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解剖教学中的伦理情节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博 张辛颖 +2 位作者 陈超 李媛媛 王健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3期95-96,共2页
随着纯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中人文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日益得到重视。针对现状,提出"尊重人体遗体"的解剖教学伦理原则和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并呼吁加强对医学生解剖教学伦理教育。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 遗体捐献 医学伦理 医学生培养 伦理情节
下载PDF
论谢晋的“政治\伦理情节剧”模式——兼论谢晋九十年代以来的电影 被引量:17
2
作者 严鸿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7,共5页
出生于世纪之初的谢晋,受教育于世代书香家庭,后来在上海受到当时左翼文化和好莱坞文化的浸染,50年代在红色革命风暴的燃情岁月中投身电影──这一切都成为了谢晋电影后来常常浮现出来的精神谱系:儒家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革命文化、... 出生于世纪之初的谢晋,受教育于世代书香家庭,后来在上海受到当时左翼文化和好莱坞文化的浸染,50年代在红色革命风暴的燃情岁月中投身电影──这一切都成为了谢晋电影后来常常浮现出来的精神谱系:儒家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革命文化、传统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与应对现实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电影 伦理情节 《鸦片战争》 九十年代 中国电影 主流意识形态 电影创作 林则徐 政治意识形态 创作模式
原文传递
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创作的演变轨迹——从郑正秋、蔡楚生到谢晋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春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4-78,共5页
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创作的演变轨迹主要呈现为 :2 0世纪 2 0年代以郑正秋为代表的家庭 /伦理情节剧 ,确立了伦理情节剧娱乐与载道相结合的创作方向 ;2 0世纪 3 0~ 40年以代蔡楚生为代表的社会 /伦理情节剧 ,把社会现实的客观描述与戏... 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创作的演变轨迹主要呈现为 :2 0世纪 2 0年代以郑正秋为代表的家庭 /伦理情节剧 ,确立了伦理情节剧娱乐与载道相结合的创作方向 ;2 0世纪 3 0~ 40年以代蔡楚生为代表的社会 /伦理情节剧 ,把社会现实的客观描述与戏剧性的日常故事相结合 ,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无情揭露和批判 ;50~ 80年代以谢晋为代表的政治 /伦理情节剧 ,主要是通过对政治的反思与传统道德的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伦理情节 演变 特征
下载PDF
谢晋: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艺术高峰 被引量:8
4
作者 尹鸿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作为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谢晋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谢晋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伦理情节剧传统的最高成就。这一传统采用现实主义电影叙事手段,用戏剧性、典型化的方法基本... 作为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谢晋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谢晋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伦理情节剧传统的最高成就。这一传统采用现实主义电影叙事手段,用戏剧性、典型化的方法基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编制故事。从《孤儿救祖记》、《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谢晋的电影,都体现了这一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传统。谢晋电影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有如下特点:其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女性,且其起点比较低。这个女性从家庭里跑出来,成为孤独无助的人,找不到理想和出路。而就在这个时候,她会遇到一个比她更成熟、更年长的男性。这个男性一般都是革命理想的象征,他会帮助她去克服种种困难,使她从孤独无助的状态中得以解脱,从而渡过危机,超越自我,最后进入到一个革命大家庭当中去。在谢晋电影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影片的故事模式发生了变化,往往是某个男性主人公被冤屈,被打成"右派",或被流放,受到社会排斥;最后影片中最漂亮、最善良的女人却喜欢上这个被排斥的男人,最终用家的温暖、用女性的温暖和情感的温暖去抚慰他被集体所排斥时产生的创伤。第三阶段的谢晋电影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困惑的挣扎状态,而这一阶段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终结。谢晋电影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其实已经基本结束,虽然他自己还是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无法真正让电影回到大众生活当中去,因为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谢晋电影,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没有观众,所以这个时期他逐渐退出了电影的中心舞台。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永远都是高峰,但谢晋电影在两个时代都是高峰。从1949年到1976年,他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杰出代表之一。如果说有的艺术家是超前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谢晋模式 中国电影传统 伦理情节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叙事传统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春耕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40,共10页
从郑正秋的家庭/伦理情节剧到蔡楚生的社会/伦理情节剧,再到谢晋的政治/伦理情节剧,其所形成的叙事传统既受到传统叙事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又借鉴了现代西方情节剧电影的叙事方法,是中西文化交汇的结晶。它尽管没有经历如法国先锋派电影... 从郑正秋的家庭/伦理情节剧到蔡楚生的社会/伦理情节剧,再到谢晋的政治/伦理情节剧,其所形成的叙事传统既受到传统叙事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又借鉴了现代西方情节剧电影的叙事方法,是中西文化交汇的结晶。它尽管没有经历如法国先锋派电影那类的纯粹形式实验的运动,但是,其叙事风格的创新性则体现了艺术与文化结合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特征,凝聚了外来的和本土的叙事经验和高雅与通俗的审美趣味,以及创作者和观众的文化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情节 电影 谢晋 郑正秋 艺术 观众 审美趣味 经历 中西文化 叙事
下载PDF
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现代性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汪方华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伦理情节剧电影 现代性特征 中国社会 现代政治生活 传统伦理文化 结构方式 电影类型 情感模式
原文传递
中国电影史上的伦理情节剧传统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春耕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郑正秋、蔡楚生、谢晋等电影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银幕上,属于在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环境应运而生的电影巨匠,其作品主要以伦理道德为叙事内容,以戏剧性的伦理冲突建构故事情节,以善恶对立的类型化人物为道德化身,以社会关系... 郑正秋、蔡楚生、谢晋等电影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银幕上,属于在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环境应运而生的电影巨匠,其作品主要以伦理道德为叙事内容,以戏剧性的伦理冲突建构故事情节,以善恶对立的类型化人物为道德化身,以社会关系伦理化和伦理关系社会化、政治化等不同的审美视角,映射了中国人民经历过的不同时代变迁的“世纪沧桑”,他们所开拓和发展的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传统,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形成了十分清晰的发展轨迹,在叙事传统、文化意义和美学特征等方面具有厚实的内涵,构成了一种一脉相承的、很有影响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史 伦理情节 伦理冲突 伦理道德 叙事传统 文化意义 美学特征
下载PDF
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以郑正秋、蔡楚生和谢晋的作品为例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春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5,共5页
中国电影在20世纪20~30年代以郑正秋等为代表的家庭/伦理情节剧,30~40年代以蔡楚生为代表的社会/伦理情节剧,以及60~80年代以谢晋为代表的政治/伦理情节剧,都善于围绕伦理教化的社会目的,编演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在突出浓情化的伦... 中国电影在20世纪20~30年代以郑正秋等为代表的家庭/伦理情节剧,30~40年代以蔡楚生为代表的社会/伦理情节剧,以及60~80年代以谢晋为代表的政治/伦理情节剧,都善于围绕伦理教化的社会目的,编演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在突出浓情化的伦理意识,塑造道德化的类型人物,运用流畅而透明的视听修辞等大众化艺术特征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伦理情节 艺术特征
下载PDF
当代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儒家文化情结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春耕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3,共5页
关键词 电影作品 伦理情节 谢晋 郑正秋 天下 大师 情结 传奇故事 讲述 叙事
原文传递
一部不该被忘却的史诗——蔡楚生话剧《自由港》艺术特色分析
10
作者 闫明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5-31,54,共8页
蔡楚生基于流落中国香港期间的经历创作了话剧《自由港》,这是他首次尝试史诗风格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先声。蔡楚生的电影创作深受伦理情节剧影响,《自由港》叙事层面的对比、反转及滑稽穿插等手法,是其电影创... 蔡楚生基于流落中国香港期间的经历创作了话剧《自由港》,这是他首次尝试史诗风格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先声。蔡楚生的电影创作深受伦理情节剧影响,《自由港》叙事层面的对比、反转及滑稽穿插等手法,是其电影创作经验在话剧探索上的移植。对《自由港》剧本的深入剖析,一方面可补足关于蔡楚生的研究,另一方面对抗战话剧史亦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楚生 《自由港》 情感投射 史诗趋向 伦理情节
下载PDF
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春耕 《社会科学家》 2002年第2期34-38,共5页
从郑正秋到蔡楚生再到谢晋的作品,通过家庭/社会/政治伦理化的叙述,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体现了个人情感和群体命运、政治话语和美学形式的合一,以及关于个人社会化和道德化的历史转变,是一种寓意深刻的现代中国“民... 从郑正秋到蔡楚生再到谢晋的作品,通过家庭/社会/政治伦理化的叙述,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体现了个人情感和群体命运、政治话语和美学形式的合一,以及关于个人社会化和道德化的历史转变,是一种寓意深刻的现代中国“民族寓言”文本,具有传统文化中“家”的寓言传统的共同性,通过女性角色的艺术创造,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文化意义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情节剧电影 “民族富遇言” 家国故事 女性角色
下载PDF
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情感化审美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春耕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以郑正秋、蔡楚生和谢晋等为代表的伦理情节剧电影,以伦理道德为叙事内容,以戏剧性的伦理冲突建构故事情节,以善恶对立的类型化人物为道德化身,以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寄寓国家和民族命运盛衰兴亡,强调对人性的揭示和对高尚情感的追求,具有... 以郑正秋、蔡楚生和谢晋等为代表的伦理情节剧电影,以伦理道德为叙事内容,以戏剧性的伦理冲突建构故事情节,以善恶对立的类型化人物为道德化身,以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寄寓国家和民族命运盛衰兴亡,强调对人性的揭示和对高尚情感的追求,具有社会性与娱乐性相交织的情感化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情节 社会性 娱乐性 情感化
下载PDF
透视《余震》与《唐山大地震》不同的文化心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季美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67-68,共2页
200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旅加华人女作家张翎被冥冥之中的痛感击中,五六个星期之后,《余震》出炉,这篇作品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至今写地震写得最好的小说". 2010年7月22日,根据《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中... 200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旅加华人女作家张翎被冥冥之中的痛感击中,五六个星期之后,《余震》出炉,这篇作品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至今写地震写得最好的小说". 2010年7月22日,根据《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中国全线上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灾难片,而是家庭伦理情节剧.文艺报总编阎晶明更直指《唐山大地震》是一种"中国式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 文化心理 2010年 伦理情节 清华大学 中国式 女作家 纪念日
下载PDF
现代性与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春耕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伦理情节剧电影 现代性观念 中国电影 现代化技术 文化研究 电影技术 艺术形式 批判功能
原文传递
当下与记忆,平民与贵族:相互胶着,不曾远离——由池莉“触电”回眸中国传统伦理情节剧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晓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5,共4页
池莉在作家"触电"热潮中,尤其是在电视剧改编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社会反响,都已成为当代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这样一个平凡作家,初次"触电"后,为何能在知识分子强烈抨击排挤下,被文学界边缘化,并在说文化不文化、... 池莉在作家"触电"热潮中,尤其是在电视剧改编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社会反响,都已成为当代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这样一个平凡作家,初次"触电"后,为何能在知识分子强烈抨击排挤下,被文学界边缘化,并在说文化不文化、说通俗不通俗的所谓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中罅隙求生,而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其中是否也包含着机缘巧合之外的必然契机?本文试对这一思考进行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现象 大众消费 传统伦理情节
下载PDF
“城与年”:作为伦理情节剧的《人世间》
16
作者 马兵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7-139,共3页
对于小说《人世间》和同名电视连续剧的各种讨论可以聚焦到几个关键词上,如“现实主义”“史诗性”“民间正义”“平民立场”“人道主义”等,这些词谈不上新鲜,但当它们合而为一,当周家三代人五十年的生活被置入广阔的社会和深远的历史... 对于小说《人世间》和同名电视连续剧的各种讨论可以聚焦到几个关键词上,如“现实主义”“史诗性”“民间正义”“平民立场”“人道主义”等,这些词谈不上新鲜,但当它们合而为一,当周家三代人五十年的生活被置入广阔的社会和深远的历史大幕上去印证其价值和意义,它们依然释放出强劲的审美感召力。这种感召力也离不开小说和电视剧所采用的——尽管二者在情节和调性上有着不小的差异——“伦理情节剧”的叙事结构。这里“伦理情节剧”的概念自然是从影史中借来,具体指由郑正秋开创,由蔡楚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情节 郑正秋 史诗性 平民立场 感召力 三代人 蔡楚生 电视剧
原文传递
当代伦理情节剧电影的悬疑叙事及其影响
17
作者 张倩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01-103,共3页
中国电影的主流叙事一直有伦理情节剧传统,这些电影的形式和主题根植于集体主义的思想意识。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电影以时代寓言突破了主流电影的叙事模式,着力塑造个性化的人物,但并未走向个人主义的心理分析。在伦理电影中加入悬疑情节... 中国电影的主流叙事一直有伦理情节剧传统,这些电影的形式和主题根植于集体主义的思想意识。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电影以时代寓言突破了主流电影的叙事模式,着力塑造个性化的人物,但并未走向个人主义的心理分析。在伦理电影中加入悬疑情节,可以看成是塑造人物的叙事要求及扩展其心理分析的表现。家庭伦理框架下的悬疑电影创作既拓展了传统形式,使更多题材和主题进入主流电影,也存在创作上的矛盾和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情节 寓言 心理分析 悬疑
下载PDF
写实性和戏剧性的审美融合与超越——论蔡楚生的社会/伦理情节剧电影
18
作者 何春耕 《理论与创作》 2003年第5期72-76,80,共6页
关键词 蔡楚生 社会/伦理情节 电影创作 家庭伦理 写实性 戏剧性 审美教育 表现手法 美学精神 创作风格
下载PDF
痛痛快快哭一回
19
作者 少彤 《大众电影》 2010年第18期42-43,共2页
伴随着银幕上百折千回的儿女情长,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现在也是件很时尚很幸福的事儿呢!不知不觉的,《唐山大地震》已经在内地影院席卷了6亿元人民币。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 伦理情节 影片 女性观 影院 中国电影 幸福 观众 时尚 银幕
原文传递
从《芙蓉镇》看谢晋电影的“政治——伦理情节剧”模式
20
作者 陈玥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4-25,共2页
粉碎'四人帮'后,'文化大革命'中禁映的影片陆续得到复映。从1979年起,中国电影进入到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中国现状的揭示时期,其中尤以旨在表现'文革'给人民群众身心造成伤害的影片为甚。'伤痕'思潮肇始... 粉碎'四人帮'后,'文化大革命'中禁映的影片陆续得到复映。从1979年起,中国电影进入到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中国现状的揭示时期,其中尤以旨在表现'文革'给人民群众身心造成伤害的影片为甚。'伤痕'思潮肇始于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情节 谢晋电影 中国电影 文化大革命 芙蓉 影片 政治意识形态 叙事形态 人民群众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