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急救体系相关因素对患者住ICU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天琅 李辉 +4 位作者 沈伟锋 何小军 伍峻松 易建华 马岳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急救体系相关因素对患者住ICU时间的影响,并找出导致住ICU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浙江省5所三级医院急诊室首诊并入住ICU的1361例创伤患者,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导致患者住ICU时间延长(≥15... 目的探讨创伤急救体系相关因素对患者住ICU时间的影响,并找出导致住ICU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浙江省5所三级医院急诊室首诊并入住ICU的1361例创伤患者,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导致患者住ICU时间延长(≥15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92例住ICU时间≥15d,占14.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ISS≥16分、GCS≤7分、钝性伤、院前急救、急诊室滞留时间≥4h、机械通气和中心静脉压监测与创伤患者住ICU时间延长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院前急救是创伤患者住ICU时间≥15d的保护因素,机械通气、急诊室滞留时间I〉4h、ISS≥16分是创伤患者住ICU时间≥15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院前急救以及ICU救治对患者住ICU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缩短患者在急诊室的滞留时间有助于减少患者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重症监护 危险因素 icu时间
原文传递
感染性休克患者体温与住ICU时间及28d病死率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华兵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27期34-35,共2页
目的研究体温与感染性休克(ss)患者住ICU时间及28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因SS住ICU治疗的患者132例,按患者住ICU24h内体温将患者分为正常体温组35例,发热组86例,低热组11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情况、急性生理学... 目的研究体温与感染性休克(ss)患者住ICU时间及28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因SS住ICU治疗的患者132例,按患者住ICU24h内体温将患者分为正常体温组35例,发热组86例,低热组11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情况、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11评分)、血管加压素用药史、住ICU时间及28d病死率。比较各组住ICU时间和28d病死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s患者28d病死率的各个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温组、发热组、低热组住ICU时间分别为(15.44±2.9)、(15.1±2.4)、(16.2±3.3)d,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d病死率分别为45.7%(16/35)、27.9%(24186)和36.4%(4/11),其中发热组28d病死率低于正常体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温与ss住icu患者28d病死率呈负相关。结论体温对ss患者住ICU时间无影响,与28d病死率呈负相关,提示发热能降低SS住ICU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 休克 死亡率 icu时间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减少CRRT中非计划性下机的效果
3
作者 胡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2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发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中非计划性下机的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76例脓毒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RRT治疗,根据治疗期间的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88例,A组...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发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中非计划性下机的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76例脓毒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RRT治疗,根据治疗期间的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88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B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管路使用时间、CRRT上机时间、住ICU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的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的管路使用时间与CRRT上机时间均长于A组,且住ICU时间短于A组,P<0.05;B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发生CRRT治疗中非计划性下机的效果显著,且能延长管路使用时间及CRRT上机时间,缩短住ICU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措施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非计划性下机 管路使用时间 CRRT上机时间 icu时间 满意度
下载PDF
项目时间管理法在确定心脏手术病人临床路径标准住ICU时间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伟英 黄润 +1 位作者 沈美芳 赵改丽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5-426,共2页
关键词 项目时间管理法 临床路径 标准icu时间 OPCAB术
下载PDF
心脏破裂伤术后住ICU时间延长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夏维 许红阳 +3 位作者 毛文君 焦国庆 严洁 李明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心脏破裂伤术后住ICU时间的因素,为预防术后住ICU时间延长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心脏破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22例住ICU生存患者年龄、致伤原因、合并症、输血情况、机... 目的 探讨影响心脏破裂伤术后住ICU时间的因素,为预防术后住ICU时间延长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心脏破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22例住ICU生存患者年龄、致伤原因、合并症、输血情况、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住ICU时间等信息和入科时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肌酐、血乳酸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uscle b, CK-MB)检验数值,并根据术后住ICU时间是否大于3 d,将患者分为A(〉3 d)、B(≤ 3 d)两组,采用SPSS 20.0软件、MedCalc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的预测意义。结果 本研究纳入22例住ICU生存患者,其中A组11例,B组11例。将A、B两组的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A组较B组Hb (P=0.001)、Hct (P=0.008)更低,CK-MB(P=0.005)、血乳酸(P〈0.01)更高,输血量(P=0.002)更大,合并症2 项以上的患者更多(P=0.024),机械通气时间(P=0.001)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P=0.003)更长。进一步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Hb和Hct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呈负相关(均P〈0.05);血乳酸、CK-MB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表明血乳酸、Hct和CK-MB三种检测指标对判断心脏破裂伤术后患者住ICU时间延长均有预测意义,三者之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通过ROC 曲线得到血乳酸(≥ 3.4 mmol/L)、Hct(≤ 39%)和CK-MB(≥ 58 U/L)三个指标临床诊断的最佳临界值。结论 Hb、Hct、CK-MB、血乳酸、输血量、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均为影响心脏破裂伤术后患者住ICU时间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破裂伤 icu时间延长 术后管理 血乳酸 肌酸激酶同工酶 红细胞压积
原文传递
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连冲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室(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住ICU 时间延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病患者50例,根据患者术后住 ICU 时间是否〉5 d 分为延迟组(12例)和非延迟组(38例)。对...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室(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住ICU 时间延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病患者50例,根据患者术后住 ICU 时间是否〉5 d 分为延迟组(12例)和非延迟组(38例)。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总结其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合并冠心病、二次手术、术后呼吸衰竭、心脏有赘生物形成是导致置换术患者术后住 ICU 时间延迟的显著性因素(P 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呼吸衰竭(OR =28.816,95% CI 为2.847~316.931)、合并冠心病(OR =7.886,95% CI 为0.946~62.139)、心脏有赘生物形成(OR =8.512,95% CI 为1.022~68.315)是导致住 ICU 时间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住 ICU 病房时间延迟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和术后血肌酐显著低于非延迟者,机械通气时间长于非延迟者。合并冠心病、心脏有赘生物形成和术后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住 ICU 时间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术前血肌酐过低、合并冠心病、心脏有赘生物形成以及术后出现呼吸衰竭患者,要重点监护,降低术后住 ICU 时间延迟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icu时间延迟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