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校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科 计文飞 姜丽丽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第1期27-28,共2页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从课程建设、专家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设备投入等角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既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又可丰富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培养 特殊教育
下载PDF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工匠精神”的艺术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劭磊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8期11-12,共2页
装饰艺术在民居建筑中的表现,诞生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建筑装饰是人类生存环境艺术化的进步展示。现代民居建筑装饰,是现代人继承前人技术的发展并对先辈在岁月中经验的总结和遗留下的瑰宝结晶的传承,处于科技飞速进步时期的今天,将历史... 装饰艺术在民居建筑中的表现,诞生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建筑装饰是人类生存环境艺术化的进步展示。现代民居建筑装饰,是现代人继承前人技术的发展并对先辈在岁月中经验的总结和遗留下的瑰宝结晶的传承,处于科技飞速进步时期的今天,将历史技艺的传承与现代手工艺的同步发展,是对民居建筑装饰艺术重新定义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传承培养 民居建筑 装饰艺术
下载PDF
广西本土民歌融入高师声乐课堂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揭冰 《广西教育》 2009年第30期104-105,108,共3页
在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应利用本地区得天独厚的人文、音乐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丰富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扩展视野.加强民族性,突出办学特色,并通过教师这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对本土的少数民族民歌起到挖掘、保... 在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应利用本地区得天独厚的人文、音乐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丰富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扩展视野.加强民族性,突出办学特色,并通过教师这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对本土的少数民族民歌起到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作用。本文结合广西本地的实际.对本土民歌融入高师声乐课堂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民歌 高师声乐 传承培养
下载PDF
传达于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工匠精神”
4
作者 陈晓燕 《就业与保障》 2019年第24期86-87,共2页
实现历史技艺的传承与现代手工艺的同步发展,在某些层面上可以集中体现出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工匠精神",并且可以让现代人在总结前人留下的历史经验的同时,创新与发展现代民居建筑装饰内容,确保我国建筑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若... 实现历史技艺的传承与现代手工艺的同步发展,在某些层面上可以集中体现出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工匠精神",并且可以让现代人在总结前人留下的历史经验的同时,创新与发展现代民居建筑装饰内容,确保我国建筑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若想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必须明确传达于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工匠精神",并且从多个方面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我国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成果。本文主要对传达于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工匠精神"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工匠精神 传承培养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陶瓷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才培养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岳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34,共3页
传统学徒制背景下陶瓷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面临着传承人培养数量少、培养模式单一和创新能力缺失等方面的困境。现代学徒制契合陶瓷传统手工技艺的技能技艺传承、工匠精神弘扬和现代传承人培养,是"接力"传承人培养的历... 传统学徒制背景下陶瓷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面临着传承人培养数量少、培养模式单一和创新能力缺失等方面的困境。现代学徒制契合陶瓷传统手工技艺的技能技艺传承、工匠精神弘扬和现代传承人培养,是"接力"传承人培养的历史选择。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团队培养、传统手工技艺走向国际化等四个方面,对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陶瓷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才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陶瓷传统手工技艺 传承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 创新能力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的技艺传承人培养与知识产权保护——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高慧玲 秦莹 李昶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宝贵财产,民族技艺传承人则是传递者。"知识产权"诞生于工业时代,其特点便是将财产私有化。"传统化"与"私有化"构成了民族技艺传承中的传承人和知识产权的矛盾。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宝贵财产,民族技艺传承人则是传递者。"知识产权"诞生于工业时代,其特点便是将财产私有化。"传统化"与"私有化"构成了民族技艺传承中的传承人和知识产权的矛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传统技艺的知识和工艺,对其进行保护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培养 知识产权
下载PDF
商河县花鞭鼓舞的艺术特色与保护
7
作者 王森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商河县花鞭鼓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其艺术特色在于融合了舞蹈、杂技及地方民俗,历经演变展现出独特的韵律与形态。然而,受社会变迁影响,该艺术形式面临受众流失、技艺传承困难、道具材料短缺及经费不足等挑战。对此,现探索商... 商河县花鞭鼓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其艺术特色在于融合了舞蹈、杂技及地方民俗,历经演变展现出独特的韵律与形态。然而,受社会变迁影响,该艺术形式面临受众流失、技艺传承困难、道具材料短缺及经费不足等挑战。对此,现探索商河县花鞭鼓舞保护对策,包括创新表演形式、加强宣传推广、政策扶持和加大资金投入,以及优化传承人培养机制,以期推动对商河县花鞭鼓舞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俗 宣传推广 商河县 技艺传承 资金投入 政策扶持 传承培养 社会变迁
下载PDF
云贵两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诗杨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33,共8页
云南和贵州两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在非遗保护立法、保护实施及生产性保护等方面云贵两省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两省非遗保护的成绩主要得益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基础牢固、人才相继,并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等因... 云南和贵州两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在非遗保护立法、保护实施及生产性保护等方面云贵两省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两省非遗保护的成绩主要得益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基础牢固、人才相继,并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等因素,但在非遗保护和开发中也存在制度落实不全面、工作力量单薄、开发过度或者文化传承缺失等现象,急需要努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示传播 传承培养 生产性保护 创新保护 法律完善
原文传递
本土化与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教育——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文珍 《歌海》 2011年第1期92-93,98,共3页
全球化已经渗透到整个文化与历史进程中,在对抗与对话中,保持民族特性,促进彼此共同发展是当今民族音乐教育的必由之路。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秉承了这样的教学理念,立足本体、博采众长,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特色鲜明,效果显著,为... 全球化已经渗透到整个文化与历史进程中,在对抗与对话中,保持民族特性,促进彼此共同发展是当今民族音乐教育的必由之路。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秉承了这样的教学理念,立足本体、博采众长,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特色鲜明,效果显著,为兼具民族性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模式作了有效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教育 多元化 传承培养
下载PDF
厦门漆线雕:非遗保护与传承人培养路径研究
10
作者 林晓娟 吴衍发 《两岸终身教育》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非遗传承人作为活态传承的核心要素,其把握着丰富的知识与技艺绝活。通过分析法、田野考察等方式对厦门漆线雕传承人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项目的非遗名录虽已成体系,但不够精细;且厦门漆线雕文化品牌、产品虽已取得不错成绩,... 非遗传承人作为活态传承的核心要素,其把握着丰富的知识与技艺绝活。通过分析法、田野考察等方式对厦门漆线雕传承人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项目的非遗名录虽已成体系,但不够精细;且厦门漆线雕文化品牌、产品虽已取得不错成绩,但存在消费层面受限、传承人老龄化、数字化保护弱等问题。应通过构建传承人培养体系、加强项目实施管理、提高数字化保护水平和借鉴其他地区国家的保护经验等方式,探索保护与培养路径,解决在保护中所产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线雕 传承培养路径 非遗保护 数字非遗
下载PDF
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村寨开展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模式实践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那瓜村为个案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的研究,重在探索一种以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为服务主体,借助其科研平台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向校外遗产地社区提供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人才培养的社区与... 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那瓜村为个案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的研究,重在探索一种以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为服务主体,借助其科研平台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向校外遗产地社区提供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人才培养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服务实践模式,以便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出一项新的服务领域,并为相关的研究和服务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壮剧传承人才培养 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 模式构想与实践 那瓜村社区
下载PDF
正确理解中医药“申遗”与传承人才培养的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建鹰 陈佳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8-69,共2页
1传统中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作为名录的10个分类之一,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针灸、中医药文化等共9个项目。2008年6月... 1传统中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作为名录的10个分类之一,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针灸、中医药文化等共9个项目。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公布了传统医药的传承人名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中医药 传承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途径探析——评《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及其文化构成体系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丽姝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在这个文化不断创新的时代,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的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其中,传统音乐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让中国传统音乐绽放异彩是一个值得传承者深思的问题。而民... 在这个文化不断创新的时代,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的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其中,传统音乐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让中国传统音乐绽放异彩是一个值得传承者深思的问题。而民间文化可谓是传统文化的主心骨,集合了世代先民的智慧,其传承性、持续发展性同样值得传承者乃至全社会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文化格局 中国民间文化 途径探析 绽放异彩 传承人才培养 体系探究 主心骨
下载PDF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以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唐卡技艺培养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杨 《西藏教育》 2020年第9期54-58,共5页
传统学徒制背景下“非遗”唐卡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面临传承观念束缚、传承范围狭窄和传承方式保守等方面的难题,而现代学徒制与“非遗”唐卡的传承具有适切性,构建与实践现代学徒制是搭建我国“非遗”唐卡技艺传承人培养的“立交桥”,制... 传统学徒制背景下“非遗”唐卡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面临传承观念束缚、传承范围狭窄和传承方式保守等方面的难题,而现代学徒制与“非遗”唐卡的传承具有适切性,构建与实践现代学徒制是搭建我国“非遗”唐卡技艺传承人培养的“立交桥”,制胜难题的法宝。西藏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从重构培养“新”模式、打造教学“新”团队、建设特色“新”课程、实现理实一体“新”过程、确立评价“新”体系、配备实训“新”设施等六个方面,对“非遗”唐卡技艺传承人才的培养路径作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非遗”唐卡 传承人才培养
下载PDF
青海平弦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锐 《当代音乐》 2019年第10期80-82,共3页
青海平弦作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青海平弦的发展脉络和现状研究入手,分析了青海平弦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以项目为龙头、以高校为传承人培养主阵地为理念的青海平弦... 青海平弦作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青海平弦的发展脉络和现状研究入手,分析了青海平弦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以项目为龙头、以高校为传承人培养主阵地为理念的青海平弦传承人梯队式辐射性培养的模式,为青海平弦的普及、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蓝本,对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还结合青海地方特点,提出了将戏曲艺术与旅游产业结合进行成果转化,使之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绿色名片,为青海平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平弦 传承培养 模式
下载PDF
中职烹饪专业“客家特色小吃”传承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6
作者 潘艳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7期156-158,共3页
客家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饮食习惯,这些独特的民族小吃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小”的美食,它们所承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更是不可估量。中职烹饪专业应该充分整合学校、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资源,建立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以... 客家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饮食习惯,这些独特的民族小吃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小”的美食,它们所承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更是不可估量。中职烹饪专业应该充分整合学校、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资源,建立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以促进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紧密合作的客家特色小吃传承人才培养机制,为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支持。本文探讨了将客家民族特色小吃文化引入烹饪专业教学的内涵,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客家特色小吃”传承人才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专业 客家特色小吃 传承人才培养
下载PDF
展海南黎族民间舞蹈之韵
17
作者 刘璐 《文化产业》 2023年第29期136-138,共3页
海南黎族民间舞蹈形式独特、风格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艺术宝库的瑰宝。在新时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护和传承海南黎族民间舞蹈:一要创建民间文化保护小组,专... 海南黎族民间舞蹈形式独特、风格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艺术宝库的瑰宝。在新时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护和传承海南黎族民间舞蹈:一要创建民间文化保护小组,专项推进黎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二要推进黎族民间舞蹈进学校,丰富传承人培养模式;三要组织舞蹈比赛等活动,驱动黎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四要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功能优势,推动黎族民间舞蹈的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比赛 黎族民间舞蹈 新媒体平台 民间文化保护 功能优势 艺术宝库 传承培养 地域特征
下载PDF
浅议民族教育框架下民族技艺传承人培养体系的构建
18
作者 王延昭 李昶罕 刘红 《传承》 2014年第3期96-97,共2页
民族教育是对本民族进行语言、技能、文化知识的传承与认知,指国家对公民自我身份的认同教育。探讨民族技艺、技艺传承及传承人的特征与属性,探讨将其纳入民族教育范畴的可行性和依据,以此获得教育公平投入,建立起民族技艺传承培养体系... 民族教育是对本民族进行语言、技能、文化知识的传承与认知,指国家对公民自我身份的认同教育。探讨民族技艺、技艺传承及传承人的特征与属性,探讨将其纳入民族教育范畴的可行性和依据,以此获得教育公平投入,建立起民族技艺传承培养体系,对保护我国多民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技艺 技艺传承 传承培养 民族教育
下载PDF
技艺习得的理论模型建构——一项雕漆技艺习得的质性研究
19
作者 白滨 刘玉婷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7-176,共10页
雕漆是中华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培养周期长,工艺复杂,年轻人感兴趣的少,雕漆技艺近年来面临着后继无人和技艺失传的窘境。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传承人,让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获得传承和发展引起... 雕漆是中华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培养周期长,工艺复杂,年轻人感兴趣的少,雕漆技艺近年来面临着后继无人和技艺失传的窘境。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传承人,让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获得传承和发展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以雕漆技艺习得的过程与雕漆技艺传授的规律为研究问题,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半开放问题访谈法,对雕漆工艺的11位传承人进行访谈,并对访谈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自下而上提炼出雕漆技艺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建构了雕漆传承人技艺习得的过程、情境与原则三维度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技艺习得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共同体中进行的,由工作观察、言语指导、动作示范、学习模仿、个别指导、自我反思、刻意训练和评价反馈8个环节构成。技能的习得遵循学习者心理认知的规律,沿着由单一技能到复杂技能学习的顺序展开,师父在技艺传授的过程中应重视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实物观察与作品分析是雕漆创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传承培养 技艺习得 缄默知识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凉州贤孝的传承优势
20
作者 曹国梁 《北方音乐》 2018年第17期18-19,共2页
凉州贤孝是我国古代凉州一带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和其他民间艺术相同,贤孝也出现了表演人才的严重匮乏,当今对培养新时期、新一代和运用现代曲艺说唱表演模式的艺人尤为迫切。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有其优势,对于... 凉州贤孝是我国古代凉州一带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和其他民间艺术相同,贤孝也出现了表演人才的严重匮乏,当今对培养新时期、新一代和运用现代曲艺说唱表演模式的艺人尤为迫切。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有其优势,对于优势我们要给予关注和推进,为凉州贤孝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代表性传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贤孝 传承培养 口述史 传承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