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学校教育──关于中国画教育的一点反省 被引量:18
1
作者 郎绍君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20,共4页
非学校教育———关于中国画教育的一点反省郎绍君历史上不少杰出的国画家不是通过学校,而是通过非学校的途径培养的,“非学校教育”即师徒传授结合自学的教育形式,和学校教育相比,它有短处,也有长处。过去我们只讲它的问题与不足... 非学校教育———关于中国画教育的一点反省郎绍君历史上不少杰出的国画家不是通过学校,而是通过非学校的途径培养的,“非学校教育”即师徒传授结合自学的教育形式,和学校教育相比,它有短处,也有长处。过去我们只讲它的问题与不足,对它的优长很少关注。我以为,要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教育 中国画专业 学校教育 自学模式 潘天寿 丰子恺 传统中国画 中国画 吴昌硕 造型能力
原文传递
传统中国画审美元素在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旺 陈良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1期27-28,共2页
在油画创作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的绘画由相互怀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去,中国油画风景的表现在学习西方大师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掘... 在油画创作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的绘画由相互怀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去,中国油画风景的表现在学习西方大师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掘本民族的文化艺术魅力。如何平衡中国画中的美术形态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关系,体现中国文化思维和精神,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当代油画风景创作对中国画传统元素的借鉴为研究切入点,从对中国传统绘画美术元素特征分析的视角对风景油画创作进行大胆研究创新,通过探寻中国画与现代油画创作的可融合之处,进而在风景油画创作中能创作出时代气息与民族传统国画风格相融合的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力作,在世界画坛上大放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审美元素 当代油画风景 创作运用
下载PDF
论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意识 被引量:11
3
作者 蒋跃 《新美术》 CSSCI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关键词 中国水彩画 民族意识 “西学东渐” “天人合一” 传统中国画 中国画技法 “五四” 绘画形式 认知方式 审美意识 中华民族 美学思想 西方人 “术” 画家
原文传递
重彩画及其语言 被引量:9
4
作者 薛永年 《美术观察》 1998年第7期5-6,共2页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画从来就不是单线发展的,古人称之为“丹青”、“水墨”,今人名之曰“重彩画”、“水墨画”。这种从媒材着眼的两大画体,大致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发展,其升沉起伏既与功能有关,又离不开作者群的审美旨趣与艺术观念。...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画从来就不是单线发展的,古人称之为“丹青”、“水墨”,今人名之曰“重彩画”、“水墨画”。这种从媒材着眼的两大画体,大致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发展,其升沉起伏既与功能有关,又离不开作者群的审美旨趣与艺术观念。如果按传统方法把自古及今的中国画史分成几大时期,那么,上古(战国秦汉魏晋)以众工为作者和以壁画为主要形式的条件,导致了丹青的主流地位。中古(隋唐五代两宋)文人画的日渐自觉与纸绢画的发展,先是形成了丹青、水墨的并行,接着又使水墨跃居前列。近古(元明清)文人画的勃兴与纸绢画的流行,进而造成了水墨泛滥,丹青则成了潜流。近世(本世纪初至七十年代末)西学的东渐虽使中国画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地位,甚至也在中国画里出现了引西入中的体格,但画家多属知识分子中的行路的先觉,创作也仍主要在纸绢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彩画 中国画 水墨画 艺术观念 矿物质颜料 语言特征 文人画 历史发展 传统中国画 笔墨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画之我见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小山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9年第1期74-75,共2页
"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这个说法成了画界的时髦话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有这个看法的人是真正这样来认识中国画现状的,事实要比我们想像的更复杂些。当代中国画处在一个危机与新生、破坏和创造的转折点;当代中国画家... "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这个说法成了画界的时髦话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有这个看法的人是真正这样来认识中国画现状的,事实要比我们想像的更复杂些。当代中国画处在一个危机与新生、破坏和创造的转折点;当代中国画家所经历的苦恼、惶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发展 当代中国 绘画观念 传统中国画 艺术家 艺术形式 现代绘画 中国绘画 审美经验 中国画
原文传递
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克文 《美术研究》 1988年第4期70-72,共3页
“异时同图”是中国画构思、布局、体现空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手法。画家根据“立意”的要求,将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景物等,运用连续空间转换的构图形式,巧妙地描绘在同一画幅上。如在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画中(包括佛经本生故事、民间... “异时同图”是中国画构思、布局、体现空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手法。画家根据“立意”的要求,将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景物等,运用连续空间转换的构图形式,巧妙地描绘在同一画幅上。如在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画中(包括佛经本生故事、民间传说、神话等)的主要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情节中多次出现。这种充分调动观众视觉因素的处理方法,打破时空限制,创造了一种心理空间,把不同情节寄寓于不同的空间结构中,结合造型因素来表达特定主题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艺术手法 心理空间 “立意” 本生故事 民间传说 人物画 造型因素 不同情节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长安画派大家方济众
7
作者 蔡亚红 《书画艺术》 2024年第1期58-71,共14页
一、薪火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的画派中影响最大的长安画派,因其鲜明的革命的创新精神,在中国画坛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中,直接影响了近代中国画的发展方向。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大变动时期,赵望云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薪火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的画派中影响最大的长安画派,因其鲜明的革命的创新精神,在中国画坛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中,直接影响了近代中国画的发展方向。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大变动时期,赵望云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奉行艺术应该走出象牙之塔,走向民间的主张,开始画农村、画农民,反映战争之下的社会现实生活,为传统中国画开拓了崭新的审美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画派 中国画 传统中国画 赵望云 方济众 中国画的发展 社会现实生活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传统中国画面临的无奈 被引量:5
8
作者 林逸鹏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本文首先通过对在古代农业文明状态下产生的直观观察方法的剖析,推导出传统中国画的“似与不似之间”造型法则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指出了这种造型法则在现代社会的局限性。其次,剖析了传统中国画艺术形式的核心部分——笔墨,将它的发... 本文首先通过对在古代农业文明状态下产生的直观观察方法的剖析,推导出传统中国画的“似与不似之间”造型法则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指出了这种造型法则在现代社会的局限性。其次,剖析了传统中国画艺术形式的核心部分——笔墨,将它的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并用史实论证历代大师对笔墨在每一个阶段极致性的创造,从而推导出笔墨自身寿命的自然终结。再次,简述了因现代社会的巨大变革,作为传统中国画思想内核的老庄文化的生存空间已愈来愈小。面对传统中国画,我们既要看到它在历史上的成就,又要看到它在现代社会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笔墨 艺术形式 画面 无奈 大师 直观 老庄 现代社会 首先
下载PDF
表现生命与融通中西——刘海粟的中国画革新观及其艺术策略
9
作者 于洋 《群言》 2024年第8期40-43,F0002,共5页
民国初期,中国画坛的新旧之争主要围绕“改良”“革命”“民主”“科学”这些艺术领域之外的社会性因素展开,而这些问题在徐悲鸿、高剑父、林风眠、刘海粟等画家群体中得到画学实践层面的深化和思考,并由此演变为围绕“科学”价值观和... 民国初期,中国画坛的新旧之争主要围绕“改良”“革命”“民主”“科学”这些艺术领域之外的社会性因素展开,而这些问题在徐悲鸿、高剑父、林风眠、刘海粟等画家群体中得到画学实践层面的深化和思考,并由此演变为围绕“科学”价值观和艺术本体精神加以深入讨论的中西之辨。特别是以刘海粟为代表的留法艺术家群体,他们择取西方绘画的某些艺术观念与造型因素,将其融合到传统中国画中,同时在保留中国画某些传统因素的基础上,糅入西方古典写实技法或现代艺术观念,使之结合相融,为中国画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粟 造型因素 中国画 西方古典 林风眠 画家群体 传统中国画 社会性因素
原文传递
笔墨为何等于零?——从语境研究视角浅析吴冠中的笔墨观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熙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6-137,共2页
20世纪90年代,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引发出一系列关于中国画笔墨问题的论辩。与之针锋相对的意见有万青力的"无笔无墨等于零"、关山月的"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张仃的"守住中国画的底线&qu... 20世纪90年代,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引发出一系列关于中国画笔墨问题的论辩。与之针锋相对的意见有万青力的"无笔无墨等于零"、关山月的"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张仃的"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等。这场跨世纪的论争围绕笔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笔墨在中国画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创新与发展等问题展开,对传统中国画向现代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其中也有一些断章取义式的批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要想对一段话作出有意义的评价,必须先考虑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此外,还需要考虑言语之外的行为、效果等因素,即"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山月 传统中国画 马林诺夫斯基 中国画笔墨 张仃 吴冠中 笔墨观 笔墨等于零
原文传递
守正与创新——陈半丁在传统中国画与现代美学之间的艺术探索
11
作者 胡逸格 《书画世界》 2024年第5期8-11,共4页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陈半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中国画传承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而显赫一时。作为一位跨越时代的艺术家,陈半丁不仅深耕于中国传统中国画的丰富土壤,还勇于探索,使得他的作品既承载着浓厚的文人画传统韵味,又不乏近...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陈半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中国画传承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而显赫一时。作为一位跨越时代的艺术家,陈半丁不仅深耕于中国传统中国画的丰富土壤,还勇于探索,使得他的作品既承载着浓厚的文人画传统韵味,又不乏近现代的时代气息。他的艺术生涯充分体现了一种守正与创新的精神,不仅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陈半丁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现代美学 艺术探索 中国画的发展 艺术生涯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在自然中探寻现代美
12
作者 姜满 《中华书画家》 2024年第5期126-127,共2页
任何一种艺术都应该反映它所处的时代,负载所处时代的信息,并以此成为这个时代的一部分。虽然中国花鸟画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经典艺术形式,但今天也面临着传统绘画语言如何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历史课题。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基... 任何一种艺术都应该反映它所处的时代,负载所处时代的信息,并以此成为这个时代的一部分。虽然中国花鸟画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经典艺术形式,但今天也面临着传统绘画语言如何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历史课题。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如何运用传统笔墨与现代形式相结合来表现新时代下的大自然之美?这是我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艺术 中国花鸟画 传统中国画 传统绘画语言 自然之美 在自然中 传统笔墨 所处时代
原文传递
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创新——以“第二十二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为例
13
作者 谢敬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6-I0007,共2页
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创新,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与时代发展的敏锐洞察。在浩瀚的绘画历史长河中,园林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对象,见证了中国画的辉煌与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作者们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传统题材,... 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创新,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与时代发展的敏锐洞察。在浩瀚的绘画历史长河中,园林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对象,见证了中国画的辉煌与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作者们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传统题材,为中国画园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传统中国画园林题材多以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为主,现代创作者们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因此,将传统题材与现代绘画技巧和多元文化理念相结合,能够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实现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新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创新 绘画技巧 传统中国画 自然之美 传统题材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时代元素 突破传统
下载PDF
笔墨岂能等于零──驳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之说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传席 《美苑》 CSSCI 1999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笔墨” 等于零 中国传统绘画 传统中国画 吴冠中 黄宾虹 中国文化 八大山人 书法 董其昌
原文传递
浅析传统中国画中的重屏画图式
15
作者 张雅楠 《艺术家》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屏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室内家具,是古人表达艺术精神、追求功能与装饰和谐统一的重要载体。五代、唐宋时期,屏风便已经开始在传统绘画中活跃起来,由于文人的喜爱,它们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元明清时期,屏风不仅成为画家们的重要构图要... 屏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室内家具,是古人表达艺术精神、追求功能与装饰和谐统一的重要载体。五代、唐宋时期,屏风便已经开始在传统绘画中活跃起来,由于文人的喜爱,它们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元明清时期,屏风不仅成为画家们的重要构图要素,而且也成了一种多样化的绘画符号,使得图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重屏元素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普通构图模式,并被画家赋予了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和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构图模式 传统绘画 重屏 元明清时期 室内家具 表达艺术 构图要素
下载PDF
现代青绿山水画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容生 《国画家》 2000年第1期70-72,共3页
尽管青绿山水传统中国画较早成熟并在盛唐时期一度形成辉煌的风格样式,但随后水墨山水的勃兴致使青绿山水日渐寥落并淡出画史的舞台。而水墨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将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追求、人生情志与笔墨韵味密切地结合,使水墨山水在... 尽管青绿山水传统中国画较早成熟并在盛唐时期一度形成辉煌的风格样式,但随后水墨山水的勃兴致使青绿山水日渐寥落并淡出画史的舞台。而水墨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将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追求、人生情志与笔墨韵味密切地结合,使水墨山水在勾画自然山川物态的同时,又能通过绘画的形式融入个性与情感,由此获得了数百年来中国画的主导地位。青绿山水在这一背景下则过早地定格为山水画的一种古典形态,在此以后虽有钱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山水画 实践 认识 现代 传统中国画 水墨山水画 风格样式 盛唐时期 精神追求 文人传统 发展过程 主导地位 古典形态 韵味 笔墨 绘画
原文传递
图谱与景观重塑——《芥子园新说》系列版画作品的艺术趣旨
17
作者 陈华辉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14-I0015,共2页
作为一套中国美术史上高度程式化的教学范本,诞生于清代的《芥子园画谱》是中国古代绘画教学的程式化巨作,在传统中国画的学习者与研究者中可谓尽人皆知。它总结了历代绘画技法,将之进行解构,以局部作为一种学习切入点,甚至将之成为临... 作为一套中国美术史上高度程式化的教学范本,诞生于清代的《芥子园画谱》是中国古代绘画教学的程式化巨作,在传统中国画的学习者与研究者中可谓尽人皆知。它总结了历代绘画技法,将之进行解构,以局部作为一种学习切入点,甚至将之成为临摹的新景观,从而成为许多学画者的案头必备书目,广泛流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每一个进入中国画领域的艺术家必须经过的一道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美术史 版画作品 传统中国画 绘画技法 教学范本 案头必备 景观重塑
下载PDF
得自于白山黑水的哺育
18
作者 邵大箴 《中华书画家》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传统中国画观念和技法的学习,主要靠师徒传承,从临人手,掌握古人表现程式,领会其文化精神,这被人们称之为“师法古人”。在此基础上,注意观察客观对象,注意写生,从大自然中吸收创作的灵感和资源。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师法古人 客观对象 写生 师徒传承 白山黑水 大自然
原文传递
都市的礼赞——“都市水墨”浅评
19
作者 王秋童 《东方收藏》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都市水墨”是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而诞生的新水墨语系,是继文人画之后传统中国画向当代性发展的一个趋势,其新的笔墨语言形式是当代都市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创造。在我的认知中,“都市水墨”的属性是中国水墨画,它的特性是当代性,它的... “都市水墨”是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而诞生的新水墨语系,是继文人画之后传统中国画向当代性发展的一个趋势,其新的笔墨语言形式是当代都市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创造。在我的认知中,“都市水墨”的属性是中国水墨画,它的特性是当代性,它的技术性是“水墨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水墨 笔墨语言 水墨为上 传统中国画 新水墨 文明发展过程 中国水墨画 当代都市
原文传递
传统中国画的虚实观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雷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0-134,共5页
传统中国画中虚实观应用于影视作品创作中,不仅有利于丰富影视画面元素,为观众带来更高级的视觉艺术享受,而且有助于影视文本思想与艺术内核的表达,展现影视艺术特色。主要对传统中国画的虚实观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作用与表现进行案例分... 传统中国画中虚实观应用于影视作品创作中,不仅有利于丰富影视画面元素,为观众带来更高级的视觉艺术享受,而且有助于影视文本思想与艺术内核的表达,展现影视艺术特色。主要对传统中国画的虚实观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作用与表现进行案例分析,从国内优秀影视作品的分析中获取经验,融入现代影视作品创作的专业思考,提出现代影视作品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提升影视作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绘画艺术 国画虚实观 影视作品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