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孔径闪烁仪法测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2 位作者 郑宁 黄辉 高峻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3-1290,共8页
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2009年主要生长季节(5~9月)湍流通量及空气结构参数等观测数据,确定迭代法为该下垫面条件下大孔径闪烁仪(LAS)测算显热通量的计算法,测算白天大气非稳定层结状... 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2009年主要生长季节(5~9月)湍流通量及空气结构参数等观测数据,确定迭代法为该下垫面条件下大孔径闪烁仪(LAS)测算显热通量的计算法,测算白天大气非稳定层结状况下的显热通量(HLAS)。并采用通量印痕模型,对LAS法通量源区内由2台涡度相关系统观测得到的显热通量进行订正,得到源区内总显热通量值(HfEC)。分析LAS法与涡度相关法的显热通量测算或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LAS与HfEC的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3。说明在分析通量印痕和通量源区的基础上,采用LAS法测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 涡度相关系统 迭代法 山地人工混交林 通量印痕 通量源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