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科技与工程伦理”类课程实践探索——以北京理工大学“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课程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范春萍 江洋 张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0,共5页
对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认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不宜狭隘地理解为科研行为中的学风与诚信,而应扩展到选题、立项、决策、运行等过程的诚信,扩展到... 对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认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不宜狭隘地理解为科研行为中的学风与诚信,而应扩展到选题、立项、决策、运行等过程的诚信,扩展到预防伦理和负责任创新;作为一门科技与工程伦理类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经由建构世界图景和学术图景进行伦理意识启蒙,唤起文化自觉和责任意识,达致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负责任创新等伦理观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升道德判断和伦理选择能力;教学上,通过建构性的教学策略,提炼关键概念,让学生提升文化自觉和责任意识,形成科技与工程伦理的基础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研究生公共课 伦理启蒙 建构性学习 科技与工程伦理
下载PDF
启蒙与被启蒙:《妇女杂志》中的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曙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中国近现代启蒙是一种伦理启蒙,因为其目标在于批判建构于家庭权威之上的纲常礼教,其中,女性扮演着重要角色。《妇女杂志》内容和精神旨趣的变化展示了二十世纪初女性从受启蒙者到启蒙者的转变。但是,这个时期的女性还处于不成熟状态。... 中国近现代启蒙是一种伦理启蒙,因为其目标在于批判建构于家庭权威之上的纲常礼教,其中,女性扮演着重要角色。《妇女杂志》内容和精神旨趣的变化展示了二十世纪初女性从受启蒙者到启蒙者的转变。但是,这个时期的女性还处于不成熟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民族救亡压倒启蒙的社会情境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启蒙目标的误置,致力于平等而不是自主的女性启蒙将使女性始终处于男权的樊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伦理启蒙 《妇女杂志》 自主 平等
下载PDF
多元主体与伦理启蒙: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闻教育的模式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欢妮 刘海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4,共7页
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数字技术逐渐成为具有统治性的隐形力量。以数字技术为依托诞生的智能技术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业的发展,智能新闻的发展方兴未艾。随着新闻业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也对传统的新闻教育提出挑战,智能新... 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数字技术逐渐成为具有统治性的隐形力量。以数字技术为依托诞生的智能技术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业的发展,智能新闻的发展方兴未艾。随着新闻业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也对传统的新闻教育提出挑战,智能新闻教育将成为未来新闻教育的新模式。智能新闻教育模式该如何建构呢?智能新闻生产不同于传统新闻生产,新闻生产和新闻教育的主体变得多元,内容审核和新闻发布的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需要相应改变。智能时代的新闻职业伦理规范需要新的伦理启蒙,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教育。新闻院系在发展智能新闻教育的过程中,应依据自身条件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满足智能新闻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模式 智能新闻 伦理启蒙 伦理规范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启蒙的伦理向度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嘉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0,58,共4页
启蒙既有其因相似的时代大背景而形成的共性,又有其与具体的文化、历史、民族相联系而产生的个性。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潮与西方的启蒙运动相似,都是以理性思考启迪民智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专制主义。但是,中国的启蒙需... 启蒙既有其因相似的时代大背景而形成的共性,又有其与具体的文化、历史、民族相联系而产生的个性。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潮与西方的启蒙运动相似,都是以理性思考启迪民智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专制主义。但是,中国的启蒙需要摆脱的枷锁来自封建伦理的桎梏,其特征是“伦理启蒙”。它始于明末清初对德性主义人性论的批判,其锋芒触及了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伦理启蒙 专制 蒙昧 人性论
原文传递
“体用”范式下的近现代伦理启蒙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嘉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范畴。“体”、“用”对举而形成一种思维范式,具有包括伦理在内的多重理论内涵。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如何处理伦理传统与西学的关系是一个无可回避的根本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体用范式风行一时... “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范畴。“体”、“用”对举而形成一种思维范式,具有包括伦理在内的多重理论内涵。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如何处理伦理传统与西学的关系是一个无可回避的根本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体用范式风行一时,相继表现为三种主要的理论形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精神为体,文化为用”,从而成为伦理启蒙、思想进步的重要载体与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用范式 伦理启蒙 纲常 自由 民主
下载PDF
论“右玉精神”的生态伦理启蒙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继创 《晋阳学刊》 CSSCI 2019年第4期132-136,共5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右玉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现代工业文明“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之路,“执政为民,久久为功”为核心的“右玉精神”是中国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右玉人的生态伦理文化认同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右玉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现代工业文明“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之路,“执政为民,久久为功”为核心的“右玉精神”是中国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右玉人的生态伦理文化认同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实现着生态忧患意识的自觉觉醒,生态价值观念的自觉觉醒和生态责任担当的自觉觉悟,并自觉地将生态伦理文化付诸于日常生产生活实践,对建构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伦理文化具有积极深刻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玉精神” 植树造林 生态文明 伦理启蒙
下载PDF
青年毛泽东“致黎锦熙”六封书信中的伦理思想
7
作者 王泽应 周宇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5,共8页
1952年,黎锦熙把毛泽东青年时代写给他的“六封信”清检出来,在每封信的后面加了“按语”和“注释”,题作《毛泽东六札记事并注释》。细读青年毛泽东写给黎锦熙的六封书信,感觉到他在求学问道的过程中用心探寻着救国救民的真理,不仅有... 1952年,黎锦熙把毛泽东青年时代写给他的“六封信”清检出来,在每封信的后面加了“按语”和“注释”,题作《毛泽东六札记事并注释》。细读青年毛泽东写给黎锦熙的六封书信,感觉到他在求学问道的过程中用心探寻着救国救民的真理,不仅有对近代以来救亡道路的深刻反思,更有从大本大源处寻找新的改造中国社会的路径思考,还有对中西文化和文明的双重伦理批判和改造思想。青年毛泽东“立远志”“就良图”之上下求索凝聚为通过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进而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的伦理启蒙和道德哲学思想,对古今中西伦理文明批判继承的文化伦理思想和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伦理思想,为其后来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奠定了思想理论和伦理价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致黎锦熙六封书信 大本大源 德智体三育并重 伦理启蒙
下载PDF
自由:近代中国伦理启蒙的标志性理念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潮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理智启蒙的"伦理启蒙",它力图瓦解封建纲常伦理的神圣性与权威性,创造向自由民主社会前进的伦理基础与政治前提。明清之际内源性的伦理启蒙是中国走向近现代的先声,但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局限... 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潮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理智启蒙的"伦理启蒙",它力图瓦解封建纲常伦理的神圣性与权威性,创造向自由民主社会前进的伦理基础与政治前提。明清之际内源性的伦理启蒙是中国走向近现代的先声,但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局限性,直到严复引进了"自由"的理念,才使中国近代伦理启蒙产生了革命性的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伦理启蒙 理性 自由
下载PDF
《蓝色的海豚岛》中的儿童伦理发展阶段及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莲 《华中学术》 CSSCI 2016年第1期46-52,共7页
《蓝色的海豚岛》通过描写三个儿童的不同行为,展现了儿童伦理发展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伦理混沌阶段的拉莫没有伦理意识,需要进行伦理启蒙;伦理启蒙阶段的卡拉娜在受到故事和道德榜样的教育后,初步拥有伦理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会做符... 《蓝色的海豚岛》通过描写三个儿童的不同行为,展现了儿童伦理发展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伦理混沌阶段的拉莫没有伦理意识,需要进行伦理启蒙;伦理启蒙阶段的卡拉娜在受到故事和道德榜样的教育后,初步拥有伦理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会做符合社会规范的选择,但死守规则,需培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伦理选择阶段的乌拉帕,拥有伦理意识及强烈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能进行伦理选择和理性推理,却易受外在诱惑,应学会理性抵制诱惑。作品刻画三个儿童形象,利于读者厘清儿童伦理发展各阶段特征及教育对策;也是在隐喻儿童和人类伦理发展是一个阶段性、连续性、重叠性且螺旋式上升的历时性进程,具有较高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海豚岛》 斯·奥台尔 伦理混沌 伦理启蒙 伦理选择
原文传递
老龄化社会的伦理新启蒙
10
作者 周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152,共6页
"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觉悟,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最早的伦理启蒙,从孝慈伦理,到"孝"治天下,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同理想,其文明精髓是追求人的终极关怀。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难题之一是"超载老龄化",... "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觉悟,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最早的伦理启蒙,从孝慈伦理,到"孝"治天下,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同理想,其文明精髓是追求人的终极关怀。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难题之一是"超载老龄化",它使原有的家庭-社会-国家伦理实体的有机体系面临解构,老龄人难以透过"孝"的自然伦理安全系统达到伦理上的终极回归,因而难以完成伦理型文化背景下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即终极伦理关怀。老龄化社会期待孝道伦理的新启蒙,在孝道传统的回归和创新性发展中学会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学会伦理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伦理觉悟 伦理风险 伦理关怀 伦理启蒙
下载PDF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口号的伦理启蒙意蕴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6-32,共7页
伴随西学东渐,中国传统与近代化之间形成巨大张力,“科学”恰是以其追求确证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先验之“理”的认识形成巨大反差,从而逐渐被赋予伦理启蒙意蕴。五四时期的伦理启蒙运动以“科学”撼动了传统伦理赖以存在的本体论基... 伴随西学东渐,中国传统与近代化之间形成巨大张力,“科学”恰是以其追求确证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先验之“理”的认识形成巨大反差,从而逐渐被赋予伦理启蒙意蕴。五四时期的伦理启蒙运动以“科学”撼动了传统伦理赖以存在的本体论基础,成为新伦理观念合理性的标准,并演变为“唯科学主义”。尽管科学并不能取代伦理,“纯粹理性”并不能代替“实践理性”,但“科学”口号所宣扬的科学精神,使国人逐渐走出经验直觉的思维模式,发挥了值得称赞的启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启蒙 科学 传统 科玄论战
下载PDF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伦理启蒙
12
作者 米幼萍 《作家天地》 2019年第18期5-5,94,共2页
《红楼梦》第五回是全书最重要的伦理结,通过对其伦理解构,发现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以梦为媒介,假托荣宁二公的授意,借"性启蒙"为主要手段,由警幻仙姑,凡、仙可卿共同实施的一场伦理启蒙,意在促使宝玉做出"以情悟道,守理... 《红楼梦》第五回是全书最重要的伦理结,通过对其伦理解构,发现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以梦为媒介,假托荣宁二公的授意,借"性启蒙"为主要手段,由警幻仙姑,凡、仙可卿共同实施的一场伦理启蒙,意在促使宝玉做出"以情悟道,守理衷情"的伦理选择,担当起力挽家族颓势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幻境 伦理 伦理启蒙
原文传递
伦理启蒙的形而上学基础
13
作者 张新国 《原道》 CSSCI 2015年第4期36-51,共16页
启蒙作为本源于西方文明的哲学思潮与社会运动,具有普遍性的精神价值。这一普遍性价值在方法论和伦理学向度上的表征最为明显。这一点在近代中国对于启蒙思想的引进和诠释上表现尤甚。相对于西方文明宗教启蒙作为主要论域,中华传统文化... 启蒙作为本源于西方文明的哲学思潮与社会运动,具有普遍性的精神价值。这一普遍性价值在方法论和伦理学向度上的表征最为明显。这一点在近代中国对于启蒙思想的引进和诠释上表现尤甚。相对于西方文明宗教启蒙作为主要论域,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以伦理为中心,内在地要求伦理启蒙作为中国近代启蒙的民族文化特性。虽然近代中国启蒙先行者注意到在方法论和伦理学层面阐扬启蒙的普遍价值,但由于特定历史阶段对富强与主权的强劲要求,作为伦理启蒙的形而上学基础,个体主义被浓墨重彩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涂抹得难以辨认。从地域性和时代性文化中抽离出来的普遍性启蒙精神,被中国人自身文化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禁闭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启蒙 个体主义 自由主义 形而上学基础
原文传递
新伦理的尴尬与局限——“五四”伦理启蒙的内在矛盾分析
14
作者 杜素娟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135-140,共6页
围绕"如何建设现代性社会伦理"的问题,"五四"伦理思潮提出了很多伦理主张,但也存在诸多局限和缺陷。只注重道德行为模式的提供,却缺乏行为背后的人性机制的关怀;只唤醒了人的"个体愿望",却未能培养支持... 围绕"如何建设现代性社会伦理"的问题,"五四"伦理思潮提出了很多伦理主张,但也存在诸多局限和缺陷。只注重道德行为模式的提供,却缺乏行为背后的人性机制的关怀;只唤醒了人的"个体愿望",却未能培养支持这愿望的"个体理性"。这些局限和缺陷都导致了"五四"伦理启蒙的挫败,对于当下的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伦理变革 “五四”伦理启蒙局限与缺陷
下载PDF
未竟的道德转型事业——论道德转型动力及方向兼评《中国近现代伦理启蒙》
15
作者 胡芮 《学术评论》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从传统伦理型到现代道德型,中国近现代道德转型是在"西学东渐"背景下渐次展开的历史过程。伦理史研究不仅需要真实呈现道德生活史全貌,还需要从中钩抉幽隐,阐释社会伦理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对近现代道德转型史的研究,有助于... 从传统伦理型到现代道德型,中国近现代道德转型是在"西学东渐"背景下渐次展开的历史过程。伦理史研究不仅需要真实呈现道德生活史全貌,还需要从中钩抉幽隐,阐释社会伦理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对近现代道德转型史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中国传统伦理的当代价值,对澄清近代以来有关传统价值的误解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将传统道德价值的核心要素凝练出来,参与中国现今社会的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伦理启蒙 中国近现代 明清之际
下载PDF
怀着启蒙的情愫面对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变革——读《论伦理精神》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家昊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79,共7页
人类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转型期中,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使人类在工业社会建构起来的社会治理模式变得不再适应,从而提出了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要求。面对这一客观的要求,张康之教授在其... 人类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转型期中,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使人类在工业社会建构起来的社会治理模式变得不再适应,从而提出了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要求。面对这一客观的要求,张康之教授在其新著《论伦理精神》中提出:通过一场新的启蒙运动来解构工业社会的管理主义治理模式,同时,在伦理精神的基础上建构起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人类在以往的历史发展中曾出现过两次伟大的启蒙,第一次是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出现的农业社会的启蒙,那是一场"哲学的启蒙";第二次是在欧洲18世纪出现的工业社会的启蒙,那是一场"法的启蒙"。而面向后工业社会的这次新的启蒙即第三次启蒙,将是一场呼唤伦理精神并在伦理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启蒙。对《伦理精神》的研读,可以启发我们去思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超越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道路,那就是通过伦理精神的启蒙,去建构后工业文明体系,建构起适应后工业社会的德制,实现德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康之 伦理精神 伦理启蒙 后工业社会 社会治理模式 德制 德治 公共行政道德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