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伟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6-127,共2页
该文从建筑史和聚落史方面,研究了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
关键词 徽洲 乡土建筑 传统聚居
下载PDF
巴渝传统聚居理想环境观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进 赵万民 徐敏 《小城镇建设》 2008年第3期27-32,共6页
论文对巴渝地域传统聚居所体现的理想环境观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其形成主要受山地观、风水理念和文人审美意趣的影响。文章对这三者在巴渝地域历史、地理条件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文献史料及对古镇山水环境、城镇和建... 论文对巴渝地域传统聚居所体现的理想环境观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其形成主要受山地观、风水理念和文人审美意趣的影响。文章对这三者在巴渝地域历史、地理条件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文献史料及对古镇山水环境、城镇和建筑环境进行具体分析,阐述这种理想环境观对巴渝传统聚居文化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居 环境观 理想 影响因素 地理条件 山水环境 文献史料 建筑环境
下载PDF
现代住宅与传统聚居文化
3
作者 戴志中 戴文斌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2,共3页
论文以重庆万县“百安花园小康示范区”规划方案为例,从该地区居民靠山临水的传统聚居方式、建筑群体空间组合、吊层空间利用和民居形态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山地滨江聚居文化特点,对在现代住宅规划设计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民居文化作了探索。
关键词 现代住宅 庭院式 传统居民 聚居文化 传统聚居
下载PDF
山地传统聚居文化内涵及其价值重塑
4
作者 赵炜 陈蛟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4期39-42,共4页
当前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面临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丧失的困境。在贫困和人才缺乏的现实状况下,这一问题愈加复杂。从山地传统公共建筑的文化内涵分析入手,阐释了"儒、释、道"的代表性建筑类型与山地传统聚居文化内涵形成与... 当前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面临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丧失的困境。在贫困和人才缺乏的现实状况下,这一问题愈加复杂。从山地传统公共建筑的文化内涵分析入手,阐释了"儒、释、道"的代表性建筑类型与山地传统聚居文化内涵形成与传播的脉络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历史时期山地资源利用对山地聚居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当代对山地资源的消费与文化利用特征。结论认为在山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和山区居民不断向外迁移的背景下,应从表层的物质消费导向传统聚居文化的滋养,集成山地传统聚居文化的精髓,并重塑适应山地传统的聚居文化内涵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人居环境 山区城镇化 传统聚居 传统文化 消费文化
下载PDF
盛世豪宅 尊崇府邸 浅水湾道56号
5
《现代装饰》 2006年第7期12-39,共28页
浅水湾位于港岛南部,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美丽海湾,游人必到的著名风景区,而这里,也是香港名门望族的传统聚居地,岁月流转,今日的浅水湾早已在为港岛著名的高级住宅区之一,区内豪宅遍布,
关键词 浅水湾 豪宅 高级住宅区 传统聚居 风景区 摄内设计
原文传递
论山地传统聚居环境的特色与保护——以重庆磁器口传统街区为例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和平 严爱琼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5-58,共4页
以重庆磁器口传统街区为例 ,分析了山地传统聚居环境的特色 ,探讨了当前迅速城市化进程中 ,传统聚居环境所面临的危机 ;研究了磁器口传统聚居环境的保护规划思想。
关键词 磁器口 山地 传统聚居环境 特色 保护
下载PDF
张谷英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晟 《规划师》 2003年第5期31-34,共4页
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岳阳楼外楼”的张谷英历史街区,是岳阳市内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民居街区,也是山地传统聚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在今天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传统山地民居环境特色正面临着逐渐丧失的危险。张谷英历史街区保护... 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岳阳楼外楼”的张谷英历史街区,是岳阳市内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民居街区,也是山地传统聚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在今天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传统山地民居环境特色正面临着逐渐丧失的危险。张谷英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遵循整体性、可持续性、渐进式原则,建立“点(古建筑群内重要的文物景点)”、“线(由当大门、王家、上新屋组成的古建筑群)”、“面(古屋周边的自然山水环境)”的保护框架体系,鼓励公众参与,多方引进社会资金,使其在忠实地反映历史的同时,保持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谷英历史街区 传统聚居建筑 城市化 民居环境 岳阳市
下载PDF
客家传统聚居形态及文化内涵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继武 左小艳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3期49-54,共6页
通过对客家传统聚居形态的基本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得出不同类型的空间布局特征,并据此针对实例,剖析客家传统民居的精神溯源,探究并阐述了客家传统聚居形态物化表象下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客家 传统聚居形态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山地传统聚居地的空间重塑—重庆市洪崖洞传统民居风貌区规划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征 《规划师》 2002年第8期55-59,共5页
简要介绍重庆市洪崖洞传统民居风貌区的规划设计,试图通过这一规划来体现传统山地聚居地的空间类型与本质,并对设计中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规划设计 山地传统聚居 空间重塑 洪崖洞 重庆 居住区
下载PDF
基于民族传统聚居模式的规划设计方法及其生态旅游价值——以香格里拉碧塔海景区为例
10
作者 李晖 《华中建筑》 2005年第B07期47-49,共3页
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对民族地区传统聚居模式的分析研究,将其成果直接应用在旅游区规划设计中的价值和具体方法。反映了生态旅游价值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共生关系,同时,也创造了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美价值,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对民族地区传统聚居模式的分析研究,将其成果直接应用在旅游区规划设计中的价值和具体方法。反映了生态旅游价值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共生关系,同时,也创造了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美价值,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传统聚居模式 规划设计方法 生态旅游价值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传统聚居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11
作者 王成 莫敷建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9期71-73,共3页
传统聚居村落是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都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快速侵蚀着传统聚居村落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聚居村落面临消失的窘境,传统聚居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 传统聚居村落是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都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快速侵蚀着传统聚居村落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聚居村落面临消失的窘境,传统聚居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聚居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并不客观,需要跳出传统思维,建立起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保护发展路径。文章针对"互联网+"时代传统聚居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的研究意义以及现状进行讨论,进一步提出在"互联网+"时代,根据传统聚居村落的特点,从旅游规划设计出发,对传统聚居村落实现保护与开发。文章详细分析了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进一步讨论旅游规划设计的目标人群以及规划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统聚居村落 保护与开发旅游规划
下载PDF
“袖珍小区”——城市夹缝中的“生机”地带——中国传统居住模式与现代住宅有机结合探索
12
作者 张冠湘 王贺 《商场现代化》 2011年第2期84-85,共2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缝隙地带,他们的面积大小不足以承担一个居住区的建设,但是对于一个围和的建筑群落的建设还是够用的,在这些城市发展的缝隙中通过围和空间的方式使其独立于城市喧嚣的环境之中,形成一个类四合院的独立的居...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缝隙地带,他们的面积大小不足以承担一个居住区的建设,但是对于一个围和的建筑群落的建设还是够用的,在这些城市发展的缝隙中通过围和空间的方式使其独立于城市喧嚣的环境之中,形成一个类四合院的独立的居住空间,通过中央的绿化景观组织整个袖珍小区的环境和交往空间,给人们营造一个相对宁静和熟悉的封闭环境,这些聚居地以补丁的形式点缀在城市缝隙间,居住区内部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商店或者小型幼儿园等公共设施,而身处市区的地理优势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城市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居住建设的投入,当城市缝隙被这种大量的袖珍小区拼贴而成时,城市这个聚居地就由这样一个个相对封闭独立的"袖珍小区"组成,而袖珍小区内通过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将人造自然很好的融入住所之中,一方面避免了人们为了追求优美环境而大量开发土地造成的城市蔓延,另一方面符合中国传统聚居文化的精神要求:外雄内秀俗信祥瑞(内即遁世,外则出世的儒道平衡),同时这种半围和的小空间尺度更为亲切,也易于让人熟悉,而熟悉的环境往往是人们公共交往活动是否密切的关键。在城市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大片的旷野,巨型的花园,只要有那么一片独立存在于城市喧嚣之中的净土供心灵休憩就可以,这种从中国古代就开始延续的"小隐于市"的入世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理想聚居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儿胡同 有机更新 袖珍小区 传统聚居模式 儒道平衡
下载PDF
回族聚居区与城市空间协同演进的句法解析
13
作者 黄嘉颖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1-995,共5页
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自诞生伊始就与城市空间紧密联系休戚相关。该文以典型的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与西安城市空间的演进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作为理解城市局部及全局空间联动的逻辑语言,建立了西安鼓楼回族聚居... 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自诞生伊始就与城市空间紧密联系休戚相关。该文以典型的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与西安城市空间的演进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作为理解城市局部及全局空间联动的逻辑语言,建立了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与西安整体城市空间的句法轴线地图,并重点选取集成度和智能度这两个重要的形态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聚居区空间与城市全局空间的拓扑关系变化解析,以及聚居区中心结构的变化剖析,探讨了鼓楼回族聚居区和西安城市之间协同演进的特征规律,证明了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内部空间网络系统具有强大的自组织能力,并且聚居区内部空间与城市整体空间内外网络构成的耦合互动是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的保护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回族聚居 城市空间 空间句法 协同演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