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趋化神经前体细胞的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薛群 苗宗宁 +8 位作者 华军 曲静 王明元 金钧 施勤 陈永井 方振羊 惠国桢 张学光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和神经前体细胞(NPC)移植于脑组织损伤动物的实验证明这两类细胞移植后均能在体内迁徙,与周围细胞整合,促进神经功能修复。BMSC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被认为与其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有关,但具体机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和神经前体细胞(NPC)移植于脑组织损伤动物的实验证明这两类细胞移植后均能在体内迁徙,与周围细胞整合,促进神经功能修复。BMSC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被认为与其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有关,但具体机制不十分明确。为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其唯一的受体CXCR4这对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上探讨BMSC移植的可能治疗作用,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了体外培养的BMSC上清液中SDF-1α的含量,体外微孔隔离室迁移实验发现NPC能在BMSC分泌的培养上清液中SDF-1α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特异性抗CXCR4单抗能有效阻断NPC的定向迁移效应,证实了BMSC分泌的SDF-1α促进表达CXCR4的NPC向病灶处迁移可能是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从而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趋化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移植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IL-8对人外周血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的体外趋化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红 吴织芬 +1 位作者 史俊南 张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14-214,174,共2页
分叶核粒细胞是聚集于急性炎症部位最多的一种细胞群,它们不仅有保护作用,在病理情况下也参与组织破坏。IL-8作为细胞趋化因子,对调节分叶核粒细胞(PMN)在炎症部位的聚集有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BoydenChamber... 分叶核粒细胞是聚集于急性炎症部位最多的一种细胞群,它们不仅有保护作用,在病理情况下也参与组织破坏。IL-8作为细胞趋化因子,对调节分叶核粒细胞(PMN)在炎症部位的聚集有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BoydenChamber对人外周血PMN和单个核细胞(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外周血 粒细胞 单核细胞 体外趋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