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琼琼
丁医峰
吴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3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7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传统肛瘘切开术)与观察组(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各38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采用视...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7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传统肛瘘切开术)与观察组(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各38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天疼痛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及总住院时间、并发症;采用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表分别于术后、痊愈后及随访6个月对患者进行肛门失禁评分,于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愈后复发人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P<0.05;观察组术后3天VAS评分为(2.71±1.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2±1.42)分,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7.9±2.9)天、(14.1±2.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24.6±3.5)天、(17.3±3.2)天,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P<0.05。观察组术后、治愈后及随访6个月时Wexne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可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其疼痛,改善其肛门功能,降低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肛瘘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
术
传统
肛瘘
切开术
肛门功能
复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和传统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吴盟
袁义燕
熊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比较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和传统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肛瘘切开...
目的比较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和传统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肛瘘切开术,研究组行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Wexner评分、肛管直肠压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100%,34/34)与对照组(94.12%,32/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36 h,研究组VAS评分[(2.41±0.27)、(1.52±0.11)、(0.67±0.08)分]均低于对照组[(3.69±0.31)、(2.14±0.19)、(1.02±0.13)分],P均<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肛管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复发患者。结论与传统肛瘘切开术相比,低位单纯性肛瘘采用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治疗可获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术后疼痛度小,并能减轻对肛门功能和肛管直肠压的影响,加快患者恢复,但两种术式均可获得良好预后效果,避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传统
肛瘘
切开术
外括约肌减张缝合
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琼琼
丁医峰
吴伟
机构
浙江省宁波健民肛肠医院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3期433-43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7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传统肛瘘切开术)与观察组(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各38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天疼痛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及总住院时间、并发症;采用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表分别于术后、痊愈后及随访6个月对患者进行肛门失禁评分,于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愈后复发人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P<0.05;观察组术后3天VAS评分为(2.71±1.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2±1.42)分,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7.9±2.9)天、(14.1±2.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24.6±3.5)天、(17.3±3.2)天,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P<0.05。观察组术后、治愈后及随访6个月时Wexne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可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其疼痛,改善其肛门功能,降低术后复发。
关键词
复杂性
肛瘘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
术
传统
肛瘘
切开术
肛门功能
复发
分类号
R657.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和传统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吴盟
袁义燕
熊伟
机构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6期50-53,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和传统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肛瘘切开术,研究组行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Wexner评分、肛管直肠压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100%,34/34)与对照组(94.12%,32/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36 h,研究组VAS评分[(2.41±0.27)、(1.52±0.11)、(0.67±0.08)分]均低于对照组[(3.69±0.31)、(2.14±0.19)、(1.02±0.13)分],P均<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肛管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复发患者。结论与传统肛瘘切开术相比,低位单纯性肛瘘采用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治疗可获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术后疼痛度小,并能减轻对肛门功能和肛管直肠压的影响,加快患者恢复,但两种术式均可获得良好预后效果,避免复发。
关键词
肛瘘
传统
肛瘘
切开术
外括约肌减张缝合
术
Keywords
Rectal fistula
Traditional anal fistula incision
External sphincter tension reduction suture
分类号
R657.1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疗效观察
袁琼琼
丁医峰
吴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和传统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比较
吴盟
袁义燕
熊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