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Cobb’s角和椎体高度压缩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段贤斌 程锦珍 卢小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2期1788-1790,共3页
目的:观察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Cobbs角和椎体高度压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脊柱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椎体成形术... 目的:观察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Cobbs角和椎体高度压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脊柱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椎体成形术。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数值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缩小脊柱骨折患者的后凸Cobb’s角,降低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可明显降低脊髓损伤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脊柱后凸Cobb’s角 椎体高度压缩率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程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3期71-73,7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8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8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每组64例,PVP组和PKP组分别给予PVP和PKP治疗,观察两...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8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8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每组64例,PVP组和PKP组分别给予PVP和PK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的变化。术后半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分别为(29.9±0.7)%、(22.9±7.8)%,PKP组手术前、后分别为(30.0±0.9)%、(16.6±8.4)%,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均降低(P〈0.0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分别为(22.9±5.9)°、(18.5±4.6)°,PKP组手术前、后分别为(23.0±6.1)°、(10.1±3.4)°,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均得到改善(P〈0.05),术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改善,但术后半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8%,PKP组为1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PVP两种术式均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PKP对于恢复患者椎体高度和矫正畸形方面效果明显优于PVP,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视觉模拟评分 椎体高度压缩率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应用单侧PKP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闫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4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OVC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侧入路PKP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单侧PKP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OVC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侧入路PKP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单侧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椎体情况(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凹角)、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6.42±4.44)min短于对照组的(43.36±5.57)min,术中出血量(22.85±4.73)ml、骨水泥注入量(2.67±0.33)ml均小于对照组的(48.78±6.54)、(6.75±0.79)ml,术中透视次数(18.21±3.57)次少于对照组的(37.83±5.34)次,骨水泥渗漏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ODI、JO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ODI评分低于术前,JOA、ADL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椎体高度压缩率为(18.78±3.41)%、椎体前缘高度比为(60.82±7.43)%、矢状面凹角为(14.85±2.88)°,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为(13.14±2.32)%、椎体前缘高度比为(90.78±7.75)%、矢状面凹角为(3.77±0.55)°;对照组患者术前椎体高度压缩率为(18.85±3.56)%、椎体前缘高度比为(60.75±7.56)%、矢状面凹角为(14.43±2.54)°,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为(13.47±2.56)%、椎体前缘高度比为(89.64±7.12)%、矢状面凹角为(3.84±0.56)°;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凹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矢状面凹角均小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单侧入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高度压缩率 椎体前缘高度 矢状面凹角
下载PDF
比较分析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行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刁光闰 蒋劲松 梁慕华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6期19-23,共5页
目的对比采用单侧穿刺或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旨在探讨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骨科2019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方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 目的对比采用单侧穿刺或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旨在探讨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骨科2019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方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经皮穿刺PVP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经皮穿刺PVP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术前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压缩率变化情况、椎体后凸Cobb角变化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统计两组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0、6.400,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9、9.149,P<0.05)。术后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P<0.05)。结论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2种术式疗效相当,但单侧穿刺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性更好及安全性更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椎体成形术 单侧穿刺 双侧穿刺 椎体高度压缩率 椎体后凸Cobb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