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新科技与都市知识劳工的新贫问题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曹晋 许秀云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105,共13页
传播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在全球的扩张重新定义了信息社会的传播劳动力价值和劳工的阶级地位。福利国家时代盛行的福特主义向市场经济国家时代深具弹性的后福特主义转变,弹性雇佣制度取代了终身雇佣制度,社会保障网络已随... 传播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在全球的扩张重新定义了信息社会的传播劳动力价值和劳工的阶级地位。福利国家时代盛行的福特主义向市场经济国家时代深具弹性的后福特主义转变,弹性雇佣制度取代了终身雇佣制度,社会保障网络已随市场经济的深化彻底瓦解,知识劳工的安全感和稳定性逐步消失,转型中国也不能幸免此一全球性资本逻辑的渗透。本文采用民族志实地调查与问卷统计的研究路径,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和社会性别理论,以上海某综合性网站为例,聚焦典型地因市场经济和传播新科技而应运而生的网络编辑群体,作为网络知识劳工的一种类型,在转型中国遭遇了宏观社会保障体系的瓦解(尤其是房地产的彻底商品化)、弹性雇佣、强制性消费主义等制度权力的剥夺与宰制,从其生活境遇和工作环境的劣势透视出那些笼罩在传播新科技和文化创意经济"光环"下的都市网络知识劳工逐步陷入无产化、贫困化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转型 传播科技 创意经济 知识劳工 贫问题
原文传递
“赋权”抑或“负权”:传播新科技与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曹晋 代诗眸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7,共14页
妇女形象的扭曲传播如“刻板印象”等研究曾经是早期传统媒介与社会性别相互建构不平等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伴随跨学科交叉分析模式的深度推进,传播新科技与其他权力轴心构成的权力矩阵如何制约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理论与实证探索势如破... 妇女形象的扭曲传播如“刻板印象”等研究曾经是早期传统媒介与社会性别相互建构不平等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伴随跨学科交叉分析模式的深度推进,传播新科技与其他权力轴心构成的权力矩阵如何制约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理论与实证探索势如破竹。本文将全球视野与在地经验分析结合,借回溯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关键环节之际,聚焦到社会性别问题如何构连网络平台的资本扩张逻辑,如用户以开放性与参与性的产消模式遮蔽了传播新科技与资本联袂操纵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重塑,一方面女性主义贯穿两性关系的平等诉求被消费主义浸透而沦陷为“伪女性主义”,另一方面厌女症、厌男症骂战成为拉高流量的利器,误导青少年的婚恋观。本文将图绘传播新科技与社会性别议题的相互建构路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洞察社会性别平等在技术赋权语境下为何既有丰富的解放潜能,但又在迈向两性平等的前路上依然迷雾叠嶂、关山难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与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 权力关系 传播科技
原文传递
传播新科技的隐性异化与魔力控制——“文化工业理论”新媒体生产再批判 被引量:10
3
作者 郝雨 郭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181,共10页
文化工业理论产生于大众传播时代,对标准化的文化产品进行猛烈批判,对个人的异化问题进行深刻揭露。而今到了新媒体时代,依托传播新科技、新权利与新结构,新型"科学危机"出现,文化工业现象持续自我强化,文化工业理论和其倡导... 文化工业理论产生于大众传播时代,对标准化的文化产品进行猛烈批判,对个人的异化问题进行深刻揭露。而今到了新媒体时代,依托传播新科技、新权利与新结构,新型"科学危机"出现,文化工业现象持续自我强化,文化工业理论和其倡导的批判精神却日益淡化。文化产品的工业化在"新"的旗帜下无节制无限度发展,出现了跨媒体整合与大规模定制特点。资本与技术对公众的控制升级,疯狂地培养"个性化"虚假需求、实施参与式控制、用代偿性满足替换真正的满足。网络新媒体是最为日常化的"快乐工业",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资本却与技术合谋,入侵新媒体文化,产生反启蒙作用。因此有必要重扬批判精神,导入资本与权力关系,剖析新传播生态中的异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科技 文化工业 控制 批判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与传播新科技结盟的数字社会纹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晋 郭奕谌 代诗眸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3,共5页
自20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弹性积累体制,新自由主义的思潮迅速复活并席卷全球,国际南北鸿沟与国内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外信息技术、数字新媒体的普及与新自由主义体制的引进同时出现并非偶然。新... 自20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弹性积累体制,新自由主义的思潮迅速复活并席卷全球,国际南北鸿沟与国内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外信息技术、数字新媒体的普及与新自由主义体制的引进同时出现并非偶然。新自由主义体制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时空压缩,从而解决了市场交易密度增加的难题。网络平台不事生产,但通过超链接开发社群形成社区资源和市场经济的能力迅速扩张,点击率汇聚而成的流量成为衡量平台效益的指标,这一量的规定性因为网络用户自愿参与网络信息生产与消费而具有客观、中立的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传播科技 流量拜物教 弹性积累 垄断资本主义
下载PDF
诊断时代技术复魅的思想利器——评《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
5
作者 曹晋 叶红梅 《传媒观察》 CSSCI 2023年第7期89-94,共6页
乌苏拉·胡斯在《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中对资本主义商品化演变的独特分析,为洞悉传播新科技和全球化市场体系变化大潮中的劳工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释模型。她创造性地将女性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两种路径相融合... 乌苏拉·胡斯在《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中对资本主义商品化演变的独特分析,为洞悉传播新科技和全球化市场体系变化大潮中的劳工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释模型。她创造性地将女性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两种路径相融合,探究性别化的阶级关系,以回应急迫的全球非正义、不平等问题。本文分别从性别关系和阶级关系、有偿工作和家庭无偿劳动出发,系统阐述胡斯对资本主义商品化和传播新科技产生的深远社会影响的认识,同时分析评价她对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非物质劳动和阶级结构的探索与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化 传播科技 家务劳动 科技无产阶级
原文传递
解放的潜力与迷思:关于传播新科技的辩证思考
6
作者 曹晋 袁谅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2-27,共6页
科学与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知识的载体,以理性之光芒驱逐了鬼魅而开启现代社会的步履,但当下传播新科技与资本的强势结盟,导致信息获取的媒介近用权出现严重的数字鸿沟;继而媒介表达权急剧不平等;数字社会网民仍然难以跨越多重权力轴心的... 科学与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知识的载体,以理性之光芒驱逐了鬼魅而开启现代社会的步履,但当下传播新科技与资本的强势结盟,导致信息获取的媒介近用权出现严重的数字鸿沟;继而媒介表达权急剧不平等;数字社会网民仍然难以跨越多重权力轴心的障碍而达成理性沟通;传播新科技作为资本积累之工具羽翼,随着基础设施的扩张,对人类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侵蚀。本文从以上四个维度展开论述,意在揭示现代人的根本处境:一方面人类凭借知识获得生活的根据,技术赋能为人类带来便捷、效率和解放潜力;但另一方面人类无法脱离传播新科技服膺资本之诉求,理性已经下降为数学原则,以资本增殖的量的规定性为铁律的数字实证主义实际操纵着现代人的生存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科技 媒介近用权 表达权 理性沟通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英国与印度的媒介使用与治理解析——沙昆塔拉·巴纳吉(Shakuntala Banaji)教授访谈录
7
作者 郭奕谌 张艾晨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3,共7页
沙昆塔拉·巴纳吉教授认为绝大多数政权和人民针对新冠疫情爆发与病毒变种的处理方式与他们业已形成的对待民主的态度如出一辙,在后疫情时代英国与印度将会面临更多悲怆、监视与焦虑。她对儿童媒体使用研究中的技术中心主义提出了批... 沙昆塔拉·巴纳吉教授认为绝大多数政权和人民针对新冠疫情爆发与病毒变种的处理方式与他们业已形成的对待民主的态度如出一辙,在后疫情时代英国与印度将会面临更多悲怆、监视与焦虑。她对儿童媒体使用研究中的技术中心主义提出了批判,认为需要引入全球南方低收入地区的经验才能使得任何关于儿童的媒体议程具有"全球性"。她还对社会性别领域的媒介再现以及阶级不平等在数字新媒体中的再现进行了脉络梳理与深刻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印度疫情 传播科技 媒介再现 迷思 社会性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