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部分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病学调查 被引量:15
1
作者 宇文延青 高玉龙 +10 位作者 高宏雷 祁小乐 杨金雨 王晓燕 秦立廷 林欢 李俊山 刘伟 李铁强 邓小芸 王笑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4,共4页
为调查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流行情况,从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采集法氏囊病料,分离鉴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20株,运用RT-PCR方法对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表明,20株分离毒株中有19株具有IBDV超... 为调查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流行情况,从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采集法氏囊病料,分离鉴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20株,运用RT-PCR方法对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表明,20株分离毒株中有19株具有IBDV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即222A、256I、294I和299S,与我国IBDV超强毒Gx株的核苷酸同源率在96.7%~99.4%,推导氨基酸同源率在98.2%~1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所有分离毒株具有共同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病毒 分子流行 超强毒株
下载PDF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江育林 徐伯亥 +2 位作者 李伟 李正秋 胡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3-358,T001,共7页
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引进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鲑鳟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形成直径0.5—1mm的空斑。感染健康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病毒对氯... 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引进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鲑鳟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形成直径0.5—1mm的空斑。感染健康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病毒对氯仿不敏感,耐酸、耐热。病毒负染后电镜观察为直径55—65mm的二十面体颗粒,无囊膜,具单层衣壳。经血清学鉴定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在血清学交叉中和反应中与抗IPN-Sp株的抗血清有强烈的交叉反应,提示可能为IPN-Sp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鱼类病毒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彭大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4期36-39,共4页
本文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致病的分子基础作了综述。 IBD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及抗原表位的变异位于结构蛋白 VP2上。病毒多肽成熟需经二次切割 ,NCR可影响病毒的转录和 /或翻译 ,VP1 - VP3复合体的形成是 IBDV装... 本文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致病的分子基础作了综述。 IBD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及抗原表位的变异位于结构蛋白 VP2上。病毒多肽成熟需经二次切割 ,NCR可影响病毒的转录和 /或翻译 ,VP1 - VP3复合体的形成是 IBDV装配的重要环节。不同毒力型的 IBDV的出现除与基因突变、重组、重排有关 ,还可能与 VP5有关 ,也证实了 NCR与血清型的致病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代囊病毒 分子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虹鳟IPNV分离株VP2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景壮 贺文斌 +4 位作者 徐黎明 纪锋 曹永生 胡朝 卢彤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充分了解中国鱼类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的系统进化,对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出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分离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利用软件综合分析了IPNV病毒表面蛋白VP2的跨膜区、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能... 为充分了解中国鱼类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的系统进化,对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出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分离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利用软件综合分析了IPNV病毒表面蛋白VP2的跨膜区、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能性,对其特定区段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利用表达蛋白制备鼠抗血清及免疫学鉴定。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得到的分离株与中国已报道的毒株具有不同的来源;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纯化的VP2蛋白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000;ELISA分析显示,利用表达蛋白制备的鼠抗血清与IPNV分离株细胞培养物的效价为1∶20 000,与VP2蛋白的效价为1∶40 000;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细胞感染IPNV病毒24、48 h后,该鼠抗血清均能与IPNV毒株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呈现出特异性绿色荧光。研究表明,本研究中表达的VP2蛋白与IPNV病毒的VP2蛋白具有相近的免疫原性,这一结果为IPNV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疫苗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 蛋白表达 VP2蛋白 免疫原
下载PDF
一株虹鳟源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熊权鑫 朱玲 +3 位作者 汪开毓 杨倩 贺扬 王二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32-1139,共8页
为明确引起四川石棉某养殖场饲养的虹鳟患病死亡的病原体,实验对自然发病虹鳟进行大体病变观察并对其病原体进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及多重RT-PCR鉴定确定病原体WZ160509,并对病原体的主要结构蛋白VP2进行扩增分析,同时对病变组织进... 为明确引起四川石棉某养殖场饲养的虹鳟患病死亡的病原体,实验对自然发病虹鳟进行大体病变观察并对其病原体进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及多重RT-PCR鉴定确定病原体WZ160509,并对病原体的主要结构蛋白VP2进行扩增分析,同时对病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患病鱼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体表发黑,腹部膨大,挤压腹部可见肛门喷射淡黄色黏液便;剖检可见肝脏、肾脏苍白;肠道内无食物,内积黄色黏液。将患病虹鳟组织匀浆液无菌接种虹鳟鱼生殖腺细胞系(rainbow trout gonad cell line,RTG-2)细胞,盲传3代均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人工感染实验显示死亡率高达90%,并出现与自然患病鱼相同的症状。多重RT-PCR检测发现,自然发病鱼、人工感染鱼以及病变RTG-2细胞均为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阳性,其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与美国分离株基因组1型聚为一支,且同源性分析表明,WZ160509-VP2与IPNV-VP2(AY026345)的同源性最高,序列一致性为95.8%。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患病鱼胰腺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肝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肾小球轻度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肾小囊腔内有红色絮状蛋白类物质渗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研究表明,从该养殖场患病虹鳟中分离到的病毒为IP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PNV) 分离鉴定 组织理学
下载PDF
检测鸡IBDV血清抗体的IHA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太平 荣俊 +1 位作者 刘晓娜 彭本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1-275,共5页
以大肠杆菌表达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衣壳蛋白VP2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参考阳性血清(鸡新城疫病毒抗血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血清、鸡禽痘病毒抗血清)及鸡参考阴性血清等分别进行微量IHA,加上抑制试验,... 以大肠杆菌表达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衣壳蛋白VP2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参考阳性血清(鸡新城疫病毒抗血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血清、鸡禽痘病毒抗血清)及鸡参考阴性血清等分别进行微量IHA,加上抑制试验,结果证实其特异性高。对商品肉用仔鸡的30个血清样品、IBDV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试验鸡的20个血清样品,分别进行微量IHA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将肉用仔鸡血清的阳性检出率进行t检验(P<0.05);而20份免疫试验鸡血清样品IHA阳性检出率与AGID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30份肉用仔鸡血清样品和20份免疫试验鸡血清样品检测得到的阳性血清的平均滴度进行方差分析,IHA的平均滴度与AGID的平均滴度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对20份免疫试验鸡血清及IBDV参考阳性血清以3个批次和第2批次IHA试验制剂,分别进行重复性试验,对其IHA平均滴度进行了方差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对20份免疫试验鸡血清以在4℃、保存期分别为3、6、9个月的IHA的试验制剂进行了微量IHA,检出的IBDV抗体平均滴度中,3个月的与6个月的无显著差异;3个月的与9个月的及6个月的与9个月的,均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该IHA试验制剂在4℃的保存期可达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式囊病毒 间接血凝试验 血清抗体
下载PDF
水产生物病害及防治
7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040085过氧化氢对大眼(鱼师)鲈血液学和血液化学参数的影响=Effects of hydrogen perox- ide on hematology and blood chemistry param- eters of walleye Stizostedion vitreum[刊, 英]/Tort M J,Wooster G A,Bowser P R //J.World Aq... 040085过氧化氢对大眼(鱼师)鲈血液学和血液化学参数的影响=Effects of hydrogen perox- ide on hematology and blood chemistry param- eters of walleye Stizostedion vitreum[刊, 英]/Tort M J,Wooster G A,Bowser P R //J.World Aquac.Soc..-2003,34(2) .-236-242 过氧化氢是当今治疗鱼病广泛使用的药物,对水体环境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过氧化 血液学 化学参数 水体环境 不利影响 药物 并发症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增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聚蛋白DNA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于涟 李建荣 +2 位作者 黄耀伟 梁雪芽 孟松树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2-657,共6页
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是新近被确定的非哺乳类IL 2基因。将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多聚蛋白基因 (VP2 VP4 VP3 )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的CMV启动子下游 ,制备DNA疫苗 ,免疫 14日龄SPF鸡 ,14d... 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是新近被确定的非哺乳类IL 2基因。将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多聚蛋白基因 (VP2 VP4 VP3 )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的CMV启动子下游 ,制备DNA疫苗 ,免疫 14日龄SPF鸡 ,14d后二免 ,二免后 3d攻击标准强毒株。结果表明共注射鸡IL 2质粒能明显增强DNA疫苗对强毒攻击 ,保护率达 80 % ;能增强DNA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效价 (P <0 0 5 ) ;能显著促进鸡胸腺、脾脏和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及法氏囊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P <0 0 5 )。这些结果提示鸡IL 2能明显增强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是一种优良的禽类DNA疫苗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细胞介素2 IL-2 传染性病毒 多聚蛋白基因 DNA疫苗 免疫原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快速检测与分型技术 被引量:47
9
作者 韦平 龙进学 +1 位作者 阳秀英 李康然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316,共4页
根据已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核苷酸序列 ,在病毒结构蛋白 VP2编码基因的高变区两端外侧的保守序列内设计合成了 2条寡核苷酸引物 ,对各种不同致病性的 12株参考毒株进行了 RT- PCR检测。结果 :12个参考毒株均能扩增出约 6 7... 根据已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核苷酸序列 ,在病毒结构蛋白 VP2编码基因的高变区两端外侧的保守序列内设计合成了 2条寡核苷酸引物 ,对各种不同致病性的 12株参考毒株进行了 RT- PCR检测。结果 :12个参考毒株均能扩增出约 6 79bp的目的片段 ,而对照的 5种鸡源性病原体 NDV、IBV、CAIV、E.coli、PM均未扩增到相应片段 ;对疑似 IBD的 34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 ,并同时在其扩增的片段内设计另 1对引物进行 Nested- PCR检测 ,结果基础 RT- PCR检测到 11份阳性 ,Nested- PCR检测到 2 3份阳性 ,后者的检出率大大提高。结果表明 ,建立的 RT- PCR诊断技术具有特异、快捷、敏感的特点。取限制性内切酶 Sac 和 Ssp 以及设计的 2条 vv IBDV(超强毒株 )特异性引物 ,分别应用 v VP2片段 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型特异性引物的 PCR扩增 2种方法 ,对 7个 IBDV分离参考毒株和 2 4个临床样品进行致病性分型。结果 ,确定 2 1株属于 c IBDV(经典毒株 ) ,8株属于 vv IBDV,2株未能确定 ;2种分型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均可用于 IBDV的快速分型 ,型特异性引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病毒 IBDV RT-PCR 快速诊断 分型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宏全 武彩红 +1 位作者 高海 宋建德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9,共6页
将由未免疫接种腔上囊病疫苗鸡的种蛋孵化而来的160只1日龄海兰白雏鸡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于26日龄时按每只0.3mL的剂量用IBDV攻毒。A、B组未用黄芪多糖(APS)处理,C、D组从攻毒当日起连续胸肌注射APS6... 将由未免疫接种腔上囊病疫苗鸡的种蛋孵化而来的160只1日龄海兰白雏鸡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于26日龄时按每只0.3mL的剂量用IBDV攻毒。A、B组未用黄芪多糖(APS)处理,C、D组从攻毒当日起连续胸肌注射APS6d,剂量分别为每只鸡5mg和10mg。分别在21、29、32、35、38日龄时心脏采血1~3mL,测定E—C3bRR、E—ICRR、ERER和ERIR。结果显示,雏鸡感染IBDV后可使E-C3bRR和ERER显著降低(P〈0.01);APS处理组E-C3bRR、E-ICRR、ERER均高于A、B组(P〈0.01),其中D组最高,而ERIR则与A组相似。证实,雏鸡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APS可显著提高其红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雏鸡 传染性腔上囊病毒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何秀苗 阳秀英 韦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2期48-51,共4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抗原变异和超强毒株在免疫鸡群的出现,使IBD的防控面临新...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抗原变异和超强毒株在免疫鸡群的出现,使IBD的防控面临新的困难。文章简要概述近几年来,IBD在病原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抗原性、致病性、毒力与抗原的变异、疾病诊断和防制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传染性病毒 抗原变异 毒力变异 诊断
下载PDF
我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分析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范林进 王雨龙 +13 位作者 吴甜甜 李凯 姜楠 高玉龙 高立 刘长军 崔红玉 潘青 张艳萍 刘玉凤 孙先本 刘俊启 王笑梅 祁小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4-1169,共6页
近期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给养禽业带来了新的威胁,本研究团队率先鉴定发现其病原为IBDV新型变异株。为了解该IBDV新型变异株流行规律和致病特点,本研究对2018年9月~2019年6月分离自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云南7... 近期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给养禽业带来了新的威胁,本研究团队率先鉴定发现其病原为IBDV新型变异株。为了解该IBDV新型变异株流行规律和致病特点,本研究对2018年9月~2019年6月分离自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云南7个省的32个IBDV代表株的VP2基因高变区进行了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IBDV新型变异株虽然属于变异株分支,但却不同于美国早期变异株,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亚群。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IBDV新型变异株不致死鸡,但造成其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严重萎缩,B淋巴细胞崩解坏死,复制出了非典型IBD的症状。本研究测定了IBDV新型变异株的最低致病剂量,并依据病毒自身特殊性状,首次提出用法氏囊半数萎缩量(BAD50)作为IBDV新型变异株的病毒效价单位。本研究为IBDV新型变异株的流行规律监测和综合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传染性 传染性病毒 新型变异株 囊半数萎缩量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爵 刘有昌 +2 位作者 曹永长 周蛟 毕英佐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5-208,共4页
关键词 传染性病毒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YL051、YL052的分离及其VP2基因高变区序列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阳秀英 韦平 +4 位作者 周祥 磨美兰 韦天超 李康然 朱学勤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的方法,从一个疑患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中分离到2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命名为YL051和YL052);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分离株VP2基因的高变区序列,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和核...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的方法,从一个疑患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中分离到2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命名为YL051和YL052);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分离株VP2基因的高变区序列,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技术,对分离株进行致病型鉴定及其基因差异的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YL051属IBDV的超强毒株(vvIBDV),而YL052株既具有强毒株的特征即七肽区(SWSASGS)和279D,但同时也具有284T的弱毒株特征,可能属于介于强毒株与弱毒株之间的一个中间型。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序列比较分析发现:YL051与其他vvIBDV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4%~97%;YL052则与经典毒株STC、疫苗株B87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病毒 超强毒株 经典毒株 VP2基因高变区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口服免疫佐剂增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谢荣辉 万旺军 +2 位作者 李龙 李建荣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将含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2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ZJ111/pCI-IL-2)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并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DNA疫苗联合免疫雏鸡观察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的鸡白细胞介素... 将含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2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ZJ111/pCI-IL-2)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并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DNA疫苗联合免疫雏鸡观察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的鸡白细胞介素2口服免疫增强剂具有相对的安全性.重组ZJ111/pCI-IL-2菌能明显增强IBDV DNA疫苗对强毒株攻击保护率;增强IBDV DNA疫苗诱导的抗体的效价(P<0.05);增强IBDV DNA疫苗所诱导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5).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白细胞介素2免疫增强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增强作用,为研制低成本、实用化的禽类口服免疫增强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细胞介素2 传染性病毒 免疫增强
下载PDF
近期引起免疫失败的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VP2基因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永山 欧阳伟 +5 位作者 潘群兴 范红结 张海彬 王忠灿 唐雨德 谭维国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13-1019,共7页
用RT-PCR方法从2007年12月在安徽境内发生的两起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免疫预防失败的病鸡腔上囊组织样品AH1与AH2中扩增出了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H1与AH2病毒VP2基因长度均为1 350 nt,编码450 aa,七肽基序均... 用RT-PCR方法从2007年12月在安徽境内发生的两起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免疫预防失败的病鸡腔上囊组织样品AH1与AH2中扩增出了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H1与AH2病毒VP2基因长度均为1 350 nt,编码450 aa,七肽基序均为S-W-S-A-S-G-S,在222、253、256、279、284、294和299位上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是A、QI、、D、AI、和S,具有IBDV强毒的分子特征,AH1和AH2感染的20日龄雏鸡产生明显IBD病变,死亡率为25%(1/4)。同源性分析表明,26个血清Ⅰ型IBDV毒株VP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0.7%~99.6%和95.5%~100%,不同IBDV毒株VP2基因的七肽基序、特征性氨基酸残基以及高变区的亲水性有差异。在进化树上,26个血清Ⅰ型IBDV毒株可分为数组,其中的15个中国分离IBDV毒株不在同组,毒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分离地区或分离时间没有明显的联系。AH1和AH2与现行商品疫苗毒株B87的VP2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率分别为5.3%和5.2%,这也进一步佐证了IBDV野毒VP2基因变异所引起的毒力变化和VP2抗原表位的漂移是导致当前IBD疫苗免疫预防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腔上囊病毒 序列分析 VP2基因 分子特征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弱毒的遗传稳定性与免疫原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继勇 李建荣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 JD1 、JD2 、NB变异毒株直接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致弱。 3个毒株2 1代和 3 5~ 3 8代细胞毒分别连续回归鸡体 5代。结果表明 ,IBDV JD1 株 2 1~ 3 5代、JD2 株 3 7代、NB株 3 8代细胞毒对雏鸡已基本...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 JD1 、JD2 、NB变异毒株直接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致弱。 3个毒株2 1代和 3 5~ 3 8代细胞毒分别连续回归鸡体 5代。结果表明 ,IBDV JD1 株 2 1~ 3 5代、JD2 株 3 7代、NB株 3 8代细胞毒对雏鸡已基本失去致病力 ,是毒力相对稳定的弱毒株。 IBDV JD1 、JD2 、NB变异株弱毒以 3 0 0 0TCID5 0 、50 0 0 TCID5 0 、1 0 0 0 0 TCID5 0 、1 50 0 0 TCID5 0 4个不同免疫剂量免疫 SPF鸡后的攻毒试验结果表明 ,JD1 、NB毒株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 B87、Bursine3毒株疫苗 ,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JD1 、NB毒株的最佳免疫剂量分别为 50 0 0 TCID5 0 、3 0 0 0 TCID5 0 。抗体消长规律表明 ,JD1 株疫苗一次免疫后的有效保护期为 2 1 4d,最低有效中和抗体保护效价为 1∶ 4 0 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病毒 变异株 免疫原
下载PDF
中药粗提物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玉库 胡元亮 +7 位作者 张宝康 刘家国 邢玉娟 钱建飞 张则斌 李银 凌雯 唐余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58,共3页
将黄芪、连翘等八味中药的粗提物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以三种顺序 (先加中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 )加入至培养 2 4 h、已长成完整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 ,观察其对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 将黄芪、连翘等八味中药的粗提物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以三种顺序 (先加中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 )加入至培养 2 4 h、已长成完整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 ,观察其对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细胞安全浓度范围内 ,仅黄芪粗提物在先于病毒或与病毒同时加入时抑制 IB-DV病毒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粗提物 传染性病毒 鸡胚成纤维细胞 感染细胞能力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崧 刘秀梵 崔治中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3期44-49,共6页
本文综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IBDV的抗原变异主要与病毒 VP2蛋白的 2个亲水区有关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不同地区分离到超强毒株与欧洲的超强毒株间有相似的来源 ,超强毒株赖以产生的分子基础... 本文综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IBDV的抗原变异主要与病毒 VP2蛋白的 2个亲水区有关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不同地区分离到超强毒株与欧洲的超强毒株间有相似的来源 ,超强毒株赖以产生的分子基础尚不明确 ,且新的超强毒株不断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抗原变异 毒力 重组疫苗 传染性病毒 基因组 衣壳蛋白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AH1株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欧阳伟 王永山 +2 位作者 周宇 张海彬 唐雨德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5-603,共9页
将近期引起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预防失败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定向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供体质粒pFastBacHTA中,构建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HTA-VP2,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10Bac感受态,筛选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p... 将近期引起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预防失败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定向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供体质粒pFastBacHTA中,构建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HTA-VP2,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10Bac感受态,筛选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pBac-VP2。用pBac-VP2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vBac-VP2。对重组杆状病毒vBac-VP2感染的Sf9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具有特异性荧光;用IBDV抗体夹心ELISA检测,呈阳性反应,抗原效价达到1.6×103;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53kDa处出现一条特异蛋白条带;电镜观察,重组Vp2蛋白能够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在感染细胞中发现了"包涵体样"结构。用HisTrap HP亲和层析柱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IBD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裂解物,免疫2周龄SPF鸡,一次免疫14d后,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为8×102,中和抗体效价为1106,攻毒实验的存活率为30%;二次免疫14d后,ELISA抗体效价为3.2×103,中和抗体效价为2536,存活率为100%。在实验观察7d内,重组Vp2蛋白免疫保护鸡未显任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法氏囊/体重比高于对照组(P<0.05)。本实验制备的病毒样颗粒重组Vp2蛋白在研制新型IBD基因工程疫苗和检测试剂方面显示出了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病毒 VP2基因 病毒样颗粒 包涵体样结构 间接ELISA 免疫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