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微创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1
作者 陈封明 焦锋 +1 位作者 费奉龙 唐东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6期20-23,共4页
目的对比经微创跗骨窦切口与传统改良“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2016年4月—2019年5月本院骨伤科确诊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不限性别,年龄在22~65周岁。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跗骨窦... 目的对比经微创跗骨窦切口与传统改良“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2016年4月—2019年5月本院骨伤科确诊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不限性别,年龄在22~65周岁。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跗骨窦切口组(n=44)和传统切口组(n=36)。跗骨窦切口组择期行经微创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传统切口组择期行传统外侧改良“L”型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跟骨各部位角度、跟骨高度及宽度,并根据Maryland评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跗骨窦切口组术后随访平均(15.34±2.32)个月,传统组(17.40±2.24)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跗骨窦切口组跟骨Böhler角、Gissane角以及高度、宽度与传统切口组手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窦切口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为95.45%,高于传统切口组94.44%,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均能够恢复跟骨解剖结构,疗效相似,但微创跗骨窦切口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切口不良反应少,距下关节僵硬发生率更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可靠的跟骨骨折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SandersⅡ骨折 SandersⅢ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传统l切口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2
作者 何嘉承 喻巍 +5 位作者 李超 周欢斌 万良弈 万俊良 李强 付江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3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 目的:探讨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L"型切口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各指标变化情况、足部功能情况以及Bohler角、Gissane角。结果: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足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接受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及传统"L"型切口治疗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前者能使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有效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使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 传统l切口 SANDERS Ⅱ、Ⅲ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对比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燕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及实验组(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各35例,给... 目的对比研究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及实验组(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各35例,给予3个月随访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相比较,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获得的疗效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外侧l切口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勇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S0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3~2018-12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3~2018-12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ohler角、Cissane角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高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内固术定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外侧l切口 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术中出血量
下载PDF
跟骨外侧不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景小博 程富礼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23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跟骨骨折患者经不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以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手术方案的优化。方法抽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青少年跟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 目的探讨青少年跟骨骨折患者经不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以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手术方案的优化。方法抽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青少年跟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行跗骨窦切口联合跟腱旁纵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相关情况。术前及术后1、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跟骨解剖数据。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足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相近(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3个月,研究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跟骨宽度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22.50%,9/40),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联合跟腱旁纵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跟骨骨折疗效相近,但前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且术后跟骨生理解剖结构恢复情况更好,患者整体获益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青少年 传统l切口 跗骨窦切口 跟腱旁纵行切口 钢板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显 钟里军 +1 位作者 邓军亮 韦昭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9期1360-1362,共3页
目的:评价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A组和B组,对A组实施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对B组实施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结果:A组手术用时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少于B... 目的:评价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A组和B组,对A组实施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对B组实施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结果:A组手术用时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术后1个月足功能优良率高于B组(P<0.05)。结论: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比较,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传统l切口 足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跗骨窦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
7
作者 王永标 骆兆配 +4 位作者 姚艺艺 郑进发 林进标 赵文雅 李宇鹏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7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跗骨窦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90例采用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L型切口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同期收治... 目的:分析改良跗骨窦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90例采用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L型切口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同期收治的210例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跗骨窦切口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年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手术前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OFAS评分及Maryland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1年AOFAS评分及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窦切口组(0.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形切口组(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跗骨窦切口治疗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效果相当,且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并发症较传统L型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 传统l切口 跟骨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8
作者 束晖 李永刚 何道伟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8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和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分别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及传统L型切口治疗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各20例,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线片分析比较手...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和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分别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及传统L型切口治疗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各20例,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线片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改变,并于随访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和术前X线四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病例中,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将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术后在两组间进行对比,在跟骨长度、高度和宽度恢复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传统组20例患者中,术后有3例出现切口并发症,1例出现腓肠神经症状,微创组20例患者术后无切口并发症发生,未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症。结论两组术后的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差异有显著性,微创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 传统l切口 内固定 跟骨骨折
原文传递
微创八字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比较
9
作者 姚富华 毛立飞 +2 位作者 苏一帆 肖前仁 梁建斌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9期166-167,共2页
目的:比较微创八字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手术切口入路的不同划分为两组,传统L型切口组有患者41例(41足),微创八字型切口组... 目的:比较微创八字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手术切口入路的不同划分为两组,传统L型切口组有患者41例(41足),微创八字型切口组有29例(29足),所有患者均先完成各种常规检查的同时进行消肿治疗,之后分别予以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对不同入路方式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骨外露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八字型切口组的术前准备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更短于传统L型切口组,但其手术时间长于传统L型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八字型切口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切口皮瓣坏死率、切口愈合延迟率)与传统L型切口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八字型切口入路治疗跟骨骨折,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会增加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更具有治疗优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l切口 微创八字切口 跟骨骨折 跟骨解剖钢板
下载PDF
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0
作者 温曙荣 刘志凌 +1 位作者 吴泳辉 鲁鹏 《当代医学》 2020年第5期177-179,共3页
目的对比跗骨窦小切口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跗... 目的对比跗骨窦小切口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Bohler角和Gissane角以及AOFAS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均更短,其术后第1天VAS评分更低(P<0.05);将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前后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数值进行组内对比,其各项数值均高于接受治疗前(P<0.05);观察组SandersⅡ型骨折患者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其SandersⅢ型骨折患者的AOF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相比,为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外侧l切口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战锋 刘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2期95-97,共3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 目的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跟骨中部宽度、Gissanc角、Bohler角、AOFAS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跟骨中部宽度、Gissanc角及Bohler角均增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优良率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 传统外侧l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12
作者 王利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9-0042,共4页
研讨跟骨骨折患者对其采取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了在2015年5月至2023年5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永济人民医院的跟骨骨折患者,共计有6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30例,对比组采用传统外侧L... 研讨跟骨骨折患者对其采取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了在2015年5月至2023年5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永济人民医院的跟骨骨折患者,共计有6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30例,对比组采用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而干预组则选择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我们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对两组的详尽分析,我们发现两组在关键的临床参数、手术前后的关节角度变动、临床评估分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 干预组在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切口长度明显较小,出血量显著降低,手术时长也更为短暂,并且骨折愈合的速度也更快,切口并发症低,与对比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关节角度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值>0.05)。然而,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切口并发症,出血量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前,两组的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评分并无明显不同(P>0.05)。然而,术后评估显示,干预组患者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也是显著的(P<0.05)。此外,干预组患者在术后出现诸如切口并发症、距下关节僵硬、感染、腓肠神经损伤等不良事件的比例(10%)远低于对照组(36.67%),这一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的患者,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手术相较于传统的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手术,能够带来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传统外侧l切口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13
作者 张茂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诊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行...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诊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行改良跗骨窦切口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足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跟骨宽度、Gissane角及Bohler角;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足功能优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ohler角大于术前,Gissane角、跟骨宽度均小于术前,而术后治疗组跟骨宽度、Gissane角小于对照组,Bohler角大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相比,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可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促进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改良跗骨窦切口 患足功能 传统l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春宇 《临床研究》 2019年第4期80-8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以住院单双号作为分组依据,将研究目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用传统... 目的对比分析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以住院单双号作为分组依据,将研究目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用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分析关节功能评分、临床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关节功能评分、临床观察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且研究组提升明显较高(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P <0.05)。结论在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临床观察指标优于后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外侧l切口内固定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15
作者 谭广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7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7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术后2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3.29±5.46)ml少于对照组的(60.83±5.49)ml,手术时间(1.12±0.32)h、住院时间(5.51±0.70)d均短于对照组的(1.68±0.40)h、(8.48±0.8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AOFAS评分(92.13±4.25)分高于对照组的(86.47±3.24)分,术后2 d VAS评分(2.43±0.29)分低于对照组的(4.86±0.6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选择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创伤性更小,更有利于恢复足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传统l切口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与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陈军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5期2494-249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与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采用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跗骨窦... 目的:比较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与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采用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足部功能、跟骨中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A组短,且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Maryland分、跟骨中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均上升,且B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A组低(2.27%VS 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采用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更高,且并发症更少,可有效提高患者足部功能,促进身体恢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窦入路 传统外侧扩大“l切口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