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 被引量:47
1
作者 罗志田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7-94,共18页
1921年6月30日,美国哲学家杜威在北京各界给他送行的大会上谈到他对中国两种人,即学生和青年及教员和成人知识阶级两方面的印象时说:“青年方面呢,都渴望新思想,对于学理只是虚心的公开的去研究,毫无守旧的态度……就是年长的人,也很肯... 1921年6月30日,美国哲学家杜威在北京各界给他送行的大会上谈到他对中国两种人,即学生和青年及教员和成人知识阶级两方面的印象时说:“青年方面呢,都渴望新思想,对于学理只是虚心的公开的去研究,毫无守旧的态度……就是年长的人,也很肯容纳新的思想,与青年有一样的态度。”杜威虽然说这是“新时代的精神,科学的精神,并不只是西方的精神。”但他同时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中国士人 近代中西文化 基督教 西方文化 李提摩太 新教传教士 郑观应 林乐知 近代中国
原文传递
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立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6-173,共18页
从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一直把中国想象成为与自己形象相对照的"他者"。对中国的这种"他者"想象反映着美国人自己的恐惧、渴望和向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帮助美国人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与国家地位,是美国自我... 从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一直把中国想象成为与自己形象相对照的"他者"。对中国的这种"他者"想象反映着美国人自己的恐惧、渴望和向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帮助美国人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与国家地位,是美国自我审视、自我想象的一种方式,因而具有深刻的自传性质。今日的美国应放弃在自己的观念和利益框架内理解和想象中国的方式,真切地了解和体会中国人的感受、欲望和抱负,从而使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能有一个健康的情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身份 中国形象 他者 传教士
原文传递
“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立新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8-109,共12页
关于近代来华传教士的活动 ,中国学界的“文化侵略”说虽然反映了部分历史真实 ,但乃是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口号直接转化为学术话语 ,是从单一的政治视角审视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 ,因此无法对传教运动的多方面影响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 关于近代来华传教士的活动 ,中国学界的“文化侵略”说虽然反映了部分历史真实 ,但乃是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口号直接转化为学术话语 ,是从单一的政治视角审视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 ,因此无法对传教运动的多方面影响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美国学界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从后殖民的视角为传教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但简单地把分析后现代和后殖民时期文化关系的范式直接应用于近代中国 ,忽视了传教运动在现代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低估了中国文化精英自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侵略” “文化帝国主义” 美国 传教士 评价范式 中国 近代史研究
原文传递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 被引量:28
4
作者 熊月之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4-269,共16页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熊月之晚清上海崛起了一个新型文化人群体。与传统士大夫比起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较新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有较好的西学素养,不像传统士大夫那样,除了诗云子曰、孔孟程朱之外,对天体地球、五...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熊月之晚清上海崛起了一个新型文化人群体。与传统士大夫比起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较新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有较好的西学素养,不像传统士大夫那样,除了诗云子曰、孔孟程朱之外,对天体地球、五洲万国、声光化电一无所知;有比较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上海 新型文化 墨海书馆 传教士 江南制造局 科举考试 基督教 《万国公报》 蔡元培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鲁健骥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8,共6页
一本文要讲一个我们还知之甚少,但很重要又很诱人的题目,这就是,我们应该重视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发掘与研究。说其重要,是因为这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学科的建立,都有其历史渊源,都不可能是无源之... 一本文要讲一个我们还知之甚少,但很重要又很诱人的题目,这就是,我们应该重视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发掘与研究。说其重要,是因为这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学科的建立,都有其历史渊源,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经过很长时期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材 外语教学法 《世界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师 传教士 学习汉语 外国人 《文镜秘府论》 汉语研究
下载PDF
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对清代美术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伯达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0-77,93-94,共10页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西方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开拓殖民领地,中国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航海家及商人们充当了开路先驱,基督教会则先后派遣了一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各地,宣传圣经,争取新教徒,扩大教会...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西方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开拓殖民领地,中国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航海家及商人们充当了开路先驱,基督教会则先后派遣了一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各地,宣传圣经,争取新教徒,扩大教会势力。传教士不仅传播宗教,同时也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和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世宁 中西文化交流 画珐琅 传教士 故宫博物院 十八世纪 玻璃器 铜版画 广州 玻璃厂
原文传递
晚清乡村社会的洋教观——对教案的一种文化心理解释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歗 张鸣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8-116,共9页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侧面,是西方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挟船坚炮利之威,大规模向中国乡村突进的历史。乡村民众同西方教会之间的冲突,逐渐演化为近代民族矛盾在底层社会舞台上的主戏之一。晚清教案的背景和原因比...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侧面,是西方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挟船坚炮利之威,大规模向中国乡村突进的历史。乡村民众同西方教会之间的冲突,逐渐演化为近代民族矛盾在底层社会舞台上的主戏之一。晚清教案的背景和原因比较复杂,但就意识角度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民教冲突的规模和烈度,不仅取决于西方教会如何做,也取决于中国民众对他们如何看。由此,就引出了乡村社会的洋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教观 乡村社会 乡村民众 传教士 基督教 文化心理 教案 天主教 底层社会 西方教会
原文传递
传教士中医观的变迁 被引量:30
8
作者 陶飞亚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78,共19页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入华,中西医术相遇。最初,耶稣会士尚能对中医平等视之,但此后评价日渐走低。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兴起,医学传教士广泛批评中医医理,轻视中医业者,普遍质疑中医的价值。民国后,教会大学医学院为传教士深入研究中医提...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入华,中西医术相遇。最初,耶稣会士尚能对中医平等视之,但此后评价日渐走低。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兴起,医学传教士广泛批评中医医理,轻视中医业者,普遍质疑中医的价值。民国后,教会大学医学院为传教士深入研究中医提供了条件,中国西医对中医的介绍也纠正不少传教士对中医典籍的误读。尤其是一些医学传教士因在华日久并与中医同究医道,在互动中渐以"同情的眼光"认识中医理论、诊疗经验和中药的价值,开了西人理解和利用中医药的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西医 中医 中药
原文传递
文化冲突与反洋教斗争——中国近代“教案”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20
9
作者 胡维革 郑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20-29,共10页
频繁发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教案,亦称民教斗争或反洋教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特色和影响的重大事件。据统计,从1848年的青浦教案开始,到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为止,全国各地先后发生400余起教案。这些教案的发生,固然有其政治、经济、军... 频繁发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教案,亦称民教斗争或反洋教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特色和影响的重大事件。据统计,从1848年的青浦教案开始,到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为止,全国各地先后发生400余起教案。这些教案的发生,固然有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原因,但中西文化冲突亦不容忽视。如:一神信仰与多神崇拜的冲突、平等思想与等级观念的冲突、追求来世与关怀现实的冲突、宗教仪式与伦理风俗的冲突、宗教慈善与传统秩序的冲突、外来宗教与土著宗教的冲突等,这些都是教案的重要起因。中西文化冲突充分显示了反洋教斗争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文化冲突 传教士 反洋教斗争 中国近代 教案 平等思想 育婴堂 反对基督教 教民
下载PDF
从母亲到国民教师——清末民族国家建设与公立女子师范教育 被引量:19
10
作者 丛小平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7,共11页
本文考察晚清女子学堂的发展过程 ,认为在民族主义思潮的鼓动下 ,原属于家庭范围的传统女学向近代女子教育转变。地方改革派士绅及官员积极参与建立女子学校 ,在激进与保守的双重压力下清政府将多种形式的、分散的近代女子教育融入民族... 本文考察晚清女子学堂的发展过程 ,认为在民族主义思潮的鼓动下 ,原属于家庭范围的传统女学向近代女子教育转变。地方改革派士绅及官员积极参与建立女子学校 ,在激进与保守的双重压力下清政府将多种形式的、分散的近代女子教育融入民族国家建设中。国家为培养新国民 ,而借用传统观念 ,强化女子在儿童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建立了官立女子师范学校。作为最高的国家教育机构 ,女子师范不仅提供了女子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而且将女子在社会上的工作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女子教育 民族主义 国民教师 明清女学 传教士 留学 近代转型 女子师范教育
原文传递
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高晞 《中医药文化》 2015年第6期15-24,共10页
15世纪地理的大发现,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西方来华的药剂师、传教士和医生不仅将西医传到中国,亦将中医传播到西方,从草药的采撷、辨识、命名以及《本草纲目》的翻译研究,到中医脉学的翻译,再到《内经》《难经》等中医... 15世纪地理的大发现,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西方来华的药剂师、传教士和医生不仅将西医传到中国,亦将中医传播到西方,从草药的采撷、辨识、命名以及《本草纲目》的翻译研究,到中医脉学的翻译,再到《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译解。中医在被介绍到西方世界的同时,西方医生和海外汉学家以现代科学的思维研究中国医学,由此创造了东西方医学比较的可能,并提出"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问题。而中医西传本质上是中医西化的一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大发现 中医西传 药剂师 传教士 汉学家.
下载PDF
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泽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1-440,479,共11页
本文根据《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等一批反映19世纪福州方言的英文资料,细致地重新描写当时的福州话声韵调系统,以及语流音变的情况。根据这样的描写,能够很清晰地看出这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统一国语运动和大规模的推普工作,福州音系究... 本文根据《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等一批反映19世纪福州方言的英文资料,细致地重新描写当时的福州话声韵调系统,以及语流音变的情况。根据这样的描写,能够很清晰地看出这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统一国语运动和大规模的推普工作,福州音系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也力图通过这项研究表明:我们应该重视19世纪西方人士在中国做的方言调查工作,积极地利用这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音系 福州方言 传教士
原文传递
传教士汉学家的中国经典外译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西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作者通过对近年来翻译界对传教士汉学家翻译作品的研究的回顾,指出应该从历史学、解释学、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对传教士汉学家的中国经典翻译做出更为整体全面的研究和评价,克服单一理论模式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传教士 汉学 中国典籍 翻译
原文传递
晚清西学东渐史概论 被引量:22
14
作者 熊月之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5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晚清西学东渐史概论熊月之晚清西学东渐,潮落潮涨,从坚船利炮、声光化电,到物竞天择,自由民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势如江涛翻卷,滚滚而来,影响如水银泻地,无处不在,传播过程波谲云诡,社会反应百态千姿。本文概括地介绍了... 晚清西学东渐史概论熊月之晚清西学东渐,潮落潮涨,从坚船利炮、声光化电,到物竞天择,自由民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势如江涛翻卷,滚滚而来,影响如水银泻地,无处不在,传播过程波谲云诡,社会反应百态千姿。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西学东渐历史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传播 传教士 传播西学 宗教与科学 江南制造局 中国知识分子 译书 西书 李善兰 基督教
下载PDF
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仪之争 被引量:25
15
作者 林金水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0-37,共18页
礼仪之争是17-18世纪中西历史上就中国祭祖、祭孔礼仪发生的一场大争论。自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不久,耶稣会内部就'上帝'、'天'译名展开争论,到1742年教皇本笃十四世颁布'自上主圣意'对礼仪之争作出最终的裁决,... 礼仪之争是17-18世纪中西历史上就中国祭祖、祭孔礼仪发生的一场大争论。自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不久,耶稣会内部就'上帝'、'天'译名展开争论,到1742年教皇本笃十四世颁布'自上主圣意'对礼仪之争作出最终的裁决,整整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它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东西方历史影响甚巨,罗马教廷七位教皇,清廷两代皇帝康熙与雍正,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国国王,罗马教会宗教裁判所、传信部枢机团、巴黎大学神学院,杨森主义者以及有关的修会和团体,还有两位教皇特使,路易十四忏悔师和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莱布尼兹等,都卷入了这场纷争。其最终结果,在中国导致清政府对天主教的严厉禁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之争 耶稣会士 中国士大夫 传教士 葡萄牙 利玛窦 基督教 孔子 天主教 罗马教廷
原文传递
赛珍珠与中国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海平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赛珍珠与中国刘海平赛珍珠(1892-1973)婚前英文名为PearlSydenstricker,1917年嫁给JohnLosingBuck时改姓为PearlS.Buck。尽管1935年改嫁RichardWalsh... 赛珍珠与中国刘海平赛珍珠(1892-1973)婚前英文名为PearlSydenstricker,1917年嫁给JohnLosingBuck时改姓为PearlS.Buck。尽管1935年改嫁RichardWalsh,但她仍沿用原名PearlS.B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 传教士 中国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 江亢虎 文化冲突 基督教 作品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璞珊 《历史研究》 1980年第3期37-48,共12页
关于西洋医学传人我国的史实,是医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它有助于人们了解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一种不同于中医的医学体系传播和发展的过程。明代后期迄于清末,是西洋医学在我国开始传播时期,共... 关于西洋医学传人我国的史实,是医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它有助于人们了解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一种不同于中医的医学体系传播和发展的过程。明代后期迄于清末,是西洋医学在我国开始传播时期,共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明清两朝统治的兴替,政治历史的演变,西洋医学的传入,在不同阶段也有其不同的历程,现分述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医学 半封建半殖民地 医学知识 外国资本主义 传教士 传播时期 十九世纪 知识分子 封建社会后期 金鸡纳
原文传递
基督教与近代农业科技传播——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家峰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7-204,共28页
由于农业具有和医学、教育同样的传教价值 ,早期农业传教士根据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的国情 ,针对中国教会一贯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策略 ,提出了“教会乡村化”的主张。这一主张激起了部分教会对农业的极大兴趣。本文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 由于农业具有和医学、教育同样的传教价值 ,早期农业传教士根据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的国情 ,针对中国教会一贯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策略 ,提出了“教会乡村化”的主张。这一主张激起了部分教会对农业的极大兴趣。本文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 ,讨论了教会与金大农林科为实现教会乡村化而进行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的过程。在教会乡村化和乡村基督化的背景下 ,农业科技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媒介 ,基督教充当了传播农业科技的主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会 基督教 传教士 根据 传播 主体 价值 大国 国情 乡村
原文传递
晚清汉英、英汉双语词典编纂出版的兴起与发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元青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106,共13页
汉英、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出版是晚清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但多年来被学术界严重忽视,以致难以描述其完整样貌。勾稽爬梳相关史料,可以确认从19世纪初叶到清末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以西洋传教士为主体,辅以少量世俗西方人及中国知识分子的... 汉英、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出版是晚清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但多年来被学术界严重忽视,以致难以描述其完整样貌。勾稽爬梳相关史料,可以确认从19世纪初叶到清末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以西洋传教士为主体,辅以少量世俗西方人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词典编纂者,共编纂出版了包括普通双语词典、汉语方言双语词典、专科双语词典三大类别在内的近70部不同规模的汉英、英汉双语词典。这一现象的出现,从传教士来说,终极目的是传教事业的需要;19世纪6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近代知识分子群渴望学习英语及西学知识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双语词典现象发展的重要动因;清末西书的大量翻译出版无疑充当了重要的催化剂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词典 汉英英汉 晚清 传教士 跨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政策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立新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4-240,共17页
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政策王立新晚清政府的基督教政策是清末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与频繁发生的教案有重要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传教士的文化与教育活动。本文拟就晚清政府对基督教与传教士的政策做一初步研究。一、清朝禁... 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政策王立新晚清政府的基督教政策是清末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与频繁发生的教案有重要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传教士的文化与教育活动。本文拟就晚清政府对基督教与传教士的政策做一初步研究。一、清朝禁教政策的解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的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晚清政府 基督教政策 天主教 地方官 总理衙门 洋务派 《天津条约》 同治朝 《北京条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