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4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应用体外膜肺氧辅助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京燕 李谨 刘志平 《现代临床护理》 2017年第3期76-79,共4页
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首位。重症肺炎引起毒血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称为休克性肺炎(或脓毒性肺炎),是继发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神智改变以及白细胞增高等[1]。严... 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首位。重症肺炎引起毒血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称为休克性肺炎(或脓毒性肺炎),是继发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神智改变以及白细胞增高等[1]。严重的感染及相关的感染性休克是当前ICU患者内主要死亡原因。体外膜肺氧(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指将患者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器氧合后再输回动脉或静脉的中短期心肺辅助治疗,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重症 感染性休克 护理
下载PDF
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多手段抢救的护理
2
作者 许茜 丁璐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1期2971-2972,共2页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诸多并发症中,围术期心肌梗死是最为常见、危及病人生命、影响病情转归的恶性并发症之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心脏辅助手段,如体外循环、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梗死 体外循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体外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情况下成人体外膜肺氧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148
3
作者 闵苏 +2 位作者 黄宇光 米卫东 敖虎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2-1063,共12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脏功能不全和(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支持,是治疗难以控制的严重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关键技术。随着ECMO的跨学科应用,治疗领域不同,涉及的各专业临床医护人员掌握ECMO的水平差异较大;现有的ECMO相关研... 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脏功能不全和(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支持,是治疗难以控制的严重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关键技术。随着ECMO的跨学科应用,治疗领域不同,涉及的各专业临床医护人员掌握ECMO的水平差异较大;现有的ECMO相关研究主要以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报道为主。本共识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牵头组织多学科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疾病诊疗专家共识和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ECMO临床实践,对ECMO应用流程和管理,ECMO的心脏外科应用,救治暴发性心肌炎、心脏骤停、心肌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移植,以及ECMO期间的镇静、镇痛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制定,供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循环支持专家共识 被引量:137
4
作者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4年第2期65-67,共3页
1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循环支持的概念1.1 ECMO优越性 ECMO是有效的循环辅助方法,同时具有呼吸支持功能,能够快速改善失代偿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低氧血症和循环状态.1.2 ECMO循环支持的目的 ①保... 1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循环支持的概念1.1 ECMO优越性 ECMO是有效的循环辅助方法,同时具有呼吸支持功能,能够快速改善失代偿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低氧血症和循环状态.1.2 ECMO循环支持的目的 ①保障全身有效的血液灌注;②作为对病变心脏的有效辅助方法,为心脏的进一步诊治恢复赢得宝贵时间;③充当心脏移植的“桥梁”,等待移植供体;④用于器官捐献者等待移植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循环支持 专家 ECMO 心脏移植 心功能不全 器官捐献者 循环辅助
下载PDF
5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80
5
作者 张春艳 王淑芹 +3 位作者 权京玉 孙兵 詹庆元 刘秋云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8,共3页
总结了5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5例中4例经ECMO治疗8d后成功撤离,病情好转出院,1例撤离ECMO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ECMO治疗过程中加强基础护理,密切... 总结了5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5例中4例经ECMO治疗8d后成功撤离,病情好转出院,1例撤离ECMO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ECMO治疗过程中加强基础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液生化等基础指标,做好机械通气及气道管理,细化ECMO管理,特别是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与监护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研究 被引量:72
6
作者 黑飞龙 龙村 于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5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并发症可分为机械系统并发症和患者机体并发症,机械系统并发症包括氧合器衰竭、循环管道破裂,以及驱动泵和热交换器功能异常,患者机体并发症包括出血、神经系统并发症、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等。研究的目的是了解E...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并发症可分为机械系统并发症和患者机体并发症,机械系统并发症包括氧合器衰竭、循环管道破裂,以及驱动泵和热交换器功能异常,患者机体并发症包括出血、神经系统并发症、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等。研究的目的是了解ECMO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分析总结了阜外医院从2004年到2005年所有ECMO支持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研究了18例ECMO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8例患者存活10例,生存率为55.6%;死亡8例,死亡率为44.4%。ECMO支持患者出现了出血、感染、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氧合器衰竭,发生率依次为44.4%,27.8%,16.7%,11.1%和27.8%。结论ECMO支持时间越长,其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就越大,出血仍是ECMO最主要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体外
下载PDF
13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 被引量:69
7
作者 潘红 黄琴红 +3 位作者 蔡英华 许正红 朱亭立 许红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1-563,共3页
总结13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经验。组建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制订规范化的流程、应用《ECMO转运核查单》是确保安全转运的关键。转运前病情评估和预处理、转运途中同质化护理、转运后有效交接是护理要点。6例人感... 总结13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经验。组建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制订规范化的流程、应用《ECMO转运核查单》是确保安全转运的关键。转运前病情评估和预处理、转运途中同质化护理、转运后有效交接是护理要点。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顺利完成CT检查,5例再次肺移植患者和2例待肺患者成功转入手术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体外 病人转诊 护理
原文传递
107例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回顾分析 被引量:61
8
作者 高国栋 龙村 +12 位作者 黑飞龙 刘晋萍 袁媛 于坤 冯正义 赵举 胡盛寿 许建屏 常谦 刘迎龙 张海涛 王旭 刘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7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ECMO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提高ECMO救治水平。方法:阜外医院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对107例患者行ECMO支持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探... 目的: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7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ECMO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提高ECMO救治水平。方法:阜外医院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对107例患者行ECMO支持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探讨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原因、防治及并发症对ECMO结果的影响。结果:ECMO机械并发症主要有氧合器渗漏(28.4%)、氧合器置换(27.5%)及管路血栓(20.6%)等;机体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和渗血(32.7%)、肾功能不全(28.3%)、溶血(14.0%)、感染(14例;13.1%)、神经系统并发症(11.2%)、肢体远端缺血(9例;8.4%)及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5.6%)等。肾衰、肢体缺血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MSOR)及DIC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结论:ECMO并发症较多,危害较大,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对其积极治疗,进一步提高ECMO的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心力衰竭 并发症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腺病毒肺炎特点和救治方法探讨 被引量:57
9
作者 史婧奕 王斐 +4 位作者 徐婷婷 周益平 崔云 王春霞 张育才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了解P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与预后,探讨合适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重症肺炎患儿中,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器官功能状态、实验... 目的了解P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与预后,探讨合适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重症肺炎患儿中,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器官功能状态、实验室检查特点、抢救措施与结局。结果同期收治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531例,其中腺病毒肺炎患儿32例,占6.03%。发生年龄集中于3个月~2岁(68.8%),平均年龄18(12,37)个月。高热、呼吸窘迫或喘息、精神萎靡为主要症状。急性期影像学以肺部非对称性渗出病变,部分渗出融合与间质气肿为主。肺外合并症主要为心血管障碍(63.1%)、胃肠障碍(50%)、肝功能障碍(46.9%)、凝血功能障碍(31.3%)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6.1%)等。呼吸支持包括高流量吸氧2例,机械通气30例,俯卧位通气12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9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6例。死亡5例,住院病死率15.6%。其中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存活4例,出院存活率66.7%。结论腺病毒感染为PICU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重要病因,病死率高。俯卧位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等应用,可能改善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重症 并发症 体外 肾替代治疗 病死率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中国体外生命支持临床汇总报告 被引量:54
10
作者 赵举 黑飞龙 +5 位作者 李斌飞 段大为 侯晓彤 李欣 詹庆元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结果和经验,对比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公布的全球ECMO信息,寻找我国ECMO治疗差距,促使其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我国六家医疗中心共实施339例临床ECMO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结果和经验,对比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公布的全球ECMO信息,寻找我国ECMO治疗差距,促使其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我国六家医疗中心共实施339例临床ECMO治疗,年龄17天-89岁,其中新生儿4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55例。汇总分析不同类型ECMO的临床结果,对比不同年龄阶段患者ECMO辅助的脱机率、出院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CMO最短辅助时间11 h,最长辅助553 h。用于单纯呼吸支持65例,心脏支持248例,体外心肺复苏(ECPR)26例。总体脱机率63%,成功出院率26%。不同年龄阶段ECMO辅助期间的并发症发生呈现不同的态势,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手术切口及插管部位出血、感染、急性肾功能不全、高血糖,氧合器故障等在ECMO期间均属高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及多脏器衰竭(MOF)是被迫终止ECMO的主要原因。结论我国ECMO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我国ECMO用于心脏支持多于呼吸支持。合适的ECMO建立时机,完善的ECMO建立流程,积极防治并发症是ECMO成功的关键;多学科、多部门间的密切团队合作是ECMO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循环支持 呼吸支持
下载PDF
3例心肺衰竭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监护 被引量:53
11
作者 苏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7-279,共3页
总结了3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心肺衰竭患者的监护经验。从基础生命指标监测、病人管理、并发症监护三方面对3例终末期心肺衰竭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除1例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2 例存活现处于康复阶段,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完... 总结了3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心肺衰竭患者的监护经验。从基础生命指标监测、病人管理、并发症监护三方面对3例终末期心肺衰竭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除1例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2 例存活现处于康复阶段,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完善的监护技术是提高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率不可缺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合技术 监护 呼吸功能不全 心源性休克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12
作者 吴颖 张励庭 +3 位作者 冯力 黄炫生 耿学斌 李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OM)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至2017-01期间于我院植入ECMO联合急诊PCI治疗AMI后心脏骤停患者37...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OM)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至2017-01期间于我院植入ECMO联合急诊PCI治疗AMI后心脏骤停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男性28例(75.7%)。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17)和死亡组(n=20),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37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存活率45.9%(17/37)。两组患者的冠脉病变血管支数、罪犯血管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存活组的罪犯血管以右冠脉比例最高(52.94%),死亡组以左前降支比例最高(60.00%)。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患者的传统心肺复苏时间[(54.6±25.7)min vs(31.4±5.2)min]、发生心脏骤停至ECMO植入时间[(93.6±60.5)h vs(47.5±19.5)h]较短,心肺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较长[16.0(8.7,32.6)d vs 4.0(2.0,12.0)d];植入ECMO 24 h、48 h后,存活组的平均动脉压[(89.6±21.9)mm Hg、(87.9±19.4)mm Hg,1 mm Hg=0.133k Pa]显著高于死亡组[(71.8±19.3)mm Hg、(63.7±18.6)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前降支(OR=0.723,95%CI:0.516~0.947)、病变血管支数(OR=1.638,95%CI:1.107~1.729)、更长的心肺复苏时间(OR=0.712,95%CI:0.436~0.973)和发生心脏骤停至ECMO植入时间(OR=0.698,95%CI:0.411~0.859)可能加重患者死亡的风险,而植入ECMO复苏后48 h的较高的平均动脉压(OR=0.672,95%CI:0.326~0.693)可能减少患者死亡的风险(P均<0.05)。结论:ECMO联合急诊PCI治疗AMI后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高,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复苏
下载PDF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流程和规范(2019版) 被引量:48
13
作者 霍枫 齐海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流程,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和器官捐献相关专家,从报名登记、捐献评估、捐献确认、器官获取、器官分配、遗体处理、人道救助、捐献文书归档等8个环节,制定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流程,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和器官捐献相关专家,从报名登记、捐献评估、捐献确认、器官获取、器官分配、遗体处理、人道救助、捐献文书归档等8个环节,制定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流程和规范(2019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组织 器官分配 体外 重症监护室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 人道救助
下载PDF
肺移植围手术期体外膜肺氧合应用指南(2019版) 被引量:46
1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国家肺移植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 +6 位作者 陈静瑜 毛文君 杨柯佳 陈若 李敏 顾思超 李欣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2-409,共8页
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起到重要的桥接和支持作用。本指南从肺移植术前ECMO的桥接治疗、术中的心肺支持及术后功能维持等方面,总结肺移植临床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肺移植相关... 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起到重要的桥接和支持作用。本指南从肺移植术前ECMO的桥接治疗、术中的心肺支持及术后功能维持等方面,总结肺移植临床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肺移植相关临床科室提供工作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围手术期 移植 指南 临床实践经验 ECMO 术后功能 临床科室
下载PDF
中国开展成人体外膜肺氧合项目建议书 被引量:46
15
作者 侯晓彤 杨峰 +13 位作者 童朝晖 龙村 邱海波 陈静瑜 方强 黑飞龙 李欣 詹庆元 隆云 李斌飞 章晓华 李军 刘小军 孙兵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69-772,共4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形式,该技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地区或医院的医疗水平。近年来ECMO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但该技术在快速普及期间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本建议书代表一组国...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形式,该技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地区或医院的医疗水平。近年来ECMO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但该技术在快速普及期间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本建议书代表一组国内在成人ECMO辅助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的ECMO专家,就目前国内开展ECMO技术的相关问题,如医疗单位的资质、人员和设备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供致力于开展ECMO技术的医生、ECMO管理者、医疗单位以及相关医疗政策制定者参考,以促进我国ECMO技术的进一步规范化开展,并能够积极参与相关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循环支持 呼吸支持
原文传递
阜外医院10年间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回顾:治疗策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5
16
作者 高国栋 吕琳 +6 位作者 胡强 胡金晓 黑飞龙 吉冰洋 刘晋萍 于坤 龙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9-964,共6页
目的回顾分析阜外医院10年间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ECMO疗效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探讨治疗策略,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方法收集阜外医院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10年间ECMO支持治疗成人患者的临床... 目的回顾分析阜外医院10年间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ECMO疗效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探讨治疗策略,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方法收集阜外医院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10年间ECMO支持治疗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诊断,ECMO建立时的临床资料,如应用指征、手术情况、是否心肺复苏(CPR)、建立地点等,ECMO建立前及建立24h患者临床指标,统计ECMO支持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将上述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建立数据库;按患者是否存活出院分为存活组和院内死亡组;通过逻辑回归分析ECMO支持治疗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42例患者接受ECMO支持治疗,男性106例,女性36例。ECMO支持模式均为静脉-动脉ECMO模式(V—AECMO);应用ECMO的主要指征为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59例(41.5%),其次为低心排心源性休克44例(31.0%);ECMO前CPR34例,同时需要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支持37例;99例(69.7%)患者成功脱离ECMO,84例(59.2%)存活出院;插管或手术部位出血(45.8%)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逻辑回归分析显示,ECMO建立24h的高乳酸水平[优势比(OR):1.469,95%可信区间(95%CI)=1.170~1.843,P=0.001]和高血糖水平(OR=0.984,95%CI=0.969—0.999,P=0.03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OR=17.243,95%CI=3.177~93.581,P=0.001)、胃肠道出血(OR=8.774,95%CI=1.414~54.457,P=0.020)为成人ECMO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ECMO可对循环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严格适应证、及时ECMO支持及精细管理是ECMO成功的关键。插管或手术部位出血是最常见并发症;24h高乳酸水平、MODS、胃肠道出血为成人ECMO支持治疗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回顾分析
原文传递
鹦鹉热衣原体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一例 被引量:43
17
作者 朱榕生 罗汝斌 王选锭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8-551,共4页
鹦鹉热属于传染性疾病,引起重症感染者少见。本文报道1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例,有疫鸟接触史,临床表现为干咳、发热、呼吸衰竭并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用二代测序方法在BALF中检出鹦鹉热衣原体,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本例提示病原学诊... 鹦鹉热属于传染性疾病,引起重症感染者少见。本文报道1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例,有疫鸟接触史,临床表现为干咳、发热、呼吸衰竭并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用二代测序方法在BALF中检出鹦鹉热衣原体,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本例提示病原学诊断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重症患者,强调经验性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 鹦鹉热衣原体 经验性治疗 体外 传染性疾病 衣原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中国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开展的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41
18
作者 章晓华 庄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2期68-71,91,共5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衍生于1953年Gibbon首先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技术。1971年Hill使用EC—MO成功治疗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Bartlett于1972年成功使用ECMO技术为一例心脏手术后小儿...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衍生于1953年Gibbon首先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技术。1971年Hill使用EC—MO成功治疗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Bartlett于1972年成功使用ECMO技术为一例心脏手术后小儿提供了心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体外生命支持 技术
下载PDF
体外心肺复苏在急诊成人心脏骤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9
19
作者 李伟 张劲松 +10 位作者 陈旭锋 梅勇 吕金如 胡德亮 张刚 张华忠 季学丽 张丽 黄夕华 张慧 王维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总结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辅助技术用于治疗成人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分析2015年03月至2019年0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行ECPR... 目的总结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辅助技术用于治疗成人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分析2015年03月至2019年0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行ECPR的31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存活出院分为出院存活组(n=12)及死亡组(n=19),分析两组的常规心肺复苏(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PR)时间、ECMO辅助时间、联合治疗措施。按照CCPR时间分为≤60 min、>60 min两组,分析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出院存活率和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Cerebral performance classification,CPC)评分。结果存活组CCPR时间显著小于死亡组(P=0.002),ECMO辅助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院内呼吸心搏骤停(In-hospital of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和院外呼吸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出院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6),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患者和无IABP治疗患者出院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的出院存活率高于无CRRT治疗患者(P=0.032)。CCPR≤60min的患者ROSC率及出院存活率均显著高于CCPR>60 min的患者(P<0.001),C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能够为CA患者提供有效的生命支持,提高CA患者存活率,启动ECPR前CCPR时间不建议超过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复苏 心脏骤停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衰竭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专家共识 被引量:37
20
作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7-331,共5页
摘要: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动静脉插管,将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人工膜肺氧合后,再经泵将氧合血灌注入体内,维持机体各器官的供血和供氧,对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较长时... 摘要: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动静脉插管,将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人工膜肺氧合后,再经泵将氧合血灌注入体内,维持机体各器官的供血和供氧,对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较长时间呼吸心脏支持,使患者心肺得以充分的休息,为进一步治疗和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ELSO)2016年数据显示,相对成人和儿童,新生儿呼吸疾病ECMO支持预后最佳,平均存活率达74%.对常规呼吸支持技术无效的新生儿,ECMO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救治手段.本专家共识仅供呼吸衰竭新生儿ECMO支持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体外 专家 功能衰竭 体外生命支持 ECMO 呼吸支持技术 动静脉插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