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粹制造的“国会纵火案”真相(上)
1
作者 陈特安 《国际展望》 1984年第2期28-29,共2页
一、沉冤昭雪历史永远是最公正的审判官。当年震惊环宇的德国“国会纵火案”,如今终于真相大白。 1983年3月1日,在季米特洛夫的故国保加利亚的《工人事业报》上。
关键词 国会纵火案 工人事业报 季米特洛夫 自西 戈林 纽伦堡法庭 德意志民族 肯普 兰公 伯夫
下载PDF
中国的博弈因子与西方的博弈理论——博弈论为什么产生在西方
2
作者 陈建先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5年第5期35-37,共3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称: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和巴里的《妙趣横生博弈论》为西方"孙子兵法";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在《妙趣横生博弈论》一书的中文版序:"而今博弈论的应用已变得日益广泛——现在的标题也完全可以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称: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和巴里的《妙趣横生博弈论》为西方"孙子兵法";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在《妙趣横生博弈论》一书的中文版序:"而今博弈论的应用已变得日益广泛——现在的标题也完全可以改为‘博弈与人类行为’。当然,孙子早在大约2500年前就熟知这一理论了";他俩还在《策略思维》一书的中文版前言:"博弈论说的并不仅仅限于击败对方,这个理论同时解释了建立合作与战而胜之两方面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伯夫 版序 田忌赛马 阿维 决策学 普林斯顿大学 博弈研究 三十六计 稳定集
下载PDF
虎口脱险
3
作者 邀月 《当代体育(扣篮)》 2006年第3期81-83,共3页
足球场上有宿敌,有恩怨,同样也有因缘际会。本文讲述的就是有关法国和英国之间因缘际会的故事。1904年,英法两国正式结为友好同盟,我们姑且不去管两国在政治方面的种种,单说足球。我们知道,在英超赛场上出现了德塞利和勒伯夫,可是如果... 足球场上有宿敌,有恩怨,同样也有因缘际会。本文讲述的就是有关法国和英国之间因缘际会的故事。1904年,英法两国正式结为友好同盟,我们姑且不去管两国在政治方面的种种,单说足球。我们知道,在英超赛场上出现了德塞利和勒伯夫,可是如果你认为英格兰只能培养出单一的法国球星那就错了,彼此合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坎通纳是法国的传奇球星,他在英伦同弗格森一道将曼联变成世界上最伟大的俱乐部之一;而格伦·霍德尔在温格的指点下,变身为一代传奇人物。接下来还有更多,均是由法国(人)和英国(人)合作而促成的经典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联 因缘际会 伯夫 冠军奖杯 利尔 阿拉维斯 英法 弗格森 阿斯顿维拉 基冈
下载PDF
与思想热情握手
4
作者 陈晓龙 《博客族》 2005年第4期22-24,共3页
法国《世界报》创始人 伯夫·梅里先生来 我国访问时,有位记者问:"你 写了多少文章?"他回答得非 常巧妙:"我写文章不计算字 数,而计算思想。"这句话道出 了作文的真谛。作文是学养, 不是架势;是气质,不是概念;... 法国《世界报》创始人 伯夫·梅里先生来 我国访问时,有位记者问:"你 写了多少文章?"他回答得非 常巧妙:"我写文章不计算字 数,而计算思想。"这句话道出 了作文的真谛。作文是学养, 不是架势;是气质,不是概念; 是思想,不是模式。作文的精 神第一是思想,第二是思想, 第三才是技巧。 与思想握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夫 梅里 三才 《世界报》 小学老师 人文精神 青年学生 模式口 政治思想觉悟 为五斗米折腰
原文传递
悦读
5
《当代电力文化》 2016年第7期84-85,共2页
《领导力21法则》《领导力21法则》是全球第一领导力大师麦克斯维尔博士4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他以21条清晰的法则,彻底讲透了提升领导力的方方面面,将抽象的领导力概念以具象的方式呈现。麦克斯维尔博士认为: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兴衰都... 《领导力21法则》《领导力21法则》是全球第一领导力大师麦克斯维尔博士4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他以21条清晰的法则,彻底讲透了提升领导力的方方面面,将抽象的领导力概念以具象的方式呈现。麦克斯维尔博士认为: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兴衰都源自领导力,而领导力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它是一种可以学习掌握、并能逐步提升的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维尔 集大成之作 具象 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者 人生感悟 战略管理 普林斯顿大学 伯夫 文化研究者
原文传递
到延安去
6
作者 邓叔明 《贵州文史丛刊》 1982年第2期34-40,共7页
西安事变后,我党的威望空前提高,各地革命青年,进步人士纷纷奔赴延安。我和我的战友也先后两次相约北上。一次是一九三七年春天,我和丁伯夫(即邓伯明,一九二八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党,是古蔺县地下党组织的创建人)自古蔺出发,... 西安事变后,我党的威望空前提高,各地革命青年,进步人士纷纷奔赴延安。我和我的战友也先后两次相约北上。一次是一九三七年春天,我和丁伯夫(即邓伯明,一九二八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党,是古蔺县地下党组织的创建人)自古蔺出发,到达陕西沔县,由于国民党军队的阻拦,被迫折回。一次是一九三八年春,我和丁伯夫、熊正阳、熊少阳、熊麟轩、张德伟、李家齐等八人,仍由古蔺出发,取道成都、西安。这次由于准备较为充分,并得到中共四川省委罗世文、车耀先等同志的支持,走了六十七天,历尽艰辛,终于冲破阻拦,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实现了我们的宿愿。至今忆起这段经历,仍使我心情激动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夫 革命青年 有一个青年 张德伟 古蔺 国民党军队 沔县 地下党组织 八年 李公朴
下载PDF
“香雪海畔是我家”——台灣畫家陶夀伯在故乡無锡
7
作者 梁京 邱洪良 《今日中国》 1991年第7期52-53,共2页
四月初,江南的梅花已經過了盛花期。一位耄耋老者却不顧年邁路遙,從台灣經香港趕到江蘇無錫的梅園探梅來了蒙盱痘\飄零的梅林中,老人彷彿又回到了半個多世紀前的年輕時代。這熟悉的山、熟悉的園、熟悉的梅花、熟悉的鄕音……不就是... 四月初,江南的梅花已經過了盛花期。一位耄耋老者却不顧年邁路遙,從台灣經香港趕到江蘇無錫的梅園探梅來了蒙盱痘\飄零的梅林中,老人彷彿又回到了半個多世紀前的年輕時代。這熟悉的山、熟悉的園、熟悉的梅花、熟悉的鄕音……不就是朝思暮想的故鄕嗎?不就是曾激勵自己孜孜以求六十餘年、奮筆揣摹作畫做人的故鄕之梅嗎?故園重遊,老人興奮得不能自己,他默默地唸叨着:“到家了,到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雪海 不能自己 探梅 陶先生 路遥 游惠山 赏梅 墨梅 虎丘 伯夫
下载PDF
人人都驳圣伯夫吗?——纪念马塞尔·普鲁斯特逝世一百周年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宏安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3年第2期28-46,共19页
脱胎于普鲁斯特遗留的笔记和手稿的批评专著《驳圣伯夫》,提出了“社会之我”和“内在之我”,贬低智力,崇尚直觉和主观真实,意在否定19世纪著名批评家圣伯夫重视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实证主义批评方法或批评理论。《驳圣伯夫》将圣伯夫请下... 脱胎于普鲁斯特遗留的笔记和手稿的批评专著《驳圣伯夫》,提出了“社会之我”和“内在之我”,贬低智力,崇尚直觉和主观真实,意在否定19世纪著名批评家圣伯夫重视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实证主义批评方法或批评理论。《驳圣伯夫》将圣伯夫请下神坛,成为大盛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新批评的基石之一。这部在普鲁斯特身后出版的、经别人之手编就的论著,在21世纪的今天有必要重新盘点和评估。本文通过重读《驳圣伯夫》并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批评界的观点演变,认为普鲁斯特生前的批评言论在身后成为某种预言实为批评史的风云际会使然;《驳圣伯夫》是批评史上的一份宝贵的资料,而不是定论;《驳圣伯夫》是波德莱尔所说的“有其存在理由”的批评,有偏袒,有成见,有政治性,有激情,也有排他性,但“能打开最广阔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夫 普鲁斯特 《驳圣伯夫 波德莱尔 现代性
原文传递
翻译文学、翻译、翻译体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家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7,共9页
“美好的书是用某种类似于外语的语言写成的”。——普鲁斯特《驳圣伯夫》
关键词 翻译文学 翻译体 《驳圣伯夫 普鲁斯特
下载PDF
在自由创作中寻找精神家园(下)——坂本龙一综合艺术浅析
10
作者 李黎阳 《荣宝斋》 2023年第8期204-213,共10页
三异步——看见声音,听见时间法国文学批评家查尔斯·奥古斯汀·圣伯夫(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曾经谈道:“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12)在当代艺术领域,最伟大的艺术家无疑也是... 三异步——看见声音,听见时间法国文学批评家查尔斯·奥古斯汀·圣伯夫(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曾经谈道:“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12)在当代艺术领域,最伟大的艺术家无疑也是那些“启发得最多的”艺术家。被尊称为“教授”的坂本龙一就是这样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自由创作 精神家园 伯夫 当代艺术 查尔斯
原文传递
“日内瓦学派”:学派的困惑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宏安 《欧美文学论丛》 2004年第1期97-139,共43页
一些学者、作家或批评家为了遵循一个共同的理论,为了传播一种共同的美学理想,为了推进一种共同的研究、创作或批评的倾向,或聚集在一起,或分散在各地,实际上组成一个或紧密或松散的团体。他们有一个或数个导师或精神领袖,有弟子。
关键词 日内瓦学派 莱蒙 斯塔罗宾斯基 文学批评理论 马塞尔 伯夫 蒂博代 批评意识 美学理想 批评思想
原文传递
李健吾与福楼拜和自然主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水平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1年第2期40-43,共4页
早年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求学时,李健吾便已经点燃了对福楼拜崇敬、向往的热情。他说:"《包法利夫人》原文是我读第三年法文读到的,教我法文的是美国温德(Winter)先生。……我跟他念了四年法文。后来我去法国留学,就是受了他教的... 早年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求学时,李健吾便已经点燃了对福楼拜崇敬、向往的热情。他说:"《包法利夫人》原文是我读第三年法文读到的,教我法文的是美国温德(Winter)先生。……我跟他念了四年法文。后来我去法国留学,就是受了他教的这本书的影响,放弃了坡及其他法国象征派。……自然,我也接受了一些福楼拜关于艺术的理论。"后来,李健吾去法国留学,就是为了专门研究福楼拜。在法国的两年中,"我当时日夜研究福楼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法国留学 象征派 伯夫 中国作家 小说故事 《小说月报》 外国作家
原文传递
米兰·昆德拉:沉思中的虚构
13
作者 贝尔特朗·维贝尔 秦燕(译)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关键词 昆德拉 虚构 米兰 沉思 《驳圣伯夫 20世纪初 普鲁斯特 小说 司汤达 叙述
原文传递
一针见血的批评——普鲁斯特对圣伯夫的批驳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克鲁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普鲁斯特的《驳圣伯夫》是 2 0世纪初的一部重要文学批评著作 ,它分析了 19世纪大名鼎鼎的批评家圣伯夫只从生活轶事、他人言论、恶癖陋习等方面去评论作家的批评方法 ,反驳了圣伯夫对 19世纪重要作家的错误评价 ,同时阐明了创作者挖掘... 普鲁斯特的《驳圣伯夫》是 2 0世纪初的一部重要文学批评著作 ,它分析了 19世纪大名鼎鼎的批评家圣伯夫只从生活轶事、他人言论、恶癖陋习等方面去评论作家的批评方法 ,反驳了圣伯夫对 19世纪重要作家的错误评价 ,同时阐明了创作者挖掘精神世界和表现真实的重要性。普鲁斯特的批评为 2 0世纪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指出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斯特 《驳圣伯夫 法国 文学批评 20世纪初 批评方法 实证主义 创作特点 真实性
原文传递
普鲁斯特的文学批评观
15
作者 臧小佳 《译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1-204,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普鲁斯特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文学创作中对文艺理念的渗透,探寻普鲁斯特研究的更多可能性,用普鲁斯特的文学批评观反观其文学作品,继续发掘<追忆似水年华>这部伟大作品的意义.
关键词 仿作 《驳圣伯夫 风格 主题批评
原文传递
《布雷伯夫的幽灵》:基于莎剧叙述的印第安史诗戏剧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红薇 李长利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137,共13页
在《布雷伯夫的幽灵》中,印第安剧作家丹尼尔·大卫·摩西将莎剧《麦克白》的幽灵叙事引入北美印第安历史和仪式文化之中,构建了一部基于莎剧结构的印第安史诗叙述。透过传教士布雷伯夫的幽灵、部族中"食人魔"的传说... 在《布雷伯夫的幽灵》中,印第安剧作家丹尼尔·大卫·摩西将莎剧《麦克白》的幽灵叙事引入北美印第安历史和仪式文化之中,构建了一部基于莎剧结构的印第安史诗叙述。透过传教士布雷伯夫的幽灵、部族中"食人魔"的传说及"休伦大逃亡"事件,该剧不仅揭露了欧洲殖民者宗教狂热背后的"食人性",同时也通过仪式文化,再现了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及诗学信仰——剧中的休伦人大迁移不仅是一次生死攸关之际的亡命之旅,更是一部通过口述故事讲述部落延存的印第安版"出埃及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伯夫的幽灵》 《麦克白》 印第安史诗戏剧 仪式文化 印第安版“出埃记”
原文传递
谁都不曾饶恕
17
作者 冯磊 《杭州(我们)》 2016年第1期26-27,共2页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前人的光辉论断。'百无一用'之外,有些书生们习惯于多疑、敏感,凡事斤斤计较,而且睚眦必报。或许正因如此,书生之间的缠斗令人刻骨铭心。鲁迅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在他死去多年以后,梁实秋写过一篇《鲁迅...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前人的光辉论断。'百无一用'之外,有些书生们习惯于多疑、敏感,凡事斤斤计较,而且睚眦必报。或许正因如此,书生之间的缠斗令人刻骨铭心。鲁迅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在他死去多年以后,梁实秋写过一篇《鲁迅与我》。梁写道:'有一次萧伯纳来到上海,上海的所谓作家们便拥出我们的伟大作家鲁迅翁来和他会晤,还照了张相在杂志上刊出来。一边站着的是一个身材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夫 鲁迅 雨果 梁实秋 诗人 阿黛尔 百无一用 萧伯纳
原文传递
两万封情书获得者:维克托·雨果
18
作者 杨皓 《检察风云》 2019年第11期74-75,共2页
1802年,维克托·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地区的一个军官家庭,父亲勃鲁都斯·雨果在西班牙战役倾覆前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高级将军,同时他也是一位自由思想共和主义者,视拿破仑为英雄。雨果的童年在国家动荡中度过。在雨果出生2年后... 1802年,维克托·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地区的一个军官家庭,父亲勃鲁都斯·雨果在西班牙战役倾覆前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高级将军,同时他也是一位自由思想共和主义者,视拿破仑为英雄。雨果的童年在国家动荡中度过。在雨果出生2年后拿破仑称帝,在他快13岁时波旁复辟。由于雨果父亲是将军,家人不得不常常奔波,雨果从旅行中学到很多。1819年4月,雨果和阿黛尔·富歇相恋,由于雨果的母亲索菲并不支持这门婚事,两人直到索菲去世(1821年)次年才结婚。雨果夫妻俩育有四个子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黛尔 拿破仑三世 伯夫 维克托
原文传递
法国文学史的建立——从圣伯夫到朗松
19
作者 钱翰 《法国研究》 2013年第3期1-7,共7页
文学史研究在今天我们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一门学问,然而它真正的确立实际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建立的条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人本主义和现代化以来新的知识体系和大学机制。在法国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圣伯夫、丹纳和朗松是三位... 文学史研究在今天我们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一门学问,然而它真正的确立实际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建立的条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人本主义和现代化以来新的知识体系和大学机制。在法国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圣伯夫、丹纳和朗松是三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完成了文学批评从个人经验的审美向知识体系的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伯夫 丹纳 朗松
下载PDF
九个哭着要月亮的孩子
20
作者 张方方 《南腔北调》 2006年第5期55-57,共3页
于连和边缘人于连,固执又幼稚的孩子,可爱又可恨。对于连的印象首次转好是在他高昂着倔强的头赴死的时候,可爱的精灵游戏人间之后,被招回到上帝的身边。当然还是对他的祈祷,伴随着他生命的实质及精神载体的词就只有一个——歇斯底里。... 于连和边缘人于连,固执又幼稚的孩子,可爱又可恨。对于连的印象首次转好是在他高昂着倔强的头赴死的时候,可爱的精灵游戏人间之后,被招回到上帝的身边。当然还是对他的祈祷,伴随着他生命的实质及精神载体的词就只有一个——歇斯底里。于连很少有正常思维。红与黑,红军装与黑教袍,永远高悬在于连头上,他挣扎着要触摸,要得到,活像一个哭着要月亮的孩子,哭着,喊着,跑着,跌倒,又爬起来,再跑:而天空中,黑夜里,两轮高高镶嵌的明月,一闪一闪,始终在指引并诱惑着这个倔强的孩子,直至粉身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起来 红与黑 游戏人间 边缘人 玛蒂尔德 相信自己 伯夫 第三天 玛格丽特 中外文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