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 被引量:1034
1
作者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联合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成人 体质指数 中国 分类 肥胖
原文传递
妊娠前体质指数及妊娠期体重增加对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23
2
作者 李精华 杨柳 +2 位作者 陈庆 刘俊 何杨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妊娠期体重增加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6家医院招募自愿参加队列研究的计划妊娠妇女2394例,收集其人口社会学指标、身高、妊娠前体重及妊娠早、中、晚期的体重... 目的探讨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妊娠期体重增加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6家医院招募自愿参加队列研究的计划妊娠妇女2394例,收集其人口社会学指标、身高、妊娠前体重及妊娠早、中、晚期的体重,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情况。孕妇以妊娠前BMI分为4组,BMI<18.5kg/m2为消瘦组,18.5~<25.0kg/m^2为正常组,25.0~<30.0kg/m^2为超重组,≥30.0kg/m^2为肥胖组。妊娠期体重增加的标准为消瘦孕妇推荐增加12.5~18.0kg、正常孕妇为11.5~16.0kg、超重孕妇为7.0~11.5kg、肥胖孕妇为5.0~9.0kg,将孕妇分为增重不足、增重正常、增重过度3组。比较不同组间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趋势关系,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妊娠前BMI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随着妊娠前BMI的增加,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P均<0.01)。不同妊娠期体重增加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前肥胖(RR=3.49,95%CI为2.41~5.06)、妊娠期过度增重(RR=5.53,95%CI为3.59~8.51)是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或)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早期BMI不可替代妊娠前BMI。妊娠前肥胖、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多可协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或)妊娠期糖尿病。加强妊娠前营养评价和体重管理,合理控制妊娠前BMI及妊娠期体重的增加,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或)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良妊娠结局 前瞻性队列研究 妊娠并发症 体重增加 妊娠前 体质指数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优秀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3
3
作者 高红 杨则宜 +9 位作者 王启荣 周丽丽 许葆华 乔莉 黄园 尤玲华 韩照歧 关素芹 秦美芹 刘卫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67,共6页
应用韩国InBody 3 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 1 1 1 4名 (包括 2 1个运动项目 )中国优秀运动员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 ,并将其数据按项目和体重分类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 ,提出InBody 3 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的运动员身体成分参考值 。
关键词 运动员 身体成分 肌肉重量 体脂百分比 腰臀比率 体质指数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12
4
作者 冯宝玉 陈纪春 +14 位作者 李莹 黄建凤 李建新 赵连成 曹杰 刘小清 黄辰 邓颖 阮连生 郭东双 俞玲 陈娜萦 杨睿海 杨小平 顾东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611,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两项研究分别于1998年和2000--2001年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07--2008年开展统一的健康状况随访...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两项研究分别于1998年和2000--2001年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07--2008年开展统一的健康状况随访。共纳入13739名研究对象进入最终分析,按照BMI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低体重组(〈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kg/m2)、超重组(24.0—27.9kg/m2)和肥胖组(≥28.0kg/m2)。计算四组人群年龄标化的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并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其他三组高血压发病风险RR值及其95%CI。结果本研究平均随访8.1年,确诊新发高血压4271例,其中男性2012例,女性2259例。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年龄标化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1.6%、30.6%、42.4%和50.8%,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趋势P〈0.001)。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调整协变量,男性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RR值(95%CI)分别为0.78(0.64—0.95)、1.22(1.13~1.30)和1.28(1.16~1.42);女性分别为0.89(0.77~1.03)、1.16(1.09~1.23)和1.28(1.18~1.38)。结论我国超重和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应加强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 发病风险 体质指数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成人BMI与体脂含量和脂肪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82
5
作者 张荣欣 薛长勇 +3 位作者 郑子新 欧阳红 王伟琴 陆信超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 : 调查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探讨体质指数 ( BMI)与体脂含量、腰臀围之间的关系。方法 : 对 1 0 0 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 ,按 WHO对亚洲成年人的 BMI新定义分为 5组 ,对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和生物电阻抗法 ( BIA法 ... 目的 : 调查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探讨体质指数 ( BMI)与体脂含量、腰臀围之间的关系。方法 : 对 1 0 0 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 ,按 WHO对亚洲成年人的 BMI新定义分为 5组 ,对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和生物电阻抗法 ( BIA法 )及皮褶厚度法体脂含量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 以 BMI法判断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男性超重率和 度肥胖率明显高于女性 ,男女人群中 度肥胖发生率均较低 ;在相同 BMI组中 ,男性的平均年龄比女性低 ( P<0 .0 1 )。而 BIA法和皮褶厚度法肥胖检出率明显低于 BMI法 ,且女性体脂含量、三头肌皮褶厚度及肩胛下皮褶厚度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 BMI均与体脂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超重组的腰围平均值为 80 cm,而男性 度肥胖组的腰围平均值 >90 cm。结论 : 男性超重和肥胖发生的年龄早于女性。以 BMI法判断肥胖和以 BIA法及皮褶厚度法体脂含量法判断肥胖有很大差别 ,仅以 BMI判断肥胖不够准确 ,尚需考虑年龄、性别及运动情况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BMI 体脂含量 脂肪分布 腰臀围 成人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2
6
作者 袁智敏 张丽崧 杨丽芳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人群的血尿酸水平,探讨高尿酸血症的膳食影响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地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748名广州市常住居民血尿酸和体质指数,并进行膳食问卷,分析体重和饮食习惯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血尿酸均值为... 目的: 了解广州市人群的血尿酸水平,探讨高尿酸血症的膳食影响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地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748名广州市常住居民血尿酸和体质指数,并进行膳食问卷,分析体重和饮食习惯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血尿酸均值为384.6±74.8 mmol/L,女性为286.3±65.3 mmol/L(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3.8%,女性为11.9%,合计为13.2 %。超重/肥胖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P<0.01),肥胖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19.4%,是正常体重者的2.43倍。饮食因素中,饮酒、海鲜、肉制的例汤是广州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而蔬菜、水果呈负相关。结论: 广州市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适当的减重及合理的膳食指导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高尿酸血症 患病率 饮食习惯 体质指数
下载PDF
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布状况 被引量:62
7
作者 杜树发 翟凤英 +1 位作者 葛可佑 陈绯念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9-340,349,共3页
根据 1992年第 3次全国营养调查资料 ,选取了 44 485例 2 0~ 6 0岁成人 ,对体质指数 (BMI)的性别、年龄分布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百分位数法对超重及肥胖的BMI界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我国成人BMI呈对数正态分布 ,均数为 2 2 1±... 根据 1992年第 3次全国营养调查资料 ,选取了 44 485例 2 0~ 6 0岁成人 ,对体质指数 (BMI)的性别、年龄分布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百分位数法对超重及肥胖的BMI界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我国成人BMI呈对数正态分布 ,均数为 2 2 1± 3 0 ,第 5 0、85和 95百分位数分别为 2 1 6、2 4 9和 2 7 4,其中第 85百分位数非常接近WHO推荐的超重界值 ,第 95分位数低于WHO肥胖的界值。BMI分布在年龄、性别、城乡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 ,作者建议在确定界值时应考虑性别、年龄的影响 ,并与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质指数 中国 成人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260例营养状况评价 被引量:73
8
作者 蒋虹 郑玲 《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825-826,共2页
评价2006~2009年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率达45.00%,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为肝癌患者(74.36%),其次为食管癌(70.00%)、胃癌(65.38%),乳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率最低,仅为3.08%。260例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指标三头... 评价2006~2009年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率达45.00%,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为肝癌患者(74.36%),其次为食管癌(70.00%)、胃癌(65.38%),乳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率最低,仅为3.08%。260例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指标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白蛋白、前白蛋白、氮平衡和淋巴细胞总数均低于正常范围,恶性肿瘤患者膳食的组成和结构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营养 体质指数
原文传递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7
9
作者 吴春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518-2520,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指数水平控制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住院后治疗方案相同的出院病人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指数水平控制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住院后治疗方案相同的出院病人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1年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指数水平、护理期间的遵医行为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状况。[结果]两组病人延续性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在药物治疗、饮食、运动以及血糖监测方面执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94.00%)(P<0.05)。[结论]实施以延续性护理服务为导向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明显提升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模式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体质指数 自我管理 护理
下载PDF
中国成人腰围、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关系 被引量:55
10
作者 张梅 姜勇 +4 位作者 汪媛 李镒冲 吕淑荣 武文娣 吴凡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中国18~69岁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利用2004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数,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成年人30686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各... 目的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中国18~69岁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利用2004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数,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成年人30686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结果体质指数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6.1%,32.0%和49.2%;女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5%,28.2%和41.5%;除男性肥胖组外,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数(P<0.01);调整混杂因素(年龄、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和锻炼等)后,与正常腰围人群比较,各BMI组别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9(95%CI=1.6~2.3),1.6(95%CI=1.3~1.9),1.6(95%CI=0.7~3.7);女性患高血压患病OR值分别为1.5(95%CI=1.3~1.8),1.4(95%CI=1.2~1.6),2.5(95%CI=1.2~5.2)。结论中心性肥胖者与正常腰围者比较具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肥胖 体质指数 腰围 高血压 中国成人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与血压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志宏 翟凤英 葛可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利用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中的体格测量资料 ,选取 2 0岁以上的成人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我国成人体质指数的分布状况及与血压的关系 ,并拟为确定我国居民的适宜BMI参考值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结果表明 ,我国成人体质指数的分布存在明显的... 利用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中的体格测量资料 ,选取 2 0岁以上的成人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我国成人体质指数的分布状况及与血压的关系 ,并拟为确定我国居民的适宜BMI参考值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结果表明 ,我国成人体质指数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及城乡差异 ;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随着BMI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对血压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控制年龄、性别及城乡等混杂因素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 高血压 肥胖 体质指数 中国 成年人
下载PDF
孕早期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 被引量:52
12
作者 岑立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120-31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孕早期用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联合检测,来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38例GDM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产检的133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早孕时的BMI、FPG、Hb A1c等参数,并... 目的:探讨在孕早期用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联合检测,来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38例GDM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产检的133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早孕时的BMI、FPG、Hb A1c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BMI、FPG和Hb A1c的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用ROC曲线得到BMI用于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17,FPG的AUC为0.700,Hb A1c的AUC为0.684,取各自的最佳诊断截断值,以BMI>23.25、FPG>4.25 mmol/L、Hb A1c>4.95%,三者中符合两条作为筛查方法 ,预测GDM的AUC为0.773,其诊断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2.4%。结论:孕早期用BMI、FPG和Hb A1c联合检测,对GDM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体质指数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与城乡居民血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马玉霞 张兵 +3 位作者 王惠君 杜文雯 苏畅 翟凤英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反映肥胖的体格测量指标与血压的关系,并通过肥胖指标预测血压值。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对我国九省城乡18~60岁的成年居民6 433人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以及超重率、肥胖... 目的探讨反映肥胖的体格测量指标与血压的关系,并通过肥胖指标预测血压值。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对我国九省城乡18~60岁的成年居民6 433人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以及超重率、肥胖率、中心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进行横断面分析,同时分析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与血压的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方程以肥胖指标预测血压值。结果城市男性居民的平均BMI值、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P〈0.05)。城市女性居民的平均BMI值、腰围、超重率、肥胖率、中心肥胖率和高血压患病率均低于农村居民,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随着BMI值、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的增加而升高。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女性的年龄回归系数要高于男性。男性BMI值每增加0.77、腰围每增加2.43cm、腰臀比每增加2.66%和腰围身高比每增加1.54%,其收缩压升高1mmHg;而女性,相应的值分别为0.75、2.12cm、2.54%和1.53%时,其收缩压升高1mmHg。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中,腰围身高比仅和女性舒张压有相关关系。结论肥胖指标与血压之间具有稳定的正向线性关系。腰围身高比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预测作用并不好于其他反映肥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体质指数 腰围 腰臀比 腰围身高比 健康与营养调查 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14
作者 马骏 刘同涛 贾崇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556,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与抑郁患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2例,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与抑郁患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2例,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焦虑患者49例,占48.04%;其中男性25例,占51.02%;女性24例,占48.98%;抑郁患者53例,占有51.96%;其中男性28例,占52.83%;女性25例,占47.17%;102例患者中同时存在焦虑与抑郁患者46例,占45.10%;其中男性23例,占50%;女性23例,占50%;男女焦虑及抑郁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于男性;积极应对及教育与焦虑和抑郁负相关,神经质及精神质与焦虑和抑郁正相关,同时体质指数(BM I)与抑郁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人格特征 体质指数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主要慢性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李嘉琛 吕筠 +8 位作者 高萌 余灿清 郭彧 卞铮 裴培 杜怀东 陈君石 陈铮鸣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41-1547,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慢性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腰围。分析中剔除基线现患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COPD和糖尿病者,纳入428113名研究对象。使...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慢性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腰围。分析中剔除基线现患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COPD和糖尿病者,纳入428113名研究对象。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和腰围与主要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COPD、2型糖尿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的关联。结果在平均10年随访期间,共有131454人发生≥1种上述慢性病,26892人死亡。主要慢性病发病风险随BMI增加而升高,与正常体重(18.5≤BMI<24.0 kg/m^2)者相比,超重(24.0≤BMI<28.0 kg/m^2)和肥胖(BMI>28.0 kg/m^2)者的风险比分别为1.26(95%CI:1.24~1.27)和1.59(95%CI:1.57~1.62)。BMI过低或过高均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升高有关。腰围与主要慢性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风险呈正向关联。按照中国人群体重标准,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约12%主要慢性病发病。结论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中国成年人主要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腰围 慢性病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高血压关系的四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李园 翟凤英 +3 位作者 王惠君 王志宏 于文涛 Barry M Popkin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的增加与高血压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以4552例18-60岁参加2000年调查、当时无高血压等慢性病并且2004年调查被随访到者为研究对象,考察基线BMI和WC...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的增加与高血压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以4552例18-60岁参加2000年调查、当时无高血压等慢性病并且2004年调查被随访到者为研究对象,考察基线BMI和WC对高血压的预测作用,以及BMI和WC4年间的变化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随访4年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20.01%和13.52%。随着基线肥胖程度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增加。与BMI和WC均不肥胖者相比,BMI超重/肥胖并且WC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最高(男性,RR=2.840,95%CI:2.139-3.771;女性,RR=2.734,95%CI:2.050-3.647)。调整了其它协变量后,4年中BMI每增加一个单位,男性和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分别增加0.141和0.109倍;WC每增加1cm,男性和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分别增加0.038和0.035倍。结论体质指数和腰围的增加均能增加高血压发病的危险,体质指数和腰围联合使用可增强对高血压发病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腰围 高血压 成年人
下载PDF
脂肪肝与血脂水平体质指数关系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岳宗柱 许光霞 李艳慧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2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血脂体质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 10 2 6例血脂 ,B超对脂肪肝与血脂体质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 10 2 6例被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 12 8例 ,检出率 12 48%。体质指数大于 2 5者脂肪肝检出率3 1 73 % ;小于 2 5...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血脂体质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 10 2 6例血脂 ,B超对脂肪肝与血脂体质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 10 2 6例被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 12 8例 ,检出率 12 48%。体质指数大于 2 5者脂肪肝检出率3 1 73 % ;小于 2 5者脂肪肝检出率 4 0 6% ,经 χ2 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肥胖组明显高于非肥胖组。体质指数分布与相应的检出率之间经等级相关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随指数增加而提高。脂肪肝组血脂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 :控制体重增加和降低血脂是防止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体质指数 血脂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8
作者 王峥嵘 朱昀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以患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将206例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记录一般情况,调查患者患各种心血管疾病情况,测定血清血红蛋白... 目的以患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将206例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记录一般情况,调查患者患各种心血管疾病情况,测定血清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血尿素、肌酐、钙、磷、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腰椎及双侧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分析患者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58.7%)明显高于老年男性(38.6%),骨质疏松组患者年龄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体质指数(BMI)均较非骨质疏松组低(P〈O.05),男性骨密度与BMI呈显著正相关(P〈O.01),女性骨密度与BMI呈正相关,与TC、LDL-C呈负相关。对各项生化指标及合并慢性疾病进行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BMI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BMI及TC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体质量越低,骨质疏松的危险性越高。老年女性患者TC与骨密度可能存在相关性,更应该积极地控制血脂,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风险均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高脂血症 体质指数
原文传递
上海市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7
19
作者 倪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78,共3页
运用Huber提出的Fa=(1-a)F1-aF2正态分布族拟合,并采用位点分析和男、女生的比较分析,揭示上海市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即上海市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大部分分布在18 5-24的标准之间,但由于不... 运用Huber提出的Fa=(1-a)F1-aF2正态分布族拟合,并采用位点分析和男、女生的比较分析,揭示上海市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即上海市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大部分分布在18 5-24的标准之间,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致使出现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且男生的BMI值高于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大学生 体质指数 分布 特征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和BODE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1
20
作者 王月霞 莫家赐 +2 位作者 成东海 刘豹 忽新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5-747,共3页
目的:评价太极拳运动对我国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纳入24例我国农村地区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太极拳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太极拳康复训练,每天1h,对照组患者给予沙... 目的:评价太极拳运动对我国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纳入24例我国农村地区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太极拳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太极拳康复训练,每天1h,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吸入。在基线时和8周时分别进行以下测量: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生存质量、BODE指数,并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在24例患者中,有22例完成了测试。每组均有1例患者因COPD急性加重退出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组患者在8周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下降了11.78±1.68,而对照组患者仅下降了3.00±1.57,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太极拳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显著改善,由基线时的(420.15±35.78)m,改善为8周时的(479.12±34.32)m,对照组患者没有出现显著性改善(P=0.09)。8周时,太极拳组BODE指数下降了0.73分,对照组下降了0.82分,两组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两组之间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8周的太极拳康复训练显著地改善了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运动能力和呼吸困难。减小的BODE指数预示着可能降低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太极拳 生存质量 肺康复 体质指数 气流堵塞程度 呼吸困难 运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