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含氟碳液在机器灌注保存供肝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武帅 赵浩亮 +1 位作者 韩振国 王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机器灌注保存供肝过程中,自制含氟碳肝脏保存液对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n=20)单纯冷藏保存组,B组(n=20)离体肾脏保存液(HCA)灌注保存组,C组(n=20)自制含氟碳液灌注保存组。通过建立低温机器... 目的探讨机器灌注保存供肝过程中,自制含氟碳肝脏保存液对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n=20)单纯冷藏保存组,B组(n=20)离体肾脏保存液(HCA)灌注保存组,C组(n=20)自制含氟碳液灌注保存组。通过建立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的实验模型,灌注12 h后,比较A、B、C三组肝脏保存再灌注后灌注流出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及透明质酸(HA)摄取量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各指标均降低。与B组比较,C组指标降低更为显著。ALT、TNFα-含量与HA摄取量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制含氟碳肝脏保存液对供肝具有比单纯冷藏和单纯HCA液灌注保存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机器灌注 肝移植 氟碳 大鼠
下载PDF
低流量携氧液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勇 赵浩亮 +2 位作者 韩振国 武帅 张智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5-817,共3页
目的:观察低温机器灌注氟碳携氧液保存供肝过程中低流量因素与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4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切取不保存,采用Clavien方法行离体鼠肝循环再灌注;对照组、实... 目的:观察低温机器灌注氟碳携氧液保存供肝过程中低流量因素与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4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切取不保存,采用Clavien方法行离体鼠肝循环再灌注;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切取的肝脏经门静脉以4.0~5.0℃的氟碳携氧灌注液持续灌注18h,速度分别为0.4,0.2,0.1mL/(min·g),后行离体鼠肝循环再灌注。再灌注10,30,60min检测再灌注流出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及内皮素质量浓度,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供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和内皮素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II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和内皮素质量浓度明显增高(P<0.05)。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I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轻于实验组Ⅱ。结论:氟碳携氧液低温机器灌注保存离体大鼠肝脏过程中,当灌注液流量降至0.1mL/(min·g)时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损伤严重以至于再灌注时损伤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携氧液 流量 低温机器灌注 肝脏 灌注损伤 肝移植
下载PDF
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对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晋喜 韩振国 赵浩亮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7期570-571,665,共3页
目的通过对低温缺血保存再灌注方法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方法的比较,探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对照组肝脏置入4℃HC-A液中保存,实验组肝脏置入机器灌注系统保存,通过比较低温缺血保存再灌注方法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再灌... 目的通过对低温缺血保存再灌注方法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方法的比较,探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对照组肝脏置入4℃HC-A液中保存,实验组肝脏置入机器灌注系统保存,通过比较低温缺血保存再灌注方法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再灌注后肝脏灌注流出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透明质酸(HA)的摄取量,光镜下观察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与健康组比较HA摄取量明显降低(P<0.05),ALT活性显著增高(P<0.05);随肝脏保存再灌注时间延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时点比较,灌注流出液中HA摄取量明显升高(P<0.05),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肝组织病理改变均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低温机器灌注可以减少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减轻再灌注损伤,有效延长保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内皮细胞 低温机器灌注
下载PDF
灌注流量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体肝的研究
4
作者 张智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大鼠肝脏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法以及低温缺血保存再灌注保存法下的保存效果,从而证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法的有效性的同时寻找出最佳的灌注流量。方法将大鼠供受体肝脏置于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当中分别保存6 h和24 h,实验组设定... 目的通过对比大鼠肝脏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法以及低温缺血保存再灌注保存法下的保存效果,从而证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法的有效性的同时寻找出最佳的灌注流量。方法将大鼠供受体肝脏置于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当中分别保存6 h和24 h,实验组设定灌注流量为0.1~0.5 ml·min-1·g-1,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和透明质酸(HA)摄取量的变化作为评定标准,并分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通过与对照组对比发现实验组1,5保存6 h和24 h后,各时间点ALT含量,TNF-α含量和HA摄取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2、3、4保存6 h和24 h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实验组1和5保存24 h后肝细胞出现明显肿胀、空泡变性及点状坏死现象,同时肝窦内皮细胞肿胀、变性,肝窦结构破坏严重。实验组2、3、4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较对照组,实验组1和5有较轻的病理改变。结论通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不同实验组间之间的对比说明最佳的灌注流量范围是0.2~0.4 ml·min-1·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机器灌注 灌注流量 肝脏保存 大鼠
下载PDF
移植肝保存的现状及进展
5
作者 向证文(综述) 夏先明 苏松(审校)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8-1220,共3页
肝移植已被公认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自1963年Starzl成功施行了世界上首例人体肝移植手术至今,肝移植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移植供肝的良好活力及以及移植后肝脏功能的尽快恢复都是决定肝脏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中移植肝的... 肝移植已被公认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自1963年Starzl成功施行了世界上首例人体肝移植手术至今,肝移植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移植供肝的良好活力及以及移植后肝脏功能的尽快恢复都是决定肝脏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中移植肝的保存一直是肝脏移植支柱技术之一。基于现在普遍采用的器官低温保存的方法,移植肝的保存液也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如何使供肝在肝脏循环停止至移植入受体内恢复血流的这段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保存液 低温保存 低温机器灌注 进展
下载PDF
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新方法探索
6
作者 武帅 王戎昕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8 h的实验模型,探讨灌注过程中自制含氟碳肝脏保存液对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单纯冷藏组、HC-A液组、含氟碳液组。经实验处理后,通过比较三组肝脏保存再灌注后灌注流... 目的:通过建立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8 h的实验模型,探讨灌注过程中自制含氟碳肝脏保存液对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单纯冷藏组、HC-A液组、含氟碳液组。经实验处理后,通过比较三组肝脏保存再灌注后灌注流出液中ALT、TNF-α的含量及HA摄取量。结果:单纯冷藏组与HC-A液组各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HC-A液组与含氟碳液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8 h条件下,自制含氟碳液对供肝具有比单纯冷藏和单纯HC-A液灌注保存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机器灌注 肝移植 氟碳
下载PDF
低温机器灌注保存对大鼠离体肝脏再生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卫贵芬 李建辉 +3 位作者 贾俊君 周燕飞 宋文锋 周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对大鼠离体肝脏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静态冷保存组(SCS组)和低温机器灌注组(HMP组,每组6只,获取两组大鼠肝脏,SCS组肝脏在获取后置于4℃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 目的探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对大鼠离体肝脏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静态冷保存组(SCS组)和低温机器灌注组(HMP组,每组6只,获取两组大鼠肝脏,SCS组肝脏在获取后置于4℃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溶液(HTK液)中冷保存6h,HMP组肝脏在获取后门静脉置管并连接于低温肝脏灌注系统保存6h。保存6h后,取两组部分肝组织,用100g/L甲醛溶液固定,用于后续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余新鲜肝组织置于-80℃保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肝组织中ki67和PCNA蛋白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E1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dc25a、cdk1和cdk6的表达。结果HMP组中PNCA表达明显,Ki67可见表达,而SCS组中PNCA和Ki67几乎不表达。与SCS组比较,HMP组ki67、PCNA表达明显较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MP组cdc25a和cdk1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SCS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MP组肝组织cdk6的表达仍高于SCS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P组大鼠肝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E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CS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机器灌注保存较静态冷保存能够更好的维持大鼠肝脏的再生能力,有望成为供肝保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脏 低温机器灌注 器官保护 肝再生
原文传递
低温氧合机器灌注在扩展标准供体肝移植中的机制及优势
8
作者 秦茂玲(综述) 张华阳 +1 位作者 成名翔 涂兵(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1752-1758,共7页
近年来,由于肝移植供体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采用扩展标准供体(ECD)的肝脏进行移植,然而,ECD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预后较差。低温氧合机器灌注(HOPE)作为一种肝移植供体的保存方式,被认为可改善移植患者预后... 近年来,由于肝移植供体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采用扩展标准供体(ECD)的肝脏进行移植,然而,ECD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预后较差。低温氧合机器灌注(HOPE)作为一种肝移植供体的保存方式,被认为可改善移植患者预后,特别是对于ECD肝脏。HOPE的主要机制包括减轻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及下调免疫应答。相较于其他灌注方式,HOPE可保护移植物的功能,延长肝脏的保存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然而,尽管HOPE在临床上具有许多优势,但其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因其高昂的经济成本使其广泛开展受到限制,未来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充分体现和发挥HOPE的临床作用,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低温氧合机器灌注 扩展标准供体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