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影伦理叙事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振华 孙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使中国电影叙事具有浓郁的伦理色彩与内涵。这种色彩与内涵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早期的中国电影伦理叙事采取了与社会思潮相调和的策略,以争取经济效益和艺术目标的双赢;新中国成立以后,... 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使中国电影叙事具有浓郁的伦理色彩与内涵。这种色彩与内涵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早期的中国电影伦理叙事采取了与社会思潮相调和的策略,以争取经济效益和艺术目标的双赢;新中国成立以后,伦理话语被革命话语所置换,电影叙事成为意识形态的附庸;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影环境的改变使伦理叙事在自省中重获发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伦理叙事 历史变迁
下载PDF
近年来国产影片中历史记忆的伦理表达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晓云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0年第12期36-43,共8页
近年来国产电影对于当代中国历史文化记忆的表达,部分呈现出伦理化叙事的特征。这些影片从一个日常生活的微小视角切入,通过展现小人物的身世与命运,实现对宏大历史记忆的表达,这正是以伦理叙事面对历史记忆的一种创作选择。另外一些影... 近年来国产电影对于当代中国历史文化记忆的表达,部分呈现出伦理化叙事的特征。这些影片从一个日常生活的微小视角切入,通过展现小人物的身世与命运,实现对宏大历史记忆的表达,这正是以伦理叙事面对历史记忆的一种创作选择。另外一些影片则努力呈现“革命年代”的“私人情感”,将真实历史中被普遍屏蔽的个体情感浮现为影像中的历史记忆。其中,历史的困苦常会在艺术创作中获得相应的表达与偿还,这成为通过影像手段疗愈创伤记忆的文化实践之一。作为一种叙事传统,伦理叙事不但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也可以追溯至更为久远的中国古代的叙事历史。于当下,它也表现于其他类型的电影之中,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味的“中国叙事”的创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历史记忆 伦理叙事 电影评论
下载PDF
伦理叙事激发情感共鸣的机理探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楠 吴佩婷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伦理叙事实现情感共鸣,是古今中外普遍认同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伦理叙事发挥德育功能的根本原因在于,言说者以经验世界的范例激发了听讲者的情感共鸣。但是,伦理叙事激发情感共鸣的机理需要科学的揭示:为什么事实叙述可以激起主... 通过伦理叙事实现情感共鸣,是古今中外普遍认同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伦理叙事发挥德育功能的根本原因在于,言说者以经验世界的范例激发了听讲者的情感共鸣。但是,伦理叙事激发情感共鸣的机理需要科学的揭示:为什么事实叙述可以激起主体之间的情感性反应和价值性回应。伦理叙事是在情景创设这一场域下,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引导,促进生命主体形成内在的伦理体验。伦理叙事产生情感共鸣的机理是:"塑形""传神""会意"的三维联动,即由情景创设形成情感共鸣之场域共振,叙事者的价值引导回应主体情感共鸣的内隐诉求,主体间隙的内在伦理体验形成情感共鸣的主观检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叙事 情感共鸣 情境创设 价值引导 伦理体验
原文传递
香港电影共同体美学的历史构建与当下转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燕 钟瀚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40,共8页
从文化层面来说,"香港电影"从来都不是一个意义固定不变的实体,从早期"华南电影""中国电影",直至"香港电影"概念的形成,其实是一个以情感文化、美学意识为主要取向的共同体美学逐渐形成的过程... 从文化层面来说,"香港电影"从来都不是一个意义固定不变的实体,从早期"华南电影""中国电影",直至"香港电影"概念的形成,其实是一个以情感文化、美学意识为主要取向的共同体美学逐渐形成的过程。香港电影共同体美学的历史建构与当下转型主要表现在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三个维度;同时香港电影与观众之间形成了相互建构的接受共同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共同体美学 伦理叙事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中国电影伦理叙事与共同体美学——类型母题与集体神话 被引量:9
5
作者 饶曙光 马玉晨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1,共10页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反映着一个时代大众的生活状态,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信仰与价值取向。在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影像叙事方式,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千年的精神传统,承载着愿望...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反映着一个时代大众的生活状态,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信仰与价值取向。在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影像叙事方式,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千年的精神传统,承载着愿望与想象,处理着不同时代中国人的生活困境。电影是继小说、戏剧等本土传统艺术之后一种新的表征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艺术形式。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看重的不是一个人是否遵从国家法治,而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履行伦理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 生活困境 本土传统 影像叙事 伦理叙事 大众文化 国家法治
原文传递
香港电影伦理叙事中的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1949—2019)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燕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4-150,共7页
香港电影是有效探询香港人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的重要指标。香港电影伦理叙事常讲述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小人物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并将之延伸至"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伦理层面。从战后多元意识形态的特定历史时空,到当下香港已... 香港电影是有效探询香港人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的重要指标。香港电影伦理叙事常讲述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小人物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并将之延伸至"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伦理层面。从战后多元意识形态的特定历史时空,到当下香港已然回归的新时期,1949年-2019年香港电影伦理叙事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南下怀乡:社会写实""香港是我家:本土意识显影""回归想象:怀旧与寻根""北进神州:家与国的新时代抒写"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伦理叙事 身份认同 国族意识
原文传递
从苦情叙事到幸福叙事——家庭伦理叙事变化与现代性实践关系的文化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志军 张建珍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6-39,共4页
近年来,《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幸福来敲门》等一系列家庭伦理剧的热播,不仅创下收视佳绩,也给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形象、生动的伦理学解读范本,堪称当代中国人的幸福实践。这些作品或以中国现当代历史为大背景,或以... 近年来,《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幸福来敲门》等一系列家庭伦理剧的热播,不仅创下收视佳绩,也给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形象、生动的伦理学解读范本,堪称当代中国人的幸福实践。这些作品或以中国现当代历史为大背景,或以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工作生活的根本转型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伦理 实践关系 伦理叙事 文化分析 幸福 现代性 中国社会 当代中国人
原文传递
21世纪中国乡村电影的底层伦理叙事
8
作者 张婷婷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2-140,共9页
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既能够折射现实,同时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乡村电影在乡村发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以来,乡村电影密切关注底层群体的状态,以光影艺术为媒介展现了他们的现实生活,主要围绕着“乡村... 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既能够折射现实,同时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乡村电影在乡村发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以来,乡村电影密切关注底层群体的状态,以光影艺术为媒介展现了他们的现实生活,主要围绕着“乡村社会变迁”“乡村传统美德”和“乡村振兴现状”三大主题进行叙述,既从历史的角度记录因社会的不断变迁,乡村底层群体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所遇到的困境及在此过程中的艰苦奋斗;又基于乡村人民在生活中的伦理抉择与道德考量,表现出乡村赋予乡民独有的淳厚与质朴,以此提倡对传统美德的弘扬。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电影中的村民也日益呈现出新的面貌,进而也使得乡村伦理获得了回归,成为乡村电影底层伦理叙事中又一重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电影 底层叙事 伦理叙事 电影伦理
下载PDF
试论《狂飙》的伦理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卢松岩 《东方艺术》 2023年第3期125-131,共7页
2023年初的爆款电视剧《狂飙》,是中国反黑刑侦剧中的又一力作。该剧以丰满立体的人物刻画、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以及入木三分的精湛表演,吸粉无数,引发诸多讨论。其中的反派人物高启强,更是意外地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甚至同情他的声音... 2023年初的爆款电视剧《狂飙》,是中国反黑刑侦剧中的又一力作。该剧以丰满立体的人物刻画、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以及入木三分的精湛表演,吸粉无数,引发诸多讨论。其中的反派人物高启强,更是意外地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甚至同情他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不禁让人反思:一个反派人物何以成为观众争议的对象?笔者认为,高启强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只是作为黑社会头目的阴狠与冷血,还有他从一个底层人物到集团首领的逆袭人生,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兄弟之情、手足之义,正是这种复杂性与立体性,赋予这一人物不同于其他反派的“人格魅力”。这种所谓的“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正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而伦理化的叙事风格,其实也贯穿了《狂飙》全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刻画 伦理文化 底层人物 伦理叙事 伦理 人格魅力 立体性 高启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家国情怀:电影《流浪地球2》的伦理叙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慧 艾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0-54,共5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交融中,我国科幻文学始终坚守从传统伦理纲常中的家庭与社会伦理出发,试图跨越不同的文化界限,以民族特色的家国情怀规范和强调人类行为和价值观,为人类未来生存探索新的可能性。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同名电...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交融中,我国科幻文学始终坚守从传统伦理纲常中的家庭与社会伦理出发,试图跨越不同的文化界限,以民族特色的家国情怀规范和强调人类行为和价值观,为人类未来生存探索新的可能性。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2》以深层文化心理的家国情怀建构起个体与他者、中国与世界的伦理关联,以个体伦理与集体伦理两个维度彰显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生命力,成功传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引发当下对于现实国际环境的关注与人类命运的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伦理叙事 刘慈欣 人类命运 集体伦理 伦理纲常 深层文化 科幻文学
下载PDF
温柔敦厚、意与境偕与错彩镂金--当下电视剧创作的中国艺术精神转化与美学重构三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旭光 张韵 《当代电视》 2023年第5期12-19,共8页
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下电视剧集中的传承与转化是当前中国电视美学建设的天然使命与核心要求。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生产”过程中,当下电视剧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家意境美学以及瑰丽怪奇民间美学的传承与转化有迹可循。从现实题材家庭剧... 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下电视剧集中的传承与转化是当前中国电视美学建设的天然使命与核心要求。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生产”过程中,当下电视剧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家意境美学以及瑰丽怪奇民间美学的传承与转化有迹可循。从现实题材家庭剧“温柔敦厚”的传统伦理、历史题材古装剧“意与境偕”的意境美表达、幻想类仙侠剧“错彩镂金”的世俗美学三个维度进行研究,通过“文本-文化”的分析探寻电视剧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中或隐或现的美学脉络和文化逻辑,以期探讨工业美学理论在电视剧生产与消费领域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伦理叙事 意境 大众文化 想象力消费
原文传递
早期中国狼之历史镜像抉微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语文学刊》 2022年第1期70-96,共27页
狼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与古人历史渊源甚深。因环境变迁、城镇扩张、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狼群身影渐行渐远,沦为传说。受民间讹传、近代西方话语等影响,狼在现代词汇系统中被定格为凶狠阴险、忘恩负义等丑恶角色。本文系统阐释《说... 狼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与古人历史渊源甚深。因环境变迁、城镇扩张、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狼群身影渐行渐远,沦为传说。受民间讹传、近代西方话语等影响,狼在现代词汇系统中被定格为凶狠阴险、忘恩负义等丑恶角色。本文系统阐释《说文》等含狼斑斓厚重的文字记忆,力图真实再现早期中国先民有关狼之生命书写、尚武表征、伦理叙事等历史镜像及世界图景,给世界文化类型学大力注入颇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历史镜像 生命书写 尚武表征 伦理叙事
下载PDF
文学院学人新作
13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美善相济:古典小说的伦理叙事》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江守义,全书22.9万字。该书在儒家规范伦理的维度上分析古典小说的伦理叙事,从意图伦理、故事伦理、叙述伦理和接受伦理四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伦理叙事 叙述伦理 古典小说 故事伦理 规范伦理 商务印书馆 意图伦理 美善相济
下载PDF
中国先锋戏剧电影的身体伦理叙事
14
作者 蒋峰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3-131,共9页
近年来,《扬名立万》《第十一回》《十二公民》等影片在与先锋戏剧的跨界融合中,实现了戏剧式电影在艺术表达上的新突破,形成了“先锋戏剧电影”这一新的类型样式。由于中国先锋戏剧具有本土性、寓言性、表演性以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特... 近年来,《扬名立万》《第十一回》《十二公民》等影片在与先锋戏剧的跨界融合中,实现了戏剧式电影在艺术表达上的新突破,形成了“先锋戏剧电影”这一新的类型样式。由于中国先锋戏剧具有本土性、寓言性、表演性以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特征,所以先锋戏剧电影的身体伦理叙事也在寓言式表达、风格化叙事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具体而言,在寓言式表达上,该类影片在充满寓言情境的影像时空中多维度地揭示了人的伦理化的社会身体存在;在风格化叙事和主题思想上,亦展现出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并行语境中的身体抗争,及其所揭示的以善恶冲突为核心表征的伦理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戏剧电影 身体 伦理叙事 伦理主题
下载PDF
“母亲”的声音、关怀伦理与回忆诗学——论《在酒楼上》的伦理叙事
15
作者 严靖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1,共8页
《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中被阐释得较多的一篇。早在20世纪20年代,钱杏邨就将之历史化,不过是把它当作鲁迅“没有现代的意味,不是能代表现代”^((1))的落伍之作。李长之则认为,此篇“写得特别坏,坏到不可原谅的地步”^((2)),理由是“鲁... 《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中被阐释得较多的一篇。早在20世纪20年代,钱杏邨就将之历史化,不过是把它当作鲁迅“没有现代的意味,不是能代表现代”^((1))的落伍之作。李长之则认为,此篇“写得特别坏,坏到不可原谅的地步”^((2)),理由是“鲁迅不宜于写都市生活”“使一个惯于写农民的灵魂的作家,也几乎不能措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钱杏邨 鲁迅小说 李长之 伦理叙事 关怀伦理 回忆诗学 都市生活
原文传递
他者、言说、时间与列维纳斯——伦理作为中国电影叙事的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安燕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家庭伦理到阶级伦理、进步伦理、革命伦理、民族国家伦理、现代生活伦理的时代变迁,伦理建构一直是创作的原动力和主脉。不管伦理的内涵如何变化,其要领还是以“道德—伦理价值一元论”为原则的个人、集体、社会神话的... 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家庭伦理到阶级伦理、进步伦理、革命伦理、民族国家伦理、现代生活伦理的时代变迁,伦理建构一直是创作的原动力和主脉。不管伦理的内涵如何变化,其要领还是以“道德—伦理价值一元论”为原则的个人、集体、社会神话的构建与共谋。故当下国产电影仍呈现出较为传统的伦理取向。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构成了对国产电影更新、突破固有伦理模式的某种召唤,为其超越被传统和社会性定义的伦理,走向与全球—现代伦理价值观的互动交融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伦理叙事 言说 时间 列维纳斯
原文传递
电视剧《三大队》伦理叙事的三重结构
17
作者 郭可宇 《视听》 2024年第6期65-68,共4页
电视剧《三大队》将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追凶故事与中国观众心中熟悉的伦理叙事进行了融合。剧中,职业伦理、家庭伦理与生命伦理这三重伦理的纠葛成为人物设定与叙事推进的关键,而该剧深层期望言说的关于正义与邪恶的抉择、断裂与和解的... 电视剧《三大队》将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追凶故事与中国观众心中熟悉的伦理叙事进行了融合。剧中,职业伦理、家庭伦理与生命伦理这三重伦理的纠葛成为人物设定与叙事推进的关键,而该剧深层期望言说的关于正义与邪恶的抉择、断裂与和解的关系,乃至生命意义的话题,也通过一种戏剧化、伦理化的方式实现了传达。总之,该剧在以引人入胜的犯罪、悬疑内容形塑自身吸引力的同时,亦通过对该内容的伦理阐发,建构了自身独特的价值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三大队》 伦理叙事
下载PDF
电影工业体系下新导演的生产模式与伦理叙事探究
18
作者 宋法刚 李潇微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3,1,共11页
近些年,中国电影界在产业化进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新人导演。其电影从类型片到艺术电影、从犯罪片到家庭伦理等多方涉猎,不仅丰富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产品供给,也加速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回暖。新导演群体的创作特征呈现为三个方面的耦合:从生产... 近些年,中国电影界在产业化进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新人导演。其电影从类型片到艺术电影、从犯罪片到家庭伦理等多方涉猎,不仅丰富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产品供给,也加速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回暖。新导演群体的创作特征呈现为三个方面的耦合:从生产模式上,监制的帮扶创造了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选择自由;从文化研究上,导演对个体的塑造完成了影像伦理和个人伦理的审视;从影像创作上,静默意境和心理空间的呈现使电影基于现实基础又多了超现实的诗性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导演 伦理叙事 电影工业 生产模式
原文传递
理与情的变奏及其困境:论赵树理小说中的伦理叙事
19
作者 刘志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婆婆与儿媳的关系问题、传统宗族社会与现代“新社会”之间伦理秩序的调整问题构成了赵树理小说伦理叙事的三个层面。赵树理的叙事试图弥合“理”与“情”、政治公义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裂隙,尝试建构一种“合...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婆婆与儿媳的关系问题、传统宗族社会与现代“新社会”之间伦理秩序的调整问题构成了赵树理小说伦理叙事的三个层面。赵树理的叙事试图弥合“理”与“情”、政治公义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裂隙,尝试建构一种“合情合理”的新型乡村伦理秩序。以“理”节“情”的叙事思维,暗示着赵树理在农民情感与干部立场之间的徘徊姿态,这使得他的“问题小说”本身易为“问题”所缠绕,限制了他对更具深度的“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随着“理”与“情”的矛盾日渐凸显,赵树理小说内在的叙事困境也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伦理叙事 理与情 问题小说
下载PDF
《涉过愤怒的海》:类型电影的拼合、组装与重建
20
作者 张筱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涉过愤怒的海》,延续了小说中父亲替女复仇的叙事躯壳,对叙事主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内在延伸,使得作品内核从悬疑路线向伦理方向转移。电影从两个不同的家庭出发,通过激进、夸张,具有冲击力的镜头表现,与荒诞、窒... 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涉过愤怒的海》,延续了小说中父亲替女复仇的叙事躯壳,对叙事主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内在延伸,使得作品内核从悬疑路线向伦理方向转移。电影从两个不同的家庭出发,通过激进、夸张,具有冲击力的镜头表现,与荒诞、窒息、愤怒的叙事表达,探讨了盛怒的父爱、放纵的母爱、极端的畸恋背后,原生家庭关系对个人心理产生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片 文学改编 伦理叙事 自我救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