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夔“自然高妙”说的美学内涵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均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0-85,共6页
关键词 姜夔 美学内涵 天籁 一家之风味 中有景 景中有 诗歌创作
下载PDF
壮族古代蛇图腾崇拜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达武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Z1期108-111,91,共5页
图腾崇拜是氏族制度的产物。图腾观念不但壮族有,南方以至全国各民族也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世界上的许许多多的原始部族皆普遍有类似的发现。原始部族的人们处于人类社会的初期,生产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生产力不发达,难以支配、... 图腾崇拜是氏族制度的产物。图腾观念不但壮族有,南方以至全国各民族也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世界上的许许多多的原始部族皆普遍有类似的发现。原始部族的人们处于人类社会的初期,生产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生产力不发达,难以支配、征服自然,自然界风雨雷电毒蛇猛兽等各种非人的力量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图腾 壮族先民 图腾崇拜 始部 蛙纹 禁忌 守护神 氏族制度 蛇郎
下载PDF
论“韵”的审美嬗变及其在宋代扇画中的表现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天乐 《艺苑》 2019年第1期39-42,共4页
"韵"的审美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衍变,魏晋开始以人物品藻为主的"风韵""神韵"的释义,以此强调人物个性的内在精神;"韵"在宋代开始由人物画转向山水画,其内涵又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韵&... "韵"的审美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衍变,魏晋开始以人物品藻为主的"风韵""神韵"的释义,以此强调人物个性的内在精神;"韵"在宋代开始由人物画转向山水画,其内涵又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韵"的内涵梳理与分析,得出"韵"是一种"平淡简古"的意境,而"余意性"的感性审美又是它的特殊性,"韵"的内涵在宋代的扇画中得到新的发展,而扇画也以"韵"作为主要的审美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扇画
下载PDF
陈铎考证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曼初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8-71,共4页
明中外著名词曲家陈铎,对于当代词学界及读者群来说,这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字.明末沈德符就曾感叹过“今皆不知其为何代何方人矣”(语见《万历野获编·南北散套》).其本朝人尚且如此,无怪乎现代人知之甚少了.有鉴于此,笔者闲检史籍,... 明中外著名词曲家陈铎,对于当代词学界及读者群来说,这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字.明末沈德符就曾感叹过“今皆不知其为何代何方人矣”(语见《万历野获编·南北散套》).其本朝人尚且如此,无怪乎现代人知之甚少了.有鉴于此,笔者闲检史籍,略为考实于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铎 肥人 都督 《蕙风词话》 金陵 万历 小传 济州 居士
下载PDF
含蓄与意境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恒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8,29,共9页
含蓄,是艺术的普遍性品格;是构成意境的要素;又是创造艺术美的一种方法和途径。我国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关于意境的论述,几乎都涉及到含蓄问题。解放后,有的文章甚至认为含蓄即意境,把含蓄看作意境的同义词。这种看法未必有什么理论意义... 含蓄,是艺术的普遍性品格;是构成意境的要素;又是创造艺术美的一种方法和途径。我国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关于意境的论述,几乎都涉及到含蓄问题。解放后,有的文章甚至认为含蓄即意境,把含蓄看作意境的同义词。这种看法未必有什么理论意义,但它至少说明了,在艺术的审美本性中,含蓄和意境同样重要。含蓄未必构成意境,但没有含蓄也就没有意境。正如水份未必构成生命,但没有水份也就没有生命一样。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 含蓄美 起情 象外之境 鸷鸟 尽丽 美感享受
下载PDF
贵在真朴 美在自然——陶渊明《乞食》语言特色赏析
6
作者 魏丽君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1期27-28,共2页
饥来驱我去,不分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 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 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 惠,愧我非韩才。衔戢如何谢,冥报以相贻。 这首五言诗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写照。诗... 饥来驱我去,不分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 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 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 惠,愧我非韩才。衔戢如何谢,冥报以相贻。 这首五言诗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写照。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悲凉惨目的画面,真人真事,真境真情。“真者不假于物而自然也”(《庄子大宗事》郭象注)。纵观全篇,没有粉饰之痕,没有雕镂之迹,语言通俗明了,直白省净。诗中所叙不过是贫困失计,求食得食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特色 陶渊明 言辞 郭象注 得食 五言诗 语言通俗 贫困生 韩信
下载PDF
美在上海
7
作者 克勒门文化沙龙 《检察风云》 2017年第20期88-89,共2页
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连续两天播放了克勒门文化庆典"美在上海",曹雷女士深感余意未尽。我们希望一档档地做下去,你们也许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和自己想见的人,有请各位看官慢慢看来……1912年,蔡元培先生译出"美育"二字。2012... 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连续两天播放了克勒门文化庆典"美在上海",曹雷女士深感余意未尽。我们希望一档档地做下去,你们也许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和自己想见的人,有请各位看官慢慢看来……1912年,蔡元培先生译出"美育"二字。2012年,一个以"美育"为纲的"克勒门文化沙龙"在上海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袍 克勒 陈钢 艺术人文 作曲家 蔡元培先生 二字 任伯年 文化沙龙
原文传递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28卷总目次分类索引
8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分类索引 学报 连续出版物 湖北理工学院 目次 应用型本科 肖新华 叶天凤 蒋超 晶体结构 结晶构造 固体结构 程涛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江西诗派的形式美论
9
作者 祁志祥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4,96,共8页
隋唐宋金元时期,尽管儒家道德美学覆盖了整个诗文美学领域,但仍有一条形式主义倾向的美学线索在延续和发展。江西诗派的形式美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说开其端,吕本中的"活法&q... 隋唐宋金元时期,尽管儒家道德美学覆盖了整个诗文美学领域,但仍有一条形式主义倾向的美学线索在延续和发展。江西诗派的形式美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说开其端,吕本中的"活法"论继其踵,杨万里的"意味"及"余意"、"余味"说承其绪,姜夔的"法度"论及"余意"、"余味"说封其后。他们以与诗歌内容相联系的方式,探讨了诗歌获取审美意味的形式规律和技巧,为形式诗学做出了一份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活法 法度
下载PDF
《草堂余意》对《草堂诗余》编选原则的模仿与超越
10
作者 丁雪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陈铎的《草堂余意》是以《草堂诗余》为范本,追和唐宋人词所成之集。《草堂诗余》在明代流传甚广,对明代词风、词学观念都有深刻的影响,对"诗余"的追和在明代中后期也甚是流行。陈铎在追和的过程中,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是中... 陈铎的《草堂余意》是以《草堂诗余》为范本,追和唐宋人词所成之集。《草堂诗余》在明代流传甚广,对明代词风、词学观念都有深刻的影响,对"诗余"的追和在明代中后期也甚是流行。陈铎在追和的过程中,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是中规中矩地模仿,同时也表现出重情重自然、率性流丽的个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堂 草堂诗 模仿 超越
下载PDF
陈铎《草堂余意》考论
11
作者 史华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72-77,共6页
陈铎作为明代著名散曲作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其词集《草堂余意》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草堂余意》乃陈铎追和《草堂诗余》之作,陈铎所和很有可能是离他生活时代较近的成化十六年刻本。词论家对陈铎和作褒贬不一,陈霆讥其为村妇斗... 陈铎作为明代著名散曲作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其词集《草堂余意》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草堂余意》乃陈铎追和《草堂诗余》之作,陈铎所和很有可能是离他生活时代较近的成化十六年刻本。词论家对陈铎和作褒贬不一,陈霆讥其为村妇斗美毛施,况周颐则称其词全明不能有二。陈铎追和之作可分为和意与不和意两类:和意之作虽然佳句不少,但在布局、用典、句法等方面与原作差距较明显;不和意之作词风超澹疏宕,凸显出陈铎风流潇洒、淡泊名利的才子形象,堪称明词中的佳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铎 《草堂 《草堂诗 追和
下载PDF
盛放与落花
12
作者 高自发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4年第5期1-1,共1页
万历甲寅春,张卿子到新都拜访黄玄龙。二人去石岭看梨花,花已半谢,玄龙日:“春老矣,奚不早来?”卿子日:“余意正在凉。”这是明朝某一年暮春时节,两个看花人之间一场简洁的对话。黄玄龙领着远道而来的张卿子去石岭看梨花,梨花已经谢了大... 万历甲寅春,张卿子到新都拜访黄玄龙。二人去石岭看梨花,花已半谢,玄龙日:“春老矣,奚不早来?”卿子日:“余意正在凉。”这是明朝某一年暮春时节,两个看花人之间一场简洁的对话。黄玄龙领着远道而来的张卿子去石岭看梨花,梨花已经谢了大半,黄玄龙用婉惜的口吻嗔怪张卿子来晚了。然而张卿子的一句“余意正在凄凉”,却让迟到的遗憾变成一场别样的赏花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暮春时节 卿子 梨花 凄凉
下载PDF
满江红
13
作者 刘吉祥 《兰台世界(上旬)》 1995年第3期43-43,共1页
满江红刘吉祥欣闻我省档案馆建馆四十周年,硕果颇丰。追思“四人帮”垮台18年来,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迅猛,举世瞩目,余意甚喜。过眼兰台,怪都似,云烟往事。曾记得,浩劫临门,旬年无日。春雷拂得阴去,档苑花蕾贯东西。思回首,一... 满江红刘吉祥欣闻我省档案馆建馆四十周年,硕果颇丰。追思“四人帮”垮台18年来,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迅猛,举世瞩目,余意甚喜。过眼兰台,怪都似,云烟往事。曾记得,浩劫临门,旬年无日。春雷拂得阴去,档苑花蕾贯东西。思回首,一十八年间,成果硕。法扬威,今非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江红 档案事业发展 “四人帮” 省档案馆 欣闻 云烟 兰台 春雷 四化
下载PDF
“不尽人意”是何意?
14
《机械职业教育》 1999年第9期32-32,共1页
报刊上时常有“不尽人意”之词,如“高手表现不尽人意”,读来颇以为怪。所谓“不尽人意”,揣其意是“不尽如人意”,当从“尽如人意”一语化出。按:“尽”,完全,范围副词;“如”,符合,动词。不尽如人意,是说某人的表现不能完全符合大家... 报刊上时常有“不尽人意”之词,如“高手表现不尽人意”,读来颇以为怪。所谓“不尽人意”,揣其意是“不尽如人意”,当从“尽如人意”一语化出。按:“尽”,完全,范围副词;“如”,符合,动词。不尽如人意,是说某人的表现不能完全符合大家的心愿,亦即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现在来个“不尽人意”,保留副词而抽去动词,就不知所云了。若勉强把“尽”当成动词(如“余意未尽”的“尽”),把“不尽人意”解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 范围副词 人的表现 约定俗成 完全符合 再流行 连字
下载PDF
温火见真功
15
作者 许苏 《大众电影》 2004年第13期27-27,共1页
不管做什么事情,讲究的是一个火候,人们常常挂在嘴边,什么火候老到啊,什么火候不够啊,说白了还是一个境界的问题。没到境界的,办起事来顾此失彼,挂一漏万,这到了境界的呢,那算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大到国家政治,国际风云,小到人际交往... 不管做什么事情,讲究的是一个火候,人们常常挂在嘴边,什么火候老到啊,什么火候不够啊,说白了还是一个境界的问题。没到境界的,办起事来顾此失彼,挂一漏万,这到了境界的呢,那算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大到国家政治,国际风云,小到人际交往,煮饭烹茶,大多如此概莫能外。火候不到那可就是捉襟见肘,事与愿违;这火候老到的则是面面俱到,进退有据。演员的表演也是如此,观看一个好的演员的表演,那学问可就大了,就像是品味一杯幽香纷洌的绿茶,回味无穷,余意绵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员 境界 说白 幽香 国际风云 实力派 绿茶 功力 演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