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诊断消化道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翟宁 于鹏 +4 位作者 宫凤玲 李孟静 张惠英 马春梅 王星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1-356,共6页
背景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大。碘对比剂的CT值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增加,利用碘的这一特性,本研究试图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最优扫描方案。目的探讨MSCT低浓... 背景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大。碘对比剂的CT值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增加,利用碘的这一特性,本研究试图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最优扫描方案。目的探讨MS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的可行性,以期获得最优扫描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检测2014年5月——2016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MSCT增强检查诊断并手术证实的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出血点CT值,平均值(212.1±64.5)HU。以测得的出血点CT值为参考值,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4种不同浓度碘溶液,依次为6.40、5.76、5.12、4.48 mgI/ml,120 kV对应CT值分别为(214.7±1.6)、(185.9±1.4)、(162.2±1.4)、(140.5±2.5)HU。对出血模型分组行不同剂量CT增强扫描,常规组120 kV,300 mAs;低剂量组:A亚组100 kV,300 mAs;B亚组100 kV,400 mAs;C亚组80 kV,400 mAs;D亚组80 kV,465 mAs,对比剂浓度对应4种碘溶液浓度。每种浓度扫描7次。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测量图像客观噪声、计算图像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记录每组MSCT对模型消化道出血检出情况,并测量出血点CT值,评价出最优扫描方案。结果常规组CTDIvol为19.6 mGy,低剂量组A亚组CTDIvol为12.4 mGy,低剂量组B亚组CTDIvol为16.5 mGy,低剂量组C亚组CTDIvol为8.2 mGy,低剂量组D亚组CTDIvol为9.5 mGy。低剂量组各组的DLP、ED低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组B亚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A、C、D亚组图像客观噪声高于常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同一对比剂浓度下低剂量组各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辐射 对比浓度 消化道 活动性出血
下载PDF
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荣娟 虞云杰 +1 位作者 王正磊 李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4242-4244,共3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20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前者检查时管电压...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20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前者检查时管电压100kV、对比剂碘美普尔浓度400mgI/ml,后者检查时管电压80kV、对比剂碘佛醇浓度350mgI/ml。统计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图像CT值、图像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明显更低(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的CT值明显更高(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各个血管段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现轻微热感以及明显热感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可保障图像质量,减少辐射剂量,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应用效果显著且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双源CT 管电压 对比浓度 辐射 图像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能谱扫描在超重及肥胖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高恺 马泽鹏 +3 位作者 张天乐 刘子岩 丁玮 赵永霞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1-978,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扫描方案在超重及肥胖患者腹部CT增强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总碘量,并探讨腹部图像的最佳单能量值。方法将90例超重[24 kg/m2≤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及肥胖(BMI≥28 kg/m2)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30... 目的比较不同扫描方案在超重及肥胖患者腹部CT增强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总碘量,并探讨腹部图像的最佳单能量值。方法将90例超重[24 kg/m2≤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及肥胖(BMI≥28 kg/m2)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能谱模式+320 mg I/ml浓度对比剂,B组采用低管电压模式100 kVp+370 mg I/ml,C组采用常规管电压模式120 kVp+370 mg I/ml,并对A组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分别重建50~70 keV(间隔5 keV)的单能量图像。将感兴趣区域放置在腹主动脉、门静脉主干、肝脏、脾脏、胰腺、肾脏及其同层面竖脊肌上,测量上述部位的CT值和噪声值,并计算图像的对比度噪声比(CNR)。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所有图像采用双盲法评分。记录并计算3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和总碘量。比较A组各亚组与B组和C组双期图像各器官和血管的CT值、CNR及主观评分值,以及3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和总碘量,并选出A组的最佳keV值。结果50~60 keV水平:A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各部位CT值和CNR高于(P<0.05)或等于B组和C组(P>0.05),主观评分值在50和55 keV时均低于B组和C组(H=34.47、41.27,P<0.05),而在60 keV时与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和70 keV水平:A组除65 keV动脉期肾皮质的CT值和CNR高于B组和C组(F=102.38、29.47,P<0.001),主观评分值与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双期各部位CT值、CNR及主观评分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有效剂量较C组分别降低了24.72%和25.78%,A组的总碘量较B组和C组分别减少了12.50%和13.34%。结论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采用能谱模式联合低浓度对比剂行腹部CT增强,既能满足图像质量,又能降低辐射剂量和总碘量。腹部CT增强双期图像的最佳单能量值为60 k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增强 能谱成像 管电压 对比浓度 辐射
原文传递
探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在320排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
4
作者 武海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71-0174,共4页
分析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在320排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体检时发现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一、二两组,两组使用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浓度有所差异。然后分别选择东芝320排CT进行冠脉扫描,评估两组扫描图像结果... 分析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在320排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体检时发现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一、二两组,两组使用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浓度有所差异。然后分别选择东芝320排CT进行冠脉扫描,评估两组扫描图像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在CTDI,DLP及ED值方面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图像质量主观节段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一组的左冠脉开口处CT强化值和SD值均高于二组(均P<0.05),但两组在SNR、CNR之间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进行320排CT冠脉成像检查时,选择低管电压技术联合低碘浓度对比剂,可以同时兼顾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碘摄入量之间的关系,在获得满足质量要求的图像时,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及碘摄取量,因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冠脉成像 辐射 对比浓度
下载PDF
利用双低扫描方案进行仿真模体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琳琳 浦仁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902-906,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统计性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扫描方案来降低仿真模体模拟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以及碘对比剂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对固定在CDP-2标准仿真女性模体中2支相同的模拟血... 目的探讨利用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统计性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扫描方案来降低仿真模体模拟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以及碘对比剂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对固定在CDP-2标准仿真女性模体中2支相同的模拟血管分别注入浓度为27mg/ml、35mg/ml碘对比剂,并采用NI6、NI7、NI8、NI9、NI10、NI11、NI12、NI13、NI14、NI15十个噪声指数分别进行80Kvp、120Kvp两组扫描,80Kvp组采用50%ASIR重建,120Kvp组采用滤过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比较两组的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CT值及质量主观评分。结果 180Kvp组和120Kvp组CTDIVOL分别为(3.818±2.44)mGy、(5.143±3.23)mGy,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1);227mg/ml模拟血管80Kvp组和27mg/ml模拟血管120Kvp组的CNR、SNR、CT值、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19、0.000和0.029);35mg/ml模拟血管80Kvp组和35mg/ml模拟血管120Kvp组的CNR、SNR、CT值、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5、0.000和0.021);3浓度27mg/ml 80Kvp组与浓度35mg/ml 120Kvp组CT值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0.031),CNR、SN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917、0.585)。结论应用低管电压结合ASIR重建、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可以在保证仿真模体模拟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压 自适应统计性迭代 仿真模体 对比浓度 辐射
下载PDF
“双低”扫描在回顾性门控冠脉成像的应用
6
作者 林韵颖 黄汝杭 +4 位作者 陈英杰 张建如 钟志平 胡明辉 曾秋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4期86-87,共2页
目的:对在低管电压状态下使用低浓度对比剂与高管电压下使用常规浓度对比剂的回顾性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013年05月起,对三年内共66名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低于70次/min的患者进行64排容积后门控CT冠状... 目的:对在低管电压状态下使用低浓度对比剂与高管电压下使用常规浓度对比剂的回顾性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013年05月起,对三年内共66名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低于70次/min的患者进行64排容积后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扫描,之后按照他们的BMI指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30,使用管电压100kVp+碘海醇注射液350mgI/mL;对照组:n=36,使用管电压120kVp+碘帕醇注射液370mgI/mL),后者为正常剂量组,用做实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门控 辐射 对比浓度 管电压 冠状动脉
下载PDF
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浓度对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CT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田中雨 李博 +1 位作者 宋海林 赵智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A01期46-46,共1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浓度对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泛影葡胺组)和C组(...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浓度对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泛影葡胺组)和C组(10%泛影葡胺),各100例。给A组患者口服水,给B组患者口服2%泛影葡胺,给C组患者口服10%泛影葡胺。观察并比较三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特异度。结果:B组的诊断灵敏度(95.89%)高于A组(89.04%)和C组(83.56%),B组的诊断特异度(44.44%)低于A组(59.26%)和C组(70.37%),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诊断的准确率(70.00%)高于A组(55.00%)和C组(45.00%),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管电压联合口服低浓度造影剂能够有效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供血动脉CT图像质量,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高,并且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种诊断方式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压 对比浓度 胃肠道恶性肿瘤 供血动脉 CT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