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现代化后电离层折射误差高阶项的三频改正方法 被引量:28
1
作者 伍岳 孟泱 +1 位作者 王泽民 徐绍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01-603,608,共4页
研究了电离层对GPS观测信号的主要影响及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总结了电离层双频改正模型。针对GPS现代化中增加的第三频率,系统推导了三个频率的电离层改正模型及相位观测值无电离层组合(LC组合)模型。该模型将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改正至... 研究了电离层对GPS观测信号的主要影响及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总结了电离层双频改正模型。针对GPS现代化中增加的第三频率,系统推导了三个频率的电离层改正模型及相位观测值无电离层组合(LC组合)模型。该模型将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改正至二阶项,可进一步提高GPS定位精度,同时,为GPS定位中其他误差的改正及分离、周跳的探测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电离层折射误差 电离层组合
下载PDF
GPS周跳探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维 王解先 高俊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7-690,共4页
在分析Blewitt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一种新的方法共同探测周跳。新方法将无电离层组合作为基本观测值,对其进行星间差分,差分结果消除了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钟差的影响,而且差分后的组合观测值具有良好的光滑性,有利于周跳的探测。实验证明,... 在分析Blewitt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一种新的方法共同探测周跳。新方法将无电离层组合作为基本观测值,对其进行星间差分,差分结果消除了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钟差的影响,而且差分后的组合观测值具有良好的光滑性,有利于周跳的探测。实验证明,3种方法共同使用可以更准确地探测出周跳发生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跳探测 电离层组合 星间差分
原文传递
GNSS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方法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祝会忠 杨添宇 +1 位作者 赵洪涛 唐龙江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1,共8页
为了验证GPS、BDS、Galileo、GLONASS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方法的性能和精度,该文使用了GPS、BDS、Galileo、GLONASS多系统融合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多系统融合的PPP定位算法。利用实测数据,对GPS、BDS、Galileo、GLONASS进行静态PP... 为了验证GPS、BDS、Galileo、GLONASS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方法的性能和精度,该文使用了GPS、BDS、Galileo、GLONASS多系统融合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多系统融合的PPP定位算法。利用实测数据,对GPS、BDS、Galileo、GLONASS进行静态PPP和基于消参的最小二乘方法动态PPP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系统融合静态PPP的收敛时间可达10 min左右;对于单天的观测数据,多系统融合静态PPP收敛水平方向优于1 cm,垂直方向优于2 cm。多系统融合动态PPP收敛后水平方向优于2 cm,垂直方向优于4 cm;与单系统相比,收敛时间可减少10%~50%,其定位精度可提高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GPS BDS GALILEO GLONASS 精度与收敛速度 电离层组合
原文传递
基于基准站改正信息的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被引量:7
4
作者 黄观文 涂锐 +3 位作者 张勤 王利 李跃华 蔺玉亭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139,共5页
针对常规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状态噪声大、观测误差复杂、精度不稳定等局限性,在具有基准站数据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站改正信息的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算法。该算法能有效解析出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共性误差,进而修正流动站观测... 针对常规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状态噪声大、观测误差复杂、精度不稳定等局限性,在具有基准站数据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站改正信息的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算法。该算法能有效解析出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共性误差,进而修正流动站观测值精度;其定位模型仍采用传统非差PPP模型,与常规动态PPP解算软件兼容,算例结果证实该算法可以获取与动态相对定位等价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基准站改正 相对定位 电离层组合 误差
下载PDF
GPS/BDS组合的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实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趁香 徐爱功 +2 位作者 葛茂荣 祝会忠 高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GPS/BDS组合的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并提高定位精度,提出GPS/BD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以及误差处理和参数估计方法:电离层延迟误差一阶项可通过双频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模型进行消除,并在数据预处理阶段进行钟跳探测与修... 为了进一步研究GPS/BDS组合的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并提高定位精度,提出GPS/BD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以及误差处理和参数估计方法:电离层延迟误差一阶项可通过双频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模型进行消除,并在数据预处理阶段进行钟跳探测与修复,采用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求待估参数值。实验结果表明,GPS/BDS组合系统可以提高可见卫星数,且GPS/BDS组合系统定位精度高于GPS和BDS单系统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BDS 精密单点定位 电离层组合 钟跳探测 间接平差
下载PDF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效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宜斌 彭文飞 +1 位作者 孔建 张豹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1-1285,共5页
利用区域GNSS参考网络进行宽巷及窄巷硬件延迟的估计,进而利用硬件延迟估计值对PPP模糊度进行固定。使用重庆CORS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宽巷及窄巷硬件延迟在一段时期内均比较稳定,宽巷及窄巷固定成功率分别达90%、85%... 利用区域GNSS参考网络进行宽巷及窄巷硬件延迟的估计,进而利用硬件延迟估计值对PPP模糊度进行固定。使用重庆CORS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宽巷及窄巷硬件延迟在一段时期内均比较稳定,宽巷及窄巷固定成功率分别达90%、85%左右。相对于浮点解,固定解精度在测站东方向上提高了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度固定 电离层组合 硬件延迟 星间单差
原文传递
Galileo三频非组合精密定轨模型及精度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星星 黄健德 +3 位作者 袁勇强 李婕 刘城伯 朱艺婷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0-1130,共11页
不断丰富的多频信号为GNSS精密数据处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推导了适用于多频非组合(UC)观测值的GNSS卫星精密定轨模型,并给出了多频UC模糊度的双差约束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全球分布的150个MGEX测站的观测数据,对UC模... 不断丰富的多频信号为GNSS精密数据处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推导了适用于多频非组合(UC)观测值的GNSS卫星精密定轨模型,并给出了多频UC模糊度的双差约束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全球分布的150个MGEX测站的观测数据,对UC模型和无电离层组合(IF)模型分别使用E1/E5a、E1/E5b和E1/E5a/E5b观测值进行了Galileo卫星精密定轨。采用与外部精密产品对比、轨道边界不连续性比较和卫星激光测距(SLR)检核等方法评估了不同策略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双频情况下,本文提出的UC模型与目前常用的IF模型定轨精度基本一致,两者定轨结果的1DRMS差异在1 mm以内,钟差STD差异在0.01 ns以内,SLR残差差异在2 mm以内。使用E1/E5a/E5b观测值后,UC模型和IF模型的浮点解精度相较于使用E1/E5b观测值的结果有1~2 mm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ILEO 组合模型 电离层组合 精密定轨
下载PDF
GNSS卫星中DCB的使用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胡玉坤 刘根友 +1 位作者 段鹏硕 王彬彬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3,共3页
分析了GPS码间偏差的由来及使用方法。针对BDS自身的特点,推导了一种适用于BDS卫星码间偏差的归算方法,即伪距无电离层组合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将广播星历发布的B3频点天线电子相位中心归到B1+B2、B1+B3双频和B1+B2+B3三频天线电子相... 分析了GPS码间偏差的由来及使用方法。针对BDS自身的特点,推导了一种适用于BDS卫星码间偏差的归算方法,即伪距无电离层组合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将广播星历发布的B3频点天线电子相位中心归到B1+B2、B1+B3双频和B1+B2+B3三频天线电子相位中心,使双频和三频用户能够更好地利用钟差参数进行高精度定位研究。本文研究对于正确理解导航电文中的钟差参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间偏差(DCB) 电离层组合 天线电子相位中心
下载PDF
BDS-3/BDS-2与BDS-3数据无电离组合PPP定位性能比较分析
9
作者 周命端 崔立锟 +3 位作者 白岩松 徐翔 解乾龙 覃钰涵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2,共8页
针对北斗系统当前BDS-3/BDS-2与BDS-3数据的PPP定位性能比较分析比较少,在建立北斗无电离层组合PPP定位模型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北斗PPP星间单差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固定算法实现流程。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利用C/C++编程语言,... 针对北斗系统当前BDS-3/BDS-2与BDS-3数据的PPP定位性能比较分析比较少,在建立北斗无电离层组合PPP定位模型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北斗PPP星间单差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固定算法实现流程。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利用C/C++编程语言,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北斗PPP定位分析软件(BDS_PPP),用于比较分析BDS-3/BDS-2与BDS-3数据无电离层组合PPP定位性能。实验选取北京某CORS网中3个站(TST、DSK、LFZ)2023年155 d UTC 8:00—12:00连续4 h的B1I/B3I数据进行PPP定位性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DS-3/BDS-2和BDS-3数据,无电离层组合PPP的固定解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均优于浮点解定位,其中BDS-3/BDS-2与BDS-3数据的无电离层组合PPP定位收敛后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均在95%以上,且获得了平面RMS优于2 cm、点位RMS优于5 cm的PPP固定解定位精度;浮点解和固定解,BDS-3/BDS-2数据无电离层组合PPP定位的收敛时间均优于BDS-3数据,在定位精度上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电离层组合 模糊度固定 北斗双频数据
原文传递
GNSS网络实时动态模糊度解算病态性解决策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健 王胜利 陈润静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GNSS网络实时动态(RTK)参考站间模糊度解算病态性问题,分析了病态性对模糊度浮点解影响,并基于无电离层组合解算模糊度基本模型,提出了改善模型病态性的两种策略。1参数选取策略:针对高仰角卫星,采用相对天顶对流层参数代替常规双... 针对GNSS网络实时动态(RTK)参考站间模糊度解算病态性问题,分析了病态性对模糊度浮点解影响,并基于无电离层组合解算模糊度基本模型,提出了改善模型病态性的两种策略。1参数选取策略:针对高仰角卫星,采用相对天顶对流层参数代替常规双天顶对流层参数设置,减少待估参数以改善病态性;2参数相关性优化策略:将GNSS卫星模糊度解算分为较易固定和较难固定两类,首先获取较易固定模糊度整数解,并反演天顶对流层延迟信息,再将该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较难固定模糊度解算模型进行约束,通过减小天顶对流层与模糊度相关性改善病态性。算例分析表明:两种策略在初始历元法方程病态性就明显优于常规模型,且只要通过少数十几个甚至几个历元就能够快速减弱法方程的病态性。该方法不需要考虑附加矩阵或参数的设置,易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性 模糊度解算 网络实时动态 电离层组合
下载PDF
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磊 徐爱功 +2 位作者 祝会忠 徐宗秋 徐辛超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25,共4页
由于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系统误差具有随测站间距离增加而相关性降低的特性,长距离情况下准确快速得到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十分困难。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双差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方法,该方法利用M-W组合观测... 由于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系统误差具有随测站间距离增加而相关性降低的特性,长距离情况下准确快速得到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十分困难。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双差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方法,该方法利用M-W组合观测值进行双差宽巷整周模糊度的计算,结合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进行基准站间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确定,且不需线性化、不需解求方程组,各双差整周模糊度之间相互独立。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解算长距离基准站间的双差整周模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RTK 整周模糊度 宽巷模糊度 电离层组合
原文传递
BDS-2/BDS-3/GPS/Galileo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福康 余学祥 +1 位作者 肖星星 胡富杰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2年第5期35-44,共10页
由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已完成正式组网,有必要对BDS的定位性能进行精度评估与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在MGEX(Multi-GNSS Experiment)选取8个测站5天的观测数据,以北斗二号/北斗三号(BDS-2/BDS-3)为主分析BDS-2/BDS-3、BDS-2/BDS-3/Galile... 由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已完成正式组网,有必要对BDS的定位性能进行精度评估与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在MGEX(Multi-GNSS Experiment)选取8个测站5天的观测数据,以北斗二号/北斗三号(BDS-2/BDS-3)为主分析BDS-2/BDS-3、BDS-2/BDS-3/Galileo、BDS-2/BDS-3/GPS、BDS-2/BDS-3/GPS/Galileo四种不同组合卫星系统静态精密单点定位(PPP)性能,试验结果表明:BDS-2/BDS-3静态PPP在东(E)、北(N)、天顶(U)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分别优于2.49 cm、2.27 cm、4.04 cm和34.6 min、19.3 min、28.1 min;BDS-2/BDS-3/Galileo静态PPP在E、N、U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分别优于1.81 cm、1.65 cm、2.94 cm和20.4 min、13.0 min、18.6 min;BDS-2/BDS-3/GPS静态PPP在E、N、U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分别优于1.67 cm、1.62 cm、2.82 cm和18.3 min、10.2 min、16.1 min;BDS-2/BDS-3/GPS/Galileo静态PPP在E、N、U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分别优于1.46 cm、1.40 cm、2.45 cm和14.5 min、9.3 min、14.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二号/北斗三号(BDS-2/BDS-3) GPS GALILEO 精密单点定位(PPP) 电离层组合
下载PDF
GP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研究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趁香 秦小茜 高猛 《导航定位学报》 2016年第4期88-94,共7页
为了提高GP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提出GP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参数估计及误差处理方法:利用IGS提供的7d10个具有代表性跟踪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实验,采用双频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模型消除电离层延迟误差一阶项;在数据预处理阶段... 为了提高GP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提出GP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参数估计及误差处理方法:利用IGS提供的7d10个具有代表性跟踪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实验,采用双频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模型消除电离层延迟误差一阶项;在数据预处理阶段进行钟跳探测与修复,使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E、N较U方向误差小,U方向达到cm级,E、N方向甚至达到mm级;由此可知GP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cm级至m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静态 电离层组合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GPS精密单点定位程序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金宝 王少闽 《城市勘测》 2009年第5期60-62,66,共4页
对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进行论述,设计了相应的程序流程,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PPP1.0。算例结果表明:依照本文思想设计的计算程序,静态定位精度优于6.5 cm,动态定位精度优于6 dm,能够满足常规勘察测量工程的需要。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卡尔曼滤波 电离层组合
下载PDF
不同函数模型的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泉余 隋立芬 +2 位作者 曹利红 田源 黄名华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6,共8页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常用的无电离层组合模型、非组合模型和Uofc函数模型的静态和仿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定位性能问题,该文利用2015年10月27日MGEX 94个跟踪站点的静态观测数据,分别从观测残差、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常用的无电离层组合模型、非组合模型和Uofc函数模型的静态和仿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定位性能问题,该文利用2015年10月27日MGEX 94个跟踪站点的静态观测数据,分别从观测残差、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非组合的观测残差最小,内符合精度最高,收敛时间最长;(2)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残差最大,内符合精度最差,收敛时间最短。3种函数模型无论是静态还是仿动态精密单点定位,都具有相当的定位精度,静态精密单点定位在水平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1cm,高程方向的偏差优于3cm;仿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在水平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1.5cm,高程方向优于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电离层组合 组合 Uofc
原文传递
BDS实时精密动态定位最优观测值弹性选取方法
16
作者 叶远斌 侯雪 +1 位作者 张献志 张永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1-175,共5页
传统的BDS精密动态定位的处理方法通常是根据基线长度的经验阈值来确定采用原始观测值或无电离层(IF)组合观测值,而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电离层延迟是不同的,在基线长度阈值固定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最优解,尤其是在基线长度连续变化的动态... 传统的BDS精密动态定位的处理方法通常是根据基线长度的经验阈值来确定采用原始观测值或无电离层(IF)组合观测值,而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电离层延迟是不同的,在基线长度阈值固定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最优解,尤其是在基线长度连续变化的动态定位中。本文提出了一种最优观测值弹性选取(FOS)方法用于动态基线的BDS实时定位,新方法基于不同观测值的测量噪声和双差观测值电离层残差的关系确定基线解的最优观测值。当电离层残差大于IF观测值测量噪声时,IF方法将优于原始B1观测值,反之,B1观测值将更优。静态测试结果表明,FOS方法的定位结果相对于B1方法在E、N、U方向上分别提高了约9.6%、7.5%和11.4%,相对于IF方法,精度分别提高了8.6%、9.9%和12.2%;相对于B1和IF方法,FOS方法在动态测试E、N、U方向上分别提高了11.1%、13.7%、17.0%和8.3%、10.7%、13.8%,模糊度固定率分别提高了16.9%和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 电离层延迟残差 B1观测值 电离层组合
下载PDF
中长基线的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枢 冯子帆 《测绘地理信息》 2018年第1期59-62,共4页
基线模糊度快速解算是GPS网络差分技术的核心内容。基于GPS基线定位,对对流层延迟和电离层延迟的处理方法、宽巷模糊度的固定以及根据无电离层组合如何固定模糊度并实现最终定位等问题做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解算结果与精密单点... 基线模糊度快速解算是GPS网络差分技术的核心内容。基于GPS基线定位,对对流层延迟和电离层延迟的处理方法、宽巷模糊度的固定以及根据无电离层组合如何固定模糊度并实现最终定位等问题做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解算结果与精密单点定位的解算结果并无显著差异,精确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基线 宽巷组合 电离层组合 模糊度
原文传递
北斗三号PPP-B2b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评估
18
作者 王春阳 《城市勘测》 2023年第6期83-85,共3页
北斗三号通过GEO卫星的B2b信号向亚太区域用户提供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服务PPP-B2b,对其定位性能的评估可以为用户选择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提供重要参考。利用卫星播发的精密改正信息和广播星历恢复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电离... 北斗三号通过GEO卫星的B2b信号向亚太区域用户提供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服务PPP-B2b,对其定位性能的评估可以为用户选择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提供重要参考。利用卫星播发的精密改正信息和广播星历恢复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电离层组合进行精密单点定位,对PPP-B2b定位能力进行细致评估,结果表明动态定位实验中BDS-3单系统一小时收敛后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分别为13.8 cm和14.9 cm,而BDS-3/GPS双系统联合定位仅需20 min即可收敛到平面20 cm的定位精度,一小时后的平面和高程定位精度分别可达6.1 cm和8.7 cm,双系统定位的收敛速度明显快于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精密改正信息 电离层组合 定位精度
下载PDF
四川省BDS PPP可行性及精度分析
19
作者 张晶晶 向常淦 +3 位作者 张芯 包海 秘金钟 左虎 《测绘》 2014年第6期246-249,共4页
随着北斗系统(BDS)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我国北斗系统双频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可行性与定位精度有待研究,为此本文首先探究了BDS双频无电离层组合PPP算法及卡尔曼滤波参数估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数据处理软件,对四川连续运行参考... 随着北斗系统(BDS)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我国北斗系统双频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可行性与定位精度有待研究,为此本文首先探究了BDS双频无电离层组合PPP算法及卡尔曼滤波参数估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数据处理软件,对四川连续运行参考站的BD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BDS可以在四川省实现PPP,其平面精度5cm以内,高程精度10cm以内,定位精度目前不及GPS P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PPP定位精度分析 电离层组合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卫星精密定轨的三频观测量IF组合法
20
作者 曾添 隋立芬 +2 位作者 阮仁桂 贾小林 冯来平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5-1284,共10页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GNSS卫星发播多频观测量已成必然趋势。然而,目前IGS分析中心依然使用双频观测量的策略进行轨道、钟差等产品的解算,并没有顾及额外频点观测量对定轨产品带来的效益。本文使用两个双频无电离层组合(IF)作为...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GNSS卫星发播多频观测量已成必然趋势。然而,目前IGS分析中心依然使用双频观测量的策略进行轨道、钟差等产品的解算,并没有顾及额外频点观测量对定轨产品带来的效益。本文使用两个双频无电离层组合(IF)作为观测模型,研究第三频点观测量对轨道、钟差及测站位置精度的改善。在观测方程中将卫星端的相位偏差分成时变和时不变分量,通过对两个IF组合的观测方程进行参数重组,推导了与IGS钟差产品基准一致的满秩观测模型。基于超宽巷、宽巷和窄巷双差模糊度构建策略,给出了三频观测量的模糊度固定方法。首先以12颗GPS Block IIF卫星为例,在两种测站布局情况下进行L1/L2 IF双频定轨(S1)、L1/L5 IF双频定轨(S2)、L1/L2和L1/L5两个IF组合的三频定轨(S3)试验。结果表明S3方案最优,测站均匀、不均匀情况下轨道结果S3相较S1分别改善10%以内、10%左右,钟差的RMS略有改善,STD分别改善6.4%、10.0%,而S3相较S2的改善幅度更小,改善百分比基本在5%以内。随后进行了BDS单系统定轨,并使用激光检核轨道,表明三频定轨较B1/B3定轨结果改善显著,但是较B1/B2方案结果改善微弱,可能的原因是天线相位中心误差改正值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轨道确定 三频 模糊度固定 电离层组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