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开发动用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郭顺 丁超 +4 位作者 曲建山 郭兰 万永平 朱晴 王保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1,共7页
伊陕斜坡东南部延长油区的探明地质储量虽然平面动用程度总体较高,但仍有2.7×10^(8)t探明地质储量未得到有效动用,主要分布在延长组长2和长6两个主力油层,分别占34.4%和41.4%。为合理有序建产、提高探明地质储量动用率,以延长油区... 伊陕斜坡东南部延长油区的探明地质储量虽然平面动用程度总体较高,但仍有2.7×10^(8)t探明地质储量未得到有效动用,主要分布在延长组长2和长6两个主力油层,分别占34.4%和41.4%。为合理有序建产、提高探明地质储量动用率,以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的平面和纵向分布规律及未动用原因,厘清地质条件、落实地面条件或环保允许的探明地质储量分布和规模,并针对性提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高效开发对策、动用程序和技术攻关方向。研究表明,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可分为近期已规划动用储量、暂时不可动用储量和长期不可动用储量三大类,通过实施相应的技术对策和进一步研究攻关,预计可增加探明动用地质储量20237.59×10^(4)t,新建原油产能(107~155)×10^(4)t/a,将为应对低油价、实现油田高效开发、保持长期稳产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藏 伊陕斜坡 延长油区 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 探明地质储量动用率
下载PDF
低/特低渗透油藏砂–泥岩复合岩性模型吸水特征研究
2
作者 任广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54-363,共10页
大庆朝阳沟油田低/特低渗透油藏自1986年以来历经30多年水驱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地下油水分布状况复杂,呈现出高注采比、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现象,与常规油藏符合物质平衡理论的现象具有较大差异。本文以朝阳沟油田为研究对象... 大庆朝阳沟油田低/特低渗透油藏自1986年以来历经30多年水驱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地下油水分布状况复杂,呈现出高注采比、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现象,与常规油藏符合物质平衡理论的现象具有较大差异。本文以朝阳沟油田为研究对象,研制符合低/特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的砂–泥岩复合岩性模型,开展储层、过渡岩性、泥岩等不同岩性的吸水特征实验,分析油水分布状况,深入研究低/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普遍高注采比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砂岩储层吸水外,过渡岩性、含砂泥岩、纯泥岩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水能力,吸水量分别占30%、11%、7%,即仅有52%左右的注入水在地层条件下真正驱替原油,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低/特低渗透油藏注水量高、地层压力低的真实原因,为低/特低渗透油藏砂–泥岩储层有效开发对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藏 复合岩性模型 吸水 岩性 压力 注采比
下载PDF
水锁效应对低渗透储层的损害及抑制和解除方法 被引量:97
3
作者 廖锐全 徐永高 胡雪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89,共3页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着水锁损害 ,而且渗透率越低 ,水锁伤害越严重 ;造成水锁效应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因素。储层致密、孔隙喉道小 ,油藏压力低、存在绿泥石薄膜状的孔隙衬边结构是造成储层产生水锁效应的内在因素 ;驱动压差小...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着水锁损害 ,而且渗透率越低 ,水锁伤害越严重 ;造成水锁效应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因素。储层致密、孔隙喉道小 ,油藏压力低、存在绿泥石薄膜状的孔隙衬边结构是造成储层产生水锁效应的内在因素 ;驱动压差小、外来流体与岩石的润湿角小、粘度大及油水界面张力大是造成储层产生水锁效应的外在因素。渗透率越低 ,孔喉半径越小 ,油层压力越低 ,越容易产生水锁损害 ,且越难以解除其损害。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认为 :提高排液速度可以提高渗透率的保留率 ,抑制水锁效应 ;向油层中挤注一定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工作液 ,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相渗透率的保留率 ,减弱和部分消除水锁效应 ;在注入水中加入优化后的表面活性体系 ,可以改变低渗透油藏流体的渗流特性 ,可以有效地增大油水两相同流区 ,改善其水驱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锁效应 渗透储层损害 抑制 解除方法 渗透渗透油藏 水锁损害
下载PDF
特低渗油藏注水时机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思宾 曲建山 张书勤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注水时机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研究确定特低渗透油藏注水时机,对延长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本文着重利用矿场资料统计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已开发不同类型油藏的注水时机与产量变化关系、采出... 注水时机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研究确定特低渗透油藏注水时机,对延长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本文着重利用矿场资料统计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已开发不同类型油藏的注水时机与产量变化关系、采出程度和含水关系、地层压力和产液量关系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该类油藏的开发特征,同时简单分析了其机理。通过研究发现,特低渗透油藏不同的注水时机,开发效果迥然;安塞油田早期、同期、滞后和未受效四种情况,初期稳产阶段产量比例为4.27:2.3:1.87:1。因此,对于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应认真研究适宜的注水时机,尽可能实施早期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渗、渗透油藏 注水时机 开发 增产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