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LF-1钢高温循环变形后硬度与微观结构的数值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怀林 杨文 杨启法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F06期338-342,共5页
高温循环变形是结构材料性能降级的主要原因之一.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JLF-1钢低周疲劳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循环变形前后此钢显微维氏硬度的变化.为了掌握JLF-1钢性能在高温循环变形中的变化机理... 高温循环变形是结构材料性能降级的主要原因之一.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JLF-1钢低周疲劳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循环变形前后此钢显微维氏硬度的变化.为了掌握JLF-1钢性能在高温循环变形中的变化机理,依据位错理论,用最小二乘法对高温循环变形后的显微维氏硬度与微观结构进行了回归计算,得到了此钢显微维氏硬度与板条尺寸、位错胞尺寸、位错密度的数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 马氏体钢 循环变形 微观结构 显微维氏硬度
原文传递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黎兴刚 燕青芝 葛昌纯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2,共7页
介绍了国内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了RAFM钢中可能出现的合金元素的作用以及辐照前后RAFM钢的组织结构、辐照硬化及辐照脆性现象。认为通过沉淀强化与弥散强化手段可以提高现有RAFM钢的高温力学性能;12... 介绍了国内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了RAFM钢中可能出现的合金元素的作用以及辐照前后RAFM钢的组织结构、辐照硬化及辐照脆性现象。认为通过沉淀强化与弥散强化手段可以提高现有RAFM钢的高温力学性能;12Cr3W RAFM钢与氧化物弥散强化RAFM钢是很有希望的超临界水堆包壳管用候选结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合金元素 辐照硬化 辐照脆化
原文传递
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15
3
作者 付海英 王平怀 谌继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2,37,共6页
用显微硬度测试、微观组织观察、室温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适宜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经980℃×45 min固溶+740℃×90 ... 用显微硬度测试、微观组织观察、室温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适宜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经980℃×45 min固溶+740℃×90 min回火工艺热处理后,该钢显微组织良好且力学性能优异,抗拉强度达到760 MPa,伸长率为19.5%,可满足该钢的使用性能要求;其再结晶温度约为780℃;由α区进入α+γ两相区的相变点为820℃;在略高于920℃后将进入γ单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厚板光纤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建超 乔俊楠 +2 位作者 吴世凯 廖洪彬 王晓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128,共5页
针对核聚变反应堆试验包层模块(TBM)中使用的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焊接试验,采用15 k W光纤激光,实现了17.5 mm厚CLF-1钢的穿透焊接,得到了正反表面成形良好、无明显缺陷的焊接接头,并对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针对核聚变反应堆试验包层模块(TBM)中使用的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焊接试验,采用15 k W光纤激光,实现了17.5 mm厚CLF-1钢的穿透焊接,得到了正反表面成形良好、无明显缺陷的焊接接头,并对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区主要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熔合线附近热影响区为细小的板条马氏体和少量贝氏体;不完全淬火区为经焊接热循环作用下二次回火的回火索氏体及马氏体双相组织;接头室温及550℃高温抗拉强度较高,均断裂于母材;焊缝显微硬度高于母材,且热影响区无明显软化;接头冲击韧性良好.接头综合力学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光纤激光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真空电子束焊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路 王泽明 +2 位作者 陶海燕 陈高詹 朱天军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29,1,共4页
针对中国固态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TBM)的结构材料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开展了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并在740℃/1.5 h条件下进行了焊后热处理(PWHT)。焊后表面成形良好,无任何表面缺陷。基于焊缝中气孔的形成机理,通过电子束重熔焊... 针对中国固态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TBM)的结构材料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开展了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并在740℃/1.5 h条件下进行了焊后热处理(PWHT)。焊后表面成形良好,无任何表面缺陷。基于焊缝中气孔的形成机理,通过电子束重熔焊接的方法解决了焊后存在大量链状气孔的问题。分析了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各合金元素的能谱分布。结果表明,焊态和热处理态的焊缝金属中主要均由板条马氏体组成,在电子束焊接过程中各主要的合金元素也未烧损,热处理态的焊缝抗拉强度较焊态略有下降,同时韧性有所提高。基于电子束焊接试验,成功试制了TBM模块盖板模拟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F-1活化铁素体 马氏体钢 电子束焊接 金相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组织调控及其固相连接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晨曦 毛春亮 +3 位作者 崔雷 周晓胜 余黎明 刘永长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21-1538,共18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核聚变堆包层模块需要选用高温性能相对优异、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抗中子辐照肿胀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ic/marte...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核聚变堆包层模块需要选用高温性能相对优异、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抗中子辐照肿胀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RAFM steel)。现有RAFM钢大多数是依据低活化元素选取原则在Cr-Mo系铁素体耐热钢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存在热强性差、熔焊接头服役过程容易发生第IV类断裂等问题。本文首先概括了国内外RAFM钢的发展历程、合金化设计原理与组织设计思路、组织演变规律及调控方法,并对RAFM钢的固相连接(扩散连接与搅拌摩擦焊接)进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高热稳定性的纳米级MX相对位错的钉扎作用是实现RAFM钢高温强化的重要因素,分析了RAFM钢冷却过程中板条马氏体非连续转变动力学成因,明确了形变热处理等组织调控技术对RAFM钢性能优化的作用机制,澄清了RAFM钢固相连接接头组织形成与演变规律,指明了高温服役过程中RAFM钢固相连接接头组织演变与断裂失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强化机制 相变行为 组织演变 组织调控 扩散连接 搅拌摩擦焊
原文传递
RAFM钢应变补偿本构关系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7
7
作者 邱国兴 白冲 +3 位作者 蔡明冲 王建立 李小明 曹磊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7-166,共10页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具有较低的辐照肿胀率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被认为是聚变堆首选的结构材料。然而,低活化钢强度高、冷塑性变形抗力大的特点,使其难以通过冷加工或低温加工实现大规模生产。使用MMS-200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具有较低的辐照肿胀率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被认为是聚变堆首选的结构材料。然而,低活化钢强度高、冷塑性变形抗力大的特点,使其难以通过冷加工或低温加工实现大规模生产。使用MMS-200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50~1200℃、应变速率为0.1~5 s-1和最大变形量为50%条件下,进行了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0.11C-9.4Cr-1.35W-0.22V-0.05Si-0.11Ta-0.50Mn)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其热变形行为。基于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不同应变量下的低活化钢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确定了最优热加工参数,结合金相结果分析了材料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规律,为低活化钢的热加工成形工艺及组织优化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变速率下,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流变应力逐渐降低,在一定变形温度下,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温度和应变速率对组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变形过程中材料内部发生的动态回复和再结晶等机制的交互作用。使用六阶多项式拟合进行应变补偿建立的低活化钢变形本构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平方相关系数为0.972。显微组织和热加工图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为再结晶提供了充足能量,材料软化机制由动态回复转变为动态再结晶;减小应变速率,能量有足够时间扩散,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进行;在变形温度为1060~1130℃、应变速率为0.13~0.36 s^(-1)条件下和合金耗散系数η达到36%的最佳热加工参数范围,可获取到均匀动态再结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热流变 动态再结晶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原文传递
扩散连接技术在核聚变反应堆包层模块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晨曦 刘永长 +4 位作者 周晓胜 马宗青 王颖 李会军 杨建国 《精密成形工程》 2015年第1期1-8,15,共9页
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有望彻底解决能源危机。核聚变反应堆关键部件——包层模块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且服役环境恶劣,焊接接头成为影响反应堆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以扩散连... 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有望彻底解决能源危机。核聚变反应堆关键部件——包层模块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且服役环境恶劣,焊接接头成为影响反应堆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以扩散连接为代表的固相焊接技术对接头性能及组织影响较小,已逐渐取代熔化焊应用于包层模块复杂构件制造。在简要介绍扩散连接及其原理的基础上,对包层模块构件扩散连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包括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及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构件的扩散连接,Be,W,Si C等其他先进高温材料的扩散连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反应堆 包层模块 扩散连接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RAFM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姚军 索进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9-63,共5页
现有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都还不能完全满足下一代聚变反应堆的高效率运行条件,选用电渣重熔技术熔炼了一种新的RAFM钢。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新RAFM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 现有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都还不能完全满足下一代聚变反应堆的高效率运行条件,选用电渣重熔技术熔炼了一种新的RAFM钢。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新RAFM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RAFM试验钢采用980℃淬火+780℃回火热处理工艺时,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室温抗拉强度为680.79MPa,伸长率为31.1%,断面收缩率为7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RAFM钢中氚氦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伟波 陈长安 +2 位作者 王佳佳 向鑫 帅茂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01-105,共5页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是未来磁约束核聚变堆产氚包层推荐的主体结构材料,将在ITER实验包层模块中进行考核。氚及氚衰变氦-3在RAFM钢中的驻留行为将影响所产生氚的有效利用并导致材料的结构损伤,因此RAFM钢的涉氚相容性是其最终...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是未来磁约束核聚变堆产氚包层推荐的主体结构材料,将在ITER实验包层模块中进行考核。氚及氚衰变氦-3在RAFM钢中的驻留行为将影响所产生氚的有效利用并导致材料的结构损伤,因此RAFM钢的涉氚相容性是其最终应用于聚变堆结构材料之前必须考核的问题之一。总结了国内外对RAFM钢的氚氦相容性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一些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氚氦损伤 微结构演化
下载PDF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烁 武会宾 +1 位作者 江海涛 任建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86,共5页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试验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在高温热变形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间隔时间、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量等因素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2%应力补...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试验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在高温热变形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间隔时间、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量等因素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2%应力补偿法计算了不同变形条件下,钢的静态再结晶软化百分数。结果表明,在其它变形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道次间隔时间的延长、变形温度的升高、应变速率的增大及变形量的加大均加速静态再结晶软化行为的进行;RAFM钢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93 335 J/mol,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且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双道次压缩热模拟试验 静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RAFM钢中驻留氘的热脱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凌博 窦天军 +3 位作者 王博 饶咏初 叶小球 陈长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0-14,共5页
分别研究了中国自主研发的2种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CLAM钢和CLF-1钢)中氘的驻留情况,利用金相显微镜对材料的金相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LAM钢为等轴的回火马氏体相,而CLF-1钢金相组织为保持了板条马氏体形态的细小回火马氏体。通... 分别研究了中国自主研发的2种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CLAM钢和CLF-1钢)中氘的驻留情况,利用金相显微镜对材料的金相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LAM钢为等轴的回火马氏体相,而CLF-1钢金相组织为保持了板条马氏体形态的细小回火马氏体。通过氘的扩散常数计算2种钢中氘浓度分布,结果显示,CLAM钢和CLF-1钢在500℃、500kPa条件下,氘充饱和情况下氘浓度分别为7.43μg/g和5.7μg/g。在室温下放置0.5h后,CLAM钢和CLF-1钢中的氘分别损失了23%和51%。TDS实验结果表明,CLAM钢中的氘只有1个解吸峰,激活能为21kJ/mol,对应的氢陷阱为晶界和位错。CLF-1钢中的氘有2个解吸峰,解吸峰激活能为31kJ/mol,高温段解吸峰激活能为94kJ/mol。2种钢中低温段解吸峰对应的氢陷阱为晶界和位错,CLF-1钢低温段解吸峰的激活能略高是因为其晶粒尺寸小,氘原子的扩散路径更多。CLF-1钢样品高温段解吸峰对应的氢陷阱是由晶界和位错等缺陷与MC碳化物复合形成的新的氢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热解吸谱
下载PDF
钨/钢异种金属电阻扩散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13
作者 于江 唐小雅 +2 位作者 孙宇 张洪涛 杨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73-180,共8页
提出高电阻率石墨作为热补偿辅助电极,纯Fe箔作为中间层,在一定焊接时间下,通过电阻缝焊输出的恒定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实现纯钨板与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的电阻扩散焊连接。同时,对比获得的钨/钢和钨/铁/钢焊接接头的界面组... 提出高电阻率石墨作为热补偿辅助电极,纯Fe箔作为中间层,在一定焊接时间下,通过电阻缝焊输出的恒定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实现纯钨板与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的电阻扩散焊连接。同时,对比获得的钨/钢和钨/铁/钢焊接接头的界面组织、接头强度和断裂形式去揭示中间层在焊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由于钨/钢异种金属界面之间引入了中间层,获得的钨/铁/钢焊接接头的界面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原来的钨/钢连接界面转变为钨/铁界面和铁/钢界面,同时,中间层的加入会导致整个焊接接头电阻增加,焊接过程中生成的焦耳热增多,导致界面处元素相互扩散距离增加,由原来的2μm增加至4μm,获得的焊接接头剪切载荷得到提高,为12313.3 N,相对前者提高约30.82%,接头表面实时温度场表明整个焊接过程中辅助电极石墨的温度最高,达到910℃,但小于母材熔点,这亦表明整个焊接过程界面以扩散为主,为电阻固相扩散连接。此外,断口形貌表明中间层的加入导致断口处反应区域增加,主要断裂位置位于钨合金处,表明钨/钢之间形成较好的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扩散焊 焦耳热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原文传递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超 崔雷 +2 位作者 刘永长 王东坡 周猛兵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7,I0003,共7页
文中对9%Cr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接头不同区域微观组织存在明显的差异.搅拌区内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引起晶粒细化和马氏体转变,并且晶界M23C6相溶解,晶内M3C相析出;热力影响区... 文中对9%Cr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接头不同区域微观组织存在明显的差异.搅拌区内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引起晶粒细化和马氏体转变,并且晶界M23C6相溶解,晶内M3C相析出;热力影响区组织变化与搅拌区相似,但晶粒尺寸明显大于母材;热影响区和母材区均表现回火组织特征.搅拌区硬度显著提高,分布均匀;热力影响区硬度值变化较大;热影响区发生软化,其硬度值在接头区域最低.随着拉伸测试温度的增加,搅拌区的屈服强度单调降低,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断后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搅拌摩擦焊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厚板真空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灿 廖洪彬 +4 位作者 王传强 李午红 潘兴龙 王晓宇 吴世凯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18年第3期9-14,共6页
针对聚变堆氚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TBM)结构材料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并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焊接的焊缝表面成形良好,无气孔、裂纹等焊接缺陷;焊接接头横截... 针对聚变堆氚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TBM)结构材料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并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焊接的焊缝表面成形良好,无气孔、裂纹等焊接缺陷;焊接接头横截面呈典型的匙孔穿透焊缝形貌,焊缝金属显微组织为较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熔合线附近为马氏体、少量铁素体和魏氏体组织的混合组织;热影响区主要由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且晶粒尺寸大小由焊缝向母材依次减小。经710℃,210 min焊后热处理,焊缝区显微硬度均值为350 HV,存在明显的硬化现象;常温下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635MPa,断裂位置处于远离焊缝的母材侧,550℃高温抗拉强度均值为350 MPa,断裂位置在焊缝区;经180°侧弯试验,焊缝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焊接接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电子束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离子辐照后的微观结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飞 万发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3,共6页
采用100keV的氢离子在450℃对两种成分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了辐照实验;同时为了对比研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中的合金元素在辐照过程中的行为,将Fe-10Cr合金以及纯铁一起进行了离子辐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当辐照剂... 采用100keV的氢离子在450℃对两种成分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了辐照实验;同时为了对比研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中的合金元素在辐照过程中的行为,将Fe-10Cr合金以及纯铁一起进行了离子辐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当辐照剂量为1×1017H+/cm2时,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中产生了一定数量的位错缺陷,另外,发现有大量富含合金元素Cr的点状析出物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离子辐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ODSRAFM钢的结构和性能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建生 张文儒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8,共4页
比较了机械合金化法、溶胶-凝胶-等离子体烧结法和真空熔炼法三种方法制备的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结构和性能。机械合金化方法和溶胶-凝胶-等离子体烧结法制备得到的材料氧化物粒子达到纳米级;真空熔炼方法可制备出微... 比较了机械合金化法、溶胶-凝胶-等离子体烧结法和真空熔炼法三种方法制备的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结构和性能。机械合金化方法和溶胶-凝胶-等离子体烧结法制备得到的材料氧化物粒子达到纳米级;真空熔炼方法可制备出微米级大小的氧化物弥散强化材料。上述方法制备的材料强度均得到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强化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方法 比较
下载PDF
超低碳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低温韧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辉 李烁 +2 位作者 史春丽 武会宾 王福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7,共6页
设计了一种超低碳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利用扫描电镜(SEM)、原位拉伸和低温冲击等方法观察和测定了试验钢调质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了低温状态下显微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980℃保温1 h完全奥氏体化淬火与... 设计了一种超低碳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利用扫描电镜(SEM)、原位拉伸和低温冲击等方法观察和测定了试验钢调质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了低温状态下显微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980℃保温1 h完全奥氏体化淬火与750℃保温1 h空冷后,在服役温度600℃时,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了294 MPa、321 MPa和29%;原位拉伸过程中,裂纹产生于夹杂物与基体的交界处,内应力的集中使得夹杂物脱开,形成尺寸在2μm左右的孔洞,最终形成裂纹的扩展直至断裂;不同温度下RAFM钢的示波冲击P-δ图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在低温时韧性极差;第二种形式为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由明显的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表现出优异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显微组织 原位拉伸 温韧性
原文传递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原奥氏体晶界显示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勇 田大容 +3 位作者 何琨 王朋飞 潘钱付 李丹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1年第1期35-39,共5页
基于原奥氏体晶界浸蚀机理,通过评价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效果,对浸蚀剂的配方、缓蚀剂含量及浸蚀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在氯化铁+硝酸水溶液中可以浸蚀出马氏体板条及板条界面处弥散分布着的形貌与尺寸不... 基于原奥氏体晶界浸蚀机理,通过评价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效果,对浸蚀剂的配方、缓蚀剂含量及浸蚀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在氯化铁+硝酸水溶液中可以浸蚀出马氏体板条及板条界面处弥散分布着的形貌与尺寸不同的细小析出相,而原奥氏体晶界显示效果不佳;饱和苦味酸水溶液+缓蚀剂能浸蚀出清晰的晶界。缓蚀剂过少,浸蚀速率过高,控制难度较大,达不到抑制晶内组织显像的效果;缓蚀剂过多,易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浸蚀速率过低,晶界和晶内组织的浸蚀显像同时受到抑制。在100mL饱和苦味酸水溶液+08.g缓蚀剂中微沸热浸蚀4min,该钢的晶界清晰可辨。对比能谱分析结果可知,最优浸蚀配方的金相图能更直观地辨识出晶界和晶粒大小,对制样要求较低,图片采集过程更加简单、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原奥氏体晶界 缓蚀剂 饱和苦味酸水溶液 能谱分析
下载PDF
0.29V-0.09Ta RAFM钢辐照条件下空洞演化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礼栋 霍晓杰 +2 位作者 陈浩 杨志刚 张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9-1145,共7页
为研究辐照条件下空洞的演化,分别在200,350和550℃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进行He离子辐照。实验结果显示,辐照损伤沿深度呈钟型分布,空洞的尺寸和密度均与空位产生率正相关。随着辐照温度升高,空洞的尺寸增大,密度降低,高温下... 为研究辐照条件下空洞的演化,分别在200,350和550℃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进行He离子辐照。实验结果显示,辐照损伤沿深度呈钟型分布,空洞的尺寸和密度均与空位产生率正相关。随着辐照温度升高,空洞的尺寸增大,密度降低,高温下可以观察到空洞在晶界的聚集和无空洞区(VDZs),在550℃可以观察到方形空洞。使用相场模型模拟空洞的演化机制,模拟结果显示,辐照条件下空洞演化可以分为孕育、形核和生长3个阶段,空洞界面能的各项异性是空洞形状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铁素体马氏体 辐照空洞 相场 界面能各向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