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G储配站的预冷 被引量:10
1
作者 付明宇 李恒星 《煤气与热力》 2009年第6期17-21,共5页
介绍了LNG储配站预冷的准备工作、工艺流程、工作要点、设备检测标准、预冷完成后LNG置换前设备及管道的状态。
关键词 LNG储罐 预冷 液氮 低温氮气
下载PDF
低温氮气预冷LNG接收站卸料管道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猛 《煤气与热力》 2017年第2期5-8,14,共5页
对预冷LNG接收站卸料管道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采用间歇式升降压法使用低温氮气预冷卸料管道的工艺流程。采用低温氮气预冷卸料管道安全可靠,比使用BOG预冷更经济。
关键词 低温氮气 预冷 LNG接收站 间歇式升降压法 卸料管道
下载PDF
两淮煤田煤储层吸附孔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姚铭檑 邵龙义 +3 位作者 侯海海 李振 赵升 唐跃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第1期30-36,47,共8页
为了定量表征两淮煤田(淮南和淮北煤田)煤储层吸附孔孔隙结构特征,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数据及FHH模型计算了吸附孔分形维数D_1(相对压力0~0.5)和D_2(相对压力0.5~1),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物质组成以及煤变质程度之间的关系。结... 为了定量表征两淮煤田(淮南和淮北煤田)煤储层吸附孔孔隙结构特征,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数据及FHH模型计算了吸附孔分形维数D_1(相对压力0~0.5)和D_2(相对压力0.5~1),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物质组成以及煤变质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样低温氮气吸附回线可以划分为3类:Ⅰ类,孔隙以"墨水瓶"或"细瓶颈"形孔为主,煤样具有比表面积大、平均孔径小的特点;Ⅱ类,孔隙多为开放性较好的平行板状孔,煤样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较低;Ⅲ类,孔隙以狭缝形孔为主,煤样总孔体积和平均孔径较大。D_1与比表面积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代表孔表面积分形维数,D_2和平均孔径、微孔含量分别呈高度的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代表孔结构分形维数,不同吸附脱附曲线类型煤样的分形维数D_1呈现出Ⅰ类>Ⅲ类>Ⅱ类的规律,D_2则呈现出Ⅰ类>Ⅱ类>Ⅲ类的规律,D_1、D_2与水分、灰分均呈正线型相关,与煤的R_(o,max)的关系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煤田 煤储层 低温氮气 孔隙特征 分形维数
下载PDF
范德瓦尔斯氮气的低温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国跃 龚劲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6,共5页
采用热力学方法,根据实验测得的氮气的维里系数,导出了氮气的范德瓦尔斯系数a、b。结果表明,实验方法得到的范德瓦尔斯系数与临界参数(Vc,Tc,pc)确定的范德瓦尔斯系数有明显差异,在低温(90 K-250 K)区,范德瓦尔斯系数随温度改变有显著变... 采用热力学方法,根据实验测得的氮气的维里系数,导出了氮气的范德瓦尔斯系数a、b。结果表明,实验方法得到的范德瓦尔斯系数与临界参数(Vc,Tc,pc)确定的范德瓦尔斯系数有明显差异,在低温(90 K-250 K)区,范德瓦尔斯系数随温度改变有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低温氮气的状态方程和热容量等重要热力学性质的影响是显著的。如果不考虑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不合理的错误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氮气 范德瓦尔斯系数 低温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射流水柱与低温氮气扑救锂离子电池火灾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鹏 贾伯岩 +1 位作者 李政 张志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为了研究射流水柱与低温氮气对由穿刺引发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的防控效果,开展了不同灭火剂种类(射流水柱与低温氮气)及不同灭火剂作用时间下的锂离子电池火灾灭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射流水柱灭火剂可用作扑灭锂离子电池火灾,但无... 为了研究射流水柱与低温氮气对由穿刺引发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的防控效果,开展了不同灭火剂种类(射流水柱与低温氮气)及不同灭火剂作用时间下的锂离子电池火灾灭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射流水柱灭火剂可用作扑灭锂离子电池火灾,但无法彻底阻断内部反应的进行,需较长时间持续释放作用以免发生复燃。相同作用时间内低温氮气无法持续有效地对电池进行降温,且作用期间电池存在较大复燃风险,针对锂离子电池火灾适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氮气 热失控 灭火试验
下载PDF
基于跨声速膨胀凝结流动的低温氮气均质成核与异质成核
6
作者 胡文虎 孙皖 +3 位作者 牛璐 彭婧 蒋卓君 潘良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4-61,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低温气体超声速膨胀时的两相凝结流动,基于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采用非等温效应修正的经典成核理论和Gyarmathy液滴生长理论建立了可预测氮气均质和异质凝结流动统一的数值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拉瓦尔喷管内低温氮气... 为了深入研究低温气体超声速膨胀时的两相凝结流动,基于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采用非等温效应修正的经典成核理论和Gyarmathy液滴生长理论建立了可预测氮气均质和异质凝结流动统一的数值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拉瓦尔喷管内低温氮气膨胀凝结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入口温度和不同异质核心参数对凝结行为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温度降低,凝结发生位置会逐步靠近喉部,进而出口处带液量及液滴尺寸也随之增加;相比于均质成核,异质核心的存在降低了成核的自由能障,使得氮气凝结在较低的过冷度下即可发生;当异质核心半径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异质核心数增多,异质凝结逐渐成为带液量增长的主导过程,直至达到完全异质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氮气 超声速膨胀 均质成核 异质成核
下载PDF
低温氮气对回撤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影响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磊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118-121,共4页
乌东煤矿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末采回撤阶段,由于回撤周期长、采空区漏风供氧等因素,采空区极易出现自然发火。通过利用低温氮气注入回撤工作面采空区,采空区三带范围缩小且向支架方向前移,采空区平均温度由28℃降至5~10... 乌东煤矿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末采回撤阶段,由于回撤周期长、采空区漏风供氧等因素,采空区极易出现自然发火。通过利用低温氮气注入回撤工作面采空区,采空区三带范围缩小且向支架方向前移,采空区平均温度由28℃降至5~10℃,CO浓度稳定在10 ppm以下,采空区遗煤自燃得到有效防控,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低温氮气 采空区三带 遗煤自燃 安全回撤
下载PDF
低温加工用低温氮气系统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海峰 张俊峰 丁先庚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4-36,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机械加工领域陆续研究开展低温加工方面的研究。本套装置将低温技术运用于超精密加工领域,通过液氮加热产生低温氮气的方法,为数控机床提供气压0~0.1MPa,温度-150℃~0℃连续可调,控温精度优于±2℃的低温氮气。文中... 近年来,国内外机械加工领域陆续研究开展低温加工方面的研究。本套装置将低温技术运用于超精密加工领域,通过液氮加热产生低温氮气的方法,为数控机床提供气压0~0.1MPa,温度-150℃~0℃连续可调,控温精度优于±2℃的低温氮气。文中对该装置系统流程和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经实验证明,本套装置完全达到技术指标,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加工 超精密加工 低温氮气
下载PDF
LNG储罐低温氮气预冷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建华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6期43-46,共4页
为了提高对LNG储罐在超低温作用下温度场的性能特征的认识,对LNG储罐气相预冷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Fluent软件k-ε模型分析低温氮气在5 m^3储罐中的预冷情况,对不同进口流速下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进而得到低温氮气预冷完成所需... 为了提高对LNG储罐在超低温作用下温度场的性能特征的认识,对LNG储罐气相预冷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Fluent软件k-ε模型分析低温氮气在5 m^3储罐中的预冷情况,对不同进口流速下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进而得到低温氮气预冷完成所需的最佳流速及预冷时间。结果表明,为保证规范设计要求,低温氮气储罐预冷中,流体温降速率不应超过5 K/h,需适当增加进口流速,当预冷达到165 K时,入口流速约为2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低温氮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空分装置空冷系统技术改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金国 《现代冶金》 CAS 2009年第1期53-54,共2页
介绍了江阴市西城钢铁有限公司空分制冷系统改造的原因,并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
关键词 冷冻机 低温氮气 技术改造 效益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OLD NITROGEN GAS AND OIL MIST IN MACHINING NICKEL-BASE K424 ALLOY WITH CERAMIC CUTTING TOOLS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宇 何宁 +3 位作者 李亮 徐胜 肖茂华 邱宝贵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2期118-124,共7页
The role of cold nitrogen gas and oil mist on tool wear and surface roughness is investigated in turning the K424 nickel-base super alloy with Sialon and SiC whisker-reinforced alumina ceramic tools. A new cooling sys... The role of cold nitrogen gas and oil mist on tool wear and surface roughness is investigated in turning the K424 nickel-base super alloy with Sialon and SiC whisker-reinforced alumina ceramic tools. A new cooling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used to lower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mpressed nitrogen gas.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in three different cooling/lubrication modes, i.e. the dry cutting, the cold nitrogen gas (CNG), and the cold nitrogen gas and oil mist (CNGOM).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th-of-cut notching severely limits the tool life in all the cooling/lubrication modes. Compared with the dry cutting, the use of CNG and CNGOMcan yield higher wear rate of depth-of-cut notching and worse surface fin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nitrogen gas oil mist ceramic cutting tool tool wear surface finish
下载PDF
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分形特征 被引量:35
12
作者 徐勇 吕成福 +3 位作者 陈国俊 仲佳爱 杨巍 薛莲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9,共8页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分形几何学研究方法,对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进行了孔隙分形特征研究,并运用分形FHH模型计算了孔隙分形维数,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有机碳含量、页岩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以中孔为...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分形几何学研究方法,对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进行了孔隙分形特征研究,并运用分形FHH模型计算了孔隙分形维数,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有机碳含量、页岩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以中孔为主,孔隙内部特征以墨水瓶状孔和狭缝状孔为主;页岩样品分形维数为2.629 2~2.898 0,反映了页岩孔隙结构复杂和非均质性强的特征;页岩平均孔径越小、微小孔隙越多,孔隙结构越复杂,孔表面越不规则,比表面积和分形维数则越大;有机碳含量和微孔发育程度对分形维数影响较大。通过分形维数可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均一性,为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的分布特征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低温氮气吸附 分形特征 龙马溪组 川东南地区
下载PDF
陆相与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延安组与太原组为例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岩 刘金城 +3 位作者 徐浩 牛鑫磊 秦国红 曹代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6-1046,共11页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分形几何学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陆相延安组及海陆过渡相太原组富有机质煤系页岩进行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研究,运用分形FHH模型计算了大孔隙(4.34~100nm)和小孔隙(<4.34nm)对应的分形维数D_1与D_2,对比讨论...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分形几何学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陆相延安组及海陆过渡相太原组富有机质煤系页岩进行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研究,运用分形FHH模型计算了大孔隙(4.34~100nm)和小孔隙(<4.34nm)对应的分形维数D_1与D_2,对比讨论了孔隙结构参数与分形维数的关系,以及TOC、矿物含量对两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延安组孔径分布在1.8~59nm,呈"双峰型",以墨水瓶状、狭缝状和平行板状孔为主;太原组孔径主要分布在3~4.5nm,呈"单峰型",以墨水瓶状孔为主。(2)煤系页岩具有双重分形特征,D_1与D_2正相关,且D_1>D_2,表明大孔隙空间结构更加复杂。延安组两类孔隙空间结构均比较复杂,太原组大孔隙空间结构非常复杂,而小孔隙均质性强。(3)煤系页岩平均孔径越小,微小孔隙越多,比表面积越大,总孔体积越大,分形维数越大,即孔隙结构越复杂,孔表面越不规则;延安组D_1、D_2和太原组D_1均可反映各自孔隙结构特征。(4)太原组孔隙结构参数和分形维数受TOC及矿物成分含量影响较延安组明显。(5)延安组页岩储层优于太原组,更利于煤系页岩气的吸附、赋存、扩散和渗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页岩 低温氮气吸附 FHH模型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扫描电镜-氮气吸脱附和压汞法的页岩孔隙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陈生蓉 帅琴 +3 位作者 高强 田亚 徐生瑞 黄云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642,共7页
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对于探讨页岩气赋存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氮气吸脱附法与压汞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全面表征,发现所研究区域页岩孔隙类型包括溶蚀孔隙、粒间孔隙和微裂缝;孔径从几个纳米... 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对于探讨页岩气赋存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氮气吸脱附法与压汞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全面表征,发现所研究区域页岩孔隙类型包括溶蚀孔隙、粒间孔隙和微裂缝;孔径从几个纳米到几百个微米,BET比表面积在7~25 m^2/g之间,孔体积在0.01~0.03 cm^3/g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页岩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孔隙类型丰富,孔径分布范围广泛,其中纳米级孔隙占主导,纳米级孔的存在有利于页岩气的存储,微裂隙的存在则有利于页岩气的运移。说明该区域页岩气的储藏具有良好的基础环境,页岩含气量可能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结构 扫描电镜 低温氮气吸脱附 压汞法
下载PDF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和高压压汞表征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25
15
作者 曾宏斌 王芙蓉 +2 位作者 罗京 陶涛 吴世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2-252,共11页
为了更全面地表征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系统选取了距物源不同距离的A井和B井多块页岩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综合分析了页岩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对比抽提前后场发射扫描电... 为了更全面地表征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系统选取了距物源不同距离的A井和B井多块页岩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综合分析了页岩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对比抽提前后场发射扫描电镜图像、低温氮气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数据,进一步研究了页岩中滞留烃的赋存空间特征;通过对典型页岩样品的二次压汞实验,探讨了页岩中连通孔隙的孔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油储层孔隙大小为纳米-微米级,孔径2~180 nm的黏土矿物层间孔和白云石晶间孔是该区发育最主要的两种孔隙类型;A井页岩中的滞留烃主要赋存在孔径2~20 nm的黏土矿物层间孔中,滞留烃含量较低,连通孔径主要集中在3~15 nm范围内,B井页岩中的滞留烃赋存在孔径8~100 nm的白云石晶间孔中,滞留烃含量多,连通孔径主要分布在10~130 nm范围内;白云石和黏土矿物的存在都有利于页岩储层储集空间的发育,但远离物源的生物成因的白云石更有利于滞留烃的赋存和可动性。研究成果可以为潜江凹陷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孔隙结构 高压压汞 低温氮气吸附 页岩油储层 潜江凹陷 江汉盆地
下载PDF
页岩孔隙度测量实验方法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杨巍 薛莲花 +4 位作者 唐俊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陈国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8-1264,共7页
页岩气是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页岩孔隙度值是评价页岩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由于页岩本身具有易碎的特点,导致钻取柱体样品难度大,很多学者采用碎样法计算孔隙度,但碎样法与柱体法的差别及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并未见... 页岩气是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页岩孔隙度值是评价页岩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由于页岩本身具有易碎的特点,导致钻取柱体样品难度大,很多学者采用碎样法计算孔隙度,但碎样法与柱体法的差别及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并未见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相同样品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氦气膨胀法测孔隙度(柱体),真、视密度法及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法(样品粉碎至40~60目)分别计算孔隙度。结果发现三种方法测定的三组孔隙度数值不同,每种方法在样品制备上及实验方法的差别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检验三组孔隙度值的有效性,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柱体与粉碎至40~60目范围内的页岩样品测量的孔隙度值虽有差别,但在有效范围内,具有一致性。但是将页岩粉碎后,页岩中的有效孔隙变化程度较大,故用柱体测定的有效孔隙度法优于其他两种碎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度 气体膨胀法 密度法 低温氮气吸附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22
17
作者 武瑾 梁峰 +2 位作者 吝文 魏晨吉 宋晓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9,共12页
为了系统描述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应用氩离子抛光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低温N2吸附及高压压汞实验定性和定量测试WX-1井岩心样品的孔喉形态、连通性、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实... 为了系统描述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应用氩离子抛光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低温N2吸附及高压压汞实验定性和定量测试WX-1井岩心样品的孔喉形态、连通性、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实验测试的孔径分布,实现对页岩样品从微孔到宏孔的精细描述,并探讨了影响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黏土矿物层间孔、黄铁矿晶间孔、颗粒边缘溶蚀孔及微裂缝等5种孔隙类型。受到后期压实作用的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具有微观非均质性。纳米孔隙类型复杂、形态多样,主要为开放透气性孔,但存在细颈状墨水瓶孔及少量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等影响页岩气的渗流;孔径分布具有“双峰”特点,纳米孔主要孔径为2~10nm、30~90nm,即直径〈100nm的孔隙提供了大部分总孔体积,为页岩储层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孔隙发育受多种因素的控制,直径≤50nm微孔、中孔的发育与有机质有关,有机碳含量与微孔、中孔的孔体积呈正相关性;直径〉50nm宏孔的发育与黏土矿物含量有关,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宏孔的体积、比表面积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孔隙结构 低温氮气吸附 高压压汞 早志留世 龙马溪组 渝东北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特征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巍 陈国俊 +4 位作者 吕成福 仲佳爱 徐勇 杨爽 薛莲花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8-426,591,共10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发育特征,采用覆压孔隙度测量、脉冲衰减渗透率测量、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结合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成像分析,对页岩孔隙发育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页岩储层孔隙主要为纳米量级,少量...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发育特征,采用覆压孔隙度测量、脉冲衰减渗透率测量、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结合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成像分析,对页岩孔隙发育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页岩储层孔隙主要为纳米量级,少量黏土矿物粒间孔可达微米级别;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黄铁矿微球粒晶间孔、粒内孔、有机孔及少量微裂缝,其中黏土矿物粒间孔最发育,有机孔相对较少;页岩孔径分布复杂,含有大量的中孔(2~50nm)、大孔(>50nm)及少量的微孔(0~2nm),中孔和大孔是孔隙体积的主要贡献者,微孔和细中孔(2~10nm)是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样品渗透率变化幅度大,与页岩中裂缝的发育程度及孔隙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特征 低温氮气吸附 扫描电镜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昭通示范区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吸附能力 被引量:19
19
作者 朱汉卿 贾爱林 +3 位作者 位云生 贾成业 金亦秋 袁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15,共7页
为明确四川盆地南缘昭通示范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吸附能力,设计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和高温甲烷吸附实验,获得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参数,使用修正过的Langmuir-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吸附线进行拟合,以... 为明确四川盆地南缘昭通示范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吸附能力,设计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和高温甲烷吸附实验,获得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参数,使用修正过的Langmuir-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吸附线进行拟合,以评价页岩样品的甲烷吸附能力,并探讨微观孔隙结构对页岩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纳米级孔隙主体为墨水瓶状和狭缝型,比表面积为9.429~27.742 m^2/g,孔体积为0.011~0.02 cm^3/g,平均孔径为8.546~10.982 nm,分形维数为2.552 2~2.725 5。使用Langmuir-Freundlich模型拟合高温甲烷吸附曲线,30℃甲烷吸附的Langmuir体积为1.397 32~4.076 61 m^3/t,不同页岩样品吸附能力差异明显。富有机质页岩中,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大,一方面有机质孔数量增多,页岩比表面积增大,甲烷吸附位点增多,页岩吸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分形维数增大,孔隙表面非均质性增强,孔径减小,孔隙壁之间的吸附势能增强,页岩吸附能力增强。富有机质页岩中粘土矿物对吸附性能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页岩 低温氮气吸附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甲烷吸附能力
下载PDF
湖相、海相泥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对比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志伟 卢双舫 +1 位作者 王民 田善思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3,共6页
在松辽盆地湖相泥页岩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的基础上,利用FHH模型探讨了湖相泥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与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及TOC含量的关系,进一步对比了湖相与海相泥页岩孔隙分形维数特征。结果表明:1湖相、海相泥页岩纳米级孔隙均... 在松辽盆地湖相泥页岩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的基础上,利用FHH模型探讨了湖相泥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与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及TOC含量的关系,进一步对比了湖相与海相泥页岩孔隙分形维数特征。结果表明:1湖相、海相泥页岩纳米级孔隙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且大孔隙(孔径为5~100 nm)结构复杂,其分形维数高于小孔隙(孔径小于5 nm)。2湖相泥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相对简单,分形维数小于海相泥页岩。3分形维数与TOC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湖相泥页岩有机质丰度对分形维数影响较小。4湖相泥页岩分形维数D_1与平均孔径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D1可以反映湖相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海相泥页岩分形维数D2与孔隙比表面积具有明显的指数关系,表明D_2可以反映海相泥页岩孔隙比表面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氮气吸附 分形维数 孔隙结构 比表面积 湖相泥页岩 海相泥页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