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肠病应首选多排螺旋CT检查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水连 郭永飞 +2 位作者 余水全 肖格林 刘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65-667,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主要CT征象,总结其CT诊断要点,提高CT对其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及时提供更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32例急性缺血性肠病病例的多排螺旋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各病例均曾采用16排或64排螺...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主要CT征象,总结其CT诊断要点,提高CT对其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及时提供更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32例急性缺血性肠病病例的多排螺旋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各病例均曾采用16排或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由两位富有经验的影像学副主任医师对CT影像进行分析及总结,意见相左时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结果: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主要CT征象有:肠壁增厚、肠壁密度及增强异常、肠壁积气、肠管积气积液扩张、嵌顿或扭转的肠曲、小肠积粪征、结肠脾曲截断征、肠系膜血管管径及密度异常改变、漩涡样排列并绞窄的肠系膜血管、肠系膜血管内充盈缺损、肠系膜静脉或门静脉积气、肠系膜水肿及积液、气腹、腹水等。结论:多排螺旋CT能快速、准确诊断急性缺血性肠病,并能探明病变范围、病情程度及病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多种CT征象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健 赖旭峰 +1 位作者 韩志江 丁金旺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 探讨多种CT征象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931例1009枚直径〉1.0 cm甲状腺结节的CT检测资料,包括484例548枚良性结节和447例461枚恶性结节.其中2009—2014年检测的443例患者(485枚结节)为模型... 目的 探讨多种CT征象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931例1009枚直径〉1.0 cm甲状腺结节的CT检测资料,包括484例548枚良性结节和447例461枚恶性结节.其中2009—2014年检测的443例患者(485枚结节)为模型组,2015—2016年检测的488例患者(524枚结节)为检测组.观察结节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微钙化、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囊变为主和高强化在两组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检验,比较两组阳性CT征象对良、恶性结节预测价值的OR值、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结果模型组和检验组的良、恶性结节分别为252枚(219例)和233枚(224例)、296枚(265例)和228枚(223例).两组的单因素分析均显示,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微钙化、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均更常见于恶性结节中,囊变为主和高强化更常见于良性结节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更常见于恶性结节中(OR值分别为4.172和6.327、3.927和3.493、5.354和6.674),囊变为主和高强化更常见于良性结节(OR 值分别为11.814和5.082、8.680和14.562),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946和0.936.微钙化在模型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检验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和增强后范围模糊/缩小均是预测恶性结节稳定的CT征象,囊变为主和高强化是预测良性结节稳定的CT征象,多种CT征象联合可提高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结节性 钙化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彦辉 李淑杰 +2 位作者 吴明灿 马晓梅 姚伟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余姚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13日至2017年6月20日诊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常规剂量(对照组,n=40)及低剂量(观察组,n=40)扫描.观察...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余姚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13日至2017年6月20日诊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常规剂量(对照组,n=40)及低剂量(观察组,n=40)扫描.观察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辐射剂量、淋巴结或血管间隙显示情况及图像特征表现.结果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剂量长度乘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32.98±2.57)mGycm、(44.29±3.47),均低于对照组的(127.66±5.03)mGycm、(44.29±3.47)(t=106.01、21.05,均P<0.05);观察组淋巴结或血管间隙显示清晰率为90.00%,对照组为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磨玻璃影、毛刺率分别为29.32%、31.58%,低于对照组的41.35%、4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94,均P<0.05);两组其他征象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应用于肺结核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具有辐射剂量低、诊断准确性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辐射剂量 诊断
原文传递
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CT表现与预后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奎胜 孙涛 +2 位作者 高攀 张震 王峰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早期颅脑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6~60岁DAI患者资料110例,根据颅脑CT表现将患者分为:脚问池出血组、中线区...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早期颅脑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6~60岁DAI患者资料110例,根据颅脑CT表现将患者分为:脚问池出血组、中线区出血组、脚问池+中线出血组,以及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原发性昏迷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颅脑CT特殊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脚问池出血组、中线出血组、脚问池十中线出血组及对照组GCS分别为(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6(5~7)分、7(6~8)分、5(4~6)分、9(9~10)分;昏迷时间分别为:(10.2±3.2)d、(5.9±2.0)d、(13.4±4.2)d、(1.8±1.1)d;脑干受损率分别为:84.2%、9.5%、90.5%、0%;远期预后不良率分别为:84.2%、61.9%、95.2%、23.3%。脚问池出血同查体脑干受损的诊断l生试验研究显示:Kappa值0.8(95%CI:0.6,1),P〈0.0001,脚间池出血作为脑干受损的标志,灵敏度96.2%,特异度86,0%。结论DAI患者早期颅脑CT存在累及中线区域脑实质出血、脚问池出血是预后不好的标志;脚间池出血强烈提示存在脑干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预后 脚间池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汪晓东 吴俊华 +3 位作者 宋欢 高强 吕东昊 李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进行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5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癌,并在术前行全腹CT扫描的患者,分析CT影像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的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4排...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进行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5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癌,并在术前行全腹CT扫描的患者,分析CT影像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的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4排螺旋CT对直肠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4.3%(43/51),84.3%(43/51),98.0%(50/51),对直肠癌TNM分期总准确度为74.5%(38/51)。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腹部平扫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直肠癌术前分期,有助于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和制定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肿瘤分期
下载PDF
RECIST1.0和mRECIST在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孟宪运 戴旭 +2 位作者 苏红英 丁婕 王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2-715,共4页
目的:对肝癌患者经皮射频消融(RFA)术前、术后采用RECIST1.0和mRECIST测量比较,为肝癌患者RFA术后提供更准确的疗效评价方法。方法:23例(29个病灶)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至少做过1次RFA。分别于RFA术前1月内、术后3~6月内行CT... 目的:对肝癌患者经皮射频消融(RFA)术前、术后采用RECIST1.0和mRECIST测量比较,为肝癌患者RFA术后提供更准确的疗效评价方法。方法:23例(29个病灶)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至少做过1次RFA。分别于RFA术前1月内、术后3~6月内行CT或MR四期扫描。至少两名放射科医生参与阅片,根据RECIST1.0和mRECIST评价标准评估治疗的缓解、控制程度。两种方法评价疾病控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采用RECIST1.0标准评价的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均为0例、疾病稳定(SD)为6例、疾病进展(PD)为23例,缓解率为00.00%,疾病控制率为20.69%;采用mRECIST标准评价肝癌RFA术后CR为25例、PR为2例、SD为1例、PD为1例,缓解率为93.11%,疾病控制率为96.56%。经x^2检验,P〈0.05.疾病控制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RECIST1.0标准低估了肝癌RFA局部治疗效果,mRECIST标准强调治疗后动脉期强化存活肿瘤的测量.疗效评价更客观、可靠.对肿瘤术后的后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3.0 T非增强全心冠状动脉MR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妙平 张兆琪 +5 位作者 于薇 贺毅 董莉 李军 安靖 申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83-888,共6页
目的 评价3.0T非增强全心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诊断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50%)且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行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检查.应用3.0... 目的 评价3.0T非增强全心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诊断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50%)且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行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检查.应用3.0T扫描仪及32通道成像线圈,采用非对比增强、心电门控触发、呼吸导航、T2预置脉冲以及脂肪抑制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利用美托洛尔降低心率至< 80次/min.采用配对样本Wilcoxon秩检验分析CMRA及CCTA在冠状动脉近中段及远段评分的差异性.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MRA诊断冠状动脉近中段>50%狭窄的准确性以及与CCTA的一致性.结果 33例患者中30例成功完成CMRA扫描,CMRA及CCTA 在冠状动脉近中段的评分相近[CMRA:(3.49±0.61)分,CCTA:(3.56±0.55)分,Z=-1.715,P>0.05],CCTA评价冠状动脉远段明显优于CMRA[CMRA:(2.44±0.76)分,CCTA:(3.23±0.60)分,Z=-6.159,P<0.05].CMRA及CCTA在以段为基础诊断冠状动脉近中段>50%狭窄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79,P<0.05).CMR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1% (37/44)、85.8% (115/134)、66.1%(37/56)、94.3% (115/122),CCTA分别为88.6% (39/44)、89.6% (120/134)、73.6% (39/53)、96.0% (120/125).结论 3.0T非增强全心CMRA及CCTA诊断冠状动脉近中段狭窄的准确性相似,但CMRA诊断冠状动脉远段的狭窄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磁共振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非肿瘤性肠壁增厚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基础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光文 宋彬 吴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由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肠壁增厚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分析284例经手术、内镜取活检或临床证实的非肿瘤性肠壁增厚患者的CT资料,记录肠壁增厚的分布、增厚方式、程度、密度、强化方式以及相关肠外异常,分... 目的:探讨由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肠壁增厚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分析284例经手术、内镜取活检或临床证实的非肿瘤性肠壁增厚患者的CT资料,记录肠壁增厚的分布、增厚方式、程度、密度、强化方式以及相关肠外异常,分析CT征象的病理基础。结果:284例患者引起肠壁增厚的病因包括肝硬化门静脉高压109例,急性胰腺炎54例,肠梗阻36例,炎症性肠病14例,缺血性肠病12例,放射性肠炎13例,结核12例,免疫系统疾病10例,感染性肠炎3例,急性阑尾炎3例,低蛋白血症5例,其它少见病8例,正常变异5例。所有非肿瘤性肠壁增厚在CT上的表现:1例高密度,144例等密度,127例低密度,5例脂肪沉积,7例肠壁积气;轻度强化249例,显著强化32例,不强化3例;271例均匀增厚,13例不均匀增厚;279例轻度增厚,5例显著增厚;单个解剖部位受累72例,多个解剖部位受累212例。相关肠外异常:肠系膜脂肪肿胀218例,腹水189例,淋巴结肿大5例,肠周脓肿2例,肠系膜血管病变25例,实质器官受累169例。结论: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肠壁增厚在MDCT上主要表现为轻度均匀性增厚,等、低密度,轻度强化,常累及多个解剖部位。熟悉各种引起肠壁增厚疾病的病理基础和CT表现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64排螺旋CT评估与手术方案选择 被引量:4
9
作者 汪晓东 高强 +4 位作者 尹源 吕东昊 纳飞飞 吴俊华 李立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8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应用64排螺旋CT评估对于手术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纳入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188例,所有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评估,记录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并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手术方案选择的关系。采用Ka...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应用64排螺旋CT评估对于手术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纳入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188例,所有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评估,记录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并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手术方案选择的关系。采用Kappa值检验诊断一致性试验,相关性检验采用等级Spearman相关。结果64排螺旋CT术前评估得到CT—TNM分期准确度为75.5%,与病理TNM分期一致(Kappa值=0.641,P〈0.001)。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与CT—T分期(r=0.307、P〈0.001)、CT—M分期(r=0.148,P=0.043)、CT—TNM分期(r=0.208、P=0.004)和肿瘤厚度(r=0.524、P〈0.001)具有相关性。结论64排螺旋CT行术前评估直肠癌,可以得到肿瘤厚度、CT—M分期和CT—T分期三个影响手术方案选择的客观指标,为外科医师预测直肠癌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手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前评估
下载PDF
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技术对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文宽 朱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技术在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术后的131例儿童患者,其中先天性胆道闭锁83例、胆道闭塞33例、先天性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10例、肝衰竭5例。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技术在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术后的131例儿童患者,其中先天性胆道闭锁83例、胆道闭塞33例、先天性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10例、肝衰竭5例。全部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肝脏平扫、四期增强及CTA+CTV扫描,采用MPR、VR、CPR及MIP对肝脏及血管进行重建。由2位副主任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内容包括移植后肝实质及毗邻器官,术后血管吻合口、肝胆管血管的通畅情况和走向、胆道情况及腹腔积液等。结果:发现肝脏灌注不良50例,肝脏、脾脏增大54例,肝内胆管扩张43例,腹腔积水32例,术后血管吻合口狭窄30例。结论: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及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有效地反映出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肝实质、血管及胆道情况,为临床早日发现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对术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并发症 CT 3D血管重建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320排CT在冠脉旁路移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雪凤 刘崎 +3 位作者 陆建平 蒋连勇 许兵 弓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CABG术后患者行320排CT造影检查(CTA)资料,对所有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320排CT扫描结果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 目的:探讨320排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CABG术后患者行320排CT造影检查(CTA)资料,对所有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320排CT扫描结果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综合评价桥血管有无狭窄、闭塞及通畅情况。并与14例同期行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3例患者共计桥血管372支,CTA对372支桥血管通畅、病变情况可进行良好评估;14.2%(53/372)的桥血管发生病变,术后1年内动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率分别为94.3%、86.3%,随术后时间延长,动脉桥病变率呈进行性增加的趋势;胸痛组与非胸痛组桥血管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14例患者CAG检查结果对比,320排CTA对桥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100%、100%、92.5%,对自体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96.5%、92.6%、97.4%。结论:320排CT对CABG术后桥血管病变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CABG术后随访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非体外循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MS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揭育添 吴莹 +1 位作者 赵小华 郝金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两年来18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CT平扫时均表现为低密度病灶,伴肝叶萎缩或局部肝脏轮廓凹...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两年来18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CT平扫时均表现为低密度病灶,伴肝叶萎缩或局部肝脏轮廓凹陷的有8例,局部外围胆管扩张的有11例,实验室检查CA-199升高的有12例,延迟(8—10min)扫描病灶均有进一步强化。所有病例均无乙肝病史、无弥漫性肝硬化或门静脉癌栓形成。结论:因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基础与其他肝内肿瘤有着质的区别,CT表现也较为特殊,所以MSCT的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上皮癌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追踪冻结技术在高心率儿童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颖 杨楠 +1 位作者 王春祥 陈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目的:评估追踪冻结技术在高心率儿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7例拟诊为川崎病或冠状动脉起源发育异常且心率高于80次/min的患儿(年龄(6.9±4.1)岁,心率(88.5±7.2)次/min),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扫... 目的:评估追踪冻结技术在高心率儿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7例拟诊为川崎病或冠状动脉起源发育异常且心率高于80次/min的患儿(年龄(6.9±4.1)岁,心率(88.5±7.2)次/min),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扫描原始数据使用智能期相选择技术,选取血管显示较好的一组期相进行两组重建。一组使用标准算法重建,另一组使用追踪冻结(SSF)算法重建。图像质量以及可解读性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应用冠状动脉18分段法对每支冠状动脉和节段血管进行评分。评分采用4分制。图像评分≥2分为可解读。结果:在图像主观评分中,SSF算法组与STD组右冠状动脉((3.43±0.67)分和(3.07±0.67)分,P<0.001)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左冠状动脉主干((3.85±0.33)分和(3.84±0.33)分,P=1.00)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降支((2.90±0.54)分和(2.68±0.58)分,P=0.002)和回旋支((2.76±0.56)分和(2.58±0.57)分,P=0.009)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儿分支血管、节段以及患者整体水平的SSF组图像评分均高于STD组。在图像可解读性中,SSF组与STD组分支血管(98%,93%)与节段血管(92%,90%)可解读率提高。患者整体图像可解读率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患儿所受有效辐射剂量为(2.1±1.3)mSv。结论:在高心率儿童冠状动脉CTA扫描重建方案中,配合使用追踪冻结技术可以降低血管周围伪影,提高血管影像质量,为冠状动脉的显示以及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SPECT与螺旋CT诊断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金杰 马彦 +1 位作者 孙希刚 袁士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8期4959-4960,共2页
目的比较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SPECT与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58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SPECT及CT表现,所收集病例均同期行SPECT及CT检查。结果CT确诊36例50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Ⅱ期23个,Ⅲ期27个,可疑4例4... 目的比较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SPECT与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58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SPECT及CT表现,所收集病例均同期行SPECT及CT检查。结果CT确诊36例50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Ⅱ期23个,Ⅲ期27个,可疑4例4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另外4例4个股骨头表现正常;SPECT全部确诊,其中工期8个.Ⅱ期23个,Ⅲ期27个。结论SPECT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明显优于CT(P〈0.05),二者在Ⅱ期和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眶壁骨折法医学鉴定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荣芳 徐海滨 +1 位作者 刘剑 陈祥民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眼眶骨折的64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轴位图像与后处理图像,对图像进行诊断及分类。结果眶上壁骨折13处,下壁骨折66处,内侧壁骨折142处,外侧壁骨折9处...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眼眶骨折的64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轴位图像与后处理图像,对图像进行诊断及分类。结果眶上壁骨折13处,下壁骨折66处,内侧壁骨折142处,外侧壁骨折9处,经CT轴位图像检查明确诊断157处,经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明确诊断230处。结论 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以准确诊断眼眶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法医学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成人肠套叠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雪梅 周鹏 +1 位作者 孟义兴 惠庆桃 《齐鲁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518-519,52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成人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3例成人肠套叠的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23例成人肠套叠,其原发病灶为结肠癌20例,脂肪瘤3例。肠套叠的CT影像学表现为:分层状靶形块影,靶块形态取决于其长...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成人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3例成人肠套叠的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23例成人肠套叠,其原发病灶为结肠癌20例,脂肪瘤3例。肠套叠的CT影像学表现为:分层状靶形块影,靶块形态取决于其长轴与层面间的角度,当靶块长轴与层面垂直时,则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包块,倾斜相交或走行一致时,则表现为香蕉状、肾形或双包块;包块内部CT表现为分层状结构5例,内有造影剂或气体,包块一侧可见肠系膜结构。结论肠套叠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螺旋CT是成人肠套叠较为理想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肾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盛茂 周珉 郭万亮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增强扫描及静脉尿路造影(IVU)对肾重复畸形(重肾)诊断及分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5例重肾病例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IVU和SCT增强扫描,部分病例行SCT延迟扫描。结果:15例重肾中左侧重肾11例、双侧重...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增强扫描及静脉尿路造影(IVU)对肾重复畸形(重肾)诊断及分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5例重肾病例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IVU和SCT增强扫描,部分病例行SCT延迟扫描。结果:15例重肾中左侧重肾11例、双侧重肾4例。15例重肾以外观分类统计如下:发育型4例,积水型10例,发育不良型1例。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4例,合并输尿管囊肿1例(均来自上段重复输尿管)。15例重肾中2例重度积水型IVU未显示,3例IVU显示模糊,3例输尿管异位开口IVU未能明确诊断。结论:SCT增强扫描可准确显示重肾的类型及合并畸形,尤其对重度积水型重复肾及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优于IV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重复畸形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增强扫描 静脉尿路造影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对结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晓东 吕东昊 +4 位作者 张琼文 纳飞飞 吴俊华 李臻辉 李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20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A组术前行MSCT和SAA联合评估,B组只进行MSCT评估,比较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A组术前行MSCT和SAA联合评估,B组只进行MSCT评估,比较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实际纳入病例99例,A组49例,B组50例,2组基线情况一致。A组的术前T、N、M及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1.6%、79.6%、100%及77.6%;而B组准确度分别为82.0%、60.0%、98.0%及62.0%。两组在N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8,P=0.034。结论:MSCT和SAA联合术前分期评估结肠癌患者的策略可以提高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前分期
原文传递
螺旋CT在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春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脾破裂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超声检查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王少渊 董世平 +2 位作者 侯英奎 刘别影 张凯 《西部医学》 2011年第9期1656-1659,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结肠癌患者120例,分析CT影像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结肠癌患者120例,分析CT影像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的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比较MSCT和肠镜诊断结肠癌部位的差异,分析其肠梗阻和非肠梗阻对MSCT术前分期的影响。结果 MSCT对结肠癌T分期、N分期、M分期和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0.8%、64.6%、100%和70.8%。MSCT和肠镜诊断结肠癌部位的准确度为88.3%和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和非肠梗阻患者术前CT-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9.7%、86.7%和87.0%,三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肠癌解剖学部位和评估术前分期,但在评估淋巴结转移方面还有待提高,此外其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肠梗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分期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