利用三维网格搜索法和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及其震后三天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结合地质构造资料对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结果显示:主震的震中位置为34.5... 使用甘东南地区三维速度模型,利用三维网格搜索法和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及其震后三天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结合地质构造资料对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结果显示:主震的震中位置为34.54°N,104.189°E,震源深度13.5km;余震震中呈NW或NWW方向分布,与临潭-宕昌断裂的走向基本吻合,主要分布于5~20km的深度,震中在深度剖面上呈SW向;发震断裂为倾向SW的隐伏断层,位于临潭-宕昌断裂NE方向,距临潭-宕昌断裂约2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地震 地震定位 发震断裂 余震序列
下载PDF
2001年云南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震源区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曰风 刁桂苓 +3 位作者 张秀萍 张彦清 朱振兴 马利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利用垂直向的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计算方法,计算了2001年云南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方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余震序列的震中分布,对永胜6.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应力场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垂直向的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计算方法,计算了2001年云南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方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余震序列的震中分布,对永胜6.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应力场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所得发震断层为NWW向直立右旋走滑断层,与美国哈佛大学的主震CMT解的节面一致,也与余震分布一致,证明结果比较可靠;(2)震区主压应力场方向为NNW—SSE,与其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NNW向)一致,表明余震的应力场主要受主震震源应力场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序列 震源机制 区域构造应力场 震源区应力场 云南永胜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序列的小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致伟 张永久 +3 位作者 程万正 吴朋 龙锋 阮祥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9,共7页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记录资料,由垂直向记录P和S振幅比值,结合部分清晰的P波初动记录资料,反演得到了2008年5月12日至2009年4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序列中829个ML≥3.5的小震震源机制解。采用统计和力轴张量计算方法,分析了震源...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记录资料,由垂直向记录P和S振幅比值,结合部分清晰的P波初动记录资料,反演得到了2008年5月12日至2009年4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序列中829个ML≥3.5的小震震源机制解。采用统计和力轴张量计算方法,分析了震源机制解参数并求取了余震区平均应力场。结果表明:用余震区北段小震震源机制解求得的节面为直立或倾斜,走向为NNE-SSW向,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SWW-NEE方向,计算得到的平均应力张量σ1方向为77.1°;用余震区南段小震震源机制解求得的节面倾角较陡,在50°~90°之间,走向相对较分散,平均应力张量σ1方向为92.4°,呈EW向。从余震区南、北段的平均应力场方位随时间演化过程可以看出,余震区在2008年8月、9月、12月和2009年1月处于应力场调整阶段。最后研究了余震区南、北段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θ及逆冲型地震类型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余震序列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