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评史记论赞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大可 《青海社会科学》 1983年第6期79-87,共9页
史记论赞,系指《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这是司马迁仿《左传》的“君子曰”所创造的史论形式。习惯称篇前之“太史公曰”为序,称篇末之“太史公曰”为赞。《史记》全书,序二十三篇,赞一百六篇。二十三序,即十表九序,《将相表》无序;八... 史记论赞,系指《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这是司马迁仿《左传》的“君子曰”所创造的史论形式。习惯称篇前之“太史公曰”为序,称篇末之“太史公曰”为赞。《史记》全书,序二十三篇,赞一百六篇。二十三序,即十表九序,《将相表》无序;八书五序,《礼》、《乐》、《律》、《历》、《封禅》五书有序;世家中有《外戚》一序;列传中有《孟苟》、《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货殖》八序。一百六赞,即十二本纪缺《今上本纪》,有赞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论赞 世家 传赞 《史记》 太史公 本纪 评史 义例 史论
下载PDF
《汉书》的论赞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殿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01-106,160,共7页
司马迁从《左传》君子曰等史书的评论中受到启发,在纪传体史书中用论赞进行历史评述,丰富了纪传体史书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它的理论思辩能力。但撰写论赞,一要与正文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二要言简义赅,意蕴丰富;三要思想深刻,富于启示。《... 司马迁从《左传》君子曰等史书的评论中受到启发,在纪传体史书中用论赞进行历史评述,丰富了纪传体史书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它的理论思辩能力。但撰写论赞,一要与正文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二要言简义赅,意蕴丰富;三要思想深刻,富于启示。《史记》之后,能达此要求者,如风毛麟角。《汉书》的论赞深得《史记》神韵,写得“辞惟温雅,理多惬当,其尤美者,有典诰之风,翩翩奕奕,良可咏也”。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史记》 传赞 司马迁 班固 论赞 纪传体 历史评述 董仲舒 《左传》
下载PDF
唐太宗《王羲之传赞》论析
3
作者 朱关田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3-51,2-7,共15页
《晋书》有唐太宗的四篇史论,其中《王羲之传赞》,为中国书学发展史上较早且系统的一篇书法论述。唐初文人,大都经历陈隋两代,诸如萧瑀、裴矩、屈突通等权臣;颜师古、孔颖达、姚思廉等名儒,都曾经做过隋王朝的大臣。戴冒、岑文本、刘洎... 《晋书》有唐太宗的四篇史论,其中《王羲之传赞》,为中国书学发展史上较早且系统的一篇书法论述。唐初文人,大都经历陈隋两代,诸如萧瑀、裴矩、屈突通等权臣;颜师古、孔颖达、姚思廉等名儒,都曾经做过隋王朝的大臣。戴冒、岑文本、刘洎等则在隋末地主武装割据那里担任过要职。至于魏征、徐世绩、泰书宝等原是农民起义军中的骨干,后来才投奔李唐的。当时诗坛名流,书苑巨匠诸如虞世南、陈叔达、孔绍安、欧阳询等则经历陈、隋两朝,入唐俱已迟暮。他们尽管出身不同,地望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书法艺术 褚遂良 右军 传赞
原文传递
“书林撷余”《吸烟生醒语》──附《烟筒传赞》
4
作者 辛德勇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9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传赞 鸦片烟 书林 戒烟方法 烟草 琉璃厂 清代中期 文言小说 短篇小说集 资料价值
原文传递
《金圣叹选批才子必读新注》误标误注
5
作者 白兆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1年第6期1-4,共4页
本文仅以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金圣叹选批才子必读新注》为例,就其误标和误注两端加以分析,不仅有助于该书再版时的参考,还可能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先说标点。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断句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原意... 本文仅以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金圣叹选批才子必读新注》为例,就其误标和误注两端加以分析,不仅有助于该书再版时的参考,还可能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先说标点。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断句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原意,就必须具备训诂、语法等有关基本知识。 (1)“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15页) 按:以上断句完全沿袭旧注,“则非德民不和”一句便成费解。宫之奇为反驳虞公,连引《周书》之句,意在强调“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注 金圣叹 安陵君 史公 先趋 旧注 夹批 先秦文学 传赞 断句标点
下载PDF
河北日报隆重纪念五十华诞——叶连松钮茂生发表重要讲话,赵金铎 赵世居吕传赞张士儒张群生等出席大会
6
作者 肖双胜 李遥 《采写编》 1999年第4期6-7,共2页
伴着解放战争胜利的喜庆锣鼓诞生,与共和国一同前进、成长,今年8月1日,《河北日报》迎来她创刊50周年华诞。7月31日上午,河北日报社在省军区礼堂隆重集会,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日子。 省领导叶连松、钮茂生、赵金铎、赵世居、吕传赞、张士... 伴着解放战争胜利的喜庆锣鼓诞生,与共和国一同前进、成长,今年8月1日,《河北日报》迎来她创刊50周年华诞。7月31日上午,河北日报社在省军区礼堂隆重集会,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日子。 省领导叶连松、钮茂生、赵金铎、赵世居、吕传赞、张士儒、张群生、李炳良、刘健生、韩立成、李月辉,省军区政委汪潮海出席纪念大会。 此前,省领导叶连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日报》 隆重纪念 重要讲话 舆论导向 纪念大会 传赞 世居 解放战争 新闻事业 张群
下载PDF
班固之“实录”论 被引量:4
7
作者 施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125,共5页
班固撰《汉书》,为司马迁立了专传《司马迁传》,评司马迁《史记》为“实录”,这为“实录”论立了丰碑。此论包含事、文、义三方面的准则要求:一是“事核”、“事理”,即要求记事真实,善序事理;二是“文直”,“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即传... 班固撰《汉书》,为司马迁立了专传《司马迁传》,评司马迁《史记》为“实录”,这为“实录”论立了丰碑。此论包含事、文、义三方面的准则要求:一是“事核”、“事理”,即要求记事真实,善序事理;二是“文直”,“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即传人记事,要求文质相称;三是“不虚美,不隐恶”,即要求传人记事必须达义,美恶如实,不虚不隐,公示于世。班固之“实录”论,承上启下,不只是评司马迁《史记》,还有确立中国史学本体理论的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司马迁传赞 “实录”论 史学本体理论
原文传递
释门祖师道影传赞源流考
8
作者 赖文婷 《佛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37-56,共20页
佛教像赞、僧传等作品大量涌现后,出现了将两种体裁结合的尝试,即将禅宗或其他宗派的祖师画像、传记、赞三者合一,形成了“佛教祖师道影传赞”类著作。其滥觞是明万历间憨山德清的《八十八祖道影传赞》,此后代有继作。考订其源流,大致... 佛教像赞、僧传等作品大量涌现后,出现了将两种体裁结合的尝试,即将禅宗或其他宗派的祖师画像、传记、赞三者合一,形成了“佛教祖师道影传赞”类著作。其滥觞是明万历间憨山德清的《八十八祖道影传赞》,此后代有继作。考订其源流,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憨山德清《八十八祖道影传赞》系列,一是永觉元贤《诸祖道影传赞》系列。前者仅有钱应金所刊《八十八祖传赞》、高承埏父子补刊《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后者则有静煕启公《佛祖正宗道影》、释统性《补刻祖师正宗道影》、守一空成《佛祖正宗道影》、释虚云《增订佛祖道影》等数种著作,它们之间有明显的渊源及承袭关系,可视为同一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道影传赞 八十八祖道影传赞 诸祖道影传赞
下载PDF
崇贤与论贤:《钱塘先贤传赞》考释
9
作者 宋可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74-79,共6页
《钱塘先贤传赞》问世后,其传世过程坎坷,宋、元本已不可考,今所见较早的版本是清代版本,这些版本可分为郑大节家藏本和《知不足斋丛书》本2个体系。作者袁韶在书中给人物编写小传时,非常注重人物信息的完整性。他不仅撰写人物的基本信... 《钱塘先贤传赞》问世后,其传世过程坎坷,宋、元本已不可考,今所见较早的版本是清代版本,这些版本可分为郑大节家藏本和《知不足斋丛书》本2个体系。作者袁韶在书中给人物编写小传时,非常注重人物信息的完整性。他不仅撰写人物的基本信息和主要事迹,还会给每个人物撰写赞词。同时,为了突出所撰写内容的严谨性,袁韶立足正史、方志、政书及其他文献资料,参考的史料比较丰富,因此该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关于该书的专门研究和关注,几乎处于真空地带。该文从《钱塘先贤传赞》的版本、编纂、人物类型和史料价值等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韶 《钱塘先贤传赞 先贤文化 南宋时期 版本研究 先贤崇拜
下载PDF
再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非“自传”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明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从文体上看,《五柳先生传》一文是陶渊明模仿正史《后汉书·逸民传》以及嵇康《圣贤高士传》而创作的传赞类文体,不可能是陶渊明的"自传",最多可以看作陶渊明之"自况"。《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 从文体上看,《五柳先生传》一文是陶渊明模仿正史《后汉书·逸民传》以及嵇康《圣贤高士传》而创作的传赞类文体,不可能是陶渊明的"自传",最多可以看作陶渊明之"自况"。《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主要以扬雄为范本,有意塑造出来的作为自己人生楷模的一个理想人格。由此,海外汉学家基于《五柳先生传》乃陶渊明"自传"前提下得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出发得出的关于中国自传文学特性之研究成果,也有必要做认真的辨析与合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传赞 自传文学 扬雄
下载PDF
生命理念的投射:嵇康与《圣贤高士传赞》
11
作者 熊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年第6期4-9,85,共7页
在三国时期的人物传记作品中,嵇康的《圣贤高士传赞》是第一部以"高士"命名的类传,嵇康采摭寓言、假说,收罗其所谓的"圣贤高士",借他们的行事,寄寓与投射自我的生命理念。这部作品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后世模仿其体例... 在三国时期的人物传记作品中,嵇康的《圣贤高士传赞》是第一部以"高士"命名的类传,嵇康采摭寓言、假说,收罗其所谓的"圣贤高士",借他们的行事,寄寓与投射自我的生命理念。这部作品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后世模仿其体例,沿袭其题材的传记不断出现,代有其作,可以说,嵇康之作是有开路之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贤高士传赞 嵇康 生命理念 遗响
下载PDF
顾沅的实学精神与《吴郡名贤图传赞》的纂辑
12
作者 傅元琼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8-55,共8页
顾沅是著名的藏书家兼学者,致力于苏州地方文献的编纂与刊刻。《吴郡名贤图传赞》是他主持编纂的规模最大的一部地方名贤画传,与以抒情性、写意性见长的其他画传不同,《吴郡名贤图传赞》中的图像皆有所本,像各有赞,传记简博,并在参撰人... 顾沅是著名的藏书家兼学者,致力于苏州地方文献的编纂与刊刻。《吴郡名贤图传赞》是他主持编纂的规模最大的一部地方名贤画传,与以抒情性、写意性见长的其他画传不同,《吴郡名贤图传赞》中的图像皆有所本,像各有赞,传记简博,并在参撰人员广为搜罗、实地探访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仍可寻访到的传主墓祠地址及传主故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此书以尚友古人、激扬忠孝为编纂宗旨,寄托了顾沅等学者在国家积贫积弱、列强蠢蠢欲动时期“济天下”的情怀,体现了他们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沅 《吴郡名贤图传赞 画传 经世致用
下载PDF
唐太宗引领下的崇王书风
13
作者 李小亚 《神州》 2019年第29期19-20,共2页
隋朝南北书风融合,入唐后,软媚书风侵袭,此时唐太宗李世民因政治需要、文化风气、书学观点实行一系列发展书法的政策,又著有《晋书·王羲之传赞》把王羲之树立为绝对典范。这便掀起了初唐“崇王”的风潮,之后的书法理论家孙过庭、... 隋朝南北书风融合,入唐后,软媚书风侵袭,此时唐太宗李世民因政治需要、文化风气、书学观点实行一系列发展书法的政策,又著有《晋书·王羲之传赞》把王羲之树立为绝对典范。这便掀起了初唐“崇王”的风潮,之后的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张怀瓘提出了以“骨力”为线索崇尚王羲之的书论观点;也出现了像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一批以王羲之书法风格为取向的书家,这些为唐以后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王羲之传赞 崇王 骨力 骨气
下载PDF
钱痩铁印选
14
作者 李文骏 《书法》 2001年第1期57-57,共1页
钱厓(一八九六——一九六七),江苏无锡人,字叔厓,号瘦铁,后以号行世。诗文受教于郑文焯,篆刻受学于吴昌硕。书法秀逸,尤富韵味。其篆刻风格雅致,矫健。为人有民族气节。日本军国主义发动芦沟桥事变,瘦铁为掩护郭沫若回国一事而被日本警... 钱厓(一八九六——一九六七),江苏无锡人,字叔厓,号瘦铁,后以号行世。诗文受教于郑文焯,篆刻受学于吴昌硕。书法秀逸,尤富韵味。其篆刻风格雅致,矫健。为人有民族气节。日本军国主义发动芦沟桥事变,瘦铁为掩护郭沫若回国一事而被日本警察逮捕,且拒不下跪,怒击法警,正义四方传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 传赞 一八九 铁印 芦沟桥
原文传递
《王羲之传赞》
15
作者 白锐 胡抗美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10期129-,共1页
释文: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王羲之传赞》是中国古代书论中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王羲之 传赞
下载PDF
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吕传赞同志题词
16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共1页
关键词 传赞 河北省委 副书记 加强法
下载PDF
祖天师传赞
17
作者 张继禹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37,共1页
祖天师讳道陵,沛国丰邑人,汉留侯九世孙;少好黄老,官拜江州,心与造物奋旖;炼丹龙虎,布化鹤鸣。老君授天师之位。绍具传于太上,尊道立君授天师之位。绍具传于太上,尊道立教;肃故气于清静,福国裕民。真一不二,机斡万灵。唯愿... 祖天师讳道陵,沛国丰邑人,汉留侯九世孙;少好黄老,官拜江州,心与造物奋旖;炼丹龙虎,布化鹤鸣。老君授天师之位。绍具传于太上,尊道立君授天师之位。绍具传于太上,尊道立教;肃故气于清静,福国裕民。真一不二,机斡万灵。唯愿长生,激浊扬滑。立一:天扶教之正法,开正一盟威之玄门。设道治依科演教;出秘某普度后人。想尔九戒,淳朴本性;三官手书,祈福消灾。道德广布,民夷信行。功圆行满,付剑印于嗣师;道全德备,升仙体于云台。世称正一教祖,一:天大法天师,降魔护道天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文学 文学作品 《祖天师传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