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玉米秸秆与猪粪、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志刚 牛世伟 于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6-389,共4页
采用自行设置的小型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利用自主驯化的低温发酵菌群,分析在15℃条件下猪粪、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牛粪与玉米秸秆4个处理比猪粪与秸秆处理启动快,pH值在发酵过程中有个先降低后... 采用自行设置的小型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利用自主驯化的低温发酵菌群,分析在15℃条件下猪粪、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牛粪与玉米秸秆4个处理比猪粪与秸秆处理启动快,pH值在发酵过程中有个先降低后升高的过程,猪粪与秸秆混合发酵总产气量高于牛粪与秸秆混合发酵总产气量,猪粪与秸秆混合发酵总甲烷气体产气量高于牛粪与秸秆混合发酵总甲烷气体产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低温 混合发酵
下载PDF
堆肥用低温菌的筛选与鉴定
2
作者 张婷 冯曼 +5 位作者 张莹莹 张玲 李新畅 李海燕 石爱丽 李洁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3期123-127,共5页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温度低,农业废弃物发酵腐熟慢、周期长等问题,本研究以冷凉地区农业废弃物为材料,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筛选低温菌群,并利用选择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功能复筛,以期为冷凉地区农业废弃物低温快速发酵提供菌种资源...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温度低,农业废弃物发酵腐熟慢、周期长等问题,本研究以冷凉地区农业废弃物为材料,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筛选低温菌群,并利用选择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功能复筛,以期为冷凉地区农业废弃物低温快速发酵提供菌种资源。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低温菌9株,功能复筛确定其中4株菌株具有固氮、溶磷及分解酪蛋白等功能,经鉴定这4株功能菌分别为Pantoea coffeiphila、米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igulae)、Pseudomonas canadensis和盖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essardii)。其中,Pantoea coffeiphila具有固氮和溶解有机磷功能;Pseudomonas migulae和Pseudomonas canadensis能够溶解有机磷、无机磷,并且具有分解酪蛋白的功能;Pseudomonas gessardii能够分解酪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分离鉴定 功能 发酵
下载PDF
寒地城市双层潜流池处理道路冰雪的方法及低温菌群适应性研究
3
作者 薛滨夏 魏利 +2 位作者 李春颍 李同予 沈素宇 《低温建筑技术》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中国北方寒地城市水资源紧张,冬季积雪的收集和处理难度较大,城市的可利用雪水堆放空间少,现有清雪方式低效耗能,造成环境污染。文中基于北方城市街道空间结构特点,利用街道两侧人行道和绿化带下方空间,设置双层潜流池作为冬季融雪和雪... 中国北方寒地城市水资源紧张,冬季积雪的收集和处理难度较大,城市的可利用雪水堆放空间少,现有清雪方式低效耗能,造成环境污染。文中基于北方城市街道空间结构特点,利用街道两侧人行道和绿化带下方空间,设置双层潜流池作为冬季融雪和雪水收集与处理空间,从而实现常季雨水和冬季融雪的跨季连续运行,经格栅过滤颗粒物后,雨水和雪水可以在冬季气候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填料进行处置,COD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悬浮物的去除率在90%以上。通过分析不同工艺段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种群,发现存在低温降解菌,能够在4~10℃左右存活,以Halomonas和TM6_Dependentiae_norank属为主的微生物为主要种群,能有效处理下层过滤池储存的雨水和雪水。处理后的雨水和雪水,待开春后可以用于街道喷洒和景观用水,从而为北方城市道路冰雪的快速处理和海绵城市战略在寒地的跨季实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城市 双层潜流池 道路冰雪 低温 适应性
下载PDF
低温沼气功能菌群的产甲烷菌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丁建南 田晓娟 +2 位作者 张国华 黄黄 黄江丽 《江西科学》 2012年第1期36-38,43,共4页
运用16s rDNA PCR和实时荧光qPCR技术,对选育的低温沼气功能菌群中的产甲烷菌种群结构和数量进行了研究,并与常温沼气功能菌群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总共33个产甲烷菌分类单元中低温沼气功能菌群占有20个,低温沼气功能菌群的产甲烷菌多样... 运用16s rDNA PCR和实时荧光qPCR技术,对选育的低温沼气功能菌群中的产甲烷菌种群结构和数量进行了研究,并与常温沼气功能菌群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总共33个产甲烷菌分类单元中低温沼气功能菌群占有20个,低温沼气功能菌群的产甲烷菌多样性远高于常温沼气功能菌群。低温沼气功能菌群以对温度要求较低的中低温产甲烷菌为主,而常温沼气功能菌群则以中高温产甲烷菌占优。虽然两类菌群的产甲烷菌在多样性和种群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在产甲烷菌数量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选育的低温沼气功能菌群和常温沼气功能菌群一样,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产甲烷菌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沼气功能 产甲烷 分析 16s RDNA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低温沼气功能菌群的选育与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建南 于一尊 +3 位作者 黄江丽 田晓娟 张国华 张志红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0-384,共5页
通过低温定向培养,从高纬、高寒野外厌氧环境样品和冬季沼气池底泥样品中分别选育出野生低温功能菌群和沼气池低温菌群。在13℃和10℃低温条件下,野生低温菌群产气率达到0.14 m3/d.m3和0.10 m3/d.m3,但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较低,只有51.0%... 通过低温定向培养,从高纬、高寒野外厌氧环境样品和冬季沼气池底泥样品中分别选育出野生低温功能菌群和沼气池低温菌群。在13℃和10℃低温条件下,野生低温菌群产气率达到0.14 m3/d.m3和0.10 m3/d.m3,但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较低,只有51.0%和48.0%。同样温度下,沼气池低温菌群的产气率只有0.06 m3/d.m3和0.04 m3/d.m3,但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较高,达到62%和56%。两类菌群混合发酵可显著改善产气性能,相同温度下,产气率可达到0.15 m3/d.m3和0.11 m3/d.m3,高于两类菌群单独发酵,是常温菌群的3倍以上;混合低温菌群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为57.0%和52.0%,介于野生低温菌群和沼气池低温菌群之间,比常温菌群提高19.0%和16.0%。研究结果表明,混合低温菌群具有较好的低温产气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沼气功能 低温定向驯化 低温沼气发酵 产气率 甲烷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