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洪伟武 苏海涛 +3 位作者 彭嘉杰 范智荣 周俊德 黄永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939-2944,共6页
背景:跟骨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75%的跟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可更好地恢复跟骨形态与功能,近年来经跗骨窦入路开始被临床医师认知并应用,但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入路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跟骨骨折手术治疗... 背景:跟骨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75%的跟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可更好地恢复跟骨形态与功能,近年来经跗骨窦入路开始被临床医师认知并应用,但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入路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经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2种入路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形切口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4月。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进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22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2种切口的末次随访的Bohler角[MD=0.14,95%CI(-0.54,0.81),P>0.05]、术后Gissane角[MD=-0.19,95%CI(-1.36,0.98),P>0.05]及Maryland评分[MD=-0.25,95%CI(-3.41,2.91),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2组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MD=6.39,95%CI(-0.09,12.87),P=0.05]可能存在差异性;④与传统L形切口相比,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在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MD=-14.98,95%CI(-23.90,-6.06),P=0.001<0.05],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OR=0.18,95%CI(0.08,0.38),P<0.0001];⑤提示手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经跗骨窦切口相对于传统L形切口在疗效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跗骨窦切口创口较小,有着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的优势,表明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安全性较高。然而,因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少,以上结论仍需更高质量、样本量更大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切口 传统l切口 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汤佳 汤玉泉 +3 位作者 李谋林 宋瑞清 喻海筹 伍浩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0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每组15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0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每组15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跟骨宽度和高度、B9hler角、Gissane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跟骨宽度和高度、B9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L形切口与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跟骨骨折,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传统l切口 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贺明伟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3期88-90,94,共4页
目的对比跟骨骨折行传统L形切口、微创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94例跟骨骨折患者入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依次分为传统组47例和微创组47例。传统组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行... 目的对比跟骨骨折行传统L形切口、微创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94例跟骨骨折患者入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依次分为传统组47例和微创组47例。传统组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行微创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将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骨折复位效果(跟骨Gissane角和Bohler角)、关节功能(Kofoed、AOF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该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结果微创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跟骨Gissane角、Bohler角、Kofoed评分、AOFA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传统组、微创组依次为21.28%、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36)。结论微创术与传统术治疗跟骨骨折所取得的骨折复位效果和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相当,但微创术下患者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且康复进程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传统l切口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 并发症
下载PDF
跟骨骨折直形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的治疗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宋俊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直形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L形切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直形切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直形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L形切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直形切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皮缘坏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L形切口相比,直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更佳,术后皮缘坏死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口 传统l切口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比较分析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应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波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4期6-8,共3页
目的该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根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根骨骨折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 目的该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根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根骨骨折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L形切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切口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治疗总有效率、骨折复位情况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④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⑤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该次研究证明,在根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改良切口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小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治疗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骨骨折 改良切口 传统l切口 可行性
原文传递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付斌红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4期93-94,共2页
目的比较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63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L形切口手术,试验组实施微创... 目的比较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63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L形切口手术,试验组实施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情况、Bhler角、Gissane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hler角、Gissane角均增大,且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类似于传统L形切口,但能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l切口
下载PDF
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应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智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5期79-80,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应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传统L形切口,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改良切...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应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传统L形切口,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改良切口。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平均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6%(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均显著优于术前,但组间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切口 传统l切口 跟骨骨折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效果
8
作者 蔡长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跗骨窦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蓟州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10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 目的分析跗骨窦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蓟州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10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跗骨窦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6个月足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得到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足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优化围术期指标,促进骨折愈合、足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传统l切口 钢板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于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应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性比较
9
作者 苏毅坚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7期131-132,共2页
目的该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在跟骨骨折中运用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治疗的可行性比较。方法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 目的该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在跟骨骨折中运用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治疗的可行性比较。方法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L形切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切口治疗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采用传统L形切口治疗的患者,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切口 传统l切口 跟骨骨折
原文传递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评价
10
作者 张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234-234,236,共2页
研究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收治时间在2018年度12月-2019年度12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微创跗骨窦小... 研究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收治时间在2018年度12月-2019年度12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方式、传统L形切口治疗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治疗,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l切口 治疗 跟骨骨折 效果
下载PDF
探讨跗骨窦切口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孙秀良 王新杰 邵柳彬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8期29-30,共2页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40例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采8用跗骨窦切口进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40例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采8用跗骨窦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切口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问题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75%,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30.O%)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更低,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 传统l切口 治疗 跟骨骨折
原文传递
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4
12
作者 陈学谦 王德成 +2 位作者 贺志亮 何稚鸥 黎作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足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跗骨窦小切口组(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足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跗骨窦小切口组(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26例和传统L形切口组(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24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足部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跗骨窦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L形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L形切口组(P<0.05);术后6月,两组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增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足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均可有效改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且相对于后者,前者更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 传统l切口钢板内固定 SandersⅡ型 SandersⅢ型 跟骨骨折 疗效
下载PDF
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宝鹏 常西海 +3 位作者 李光磊 段强民 张冰 王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97-90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八字"微创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5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 [目的]比较分析"八字"微创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5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7例采用"八字"微创切口内固定(微创组),27例采用传统跟骨"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70%(1/27),而传统组为29.63%(8/27),两组间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月以上,微创组完全负重行走时间为(45.22±7.05)d,传统组为(58.74±6.25)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AOFAS评分和足内-外翻ROM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微创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而微创组AOFAS评分均显著高传统组(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足内-外翻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字"微创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 “八字”切口 传统l切口
原文传递
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国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2-94,共3页
目的 分析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01—2021-08于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行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切口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跗骨窦切口组)和传统外侧... 目的 分析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01—2021-08于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行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切口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跗骨窦切口组)和传统外侧L形切口组(L形切口组)。术后均随访8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足Gissane角和Bohler角。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评价患足功能。结果 共纳入68例患者,每组34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窦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L形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L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患足的Gissane角和Bohler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Gissane角、Bohler角,以及AOF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跟骨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和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均有可靠疗效,其中经跗骨窦小切口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患者能够早期开展功能锻炼,有效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外侧l切口 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效果观察
15
作者 李百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85-87,共3页
观察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基于双色球随机原则下均分为对照组(传统外侧L形切口)与实验组(跗骨窦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72h炎症应激指... 观察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基于双色球随机原则下均分为对照组(传统外侧L形切口)与实验组(跗骨窦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72h炎症应激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足Gissane角(121.26±7.11)度、Bohler角(35.54±4.27)度以及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疼痛(35.54±2.36)分、对线(8.15±0.11)分、功能(42.35±3.45)分、总分(86.36±4.15)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跗骨窦切口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外侧L形切口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治疗 传统外侧l切口 跟骨骨折
下载PDF
比较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应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宏江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应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性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L"形切口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 目的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应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性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L"形切口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改良切口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指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切口 传统l切口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成人跟骨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明亮 谷成毅 +1 位作者 丁松 周游 《巴楚医学》 2018年第4期60-6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形切口治疗成人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8年5月,收集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 目的:系统评价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形切口治疗成人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8年5月,收集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1 080足,其中跗骨窦切口537足,传统"L"形切口543足。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形切口治疗组相比,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OR=0.28,95%CI:0.16~0.47,P<0.000 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MD=-24.96,95%CI:-32.86~-17.07,P<0.000 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MD=-60.71,95%CI:-82.86~-38.56,P<0.000 01),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MD=-1.42,95%CI:-2.15~-0.69,P=0.000 1)。两种手术切口在跟骨B9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及术后疗效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跗骨窦切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传统"L"形切口复位效果大致相同,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传统l切口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雁波 张晨阳 +1 位作者 陈兴康 王国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8期721-725,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与传统“L”形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八”字入路组(... 目的观察比较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与传统“L”形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八”字入路组(n=54)和“L”形入路组(n=53),“L”形入路组行传统“L”形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八”字入路组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1 d、3 d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水平,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影像学指标(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术后12个月手术优良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字入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L”形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形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5-HT、PGE_(2)、SP水平组间、不同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字入路组术后1 d、3 d血清5-HT、PGE_(2)、SP水平较“L”形入路组低(P<0.05)。“八”字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L”形入路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中,传统“L”形切口入路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疗效均确切,可恢复跟骨结构和形态,但后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疼痛介质释放,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预后改善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 传统l切口入路 内固定 跟骨骨折 骨折复位 疼痛介质 手术优良率
下载PDF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徐亚林 张旭坤 李雪寒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L”形入路48例入“L”形入路组和跗骨窦...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L”形入路48例入“L”形入路组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52例入“八”字入路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各角度及跟骨高度恢复情况、跟骨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L”形入路组,“八”字入路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P<0.05)。相比于“L”形入路组,“八”字入路组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较大(P<0.05)。“八”字入路组跟骨恢复优良率为94.23%,高于“L”形入路组的81.25%(P<0.05)。“八”字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L”形入路组的22.92%(P<0.05)。结论:两种入路手术均可有效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均可有效恢复跟骨功能、结构及形态,但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利于促进预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Ⅲ-Ⅳ型 传统l切口入路 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 围术期指标
下载PDF
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0
作者 霍光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9期128-129,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术中采用传统"L"形切口入路的39例患者纳入A组,将术中采用跗骨窦"... 目的:对比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术中采用传统"L"形切口入路的39例患者纳入A组,将术中采用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B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足部功能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较术前增大(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足部功能优良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术 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 传统l切口入路 足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