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392
1
作者 杨刚 吕厚山 +3 位作者 高健 寇伯龙 袁燕林 徐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 (THR、TK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1997年 11月~ 1999年 3月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 ,其中未用药组共 47例患者 ,6 2... 目的 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 (THR、TK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1997年 11月~ 1999年 3月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 ,其中未用药组共 47例患者 ,6 2例关节置换 (34膝 ,2 8髋 ) ,未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用药组共 31例患者 ,36例关节置换 (19膝 ,17髋 ) ,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 结果 用药组DVT总发生率为 19 4% ,其中TKR术后发生率为 2 6 3% ,THR术后发生率为 11 8% ;未用药组DVT总发生率为 48 4% ,其中TKR术后发生率为 5 5 9% ,THR术后发生率为 39 3%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用药组近端DVT的发生率为 2 8% ,较未用药组为 19 4% ,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用药组未发现术中及术后出血增多等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 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 预防 人工关节 分子肝素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41
2
作者 许秀丽 朱秀勤 +2 位作者 邢攸红 马燕兰 王玉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 ,同时找出较有效的压迫时间 ,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 ,将每例患者的 10次皮下注射...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 ,同时找出较有效的压迫时间 ,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 ,将每例患者的 10次皮下注射随机分为 5组 ,每组压迫时间分别为 1min、2min、3min、4min、5min。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不同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1,且 3min组与 2min组出血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而其他相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局部不同压迫时间与出血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且较大面积 (>2cm× 2cm)出血率在 3min组与 2min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而其他相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局部压迫 3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较大面积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局部压迫时间 皮下出血
原文传递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 被引量:180
3
作者 李晓强 王深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23-26,共4页
2008年3月,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我国第一版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治指南,对提高我国DVT诊治水平、规范治疗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四年来由于DVT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为适应这... 2008年3月,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我国第一版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治指南,对提高我国DVT诊治水平、规范治疗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四年来由于DVT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为适应这些发展,血管外科学组委托第五届静脉论坛轮值主席李晓强教授执笔对第一版指南进行修订。新版指南的修订历经半年多的时间,经多位专家先后于2011年9月2日苏州会议,9月10日第五届中国静脉论坛(北京),12月10日三亚会议,对第二版的指南反复研究,认真修改,最终完成修订。参加本指南修订的我国血管外科著名专家有:(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常光其、陈翠菊、陈忠、董国祥、符伟国、戈小虎、谷涌泉、管珩、郭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分子肝素 诊断 抗凝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管外科学 普通肝素 拮抗剂 治疗指南
下载PDF
肺心病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4
4
作者 郭欣然 翁育清 谢灿茂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9-480,共2页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并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的价值 ;方法 将肺心病患者4 6例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 2 3例 ,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血浆凝血酶片段 1+2 (F1+ 2 )、纤维蛋...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并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的价值 ;方法 将肺心病患者4 6例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 2 3例 ,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血浆凝血酶片段 1+2 (F1+ 2 )、纤维蛋白原 (F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和D -二聚体 (DD) ;结果 肺心病患者vWF、F1+ 2 、Fg、GMP - 14 0、DD血浆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肺心病治疗组经LMWH治疗后上述各凝血分子标记物及PaCO2 明显降低 ,而PaO2 显著增高 ,而常规组虽血气指标略有改善 ,而凝血分子标志物未见改善 ;结论 尽早检测诊断肺心病血栓前状态 ,及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血栓前状态 分子肝素 抗凝干预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被引量:127
5
作者 李晓强 王深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53-57,共5页
2008年3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第1版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对规范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为适应学术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 2008年3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第1版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对规范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为适应学术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对第1版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血管外科学 拮抗剂 维生素 DVT 溶栓治疗 治疗指南 手术取栓 普通肝素 腔静脉滤器 导管溶栓 溶栓效果 股青肿 髂静脉 分子肝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90
6
作者 易兴阳 张顺开 +5 位作者 潘继豹 潘光强 胡永启 陈步满 林瑞声 余昌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起病在 72小时内的 2 0 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0 .4 ml,每日 2次腹部皮下注射 ,连续 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起病在 72小时内的 2 0 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0 .4 ml,每日 2次腹部皮下注射 ,连续 5~ 10天。治疗前后检测纤溶酶原和凝血因子 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同时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 11例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常规治疗组 2 3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低分子肝素组发生的进展性卒中其进展的严重程度比常规治疗组轻 ( P<0 .0 1) ;近期预后较常规治疗组好 ( P<0 .0 5 ) ;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明显降低纤溶酶原和凝血因子 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能降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分子肝素 凝血因子 预防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1
7
作者 付雪梅 王丹 郝鹏锴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8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危害和诊疗方法。方法选择84例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组(对照组)42例,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观察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流产率、早产率、...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危害和诊疗方法。方法选择84例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组(对照组)42例,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观察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的妊娠结局;对两组孕妇治疗前、后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等指标进行检验比较以及两组在出血、血小板减少、瘀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时间(TT)等血栓性检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出血、血小板减少、瘀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由血栓前状态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血栓前状态 复发性流产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体会 被引量:71
8
作者 陈洪云 刘玲 +1 位作者 吴猛 黄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例AMI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首日300mg,连用3d,72h后改为100mg/d)和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首日300mg,连用3d...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例AMI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首日300mg,连用3d,72h后改为100mg/d)和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首日300mg,连用3d,72h后改为75mg/d)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抗凝(低分子肝素钠32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共用7d),同时给予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B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防止心室重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西药治疗。并给予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例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AMI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分子肝素 心肌梗死 急性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9
9
作者 梁荣丽 罗宋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就诊的早孕期URSA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就诊的早孕期URSA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LMWH。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测定PTS相关指标[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蛋白C(PC)活性、蛋白S(PS)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并与同期51例健康早孕孕妇(正常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外周血DD、t-PA、PAI-1、IL-17、IL-6、IFN-γ均高于正常组,AT-Ⅲ、PC、PS活性、TGF-β、IL-10、IL-4均低于正常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孕12周、20周末外周血DD、t-PA、PAI-1、IL-17、IL-6、IFN-γ均显著降低,AT-Ⅲ、PC、PS活性、TGF-β、IL-10、IL-4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DD、PAI-1、IL-17、IL-6、IFN-γ低于对照组,AT-Ⅲ、PC、PS活性、TGF-β、IL-10、IL-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88.2%)高于对照组(70.6%)(P<0.05)。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LMWH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URSA安全有效,可提高活产率,且不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与改善PTS及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血栓前状态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7
10
作者 吴宣富 田时雨 +3 位作者 袁恩庆 陈俊抛 叶赛娟 刘兰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03-104,共2页
首次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2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结果发现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恢复,治疗期间未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表明该药治疗急性脑梗塞是有效的、安全的。
关键词 分子肝素 脑梗塞 安全性 治疗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5
11
作者 梁蓉 石通和 +5 位作者 刘淑芳 黄玉珍 张军莲 乐燕 黄丽华 姚书忠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6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另选80例正常生育期妇女用于LAR的测定。治疗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另选80例正常生育期妇女用于LAR的测定。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和狼疮样抗凝物质(LA)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T、D—Dimer和IA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活产率为8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能缓解孕妇的血栓前状态,提高活产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前状态 复发性流产 阿司匹林 分子肝素
下载PDF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63
12
作者 凌婉文 林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6-338,共3页
早发型子痫前期尚无统一的临床时间界定,目前多以孕34周界定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其特点为围生儿死亡率高及母体的并发症出现早且严重。发生于孕24周以前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终止妊娠;对于孕24-28周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对于孕... 早发型子痫前期尚无统一的临床时间界定,目前多以孕34周界定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其特点为围生儿死亡率高及母体的并发症出现早且严重。发生于孕24周以前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终止妊娠;对于孕24-28周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对于孕28-34周患者,应在严密的母婴监护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行期待疗法。近年来抗凝治疗因能改善母婴结局而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少,作用时间长,用药方便,对胎儿安全,可以应用于临床。文章就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治疗 分子肝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3
作者 刘章 姬胜利 王凤山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573-578,共6页
肝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凝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尽管肝素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反应,如出血、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过敏反应等。而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注射吸收好、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 肝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凝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尽管肝素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反应,如出血、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过敏反应等。而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注射吸收好、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出血负作用少、无需实验室监测等优点,其在临床的应用不断扩大。近年来,关于LMWH的报道较多,尤其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但是,这些文章只是对LMWH的一个或几个药理作用或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文对LMWH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在PubMed和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关键词包括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或临床应用。所有关于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文献都被检索到,并主要对近10年的文献进行详细的阅读。根据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该文对LMWH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药理作用主要包括:①抗凝血作用;②抗血栓作用;③抗炎作用;④调节细胞增殖作用;⑤抗肿瘤作用;⑥预防腹部术后粘连;⑦抗脂质代谢紊乱;⑧抗氧自由基作用;等。临床应用主要包括: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②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③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④在产科中的应用;⑤预防术后血栓;⑥治疗急性胰腺炎;⑦在癌症病人中的应用;⑧对扁平苔癣的治疗作用。结论由于LMWH具有众多的药理作用导致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LMWH应用于临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并仍将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未分级肝素 分子肝素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较 被引量:61
14
作者 靖光武 叶树楠 杨述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28-4031,共4页
背景: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其因需皮下注射而存在局限性。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5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背景: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其因需皮下注射而存在局限性。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5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28例,低分子肝素组(达肝素)30例。置换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出血情况。结果与结论:利伐沙班组与达肝素组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置换后非严重出血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利伐沙班在预防全髋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上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全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分子肝素 安全性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与否对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58
15
作者 张素巧 刘素平 赵丽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7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与否与局部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LMWH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次注射后局部不压迫,另一次注射后局部压迫3~5 min。观察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 局部不压...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与否与局部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LMWH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次注射后局部不压迫,另一次注射后局部压迫3~5 min。观察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 局部不压迫皮下出血率及重度出血率显著低于压迫者(均P<0.01)。结论 皮下注射LMWH局部不压迫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局部出血 局部压迫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57
16
作者 周健 刘忠达 林伟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3例,并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31例(试验组)和低分子肝素组32例(对照组)。试验组术后6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d-1,连用35 d。对照组术...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3例,并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31例(试验组)和低分子肝素组32例(对照组)。试验组术后6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d-1,连用35 d。对照组术后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100 U抗凝,连续14 d。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指标。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30例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为13.3%;对照组31例获得随访,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6.2%,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至治疗后14 d,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为(1320.6±202.4)m L,对照组出血量为(1301.1±232.6)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与低分子肝素疗效相当,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静脉血栓 分子肝素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7
17
作者 田建梅 刘晓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4期147-150,共4页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方法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肾病综合征84例患儿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选择不同分成两组,将单纯行低分子肝素治疗4...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方法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肾病综合征84例患儿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选择不同分成两组,将单纯行低分子肝素治疗42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治疗42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凝血指标、血总胆固醇、血浆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水平等相关临床指标及预后肾功能、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所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血浆白蛋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肌酐清除率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治疗,不仅能够优化相关临床指标、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还能促进预后改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小儿 泼尼松 分子肝素 不良反应 肾功能
下载PDF
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5
18
作者 姜玲君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 分析低分肝素不同注射方法致皮下出血的原因。方法 应用“2种方法”的比较 ,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结果 治疗组 35 0例次和改进组 36 4例次皮下出血率比较 ,P <0 0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特殊的皮下注射方法 ,可... 目的 分析低分肝素不同注射方法致皮下出血的原因。方法 应用“2种方法”的比较 ,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结果 治疗组 35 0例次和改进组 36 4例次皮下出血率比较 ,P <0 0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特殊的皮下注射方法 ,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注射治疗 皮下出血 LMWH 注射方法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被引量:54
19
作者 张展 王金铭 +6 位作者 石瑛 张琳琳 蒋陈东 杨小倩 徐娜 朱海 宋婉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48-155,159,共9页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A、CNKI、万方等数据库并查阅检索到的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尽可能获取所有相关文献...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A、CNKI、万方等数据库并查阅检索到的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尽可能获取所有相关文献。制定严格的纳入和剔除标准,依据Cocharane手册5.1.0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篇RCT,共纳入236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能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均数差(WMD)=-6.73,95%CI:-9.65~-3.81,P<0.001]、收缩压(SBP)(WMD=-6.46,95%CI:-12.33~-0.58,P<0.001)、舒张压(DBP)(WMD=-6.01,95%CI:-8.34~-3.68,P<0.001)、24h尿蛋白(WMD=-0.87,95%CI:-1.22~-0.53,P<0.001)、24h尿量(WMD=640.14,95%CI:301.06~979.22,P<0.001)、血小板计数(PLT)(WMD=3.61,95%CI:1.44~5.79,P=0.71)、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WMD=2.20,95%CI:0.94~3.46,P<0.001)、血红细胞压积(HCT)(WMD=-1.36,95%CI:-1.62~-1.10,P<0.001)、凝血酶原时间(PT)(WMD=0.85,95%CI:0.07~1.63,P<0.001)、纤维蛋白原(FIB)(WMD=0.24,95%CI:0.05~0.43,P<0.001)等。结论:LMWH联合硫酸镁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分子肝素 硫酸镁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围产结局分析 被引量:53
20
作者 刘芬 马玉燕 邢玉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9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有硫酸镁组40例,应用硫酸镁常规治疗;复方丹参组23例,常...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9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有硫酸镁组40例,应用硫酸镁常规治疗;复方丹参组23例,常规治疗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组32例,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收集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两种抗凝药物对分娩情况、产后出血量、终止妊娠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1)硫酸镁组终止妊娠孕周平均为(31.7±1.9)周,新生儿平均体重为(1450.5±402.3)g;复方丹参组分别为(33.0±1.8)周及(1582.2±332.5)g;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32.8±1.7)周及(1590.0±340.1)g;各组间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组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主,手术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母亲并发症、血压控制不理想及胎儿窘迫等。(3)3组并发症依次为肾功能衰竭(12例);胎盘早剥(9例);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综合征(8例)。硫酸镁组发生并发症16例(40.0%),复方丹参组12例(52.2%),低分子肝素组15例(46.9%),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及复方丹参有助于提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且似有延长孕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分子肝素 复方丹参注射液 妊娠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