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九世纪华北绍兴师爷网络之个案研究──从《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看“无绍不成行”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振忠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1-76,107,共7页
本文利用现存的两部清代道咸年间的尺牍集,对“无绍不成衙”这一独特的人文现象,作一区域性的微观分析。指出:由于生存压力,绍兴人大批外出游幕、充当师爷;为了在行业竞争中取胜,他们不仅将幕学作为家传之密,子孙世业,而且还利... 本文利用现存的两部清代道咸年间的尺牍集,对“无绍不成衙”这一独特的人文现象,作一区域性的微观分析。指出:由于生存压力,绍兴人大批外出游幕、充当师爷;为了在行业竞争中取胜,他们不仅将幕学作为家传之密,子孙世业,而且还利用联姻、结拜、攀援同乡官吏等手段,呼朋引类,互通声气,形成了一个个网络,从而对清代政治体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研究 十九世纪 权力网络 绍兴人 尺牍 华北地区 相互提携 结拜兄弟 绍兴帮 传统政治体制
下载PDF
论民主监督制度的完善与政治体制改革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新恒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74,共4页
党的十五大提出,在“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所谓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即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又是衡量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民主监督要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在“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所谓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即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又是衡量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民主监督要求政治体制的人民化与法制化相统一所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监督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 制度的完善 领导干部 权力监督 民主监督机制 监督体制 人民群众 传统政治体制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心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7,共3页
在当代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成为社会结构转型性发展的主要标志,政治发展如何参与社会结构的转型性发展,政治体制是否面临着一个转型的历史性任务,完成由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转变,成为... 在当代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成为社会结构转型性发展的主要标志,政治发展如何参与社会结构的转型性发展,政治体制是否面临着一个转型的历史性任务,完成由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转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刊组织了10位来自政治学界的中青年学者,以“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为题,围绕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的见解。相信会有助于推动此一问题的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政治现代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 传统政治体制 政治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权力 政治制度 传统计划经济
下载PDF
湖北地方政府的近代化历程
4
作者 杨汉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7-59,共3页
1840—1911年,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变化,清末的国家政权机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先后设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等机构。同时在民主... 1840—1911年,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变化,清末的国家政权机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先后设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等机构。同时在民主革命洪流冲击下,于1907年在中央开始筹设资政院,各省筹设咨议局,并于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湖北咨议局 近代化 张之洞 洋务活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方政治 传统政治体制 《钦定宪法大纲》 清政府
下载PDF
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由之路——对“民主执政”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李抒望 《党史博采(下)》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如何提高党长期执政的能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然要谈民主:不管是党内还是党外,也都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到了民主身上。放眼今日之世界,任何一个要想长期执政的党派,民主这道门槛,想绕是绕不过去的,必须过。对于已经执政了半个多世... 如何提高党长期执政的能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然要谈民主:不管是党内还是党外,也都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到了民主身上。放眼今日之世界,任何一个要想长期执政的党派,民主这道门槛,想绕是绕不过去的,必须过。对于已经执政了半个多世纪并将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怎样通过民主这一关,日程越来越紧迫。前不久,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确定,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坚持民主执政的执政党。这是一次新的历史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执政 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文选 黄炎培 现代化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毛泽东 传统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是恢复、调整,还是改革、突破——对“赫鲁晓夫政治体制改革”说的质疑
6
作者 徐庶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87年第4期34-37,92,共5页
所谓政治体制,简而言之,是指政治权力的存在形态和运行方式。具体来讲,它由相互关联的三方面内容组成。1.政治权力的结构形式。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唯有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才能成为国家的主人,即政治权力的主体。而要对政治权力进行... 所谓政治体制,简而言之,是指政治权力的存在形态和运行方式。具体来讲,它由相互关联的三方面内容组成。1.政治权力的结构形式。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唯有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才能成为国家的主人,即政治权力的主体。而要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的行使,则必须对它进行必要的分配。这种权力分配是在以下两个层次上进行的。首先,权力的主体将那些不适合于直接行使的权力委托给国家机构代理;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权力 政治体制改革 传统政治体制 国家机构 权力结构 内部根据 行使方式 中央集权 赫鲁晓夫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对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评析
7
作者 杨心宇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88年第5期19-21,41,共4页
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是在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三年并在经济、政治改革取得一定进展的条件下举行的。这次会议在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苏共二十七大有明显的进步。尽管改革还需付诸实践,政治体制改革还要在今秋明春的苏维埃会议... 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是在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三年并在经济、政治改革取得一定进展的条件下举行的。这次会议在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苏共二十七大有明显的进步。尽管改革还需付诸实践,政治体制改革还要在今秋明春的苏维埃会议和选举后才能落实,但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框架已初具规模,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传统政治体制 苏维埃 改革方案 代表会议 戈尔巴乔夫 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改革 苏联
原文传递
基础是经济体制改革
8
作者 张岩森 《经济工作导刊》 1998年第11期4-5,共2页
邓小平同志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这是有其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政治眼光的。他的总的思想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提出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而政治体制应顺应这一要求主动进行改革。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政治 高度集权 父系 历史眼光 政治眼光 集卡 经济改革
下载PDF
邓小平政治思维的本质特征抉微
9
作者 杨清刚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政治思维 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理论 本质特征 传统政治体制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邓小平同志 政治体制改革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政治评价
下载PDF
从政治传统看英中君主立宪的成败
10
作者 邹冠秀 《龙岩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7-39,共3页
英国和中国在早期现代化时期有相似之处。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英国最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中国君主立宪却以失败而告终。
关键词 君主立宪制 政治传统 资产阶级 政治现代化 中国早期现代化 清政府 新的社会力量 传统政治体制 立宪改革 预备立宪
下载PDF
苏联传统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
11
作者 佟玉华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14,共8页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那么什么是“自我”,必须认识清楚,否则,改革可能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或者成为一场盲目的实践运动。为此,笔者试图从苏联传统政治体制形成原因中构画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以使我...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那么什么是“自我”,必须认识清楚,否则,改革可能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或者成为一场盲目的实践运动。为此,笔者试图从苏联传统政治体制形成原因中构画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以使我们对“自我”有较客观的科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高度集权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传统政治体制 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 资本主义 生产力 列宁 无产阶级专政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简议
12
作者 许垣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简议许垣我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个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效劳了4000年的阶级统治形式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怎样的特征,应该如何看待与它并存的某些民主习惯的性质?要回答这些... 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简议许垣我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个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效劳了4000年的阶级统治形式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怎样的特征,应该如何看待与它并存的某些民主习惯的性质?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国家的起源谈起。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体制 家长制家庭公社 民主权利 专制主义 土地公有制 政治制度 奴隶制 董仲舒 土地私有制 民主和平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的竞争市场体制
13
作者 陈东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89年第4期27-33,共7页
本文认为,要深化改革,就必须放弃“模拟市场”理论,修正“有计划调整”价格的想法,让价格形成转入市场竞争轨道。在传统政治体制框架内,要塑造出以市场为舞台的新型经济体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按竞争原理调整经济利益结构,就必须触及... 本文认为,要深化改革,就必须放弃“模拟市场”理论,修正“有计划调整”价格的想法,让价格形成转入市场竞争轨道。在传统政治体制框架内,要塑造出以市场为舞台的新型经济体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按竞争原理调整经济利益结构,就必须触及既得经济利益,从而必须触及既有政治地位。作者强调,对“官本位”的崇拜,可能比对商品货币的崇拜和对机器的崇拜还要糟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市场 竞争价格 模拟市场 政府干预 社会主义 价格决定 传统政治体制 政府行政权力 计划者 市场运行
原文传递
借鉴礼与传统政治体制之经验构建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机制
14
作者 王晓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3-14,共2页
礼乐文明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支柱 ,是古代政治体制传承的基础。本文从古代传统道德出发 ,借鉴传统道德的得失经验 。
关键词 传统政治体制 道德 经验 机制
下载PDF
试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政治稳定
15
作者 蓝蔚青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5-48,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导致社会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传统政治体制的最大特点是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行政化。它蕴含着一系列潜在的不稳定因素,阻碍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导致社会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传统政治体制的最大特点是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行政化。它蕴含着一系列潜在的不稳定因素,阻碍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对它的改革必将为政治稳定奠定牢固的基础。困难在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政治稳定。必须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现整个社会体制从行政化向法制化的转轨。在具体操作上应采取“以立带破”的方针,防止新旧社会调控手段交替过程中出现脱节和摩擦。同时通过思想教育和合理调整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矛盾,为改革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运行机制 政治稳定 社会组织结构 利益关系 传统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根本转变 不稳定因素 行政体制改革
下载PDF
民意调查挑战市(县)长尊严
16
作者 胡奎 《神州》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对市(县)长们民意支持率的公开调查,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体现,不管调查质量如何,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触动,其意义是深远的。
关键词 民意调查 传统政治体制 政治发展 调查质量 中国民主 支持率 要体现 农村居民 零点集 组织部门
下载PDF
从政治和经济的二元化看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
17
作者 荣剑 《政治学研究》 1987年第6期11-17,27,共8页
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传统政治体制的固有惰性对新的经济模式构成了严重障碍,超经济因素对经济改革进程的干扰迫使人们不得不从政治这个角度来考察经济改革。这就提出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同步进行的问题,同时也在理论上提出了经济... 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传统政治体制的固有惰性对新的经济模式构成了严重障碍,超经济因素对经济改革进程的干扰迫使人们不得不从政治这个角度来考察经济改革。这就提出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同步进行的问题,同时也在理论上提出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显然已经得到理论界普遍的关注,但认识上尚未统一。有两种倾向:从事经济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的同志往往一般侧重于从经济角度来认识政治改革,要求政治的上层建筑尽快适应新的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改革 经济改革 经济的 二元化 民主政治 改革目标模式 商品经济 传统政治体制 资产阶级民主 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宫吏选任制度及其历史文化影响——读《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18
作者 王子今 《党校科研信息》 1991年第9期15-16,共2页
黄留珠同志新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通过对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规程(即所谓仕进制度)的历史分析,揭示了这一制度演进的基本脉络以及深刻的文化影响,从而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特质的认识。 中国... 黄留珠同志新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通过对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规程(即所谓仕进制度)的历史分析,揭示了这一制度演进的基本脉络以及深刻的文化影响,从而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特质的认识。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科举制 世官制 察举制 制度演进 历史文化 选任制度 陕西 规程 传统政治体制
原文传递
一部探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性精神的好教材——读王晓锋的《礼与中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制度》
19
作者 张道宏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0-,共1页
关键词 理性精神 传统政治体制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