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肝不足肝癌手术治疗争议与共识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俭 彭远飞 王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32,共7页
手术切除是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肝脏外科进展迅速,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肝脏解剖复杂性和手术操作已不再是肝脏外科发展的障碍,剩余肝足够与否成为限制肝脏手术的瓶颈。目前,人工肝支持技术尚不成熟,余肝不足肝... 手术切除是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肝脏外科进展迅速,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肝脏解剖复杂性和手术操作已不再是肝脏外科发展的障碍,剩余肝足够与否成为限制肝脏手术的瓶颈。目前,人工肝支持技术尚不成熟,余肝不足肝癌手术的主要策略是诱导余肝增生然后再切除肿瘤的二步切除法,以及针对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的降期或转化治疗。二步切除的主要方法目前仍为门静脉栓塞(PVE)或门静脉结扎(PVL)的二步肝切除术。对于肝细胞肝癌,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可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近年来,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的出现为余肝不足的肝癌手术带来新的突破。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诱导显著的肝脏增生,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较高,在手术安全性及肿瘤转归方面尚有争议。近年来原发或转移性肝癌的降期或转化治疗伴随着非手术技术的进步,亦有很大进展,已使越来越多的病人能够手术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栓塞 门静脉结扎 动脉化疗栓塞 联合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肝切除术前肝功能的评估方法
2
作者 林凯临 孙惠川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20-27,共8页
肝切除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治疗手段。多数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现象,准确评估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的肝功能有助于降低手术死亡率。本文回顾现有的肝切除术前肝功能评估方法,概要介绍余肝体积评估及干预手段的研... 肝切除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治疗手段。多数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现象,准确评估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的肝功能有助于降低手术死亡率。本文回顾现有的肝切除术前肝功能评估方法,概要介绍余肝体积评估及干预手段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功能评估
下载PDF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及标准余肝体积与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杜正贵 李波 +4 位作者 冯曦 尹杰 严律南 文天夫 曾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结合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及标准余肝体积探讨预防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中、重度代偿不全的安全切肝界限。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期间收治的75例因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术后肝功能代偿状况分组,将术后发生... 目的结合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及标准余肝体积探讨预防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中、重度代偿不全的安全切肝界限。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期间收治的75例因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术后肝功能代偿状况分组,将术后发生肝功能中度代偿不全患者术前ICG 15min潴留率(ICGR15)值与术后标准余肝体积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术后发生肝功能轻度代偿不全60例,中度代偿不全12例,重度代偿不全3例。轻度代偿不全组与中重度代偿不全组患者的年龄[(50±13)岁和(53±9)岁]、术前Child—Pugh评分[(5.4±0.6)分和(5.7±0.9)分]、凝血酶原时间[(13.6±1.0)s和(13.5±1.0)s]、国际标准化比值(1.09±0.10和1.06±0.10)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ICG排泄试验中的K值(0.20±0.04和0.17±0.03)和ICGR15值(6±4和9±4)以及术后标准余肝体积[(545±93)ml和(398±82)m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术后肝功能中度代偿不全患者术前ICGR15值和术后标准余肝体积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呈正相关(R=0.640,P=0.025),回归方程为:标准余肝体积(ml/m^2)=1594.6×ICGR15+265。结论将ICG排泄试验和标准余肝体积结合起来评估患者肝脏储备功能,有助于预测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及预防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中、重度代偿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肿瘤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 标准体积 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ALPPS治疗肝细胞癌10年回望:永恒的理念 慎选的术式 被引量:11
4
作者 洪德飞 彭淑牖 刘允怡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及其改进术式治疗余肝体积(FLR)不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10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偏高,远期疗效改善不明显。主要原因有:患者在短期内需承受二次肝脏外...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及其改进术式治疗余肝体积(FLR)不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10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偏高,远期疗效改善不明显。主要原因有:患者在短期内需承受二次肝脏外科手术的打击;FLR不足的HCC多为中晚期,术后易发生复发和转移;ALPPS仅实现了外科技术上的切除,并未实现肿瘤生物学上的切除。既往研究结果证明,中晚期HCC经局部治疗实现降期后再切除,其5年生存率与早期HCC切除后相当。因此,要提高FLR不足HCC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应倡导以肿瘤生物学转化为先、FLR增生为后的双转化策略和技术。靶向、免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有望大幅提高转化率。回望ALPPS治疗HCC 10年的发展历程,留下的是促使FLR快速增生的永恒理念,慎选的是高代价、高风险、远期疗效提升不理想的外科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外科手术 联合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切除术 不足 门静脉栓塞
原文传递
末梢门静脉栓塞技术在余肝体积不足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淑牖 黄从云 +7 位作者 王许安 张有用 王建伟 许斌 洪德飞 李江涛 刘颖斌 蔡秀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29-835,共7页
目的探讨末梢门静脉栓塞技术(TBPVE)在余肝体积(FLR)不足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5月于中国3家医院接受TBPVE治疗的15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89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51.9岁(范围:18~79岁)。HB... 目的探讨末梢门静脉栓塞技术(TBPVE)在余肝体积(FLR)不足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5月于中国3家医院接受TBPVE治疗的15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89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51.9岁(范围:18~79岁)。HBV阳性101例,其中合并门静脉高压症27例。按照是否合并乙肝、是否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进行分层分析。统计FLR增生情况、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并分析不手术的患者采用TBPVE联合TACE的治疗效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TBPVE后第7天和第14天FLR平均增生率分别为56.2%和57.8%。合并乙肝组患者和无乙肝组患者TBPVE后第7天的FLR增生率分别为(55.0±27.3)%和(57.8±20.9)%,第14天的分别为(57.3±24.6)%和(58.3±2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5、0.801,P=0.373、0.447)。联合TACE组和未联合TACE组患者TBPVE后第7天的FLR增生率分别为(62.3±26.3)%和(48.8±20.6)%,第14天的分别为(64.4±25.0)%和(55.2±2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88、1.097,P=0.077、0.257)。53例患者实施后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11/53),围手术期病死率为1.9%(1/53),术后1年和3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5%和64.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7%和40.6%,其中合并乙肝组和无乙肝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联合TACE治疗组和未行TACE治疗组3年总体生存率、1年和3年的无病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97例TBPVE联合TACE治疗后未进行手术的患者的1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1%和53.7%。结论TBPVE可以安全有效地在短期内促进FLR增生达到手术要求;同时联合TACE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手术患者或无法手术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治疗结果 末梢门静脉栓塞技术 体积不足 动脉化疗栓塞
原文传递
三维影像分析在Bismuth-Corlette 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坤 何忠野 +10 位作者 刘也夫 尚海 郝志强 傅熙博 马作红 冯照强 李文心 王鑫 张闻辉 华向东 韩磊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分析在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行联合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的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分析在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行联合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的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IQQA-Liver进行肝三维重建,构成模拟旋转图像,术前精细了解肝门部血管、胆管的解剖变异,并通过模拟手术明确剩余肝体积,达到肝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精细化标准。结果通过手术证实,术前模拟手术与实际操作一致。余肝量的肝三维重建系统软件测量值、实际测量分别为(809.44±75.63)cm^2、(926.83±94.75)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肝体积比的肝三维重建系统软件测量值、实际测量值分别为(46.92%±8.67%)、(50.81%±1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模拟可视技术,在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手术评估和规划指导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影像分析 Bismuth-Corlette Ⅲ型门部胆管癌 切除体积比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方小三 王小明 +3 位作者 韩婷 蒋彬 王冠男 奚士航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构建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PH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收集基线资料,行LH治疗,记录病人术后胆漏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胆漏组与未发生胆... 目的构建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PH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收集基线资料,行LH治疗,记录病人术后胆漏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胆漏组与未发生胆漏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检验LH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因子,建立胆漏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胆漏风险预测模型对LH术后并发胆漏的预测效能。结果 100例PHC病人LH术后共有11例发生胆漏,有89例未发生胆漏;初步比较胆漏组与未发生胆漏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后,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合并术前胆管炎、术中出血量多是LH术后胆漏发生的风险因子(OR>1,P<0.05);余肝体积高是LH术后胆漏发生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胆漏风险预测模型用于预测LH术后胆漏发生风险的AUC>0.80,有一定预测价值;在原有研究人群的基础上采用Bootstrap法重采样100次,获得内部验证人群,将建立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对内部验证人群病人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提示,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05,拟合无显著差异,拟合满意。结论 PHC病人LH术后并发胆漏受多个风险因子影响,根据多个风险因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预测术后胆漏发生风险有一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胆漏 风险预测模型 病灶直径 功能 胆管炎 体积 出血量
下载PDF
余肝体积不足胆道恶性肿瘤转化治疗的进展与争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钊 洪德飞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4-289,共6页
肝门部胆管癌、肝内胆管癌、胆囊癌由于特殊的解剖部位和侵袭性强的肿瘤生物学特征,常表现出梗阻性黄疸、需行大范围肝切除、根治性切除后易复发和转移的特点,医师能否基于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解剖学和生物学特征,制定科学的治疗决策,会... 肝门部胆管癌、肝内胆管癌、胆囊癌由于特殊的解剖部位和侵袭性强的肿瘤生物学特征,常表现出梗阻性黄疸、需行大范围肝切除、根治性切除后易复发和转移的特点,医师能否基于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解剖学和生物学特征,制定科学的治疗决策,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以减黄技术实现肝功能转化和以系统治疗方式实现肿瘤生物学特性转化为先,余肝体积转化为后的治疗策略,是安全实施胆道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使患者有满意生存获益的关键。目前对减黄治疗的适应证、方式、标准,以及系统转化治疗方案、周期、疗效评估,余肝体积转化标准、转化技术仍有争议,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和作者经验,对这些问题予以论述,期望与同道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外科手术 体积 减黄治疗 转化治疗 治疗决策
原文传递
1例体外肝脏肿瘤切除及余肝再植的术中护理配合
9
作者 高建萍 李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7年第36期3594-3595,共2页
目的 探讨体外肝脏肿瘤切除及余肝再植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分析体外肝脏肿瘤切除及余肝再植手术的护理过程.结果 手术顺利无意外发生.结论 手术器械、耗材准备的充分以及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 体外切除 再植 手术室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