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孤立水团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博 卢军炯 +1 位作者 王鹏皓 王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1-1190,共10页
本文利用2017年5月长江口外海域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孤立低盐水团的三维结构以及输运过程,并进一步统计了孤立水团发生的历史事件。低盐水团的水文参数在未脱离前于上层呈现同心圆等值区分布。研究发现,大潮引起的强上升流对低盐水团的脱... 本文利用2017年5月长江口外海域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孤立低盐水团的三维结构以及输运过程,并进一步统计了孤立水团发生的历史事件。低盐水团的水文参数在未脱离前于上层呈现同心圆等值区分布。研究发现,大潮引起的强上升流对低盐水团的脱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孤立低盐水团的生消周期为7-10d,其脱离和输运受长江径流、风场等的影响,偏北风和偏南风对水团输运分别起到抑制和促进作用。低盐水团的脱离及输运过程极大加强了冲淡水跨锋面的营养盐和陆源有机物的输运。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对长江冲淡水输运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冲淡水 盐水 三维结构 输运
下载PDF
长江口外低盐水团发展的正压不稳定机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文静 朱首贤 +1 位作者 阮鲲 彭剑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7,共8页
针对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低盐水团现象,开展正压不稳定机制研究。基于1977年夏季低盐水团的演变特征分析,将初始形成的低盐水团看成小扰动,建立小扰动方程描述低盐水团运动,采用WKBJ方法求解小扰动方程,讨论了快波过程(重力惯性波)和慢... 针对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低盐水团现象,开展正压不稳定机制研究。基于1977年夏季低盐水团的演变特征分析,将初始形成的低盐水团看成小扰动,建立小扰动方程描述低盐水团运动,采用WKBJ方法求解小扰动方程,讨论了快波过程(重力惯性波)和慢波过程(余流作用)对低盐水团的影响,并给出了受慢变波包影响的能量演变方程。研究表明,快波过程对低盐水团基本没影响,低盐水团从口门向口外东北海域运动过程中,由于水深加大,慢波过程有利于低盐水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冲淡水 盐水 正压不稳定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潮致余流和潮混合对长江口外东北海域低盐水团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静 朱首贤 +3 位作者 李训强 阮鲲 管卫兵 彭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8,共10页
长江冲淡水对黄海、东海水文环境有重要影响,它主要以羽状形态向外海扩展,在某些年份的特殊时间段也存在孤立的低盐水团现象。在低盐水团的动力机制研究中,风、径流量、台湾暖流、天文潮和斜压不稳定的作用已得到讨论。天文潮对冲淡水... 长江冲淡水对黄海、东海水文环境有重要影响,它主要以羽状形态向外海扩展,在某些年份的特殊时间段也存在孤立的低盐水团现象。在低盐水团的动力机制研究中,风、径流量、台湾暖流、天文潮和斜压不稳定的作用已得到讨论。天文潮对冲淡水及低盐水团的影响主要包括潮致余流和潮混合,潮致余流作用仍缺乏讨论。本文对1983年8月低盐水团的动力机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重点讨论了潮致余流和潮混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潮致Lagrange余流促使一部分冲淡水从口门向北输运,在32°N附近呈舌状转向东,有利于在口外东北海域形成低盐水团;小潮转大潮的垂向混合作用加强,浅水区表层盐度升高的速度快于较深水区,也有利于在口外东北海域形成低盐水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冲淡水 盐水 潮致余流 潮混合 动力机制
下载PDF
风场对夏季长江口外东北海域低盐水团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剑 朱首贤 +2 位作者 李训强 张文静 周中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长江冲淡水对黄东海水文环境有重要影响,它主要以羽状形态向外海扩展,在某些年份的特殊时间段也存在孤立的低盐水团现象.观测资料表明,1976年8月没有低盐水团,1977年8月在长江口外东北海域有低盐水团.本文的数值模拟解释了这些现像.这两... 长江冲淡水对黄东海水文环境有重要影响,它主要以羽状形态向外海扩展,在某些年份的特殊时间段也存在孤立的低盐水团现象.观测资料表明,1976年8月没有低盐水团,1977年8月在长江口外东北海域有低盐水团.本文的数值模拟解释了这些现像.这两年7月底至8月初径流量和天文潮强度相当,在7月21日—8月4日都存在较强的偏南风过程.本文分析了1976年夏季较强偏南风过程没有产生低盐水团的动力机制.1976年夏季较强偏南风过程及其南东南风向,兼有使冲淡水向东北扩展和向北顶托切割冲淡水的作用,有利于形成低盐水团.但是,1976年7月26日—30日的偏南风最强阶段是大潮转小潮时间,这种时间配置不利于形成低盐水团,它是没有低盐水团的主要原因.1976年较强偏南风的风场强度比1977年略弱,对低盐水团的促进作用也弱一些,但它不是没有低盐水团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对某些年份夏季存在较强偏南风过程、没有低盐水团的现象给予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冲淡水 盐水 风场 动力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