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1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评估——来自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444
1
作者 宋弘 孙雅洁 陈登科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8,195,共1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低碳城市"建设试点政策为切入点,聚焦探讨政府环境治理的空气污染防治效应,利用双重倍差法解决文献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系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低碳城市"建设试点政策为切入点,聚焦探讨政府环境治理的空气污染防治效应,利用双重倍差法解决文献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空气污染,其主要传导机制来自于企业排污的减少与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的资金支出远远小于其可能带来的收益,这意味着低碳城市建设本身有助于实现污染防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本文研究为科学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空气污染 污染防治 双重差分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204
2
作者 戴亦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得到各方重视。世界多个城市的政府以及诸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得到各方重视。世界多个城市的政府以及诸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激发城市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契机。本文从低碳城市概念发展的脉络入手,结合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实践和我国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概念辨析,分析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特点,并着重讨论建设低碳城市所必需的治理模式和制度建设模式,提出了基于城市历史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政府、市场、公民三方协作互动模型,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提供了概念基础和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治理模式 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 被引量:141
3
作者 付允 刘怡君 汪云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4-47,共4页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正在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国民健康、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承担着低碳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研究的最新进展,将低碳城市的...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正在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国民健康、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承担着低碳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研究的最新进展,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况为5个方面:①经济性,即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②安全性,即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③系统性,即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④动态性,即低碳目标不是凝固的,而是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适应变化的情况;⑤区域性,即城市低碳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区域协作来实现。然后总结了评估城市低碳水平的2种方法: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本文提出了低碳城市的5大支撑体系,即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基本特征 评价方法 支撑体系
下载PDF
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 被引量:130
4
作者 刘文玲 王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22,共6页
气候变化问题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内已有许多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发展低碳城市的高度热情背后,存在着一... 气候变化问题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内已有许多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发展低碳城市的高度热情背后,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城市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低碳发展模式。本文在对国际低碳城市发展实践和国内城市的相关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所遵循的四种发展模式,包括综合型"低碳社会"目标模式和低碳产业拉动、"低碳支撑产业"、示范型"以点带面"三种过渡模式。中国需要探索一条工业化进程中的低碳转型路径。低碳城市的建设需本着发展优先的原则,重点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现阶段城市可以通过建设低碳示范区摸索转型经验。低碳产业拉动和"低碳支撑产业"模式的选择则需要因地制宜。而无论采用何种过渡模式,城市都应注重低碳理念在全社会的渗透,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辅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向综合型"低碳社会"的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社会 产业 支撑产业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 被引量:113
5
作者 赵彩君 刘晓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6,共4页
低碳城市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点之一,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城市绿地系统在实现低碳城市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分析和挖掘城市绿地系统对低碳城市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还有利于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主要探讨城市绿... 低碳城市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点之一,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城市绿地系统在实现低碳城市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分析和挖掘城市绿地系统对低碳城市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还有利于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主要探讨城市绿地系统在低碳城市中的7个作用:固碳释氧、降低园林自身的碳排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耗、引导绿色交通、城市农业基地、碳减排宣传和教育基地,并对引入低碳理念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 城市绿地系统 增汇 减排 中立
下载PDF
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评估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10
6
作者 周迪 周丰年 王雪芹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556,共11页
低碳试点是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低碳试点地区更好地推进低碳工作,而且对于低碳试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但低碳试点政策能否实现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第... 低碳试点是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低碳试点地区更好地推进低碳工作,而且对于低碳试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但低碳试点政策能否实现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第二批低碳试点政策为例,基于2012—2016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低碳试点政策对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有效降低样本自选择及政策内生性等问题导致的处理效应偏差。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具有显著且持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的机制识别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主要是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式实现碳强度的下降,且产业升级的效果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但通过城市绿地碳汇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尚未实现。基于此结论,本文认为中国应进一步推广低碳试点政策,积极探索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提升宜居绿色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 强度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城市
原文传递
碳排放量评估方法在低碳城市规划之应用 被引量:89
7
作者 叶祖达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26,共7页
城市是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行动平台和载体,对城市进行碳排放审计是实施低碳城市规划工作必需的科学数据基础。然而,不少城市本身对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基线分析、未来情景比较、减量方法和范畴等都还没有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规划编... 城市是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行动平台和载体,对城市进行碳排放审计是实施低碳城市规划工作必需的科学数据基础。然而,不少城市本身对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基线分析、未来情景比较、减量方法和范畴等都还没有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规划编制流程的科学分析方法和工具。文章尝试把有关现有能源规划研究模型发展为城市空间规划方法。以碳排放模型Kaya公式为基础,分别从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工业部门、能源部门对模型进行分解。建议的模型可以把能源需求模块分解为三个部门: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和工业部门。根据常规模式和低碳模式的分析,得到各部门在各模式下的能源使用结构和量。并根据IPCC对于各类能源的排放强度定义的缺省值,计算出各部门在常规模式和低碳模式下的2020年总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经济 城市 排放模型
下载PDF
基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响机理 被引量:98
8
作者 马静 柴彦威 刘志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3-1032,共10页
近年来低碳城市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开展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但从微观层面深入探讨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利用北京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基于居民日常... 近年来低碳城市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开展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但从微观层面深入探讨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利用北京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基于居民日常出行行为计算微观层面的城市交通碳排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挖掘居住空间、个体行为以及交通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出行距离、机动出行概率对交通碳排放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而出行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出行结构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出行总量的影响。另外,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单位社区居民的出行行为整体具有"低碳"性质,应从低碳视角对单位社区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个体行为 交通排放 结构方程模型 北京
原文传递
低碳城市试点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98
9
作者 熊广勤 石大千 李美娜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102,共10页
本文以中国低碳试点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造三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试点城市内高碳排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并不是高碳排放企业绿色发展的绊脚石,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显著提高了试点... 本文以中国低碳试点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造三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试点城市内高碳排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并不是高碳排放企业绿色发展的绊脚石,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内高碳排放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从而验证了"波特假说"成立。(2)倾向得分匹配—三重差分(PSM-DDD)模型估计结果与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结论一致,且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都证明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3)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显著提高了东、西部试点城市内高碳排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中部地区试点城市内的企业没有显著影响。低碳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非国有高碳排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对国有高碳排放企业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丰富了对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效果评估的相关研究,补充了"波特假说"相关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三重差分
原文传递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来自三批次试点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97
10
作者 张兵兵 周君婷 闫志俊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49,共18页
本文以2010年以来先后三批次推行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这一结论分别在进行反事实检... 本文以2010年以来先后三批次推行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这一结论分别在进行反事实检验、内生性检验等多重情景下依然稳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工业特征、金融发展水平和区域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政策工具文本量化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试点政策工具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市场激励型试点政策工具主要通过驱动技术创新来提升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拓展性分析还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其对相邻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持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范围,因地制宜设计政策工具组合,共建区域间协同合作机制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全要素能源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文本量化分析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的碳减排效应——基于绿色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视角 被引量:80
11
作者 苏涛永 郁雨竹 潘俊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7,共17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分别从2010年和2008年开始进行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准确评估试点城市建设的政策效果以及不同试点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对进一步推广试点政策、改善政策效...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分别从2010年和2008年开始进行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准确评估试点城市建设的政策效果以及不同试点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对进一步推广试点政策、改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7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估计了双试点城市设立对城市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抑制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相比于非双试点城市,双试点城市的碳排放量显著降低。同时,相比于低碳城市单试点和创新型城市单试点,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的碳减排效果更强,低碳城市试点和创新型城市试点对碳减排有协同作用。此外,先成为创新型城市再成为低碳城市比先成为低碳城市再成为创新型城市的碳减排效果更好。从动态效应上看,双试点城市设立的碳减排效应出现在试点后的第3年,说明该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双试点通过提高绿色创新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抑制碳排放量。此外,双试点城市的设立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和主导产业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城市和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的城市的子样本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创新型城市 排放 绿色创新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被引量:71
12
作者 刘怡君 王丽 牛文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7,共8页
城市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综合载体,其中经济是一个城市功能的主要体现、职能的重要组成。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往往是其所在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核心中枢。这些城市既体现着各自区域内经济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往往占有... 城市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综合载体,其中经济是一个城市功能的主要体现、职能的重要组成。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往往是其所在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核心中枢。这些城市既体现着各自区域内经济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往往占有着大量的资源,消耗了相当多的能源。2006年GDP排名100强的城市,GDP贡献率为67.36%,同时用电量占全国的41.59%,用水占全国的58.02%,天然气(含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使用量更是占到了全国的75%以上,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控制的重点区域。因此,本文应用Tapio脱钩模型定性定量相结合地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中国百强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其中,我国多数东部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建立在高能耗基础上;西部城市整体从1998年开始,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状态急剧恶化;东北地区的城市则从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以来,其能源消耗增加率发生了明显增加;而我国中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值增长较为缓慢。根据脱钩数据的时空耦合结果,以期帮助我们找出更为适宜的城市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钩分析 Tapio脱钩模型 城市
下载PDF
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 被引量:66
13
作者 陈群元 喻定权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19,共3页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求、重要突破口、主要实现途径。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本质要求。并从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增强碳汇能力等3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建...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求、重要突破口、主要实现途径。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本质要求。并从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增强碳汇能力等3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城市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低碳城市发展的概念沿革与测度初探 被引量:64
14
作者 戴亦欣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12,共6页
低碳发展是人类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在自然界产生的碳足迹而推行的新型发展理念。作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平台,城市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文章通过介绍低碳城市这一概念在... 低碳发展是人类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在自然界产生的碳足迹而推行的新型发展理念。作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平台,城市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文章通过介绍低碳城市这一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过程,介绍了不同的学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界定,并依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调整。在分析和总结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的相关实践和特点后,着重介绍了我国当前低碳城市发展的状况,总结了低碳城市发展同近年来一系列发展理念变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碳强度为主要内容的低碳城市的测度方法,进而阐述了通过生产部门降碳和生活部门降碳相结合的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特点的低碳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气候变化 能源强度 强度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缓解雾霾污染吗——来自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1
15
作者 王华星 石大千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27,共13页
基于2003—2016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的雾霾污染,该效应在信息化程... 基于2003—2016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的雾霾污染,该效应在信息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更加明显,而在经济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较高的城市不够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来降低雾霾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 雾霾污染 技术效应 环境规制
原文传递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7
16
作者 辛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80,共3页
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构建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认识和量化评价低碳城市,推动其建设和发展。因此,文章在分析低碳城市的内涵及特点基础上,试图从经济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低... 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构建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认识和量化评价低碳城市,推动其建设和发展。因此,文章在分析低碳城市的内涵及特点基础上,试图从经济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制度完善度和生态环境优良六个方面构建一个比较全面有效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推动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和能源愿景 被引量:51
17
作者 龙惟定 白玮 +2 位作者 梁浩 范蕊 张改景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8,23,共7页
本文提出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单位GDP碳排放量和人类发展指数4个指标可以作为我国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在特定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城市化水平和资源条件下,国外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和示范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必须探索... 本文提出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单位GDP碳排放量和人类发展指数4个指标可以作为我国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在特定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城市化水平和资源条件下,国外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和示范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必须探索自己发展低碳城市的道路。中国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是"紧凑型城市",即高密度(Highdensity)、高容积率(High plot ratio)和高层(High rise)的3"H(高)"城市。而低碳城市的能源规划目标应该是实现3"D",即使用低碳能源(Decarburization)、分散产能(Decentralization)和减少需求(Demand reduction),并应分别在城市、区域和终端用户3个层面实现3"D",其中终端用户节能被视为一种无碳的虚拟能源。另外,本文简要介绍了"能源总线"和"能源互联网"这2种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很有发展前景的能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形态 城市能源系统 能源总线 能源互联网
原文传递
后危机时代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 被引量:46
18
作者 毕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16,共5页
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理念在"后危机"时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总结了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现状;重点以物质流的观点分析了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指出低... 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理念在"后危机"时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总结了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现状;重点以物质流的观点分析了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指出低碳城市建设要在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和排放低碳化四个方面同时开展;最后给我国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节能减排 经济 社会 城市
下载PDF
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 被引量:44
19
作者 龙惟定 白玮 +1 位作者 梁浩 范蕊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84,127,共7页
详细阐述了低碳城市的内涵,探讨了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并以上海为例计算了各产业的碳排放比例,指出了实现低碳城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重点阐述了低碳城市和低碳区域的能源系统,认为低碳城市的低碳能源系统的实现,在国家层面要依靠改变... 详细阐述了低碳城市的内涵,探讨了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并以上海为例计算了各产业的碳排放比例,指出了实现低碳城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重点阐述了低碳城市和低碳区域的能源系统,认为低碳城市的低碳能源系统的实现,在国家层面要依靠改变能源结构,不断增大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高能耗、高排放工业的过剩产能坚决停掉;在城市层面要在新区开发中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资源,并实施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节能标准,把节能作为一种资源,实现能源系统的分布化;在用户层面主要是通过节能技术措施和倡导行为节能,将需求和能耗切实降下来。而能源总线和能源互联网系统,适合低碳城市能源利用的特点,是低碳城市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排放 能源系统 能源总线 能源互联网
下载PDF
基于指标体系的低碳试点城市评价 被引量:50
20
作者 丁丁 蔡蒙 +1 位作者 付琳 杨秀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共10页
我国已开展了两批低碳试点省区和试点城市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地区,进行自下而上的低碳发展探索。科学、综合、权威、系统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定量衡量城市的低碳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 我国已开展了两批低碳试点省区和试点城市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地区,进行自下而上的低碳发展探索。科学、综合、权威、系统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定量衡量城市的低碳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与实现途径。目前国内外主要机构和智库建立了诸多涉及到城市低碳发展相关的指标体系,尚没有能够直接用来科学权威、全面客观地对低碳试点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模式进行定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及相应数据。本文依据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原则,建立起一套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共选择10个指标,以分析城市低碳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城市特点和低碳发展目标。本研究以36个低碳试点城市为例,基于经济和碳排放的核心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36个低碳试点城市划分为领先型、发展型、后发型和探索型四类,在广泛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对低碳试点城市进行分类评估,并基于指标体系,分析了四类城市的特点、发展趋势,分别提出四类城市未来低碳发展的需求,从而提出差异化的低碳发展模式与发展途径。最后,研究提出全国分区域实现低碳发展的路线图。研究可为提出全国性的低碳发展政策指导、深化试点城市的低碳发展和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指标体系 试点 发展 排放峰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